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倫教你交友,對!就是《贈汪倫》那個汪倫!

2020-12-13 夢瞻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贈汪倫》我們小時候就在課本上學過。汪倫實際上只是唐朝的一個小吏,而李白在當時可是「全民偶像」,放在今天也是坐擁千萬粉絲的「大V」。那汪倫是怎麼和李白成為好友,並因《贈汪倫》一詩而婦孺皆知的呢?

話說汪倫卸任後因留戀桃花潭,舉家遷至涇縣桃花潭畔。天寶年間,汪倫聽說大詩人李白旅居南陵。便寫信邀請李白到家中做客,信上說:

先生好遊乎?此處有十裡桃花。

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

小機靈汪倫投其所好,張口就來:您不是喜歡遊覽美景嗎?這裡有十裡桃花可以觀賞。您不是喜歡喝酒嗎?這裡有萬家酒店可以開懷暢飲。

李白素來瀟灑出塵,喜歡杯中之物,又聽說有此美景,於是欣然應邀。不曾想,到了之後卻沒見到信中所言盛景。這時「套路王」汪倫連忙拿出美酒盛情款待,笑著對李白說:「距離此地十裡之處有一幽潭,名為桃花潭;開酒店的主人姓萬,所以叫萬家酒店。」李白聽後大笑不止,不以為被愚弄,反而被汪倫的盛情所感動。

彼時春風徐拂、桃李花開,潭水清澈、碧波晶瑩。汪倫留李白連住數日,每日共飲美酒、共賞美景,相談甚歡,好不自在。臨別之時,汪倫又以名馬官錦相贈,在岸邊踏歌設宴為李白踐行。李白大為所動,遂作詩《贈汪倫》,以表達朋友之間的情真意切和離別時的難捨難分。而汪倫也因此名留千古。

人生在世,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李白詩言「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以詩以酒明其志。試想,如果汪倫卸任後日日躬耕,昏昏度日,又如何能和李白同席而坐,舉杯共飲?

時至今日,我們的交友也是如此。尤其是我們生活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大多數人都被繁重的工作和房貸車貸壓得喘不過氣;每個人在職場甚至生活中,不得不逢場作戲,強顏歡笑。每天擠在地鐵裡、堵在路上、忙在公司裡,抬眼全是競爭,回首儘是責任。相對之下顯得珍貴無比的,就是在偶爾閒散的時光,與三兩好友喝幾杯小酒,暢聊一夜,或大肆歡笑,或放情痛哭,拋開所有,終於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那什麼是真正的朋友?

朋友,就是你得意時為你歡呼,失意時陪你堅持的人;

朋友,就是儘管你說「我沒事」卻騙不過他的眼睛的人;

朋友,就是讓你從心底知道,你不是一個人在前行的人。

看完這篇文章,翻開通訊錄,打給你最親密的朋友吧!哪怕是約頓飯、聊聊天。甚至,只是一個問候。

相關焦點

  • 《贈汪倫》——被汪倫騙到「桃花潭」的李白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這首詩幾乎所有人都會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成為友誼的頌詞,但是,詩友們,你們知道嗎?李白是被騙到桃花潭的。清代袁枚《隨園詩話補遺》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 李白《贈汪倫》中的「汪倫」,到底是什麼人?
    《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眾所周知,李白平生最喜歡的就是旅遊和喝酒,當他看到汪倫信裡描繪的十裡桃花、萬家美酒時,頓時陷入美麗的遐想:「那可是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啊,一定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還有上萬家的酒店,我要一家一家的喝過去,將是何等的痛快啊」於是乎,李白欣然赴約,屁顛屁顛的趕到涇川,汪倫激動萬分地把自己的偶像領到在桃花潭畔的別墅中。
  • 贈汪倫:為何李白對汪倫情有獨鍾,還寫詩給他,杜甫:我都沒有!
    贈汪倫:為何李白對汪倫情有獨鍾,還寫詩給他,杜甫:我都沒有!說道我國的詩人,大家肯定會想到李白和杜甫,在唐朝是繁榮的時代,湧現了很多著名的大詩人,不僅有李白杜甫,還有白居易和王維,另外還有一個人大家也都很熟悉,對他的熟悉是因為一首詩《贈汪倫》,這首詩就是唐朝非常著名的大詩人李白寫的,我們都知道在李白眾多的詩中,都是很出名的,被流傳至今,在他眾多的詩中,唯寫了這一首詩是給贈別人的,於是這首詩就顯得很稀有很特別,而且還寫出了
  • 汪倫「騙」了李白,李白為何卻深情賦詩《贈汪倫》?
    朗誦詩詞的古風雅韻  講述背後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唐詩,名叫《贈汪倫》,作者是李白。說起這首詩的創作,還有一個小故事。
  • 《贈汪倫》:桃花潭底的秘密
    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歷史上,汪倫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緣何會得到大詩人李白如此厚愛,不惜將其名字嵌入詩題,專門以詩相贈呢?去了之後才發現就是一個小村莊,啥也沒有,然後就問汪倫:「你這不忽悠我嗎?」汪倫說:「我沒忽悠你啊。你看,我們這兒有個桃花潭,就在不遠的地方,方圓十裡,但是沒有桃花。我們這兒的確有萬家酒店,就在村東頭兒,老萬家開的酒店,可不就叫萬家酒店。我可沒說有一萬家酒店啊!」李白一聽啊哈哈大笑,說汪倫啊,真有你的。
  • 《贈汪倫》汪倫是誰?他和李白關係如何?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尋李白》余光中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那麼你肯定知道這一首《贈汪倫》。唐天寶年間,汪倫聽說大詩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冰陽家,便寫信邀請李白到家中做客。信上說:「先生好遊乎?此處有十裡桃花。先生好飲乎?此處有萬家酒店。」李白素好飲酒,又聞有如此美景,欣然應邀而至,卻未見信中所言盛景。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鑑賞
    詩詞名家,與你一起品讀名家詩詞!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贈汪倫【唐】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深千尺: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誇張的手法。⑸不及:不如。  桃花潭水是那樣的深湛,更觸動了離人的情懷,難忘汪倫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聯繫起來。結句迸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麼汪倫送李白的情誼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尋味。清沈德潛很欣賞這一句,他說:「若說汪倫之情比於潭水千尺,便是凡語。妙境只在一轉換間。」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賞析
    《贈汪倫》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於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遊歷桃花潭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留別詩。
  • 《贈汪倫》詩中汪倫是誰?與李白交情如何?我們可能被忽悠了千年
    在他遺存後世的900多首詩作中,有一首家喻戶曉的作品《贈汪倫》,雖說也是寫離別,卻寫的是另一番景象。《贈汪倫》唐·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只是詩人不僅見怪不怪,並且還非常享受,這一點從詩中後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中可以看出。也許很多人會認為,李白號稱「詩仙」,想像力極其豐富,寫出與眾不同、別出心裁的詩作不足為奇呀!如果這樣去理解,我們可能就會被《贈汪倫》這首詩的表象「忽悠」了,讀透這首詩關鍵在於對主人翁王倫的了解。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的《贈汪倫》是打油詩嗎?
    李白的《贈汪倫》是打油詩嗎?●文/南郭居士有人說,汪倫能在李白筆下千古留名是忽悠來的,這個我們權作戲言估且不倫,而又有人問,李白的《贈汪倫》是不是打油詩?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用比興手法,表達了對汪倫深情相送的感激。「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 李白的《贈汪倫》竟是送給粉絲汪倫的回禮?偶像這是不好意思了
    汪倫作為一個實名制的有錢人,只要是自己喜歡,根本不需要在乎那麼多,努力去追就行了。   這裡既無有名的山水美景,也無悠久的人文古蹟,汪倫究竟使用了什麼辦法才說動了李白呢?
  • 《贈汪倫》僅僅是李白送給汪倫的一首詩,為何卻會被廣為流傳?
    有一天,他收到了一個叫汪倫的人的來信,這封信上寫著:「先生您喜歡玩嗎?我們這個地方有十英裡的桃花。先生您喜歡喝酒嗎?我們這裡有一萬家的酒店。我邀請您到我們皖南涇縣來遊玩。李白很高興看到這封邀請函。他立刻準備行李,出發前往涇縣。
  • 李白寫千古名句贈汪倫,但你知道汪倫送出的是什麼?手筆大的驚人
    在李白眾多詩歌中,有一首詩叫做《贈汪倫》,相信有很多小夥伴可能還記得,原詩是這樣的: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從這首詩當中我們不難看出,李白和這位叫做汪倫的人交情不一般,千尺的潭水都比不上他們的友誼,那麼這個汪倫到底是一位什麼樣的人,李白和他為什麼關係這麼好呢?今天就來聊聊這個汪倫。
  • 贈汪倫李白的新解
    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注釋] 1.汪倫:李白在桃花潭結識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這首詩就是贈給他的。你不能夠簡單的把歌詞視為明確的約定,卻也不能說它只是虛情假意的遊戲——歌不過是一個開頭,後面的故事還有待雙方來編寫。愛情是難以言說也難以持久的東西,當它正處在朦朧狀態,正處在有情無情之間時,也許是最令人心動的吧?曾經相戀的人,最終反目成仇的自不必說,就是結成了夫妻的,日子亦大抵是趨向了平淡;「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情)卻有晴(情)」,回想起來,真是縹緲如夢。
  • 汪倫抓住李白愛好,妙計請來李白,《贈汪倫》究竟從何而來
    那他的這位好友呢,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大詩人李白。這首詩大概講的是,一位飄無所依的詩人,將要乘船離開朋友遠行他鄉,突然聽到岸上飄來陣陣歌聲。這首詩就是李白的《贈汪倫》。在這首詩的背後,有一個小故事,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們都很熟悉大詩人李白,他這個人性格爽朗大方,不拘小節,愛喝酒,遊山玩水,四處結交朋友。
  • 讀詩人李白的《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是我們知道的最瀟灑的古代文人,這三篇七言絕句,分別為留別詩《贈汪倫》、寄遠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和送別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雖然題材不盡相同,卻都表達了李白對朋友的一片赤誠心腸。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日積月累《贈汪倫》教案
    (齊讀課題)2、解釋「贈」。生答:「贈」的意思就是「送」。3、汪倫是一個人的名字,是安徽涇縣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4、孩子們,真摯的友情是人生路上最值得珍藏的一段記憶,生性豪放的李白究竟寫下了一首怎樣的詩來贈送給汪倫呢?
  • 「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汪倫」究竟何許人也,當真是李白的道友?
    宋代胡瑗在《石壁》詩序中記載,是汪倫。汪倫又是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對,就是那個汪倫。【汪倫是誰?】詩中的汪氏汪生是誰?宋代胡瑗在《石壁》詩序中記載,是汪倫。汪倫又是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對,就是那個汪倫。明末《唐詩解》作者唐汝詢評點《贈汪倫》: 「倫,一村人耳,何親於白?既釀酒以候之, 復臨行以祖之,情固超俗矣。」
  • 【漲姿勢】李白筆下的汪倫是什麼人
    用現在的話說他爸爸的爺爺的爺爺是當時的國防部長你說牛不牛據說這裡就是汪倫送別李白的地方唐玄宗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李白來到南陵他的叔叔李陽冰家聽說老鐵你愛遊玩,俺們這有十裡桃花;還聽說你愛喝酒,俺們這有酒店萬家。來呀,快活呀,反正有大把時光。
  • 《贈汪倫》這首詩寫的是「李白被騙」的故事
    《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臨別時汪倫前來送行,於是李白寫了這首詩相贈。這首《贈汪倫》以精彩的詩歌創作構思表現了李白對汪倫的情深厚誼。歷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詩三百首》《全唐詩》註解中都認為汪倫是李白在遊歷涇縣時遇到的一個普通村民。而今人學者汪光澤和李子龍研讀了涇縣《汪氏宗譜》《汪漸公譜》《汪氏續修支譜》後則認為,汪倫又名風林,為唐時知名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