汪倫本是一小縣令,靠著打賞李白而留名千古,你猜他有多大的手筆

2020-12-13 少讀歷史

導言:汪倫本是一小縣令,靠著打賞李白而留名千古,你猜他有多大的手筆?

李白此生有兩個愛好,遊與飲,他不是在去景區的路上,便是在去酒館的路上。李白生於盛唐時期,人生也不過區區六十餘載,但他對於後世影響,足足上千年,甚至會一直流傳下去。

李白靠著豪邁的詩風與放蕩不羈的性格,俘獲了大量粉絲。一襲白衣,一柄長劍,一個酒葫蘆,我們所幻想的」執劍走天涯「或許最初的靈感便是來自於李白。李白雖在官場的名氣不高,但他在唐朝詩圈卻頗負盛名,一生中作詩幾千首,有著」詩仙「之稱。

李白從小博覽群書,文採斐然,人又開朗隨性,結交了眾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李白四處遊蕩,極大的增長了自己的見識與學識。

李白是一個自信且又有點自負的人,常人渴望當官,完全可以走科舉這條路,而李白卻選擇了另一條路。他想靠著自己的名氣,獲得內推名額,一路免試直接進入仕途。他或許感覺這樣才能讓自己顯得不一樣。

李白曾先後向唐玄宗獻上《明堂賦》與《大獵賦》,之後又拜訪了賀知章,獻上自己的得意作《蜀道難》,獲得了賀知章的垂青之後,二人結為好友。李白如法炮製,靠著自己的詩詞與才氣,在唐代文壇的知名度越來越高。

唐玄宗李隆基治理出一個「開元盛世」,他亦是一個風流天子。晚年的唐玄宗便漸漸將朝政讓李林甫打理,自己則與楊貴妃過上了甜蜜的生活。除此之外,他還派人網羅天下英才,在宮中擔任翰林,陪著他享受生活。

李白仗著自己在詩詞圈子裡積累下的名氣,經過賀知章與玉真公主推薦,得以被唐玄宗召見,擔任翰林職位。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在得知被唐玄宗召見之後,心情舒暢可見一斑。但他擔任的翰林與他的從仕的觀念並不契合,他想為國出力,而唐玄宗只不過是找了一個玩伴。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作詞讚美楊貴妃,誇她像仙女一樣,楊貴妃高興,唐玄宗也高興,但李白貌似不太高興。這樣的日子並不是他喜愛的。於是本就愛好飲酒的李白更加放肆,以至於每天都酒氣燻燻。

李白也越來越放肆,接連鬧出「力士脫靴」,「貴妃磨墨」的事件之後,即便是唐玄宗愛才,可也超過了他的忍耐限度,於是,在李白提出辭職之後,唐玄宗順水推舟「賜金還山」,李白再次過上了雲遊天下的生活。

在古代封建社會,李白在唐玄宗身邊這幾年所做的事,打破了許多人的認知,在他們的想像中,自己是無論如何也不敢做這樣的事情,但李白做到了,並且還被「賜金還山」。李白徹底火了,見過李白的沒見過李白的都想見見這個人。

不管人還是物品,但凡是和皇帝沾過邊了,都會變成搶手貨。李白在當時也會面臨這樣的煩惱,畢竟如果誰能夠得到李白的贈詩,這不就相當於享受了帝王的特權。就這樣,李白被炒起來了,他走到哪裡就成為了哪裡的熱點。

李白朋友多,除了前期他主動結交的那些,後來者衝著李白的名氣主動結交的也不在少數,其中不乏達官顯貴。但是,汪倫是一個小知縣,又如何靠著打賞李白而留名千古?他有多大手筆呢?

「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想要約李白的人多了去了,如果不用點套路,你以為李白是那麼隨便的人嗎?汪倫是李白的鐵粉,粉絲見偶像的狂熱,自古以來便是如此。

天寶年間,汪倫在得知李白即將旅居叔父李冰陽家,心中激動無比。古時的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可能也碰不到偶像一回,汪倫不想再錯過這個好機會。但桃花潭這裡並無盛景,也無美酒佳釀,他該如何相邀成為了一個大問題。

汪倫寫了一封信,在現在看來就是典型的「標題黨」,他寫道:

「先生好遊乎?此處有十裡桃花。先生好飲乎?此處有萬家酒店」。

李白收到信之後,欣然前往,但到了之後發現自己被汪倫騙了。汪倫搬出了自家的桃花釀與李白在潭邊的桃樹下共飲。李白瞅了半天,也沒看到那十裡桃花,更沒有看到萬家酒店。汪倫解釋道:「十裡桃花指的是十裡潭邊的那棵桃樹,萬家酒店是指的姓萬的那一家酒店。」

既來之則安之,李白並沒有因此生氣,反正有酒就對了。李白在汪倫這呆了好幾天,汪倫包下當地最大的畫舫與酒店與李白吟詩飲酒,周到極了。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被感動了,臨別贈送汪倫一首詩,但就是這首詩,讓他留名千古。那麼問題來了,招待李白的人多了,為何偏偏贈汪倫一首?汪倫就舉行了個歡送儀式,李白就被感動了?很顯然事實不是這樣的。

汪倫除了舉行了歡送儀式之外,他還送給李白八匹良駒和十段官錦。馬在古代代表著什麼?相當於現在名車,八匹馬加起來的價值,最少也比得上一臺瑪莎拉蒂了。十段官錦呢?差不多也得相當於現在的十套路易威登。

敢問,什麼是鐵粉,這樣的鐵粉讓李白能不感動嗎?除了感動與感激,李白又看到那盛大的歡迎儀式,內心有感而發,一首《贈汪倫》贈給這位親愛的粉絲。

#贈汪倫的詩意#

相關焦點

  • 汪倫:只是一小小縣令,卻靠打賞李白留名千古,你猜有多大手筆?
    直到24歲他離開故鄉開始了自己的旅途。年輕氣盛的李白在這時候已經有了一手好劍術,他憑藉自己手中的劍,浪跡天涯,遊歷山河。途經黃鶴樓,他在黃鶴樓還有一個"擱筆"的小插曲。突然看見崔顥所做的千古名作,自愧不如,擱筆下樓。口中憤憤不平要錘碎黃鶴樓,這時一個18歲的少年聽見了,嘲諷李白:"你怎麼可能錘碎了黃鶴樓?這不是還安然無恙?不要吹牛!"李白直接回懟:"我確實是把黃鶴樓錘碎了,但是黃鶴仙人在天上和玉帝哭訴,這才修好了黃鶴樓。黃鶴樓是已經被我錘碎又被天上玉帝修好了,我沒有吹牛。"
  • 李白寫千古名句贈汪倫,但你知道汪倫送出的是什麼?手筆大的驚人
    實際上,原本李白和汪倫並不認識,準確的來說,汪倫知道李白的存在,但李白可不認識汪倫。要知道當時在唐朝,李白可以說是大眾偶像,有名的才子,所以名氣很大,有很多仰慕者,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有很多粉絲,而汪倫就是李白百萬粉絲中的一員。汪倫是何人?他當時的職務是安徽涇縣的縣令,雖然官不是很大,但也是一方父母官,還是很有實權的。
  • 交友當交李白,人手一首千古流傳的送別詩
    有人說嫁人不能嫁李白,或許有一定道理吧。但交友一定要交李白這種的,灑脫不拘小節,關鍵是做詩好,重情義,每逢離別總會賦詩,說不定就靠這首離別是留名青史了。據說李白是被汪倫騙去遊玩的,但就結果而言,汪倫真是賺大發了,本應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小地主汪倫,由於這首千古傳誦的名詩,累計揚名次數保守估計可達20億以上。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 唐朝文青李白的酒量究竟有多大?
    唐朝文青李白的酒量究竟有多大? 又有獨特的口味 一直是文人騷客追捧的對象 你看李白詩詞裡 經常有撩撥葡萄酒的詩句: 葡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
  • 李白寫了一首詩讚美溧陽縣令,表現其憤世嫉俗,超然物外
    厲害還有一個身份,他是一個劍客,精通劍術,打抱不平,鮮衣怒馬仗江湖,這不就是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故事嗎?有的人說。也確實,要是李白一開始沒有往政界發展,他應該是一個喝酒吟詩的江湖浪子,一個「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的俠客。不過他所經歷的一切,絲毫沒有阻擋他環遊全國的理想,一個心中有天下的人劍客,又是一個天才般的詩人,他無疑死吸引人的。
  • 投胎是門技術活,普通人在這一點上已經和李白差距甚遠了!
    很多人好奇,李白一輩子沒怎么正經工作過,反而整日遊山玩水,花錢大手大腳的,他的經費從哪裡來呢?一:拼爹投胎是門技術活,普通人在這一點上已經和李白差距甚遠了。婚後的李白與許氏相敬如賓,神仙眷侶的生活羨煞旁人,引為一段佳話。就這樣,李白又無憂無慮的過了十年。期間許氏為李白育有一兒一女,只可惜並沒有遺傳李白的才華。十餘年後,許氏去世。李白的金錢來源又斷了,他必須離開許家,再另謀出路。方法並無不同,還是憑藉自己的才華引得佳人青睞。
  • 長江天門山,找到李白當初的足跡
    一首李白的《望天門山》,讓蕪湖的天門山留名千古。對於長江邊的海拔不高又貌不驚人的小小天門山來說,因為李白的詩興大發而得到了大大的造化,到現在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慕名而來登臨天門山,而我也是其中一員。第一步當然就是到蕪湖天門山風景區詩仙廣場了。在廣場的靠江邊的位置,有詩仙李白的雕像。
  • 李白沒有正式工作,卻整天遊山玩水,哪來的錢?路子廣到讓人眼紅
    那天,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被人熱搜,問道:「李白整天遊山玩水,那他的錢是怎麼來的?」這一問題立刻在網絡上引發了熱議,從李白的詩作中可以看出,他確實是一個生活很灑脫的人,如果沒有生活的真情實感,恐怕根本就寫不出這種讓人身臨其境的灑脫感,於是就有網友在網上發問:李白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 汪倫「騙」了李白,李白為何卻深情賦詩《贈汪倫》?
    李白我們都知道,唐代浪漫主義大詩人,因為他的詩風飄逸灑脫,在詩歌藝術上的成就後人難以企及,因而被譽為「詩仙」。但說起汪倫,雖然知道這個名字的人很多,但了解他的人就比較少了。汪倫其實也是一位詩人,在唐朝的文人圈子中有一定的名氣。他曾做過安徽涇縣的縣令,退休後因為喜歡涇縣桃花潭的迷人風光,於是就在桃花潭附近建了一座房子,在湖光山色中頤養天年。
  • 李白的朋友圈有多大?
    不知怎麼,他就轉到了河南洛陽。這裡,另外一位詩人已等他很久。他就是詩聖杜甫,那年他33歲,比李白小了11歲,我們已經不知道那一次是誰約的誰。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杜甫是極其傾慕李白的,那時候李白已經名滿天下,而杜甫還籍籍無名。
  • 有趣的看圖猜成語,共6張圖片成語詳解,讓孩子認識古代典故
    第一張圖,一座山,山後面是一個字,很明顯,這座山有一個名字,叫孫山。名落孫山。啥意思呢,沒考上。孫山已經是最後一名了,如果你還沒有孫山厲害,就說明沒有考上。所以叫名落孫山。話說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普通人不多,這個叫孫山的何其幸運。還有李白詩中的汪倫也是幸運的,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原創」腦力檢測:看圖猜成語再接龍(李白與汪倫,情深勝潭水)
    看圖猜四字成語,看看你的聯想能力如何。看圖猜成語過關再接龍,難不難?不難,先看我舉的例子:請看圖:圖上的桃花潭在什麼地方,是個什麼風景,有什麼來歷嗎?李白的詩是這樣寫的: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裡的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深千尺」,表面意思是「深一千尺」,但並非實指,而是運用了誇張的手法,用來比喻汪倫和他深厚友情。
  • "知縣"和"縣令"有什麼區別?清代縣令權力有多大?
    古裝電視劇裡常常會出現"知縣"和"縣令"這兩個官職,這兩個官職都是一縣的行政長官,那麼它們有沒有區別呢?答案當然是有區別!那麼它們的區別在哪呢?到底"知縣"和"縣令"誰的官職更高,權利更大呢?
  • 他和李白關係如何?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
    其實,汪倫是李白的粉絲。作為一個偶像,雖然他的身影是遙遠的,但追星的力量是強大的。今有粉絲為偶像成立希望小學,古有汪倫為偶像開發桃花潭休閒度假山莊。其實有很多版本,有的說汪倫是一個普通百姓,有的說是萬家酒店老闆。不過比起這些,人們更傾向於是他詩人李白的好友汪倫。汪倫,字文煥,歙州黟縣人,唐開元間任涇縣令,詩人,著名詩人李白好友。 汪倫卸任後,由於留戀桃花潭,特將其家由黟縣遷往涇縣,居涇縣桃花潭畔。
  • 【漲姿勢】李白筆下的汪倫是什麼人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一下汪倫還有他和李白不得不說的故事>後來經過考證他曾經當過涇縣的縣令不過認識李白的時候已經卸任了算是個退休幹部聽說老鐵你愛遊玩,俺們這有十裡桃花;還聽說你愛喝酒,俺們這有酒店萬家。來呀,快活呀,反正有大把時光。
  • 縣令出一上聯:鴻是江邊鳥!秀才對出一下聯,堪稱「千古絕對」
    歷史上有許多對對子的高手,我們熟知的有北宋文豪蘇軾和他的好朋友佛印,明朝大才子解縉,清朝大才子紀曉嵐。這些人能被我們熟知,很大一部分與他們的身份和地位有關。正所謂高手在民間,其實在民間,也有許多對對子十分厲害的人。
  • 李白託關係時寫的一首詩,開篇14字就氣勢磅礴,流傳千古
    若要轉載,請聯繫我授權哦~~~"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是流傳千古的名句,是大鵬壯志凌雲、豪氣沖天形象的經典描述,出自李白的《上李邕》。上李邕唐代:李白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李白此聯後半句"扶搖直上九萬裡"更是直接化用了莊周《逍遙遊》中的"鵬之徙於南冥也……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之句。李白生性驕傲,蔑視權貴,他相信自己終有一日能像大鵬一樣扶搖直上,搏擊長空。因而,他經常以大鵬自喻。
  • 《鹿鼎記》裡周星馳說的那句名言,出自李白的千古第一求職信
    對金老爺子也佩服的五體投地,你說他這句話咋想出來的,簡直如有神助。且慢,再聽這句: 「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語出李白的《與韓荊州書》。聽了使人豪氣頓生,飄飄然有凌雲之意,大概金老爺子也是從這裡獲得的靈感吧。李白此句的意思,不識韓荊州,別說江湖的豪傑,草莽的英雄,就連分茅裂土的公侯都懶得做了。溢美之意,可謂更進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