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事丨「雲教育」迎來新風口,愛它有多久?

2020-08-23 網信海口


編者按

受疫情影響,今年全國學生對雲教育的需求全面爆發。雲教育的一端是學生,另一端是教師。他們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來看故事。


雲教育機構「招兵買馬」

趙宏(化名)今年23歲,是湖北武漢人,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北京工作。今年1月,他跳槽到猿輔導在線教育做高中數學老師。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在武漢過年的他無法如期返京。

2月10日,工作單位了解到趙宏的情況後,安排其「雲」入職,讓他在武漢居家做教研、備課等工作,和北京的同事遠程協同辦公。

面對激增的遠程學習需求,大部分雲教育機構自春節以來一直忙於「招兵買馬」。

新東方、好未來、猿輔導等企業已進行了大規模的招聘,火花思維、豌豆思維、編程貓也一直在進行線上招聘。

值得注意的是,火花思維還採用共享員工的模式,接受其他教育機構的老師在疫情期間進行兼職教學。

5月9日,福州,福建省武術協會鳴鶴拳研究會會長餘丹秋師傅正在進行「網絡傳武」,來自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海外鳴鶴拳愛好者在線學習鳴鶴拳技法。供圖/視覺中國


  • 本輪招聘的規模有多大?

據猿輔導戰略發展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在今年春季啟動了「萬人春招計劃」。春節後至5月31日,已向3890名武漢地區高校應屆畢業生發放了正式錄用通知,接下來將在武漢本地擴招至5000人。

此外,還與武漢54所高校開展合作,為高校學生開設簡歷指導、職業規劃等30多門在線公益課程,吸引3萬多學生參加。

「雲教育可以解決部分地區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趙宏看重這個行業的潛能,「網際網路可以將教師個人影響力放大,更有利於塑造教師的個人品牌。」


相關數據

國際投行高盛研究報告顯示,到2025年,中國雲課程滲透率將從2019年的15%升至45%,雲校外培訓的市場規模將達到約570億美元,是2019年的8倍。


平臺型企業投身雲教育

「Alice 老師好,我想約下周的課。」「我看下名額。」「老師,確定了嗎?」「可以的。」23歲的北京女孩周鵬(化名)正在準備英語考試,這是她和「一對一」在線培訓老師的微信對話。確認了授課時間,周鵬通過微信轉帳後,把付款截圖發給助教,為期一周的課程就約上了。

優質的教育資源正在數位技術的加持下不斷積累,重塑行業格局。除了專業教育機構外,網際網路平臺型企業紛紛投身雲教育。

周鵬介紹說,「一對一」在線培訓沒有種類繁多的課程體系,她的老師只開設基礎和衝刺兩類課,授課內容會根據學生的水平和考試目標專門定製。

微信群是日常核心培訓「場所」。老師每天在群裡發送講課視頻、布置作業,助教在群裡登記外教口語練習需求,學生在群裡上傳作業、看老師的批改意見。

這類在線培訓老師依靠出色的培訓能力、比大機構更低的單價以及實在的「漲分」效果,不斷吸引學生報名。當然,由於直接服務學生,老師工作壓力也更大,而且培訓產品單一,生源波動相對較大。

相關數據

今年5月,騰訊微信聯合中國信通院發布的《2019-2020微信就業影響力報告》顯示,2019年微信帶動就業2963萬個,微信生態中相關就業崗位的行業分布中,教育培訓業高居第二,僅次於IT網際網路業。

另據微信團隊公布的《2019年微信數據報告》,教育領域在微信支付人數增速中排名第三,同比增長80%。

與此同時,更多的新興網際網路公司正在進入雲教育「新風口」。

字節跳動開啟 2020 教育專場招聘,「在家上課」項目已吸引百家教育機構入駐;

阿里釘釘不斷拓展雲教學場景,今年3月發起招聘,覆蓋研發、產品、運營等六大類超1000個崗位;

快手於2019年宣布拿出66.6億流量扶持教育類帳號。

雲教育領域內新業態出現的同時,新職業也在不斷湧現。

5月11日,受人社部委託,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發布10個擬新增的新職業,在線學習服務師位列其中。這一新職業是指運用數位化學習平臺(工具),為學習者提供個性、精準、及時、有效的學習規劃、學習指導、支持服務和評價反饋的人員。

有媒體評論人士認為,今年以來,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加速雲教育行業成為「新風口」,對人才極具吸引力。

需求倒逼教師提升在線技能

在線用戶流量的激增,對於雲教育機構師資、運營、服務等方面的人才儲備提出了高要求。其中,師資儲備是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是流量承接的基礎。

今年4月,29歲的付敏(化名)入職培訓機構中公教育,擔任MBA英語老師。「我現在還沒有授課任務,正在進行統一的在線入職培訓,公司這次招聘是為下半年到來的考研季儲備師資。」付敏說。

付敏是師範院校英語專業畢業的研究生,擁有3年考研英語教學經驗,線上和線下培訓都做過。

對於二者的區別,她認為雲教學對老師的要求更高,要設計好課程的內容和節奏,還要設計好和學生的互動,否則學生很容易不在狀態或者不喜歡老師的課。


相關數據

4月21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課題組發布數據顯示,教師教齡越短,在線教育所需技能的掌握程度越好,在線教育過程中師生互動情況越好,在線教學實際效果的滿意度也越高。而教齡越長的教師,希望獲得「音視頻錄播剪輯等具體技術培訓」的比例越高,尤其是任教15年以上的教師將掌握該技能視為他們最大的挑戰。

由此可見,年輕師資在大規模在線教學中顯現了巨大潛力,並將在很大程度上成為未來在線教育發展的中流砥柱。

「居家學習、在線教學倒逼廣大教師提升在線技能,使在線教研得到快速普及。」華南師範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授胡小勇認為,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學,可能成為未來教學的常態趨勢。

同時,「網際網路 +」具有改變教育服務供給、解決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要價值。通過融合新興的智能技術,在線教育可以起到教育資源「連通器」、教育規模「倍增器」、師生發展「加速器」、精準助學「放大鏡」的重要作用。

  • 如何應對其中的挑戰?


胡小勇提出,發展在線教育要直視問題、補齊短板。

要強化在線教育的宏觀治理能力,處理協調好體制內外在線教育體系的關係;

要補齊在線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協同好在線教育中的家校關係;

要建設更加豐富優質的在線教育資源,擴大網際網路條件下師資智力資源的有效流轉;

要提升師生在線教與學的信息素養,為網際網路生存做好能力儲備;

要制定在線教育的精準應急方案,做到有備無患;

要布局人才儲備的學科頂層設計,培育建設好面向在線教育和智能教育的專業人才隊伍。

未來,產業發展與技術進步將進一步釋放雲教育的潛力。這一趨勢可以為實現「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賦能,更為各層次人才實現他們的人生價值提供寬廣的舞臺。

來源丨網絡傳播雜誌

編輯丨阿信


相關焦點

  • 「雲教育」迎來新風口
    來源:「網信上海」微信公眾號雲教育機構「招兵買馬」趙宏(化名)今年23歲,是湖北武漢人,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北京工作。今年1月,他跳槽到猿輔導在線教育做高中數學老師。另據微信團隊公布的《2019年微信數據報告》,教育領域在微信支付人數增速中排名第三,同比增長80%。與此同時,更多的新興網際網路公司正在進入雲教育「新風口」。
  • 5G在產業端的作用進一步顯現,新基建加速 5G To B迎來風口
    打開APP 5G在產業端的作用進一步顯現,新基建加速 5G To B迎來風口 佚名 發表於 2020-05-10 09:35:08
  • 「疫情」讓在線教育再次站在風口
    疫情讓線上教育站上風口∨疫情的暴發,讓在線教育再次站在了風口上。日前,好未來、新東方、學大教育、巨人學校、猿輔導、作業幫等教育機構結合自身教育資源、教學技術對外開放教學資源平臺,面向全國中小學生,推出了免費線上直播課,線下培訓機構也開始轉向線上授課。
  • 風口之上的「雲經濟」
    在這個特殊時期,老師、學生在 雲課堂 上教學、學習,企業通過網際網路手段 雲辦公 ,導購和農戶通過 雲銷售 線上賣貨,家庭主婦們用網購平臺、微信群、小程序等聯繫本地生鮮超商 雲買菜A 雲課堂培訓機構爭搶線上教育市場2月10日,衢州中小學開始網課教學。幾乎同時,市內各大培訓機構聞風而動,爭搶線上教育市場。
  • 「 AI+教育 」進軍市場 網際網路+教育風口開始變冷?
    為此,有聲音質疑,「 AI+教育 」的風口變暖是否意味著網際網路+教育的風口開始變冷。  「 AI+教育 」進軍市場 網際網路+教育風口開始變冷?  正如全球創新界領袖人物之一、奇點大學創始人彼得•戴曼迪斯認為的那樣,幾十年後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將「來自人工智慧」,它能根據學生個人喜好和特點提供相應的私人教育,「那將是人類社會的一大進步」。
  • 短視頻這個風口能持續多久 是傳播手段而非目的
    原標題:短視頻這個風口能持續多久 「短視頻是內容創業的下一個風口。」一年多前,有業內人士曾如此斷定。一年多後,一個個短視頻品牌興起,如此火爆的短視頻,究竟是全媒體標配,還是雞肋?對於觀看者來講,短視頻是否「有毒」?
  • 央廣網未來教育發展雲論壇|楊志彬:在線教育是體制、觀念、方法的...
    央廣網未來教育發展雲論壇|楊志彬:在線教育是體制、觀念、方法的創新 2020-04-02 10:00:00來源:央廣網
  • 鴻文教育:教育行業新風口,高考改革背後的機遇
    高考改革一直是教育行業討論的焦點內容,繼上海、浙江2014年率先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後,2018年高考改革將進入全面推進階段。如此大規模的教育改革為高中教育、高中培訓行業帶來顛覆性大變革,因此也標誌著新高考時代的來臨。以下由鴻文教育為大家解讀。
  • 從奧數到數學思維,數學才是永遠的教育創業風口?
    「#致敬真實2019鯤鵬大會#數學在教育行業中,對於家長是避之不及的痛,對於創業者來說,則是永遠有風的風口。全文2962字,閱讀約需5分鐘文丨丁述銀編輯丨楊旭然用「每年一個風口」來形容這兩年的教育行業或許一點都不為過——去年是少兒編程,今年是數學思維。2019年,大量資本湧向了數學思維。
  • 鯨智學程:思維教育將成下一個風口
    據統計,中國90%的校外教培機構單校年收入不超過200萬元,無力在課程研發上進行大量投入,導致課程沒有體系也不專業,教學效果難有保證。因此疫情後,像鯨智學程這樣有品牌建設、優質課程體系的線下校外教育學校一定會脫穎而出,迎來高光時刻。校外教育的風口何在?看近幾年中國教育改革政策,便清晰可見。
  • YOCHU|AR技術,引領教育行業新風口!
    課本,是啟蒙教育的知識殿堂老師栩栩如生的講解,課堂深入學習的理解都讓我們對課本裡的事物充滿了好奇無數次腦洞大開幻想走進課本的世界,自由遨遊,身臨其境AR技術,開啟了教育行業的新未來一幅AR眼鏡,讓幻想變為現實讓課本的奇幻世界立即呈現眼前接下來,我們將AR技術應用到不同的課堂場景一起體驗新型教育帶來的課堂震撼醫學護理類通過AR實景模擬以3D形式展現人體各部分的結構和器官
  • 給10萬輛汽車裝上北鬥高精度定位,北雲科技何以聚焦車載?|泰伯網
    本文,「泰伯網」採訪了北雲科技CEO向為、多倫科技駕駛安全技術研究院院長宋智軍,共話北雲科技在車載高精度定位領域的進展與展望。正文:在國內高精度定位領域有這樣一家公司,僅用七年時間便崛起為駕考高精度定位領域的隱形冠軍。
  • 圖解教育丨在線少兒數學思維,下一個教育風口?
    圖解教育工作室(微信ID:tujiejiaoyu)發現,新東方、VIPKID等眾多教育公司,近期或領投、或推出各類在線少兒數學思維產品;與此同時,在資本寒冬之下,眾多在線少兒數學思維公司紛紛獲得融資。這會是下一個教育「風口」,還是又一個「興也勃、亡也忽」的產業?
  • 美麗玉環·巾幗愛家丨家風家教宣傳月,women做了這些事!
    美麗玉環·巾幗愛家丨家風家教宣傳月,women做了這些事!5樂享幸福「美」家秀 雲繪畫活動玉城街道婦聯聯合中段村景行館線上課堂雲,舉辦「樂享幸福美家秀」雲繪畫活動,10餘組家庭參加本次活動。通過共同完成一幅家庭最幸福時刻的繪畫並發表自己的活動感言的形式,共同回憶家庭成員度過的最美好時光,促進家庭和諧。
  • 冀網同心圓丨辛集市舊城鎮人民政府:打造「雲上有集」助力脫貧攻堅
    冀網同心圓丨辛集市舊城鎮人民政府:打造「雲上有集」助力脫貧攻堅 2020-12-21 1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計算迎來二次增長曲線,雲廠商如何「上車」?
    UCloud在今年就瞄準音視頻、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等的產業,以快傑雲主機和CDN等產品,以及音視頻、雲遊戲等解決方案,服務抖音、快手、B站、愛奇藝、美團、網易、達達等疫情受益頭部企業,實現了營收的高速增長。
  • 教育科技展,來了新客人
    因疫情而受益的在線教育企業則反而略顯低調,只是通過廣告、演講等方式參與到會議中。大廠跨界教育由來已久,藉由展會的一隅即可發現一絲端倪。華為雲、騰訊教育、淘寶教育、百度雲、美團、快手教育、淘寶教育等大廠幾乎悉數到場,或通過硬體、軟體、雲服務、或以為機構賦能的方式,越來越多的介入到教育市場。
  • 一根冰棍的風口論:00後消費者崛起 冰品市場迎來爆發
    一根冰棍的風口論  零零後消費者崛起 冰品市場迎來爆發  在經歷了數年的不溫不火後,冰品市場在近兩年迎來爆發,主流價格區間已經從2元躍升至4元。業內人士指出,從2014年起中國冰品市場非常活躍,從廠家投入、渠道熱捧、資本青睞、消費者熱購來看,冰品市場的風口已經開啟。
  • Edtech風口,YunOS Book成教育行業創新旗幟
    Edtech的風口效應正在形成。隨著DT時代的到來,教育數位化具有的潛力超乎想像。搜狐教育判斷:隨著更多傳感器應用到教學場景,會產生更多的學習過程數據和行為數據,整個教育行業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5月24-28日舉行的2017年新媒體新技術教學應用研討會暨第十屆全國中小學創新課堂教學實踐觀摩活動」上,來自教育部有關司局、中央電教館領導和全國的科研、教研機構及中小學校長、教師,共同研討新媒體新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融合創新。其中,由阿里巴巴、Intel和HP三方聯合打造的YunOS Book的亮相成為關注的焦點。
  • 在線教育成風口,發展迎來曙光期
    目前,國內不少在線教育平臺紛紛開放免費課程。騰訊課堂曾經宣布,疫情期間支持線下機構在線授課,機構首批學員開通線上學習權限,免除全部平臺技術服務費。服務推出以來,已有近3000家線下教育機構諮詢報名。在線教育成風口「A股在線教育直接標的較少,更多是教育信息化企業,它們給公立學校提供雲直播等服務,幫助公立學校更好地實施信息化。」中信證券教育行業分析師馮重光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在線教育概念公司備受機構投資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