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贈汪倫》我們小時候就在課本上學過。汪倫實際上只是唐朝的一個小吏,而李白在當時可是「全民偶像」,放在今天也是坐擁千萬粉絲的「大V」。那汪倫是怎麼和李白成為好友,並因《贈汪倫》一詩而婦孺皆知的呢?
話說汪倫卸任後因留戀桃花潭,舉家遷至涇縣桃花潭畔。天寶年間,汪倫聽說大詩人李白旅居南陵。便寫信邀請李白到家中做客,信上說:
先生好遊乎?此處有十裡桃花。
先生好飲乎?此地有萬家酒店。
小機靈汪倫投其所好,張口就來:您不是喜歡遊覽美景嗎?這裡有十裡桃花可以觀賞。您不是喜歡喝酒嗎?這裡有萬家酒店可以開懷暢飲。
李白素來瀟灑出塵,喜歡杯中之物,又聽說有此美景,於是欣然應邀。不曾想,到了之後卻沒見到信中所言盛景。這時「套路王」汪倫連忙拿出美酒盛情款待,笑著對李白說:「距離此地十裡之處有一幽潭,名為桃花潭;開酒店的主人姓萬,所以叫萬家酒店。」李白聽後大笑不止,不以為被愚弄,反而被汪倫的盛情所感動。
彼時春風徐拂、桃李花開,潭水清澈、碧波晶瑩。汪倫留李白連住數日,每日共飲美酒、共賞美景,相談甚歡,好不自在。臨別之時,汪倫又以名馬官錦相贈,在岸邊踏歌設宴為李白踐行。李白大為所動,遂作詩《贈汪倫》,以表達朋友之間的情真意切和離別時的難捨難分。而汪倫也因此名留千古。
人生在世,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李白詩言「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以詩以酒明其志。試想,如果汪倫卸任後日日躬耕,昏昏度日,又如何能和李白同席而坐,舉杯共飲?
時至今日,我們的交友也是如此。尤其是我們生活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大多數人都被繁重的工作和房貸車貸壓得喘不過氣;每個人在職場甚至生活中,不得不逢場作戲,強顏歡笑。每天擠在地鐵裡、堵在路上、忙在公司裡,抬眼全是競爭,回首儘是責任。相對之下顯得珍貴無比的,就是在偶爾閒散的時光,與三兩好友喝幾杯小酒,暢聊一夜,或大肆歡笑,或放情痛哭,拋開所有,終於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那什麼是真正的朋友?
朋友,就是你得意時為你歡呼,失意時陪你堅持的人;
朋友,就是儘管你說「我沒事」卻騙不過他的眼睛的人;
朋友,就是讓你從心底知道,你不是一個人在前行的人。
看完這篇文章,翻開通訊錄,打給你最親密的朋友吧!哪怕是約頓飯、聊聊天。甚至,只是一個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