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汪倫》汪倫是誰?他和李白關係如何?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

2020-12-13 何不秉燭遊矣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尋李白》余光中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合稱為「大李杜」。

李白此人,我想,不需要我介紹,大家都知道。從「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可以說,我們是讀著李白的詩長大的。

那麼你肯定知道這一首《贈汪倫》。

唐天寶年間,汪倫聽說大詩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陽家,便寫信邀請李白到家中做客。信上說:「先生好遊乎?此處有十裡桃花。先生好飲乎?此處有萬家酒店。」

李白素好飲酒,又聞有如此美景,欣然應邀而至,卻未見信中所言盛景。汪倫盛情款待,搬出用桃花潭水釀成的美酒與李白同飲,並笑著告訴李白:「桃花者,十裡外潭水名也,並無十裡桃花。萬家者,開酒店的主人姓萬,並非有萬家酒店。」

李白聽後大笑不止,並不以為被愚弄,反而被汪倫的盛情所感動,適逢春風桃李花開日,群山無處不飛紅,加之潭水深碧,清澈晶瑩,翠巒倒映,汪倫留李白連住數日,每日以美酒相待,別時送名馬八匹、官錦十端。

李白在東園古渡乘舟欲往萬村,登旱路去廬山,汪倫在古岸閣上設宴為李白餞行,並拍手踏腳,歌唱民間的《踏歌》相送。

李白深深感激汪倫的盛意,作《贈汪倫》詩一首: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也就是這首《贈汪倫》的來由。

說到這兒,你覺得汪倫和李白關係如何呢?

其實,汪倫是李白的粉絲。

作為一個偶像,雖然他的身影是遙遠的,但追星的力量是強大的。今有粉絲為偶像成立希望小學,古有汪倫為偶像開發桃花潭休閒度假山莊。

山莊建好了之後,汪倫就寫信給李白,想邀請偶像來自家度假,但,粉絲對於能見到偶像的這種複雜心情,就像我們見心上人一樣,激動又惶恐。

剛好在這時,下人來報,李白已經到了南陵他叔父家裡。南陵,那不是和涇縣桃花潭近得很嗎?也就30公裡的距離!汪倫內心十分激動,不動聲色地把剛寫好的信掩起,派人取來筆墨,重新寫了一封信。

這也就是上面說的那個故事了。

那麼,汪倫是誰呢?

其實有很多版本,有的說汪倫是一個普通百姓,有的說是萬家酒店老闆。不過比起這些,人們更傾向於是他詩人李白的好友汪倫。

汪倫,字文煥,歙州黟縣人,唐開元間任涇縣令,詩人,著名詩人李白好友。 汪倫卸任後,由於留戀桃花潭,特將其家由黟縣遷往涇縣,居涇縣桃花潭畔。也因此,有了後來的「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故事。

桃花流水三千尺,這是多麼沉重、多麼厚重的一份情感啊!

從古至今,關於友情的故事,我聽得不少,比如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覓知音;比如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比如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這些友情,無一不熱烈,無一不真摯,無一不深厚,但是比起李白汪倫的桃花流水三千尺,顯然,我更喜歡後者。

我們常常說,友情,不如親情,血脈相溶;不如愛情,熱烈真摯。但我卻覺得,友情好似融合了這兩種情感,有深厚的生死之交,有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友情,其實恰恰是最特別的一種情感,也是人類最需要的情感之一。

當所有一切一切都已經遠去,當故人不在,山河已改,我想,李白的桃花流水三千尺,是最好的回憶錄。而追星一族汪倫,也因此跟著偶像的詩和名字,流傳千古!

李白是不幸的,賜金放還,壯志難酬;李白是幸運的,因為,他有桃花流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友誼。

完。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贈汪倫》詩中汪倫是誰?與李白交情如何?我們可能被忽悠了千年
    與這些傷心的詩人相比,也有偏偏不走尋常路的,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詩仙李白了。在他遺存後世的900多首詩作中,有一首家喻戶曉的作品《贈汪倫》,雖說也是寫離別,卻寫的是另一番景象。《贈汪倫》唐·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 汪倫「騙」了李白,李白為何卻深情賦詩《贈汪倫》?
    朗誦詩詞的古風雅韻  講述背後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唐詩,名叫《贈汪倫》,作者是李白。說起這首詩的創作,還有一個小故事。
  • 《贈汪倫》——被汪倫騙到「桃花潭」的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這首詩幾乎所有人都會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成為友誼的頌詞,但是,詩友們,你們知道嗎?李白是被騙到桃花潭的。清代袁枚《隨園詩話補遺》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 大家學過《贈汪倫》,但它背後的故事,你們真的知道嗎?
    《贈汪倫》是我們小時候就學過的一首唐詩,也正是因為這首詩,讓無數的學子記住了汪倫這個名字。可是當你合上書本,放下試卷,你曾想過,你真的了解這首詩嗎?你又知不知道汪倫是誰?在《贈汪倫》的背後,到底有怎樣的故事呢?
  • 李白《贈汪倫》中的「汪倫」,到底是什麼人?
    作為李白的鐵桿粉絲,住在涇川的汪倫聽到這個消息非常興奮,立即修書一封,邀請李白來家中做客。他在信上說:「先生好遊乎?俺們這旮瘩有十裡桃花。先生好飲乎?俺們這裡有萬家酒店。」李白登上了船,正要離岸時,忽然聽到一陣歌聲。李白回頭一看,只見汪倫帶著一村的村民。他們跳著整齊的舞步,唱著古老的調子,用漢代時興起、流行於魏晉名士之間「踏歌」的方式,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誼,古樸的送客形式,讓李白心中一暖,為了表達深深感激汪倫的盛意,作《贈汪倫》詩一首: 「李白乘舟去拉屎,忽然想起沒帶紙。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贈我紙。」
  • 贈汪倫:為何李白對汪倫情有獨鍾,還寫詩給他,杜甫:我都沒有!
    贈汪倫:為何李白對汪倫情有獨鍾,還寫詩給他,杜甫:我都沒有!說道我國的詩人,大家肯定會想到李白和杜甫,在唐朝是繁榮的時代,湧現了很多著名的大詩人,不僅有李白杜甫,還有白居易和王維,另外還有一個人大家也都很熟悉,對他的熟悉是因為一首詩《贈汪倫》,這首詩就是唐朝非常著名的大詩人李白寫的,我們都知道在李白眾多的詩中,都是很出名的,被流傳至今,在他眾多的詩中,唯寫了這一首詩是給贈別人的,於是這首詩就顯得很稀有很特別,而且還寫出了
  • 汪倫抓住李白愛好,妙計請來李白,《贈汪倫》究竟從何而來
    這首詩就是李白的《贈汪倫》。在這首詩的背後,有一個小故事,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們都很熟悉大詩人李白,他這個人性格爽朗大方,不拘小節,愛喝酒,遊山玩水,四處結交朋友。他幾乎走遍了中國的每一寸土地,在他的眼裡,大自然是美麗的,充滿了詩情畫意,小鳥在樹上啾啾地叫著,野花漫山遍野地開著,一切是多麼美好!所以呢,他常常到各地去遊玩。
  • 《贈汪倫》這首詩寫的是「李白被騙」的故事
    《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這就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色彩,李白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詩歌賞析李白遊涇縣(今屬安徽省)桃花潭時,曾在汪倫家做客。臨別時汪倫前來送行,於是李白寫了這首詩相贈。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賞析
    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注釋:汪倫:李白的朋友。深千尺: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誇張的手法。不及:不如。 譯文:李白乘舟將要離別遠行,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 李白的《贈汪倫》竟是送給粉絲汪倫的回禮?偶像這是不好意思了
    如果能重來,我要選李白。看看李白的粉絲多麼有才,李榮浩還親自因為對李白的崇拜而寫了一首歌,不得不說,活得瀟灑自在的李白,確實是很多文藝青年的偶像。   一生生性豪放,四處遊覽名勝風景,這股勇氣,這古堡瀟灑的勁兒,能幾個人趕得上他?很多人都想一睹他的風採,汪倫就是其中之一。
  • 汪倫教你交友,對!就是《贈汪倫》那個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首《贈汪倫》我們小時候就在課本上學過。汪倫實際上只是唐朝的一個小吏,而李白在當時可是「全民偶像」,放在今天也是坐擁千萬粉絲的「大V」。那汪倫是怎麼和李白成為好友,並因《贈汪倫》一詩而婦孺皆知的呢?話說汪倫卸任後因留戀桃花潭,舉家遷至涇縣桃花潭畔。天寶年間,汪倫聽說大詩人李白旅居南陵。便寫信邀請李白到家中做客,信上說:先生好遊乎?此處有十裡桃花。
  • 《贈汪倫》:桃花潭底的秘密
    民間傳說裡,汪倫是個土財主,在當時的村裡小有名望,懂點琴棋書畫的,他非常想和當時的名士交好,聽說李白大名鼎鼎,就怕請不來他,於是乎就寫了一封信,投其所好。我們都知道李白一生有兩大愛好,喝酒和旅遊。汪倫就託人給李白送了封信。李白打開信一看,非常激動。
  • 李白寫千古名句贈汪倫,但你知道汪倫送出的是什麼?手筆大的驚人
    在李白眾多詩歌中,有一首詩叫做《贈汪倫》,相信有很多小夥伴可能還記得,原詩是這樣的: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從這首詩當中我們不難看出,李白和這位叫做汪倫的人交情不一般,千尺的潭水都比不上他們的友誼,那麼這個汪倫到底是一位什麼樣的人,李白和他為什麼關係這麼好呢?今天就來聊聊這個汪倫。
  • 贈汪倫李白的新解
    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注釋] 1.汪倫:李白在桃花潭結識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這首詩就是贈給他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江邊楊柳,樹葉青青,江水平緩地流動,一葉輕舟在江上行駛。岸上少女忽然聽到舟中青年男子在對她唱歌。她從歌聲獲得的印象是,對方雖沒有更明確的表示,卻似乎有些情意。這真好象黃梅季節晴雨不定的天氣,說是晴天吧,西邊還下著雨;說是雨天吧,東邊還出著太陽,令人捉摸不定,是無「情」還是有「情」呢?
  • 《贈汪倫》僅僅是李白送給汪倫的一首詩,為何卻會被廣為流傳?
    李白喜歡參觀著名的山川。他曾多次在長江南北和黃河漫遊。在我們偉大的祖國的領土上,它幾乎遍布了李白的足跡。那些美麗的山花迸發出一股清香,幸福的小鳥「啾啾」地叫著,李白眼中的大自然充滿了詩意,是一個姿態萬千的世界。因此,他經常到各地去玩耍。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的《贈汪倫》是打油詩嗎?
    李白的《贈汪倫》是打油詩嗎?●文/南郭居士有人說,汪倫能在李白筆下千古留名是忽悠來的,這個我們權作戲言估且不倫,而又有人問,李白的《贈汪倫》是不是打油詩?此地有十裡桃花。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並無桃花。萬家者,店主人姓萬也,並無萬家酒店。』李大笑,款留數日。」翻譯過來就是,涇川豪士汪倫非常仰慕李白的才華,很想與他結為朋友,於是就修書一封託人帶給李白,上面寫道:「先生,您喜歡旅遊嗎?這裡有十裡桃花;您喜歡飲酒嗎?這裡有萬家酒店。」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鑑賞
    贈汪倫【唐】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注釋】⑴汪倫:李白的朋友。⑵將欲行:敦煌寫本《唐人選唐詩》作「欲遠行」。⑶踏歌:唐代民間流行的一種手拉手、兩足踏地為節拍的歌舞形式,可以邊走邊唱。⑷桃花潭:在今安徽涇縣西南一百裡。《一統志》謂其深不可測。深千尺: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誇張的手法。⑸不及:不如。
  • 「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汪倫」究竟何許人也,當真是李白的道友?
    【汪倫是誰?】詩中的汪氏汪生是誰?宋代胡瑗在《石壁》詩序中記載,是汪倫。汪倫又是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對,就是那個汪倫。明末《唐詩解》作者唐汝詢評點《贈汪倫》: 「倫,一村人耳,何親於白?既釀酒以候之, 復臨行以祖之,情固超俗矣。」
  • 讀詩人李白的《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是我們知道的最瀟灑的古代文人,這三篇七言絕句,分別為留別詩《贈汪倫》、寄遠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和送別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雖然題材不盡相同,卻都表達了李白對朋友的一片赤誠心腸。
  • 原來李白的《贈汪倫》這首詩是這麼來的,漲姿勢了!
    《贈汪倫》唐·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每次讀到這首詩,總想知道汪倫是誰?和李白是什麼關係?李白為什麼要寫這首詩送給汪倫呢?汪倫是誰,安徽人,其實就是李白的一個超級fans,想和自己崇拜的明星見一面,李白當時名氣可大了,「貴妃磨墨,力士脫靴」。汪倫也知道自己請不動李白,於是趁李白在安徽遊歷的時候給李白寫了一份信:「先生好遊乎?此地有十裡桃花。先生好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