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回頭看看,喜獲新車時的你,什麼裝具都想一股腦放車上嗎?有些東西還真是要不得哦!如果你的車上現在還有這些,請果斷丟掉它們。
作為全球汽車產銷第一大國,汽車業的蓬勃也拉動了周邊產業的發展,各種各樣的汽車裝飾配件層出不窮。
然而,它們真的全部有用嗎?車聚君看來,很多東西華而不實,甚至還存在副作用,那麼一起來盤點一下這些「比較坑」的裝飾配件吧!
一、安全帶插扣
如今的汽車基本上都是有安全帶未系提醒的,加之國內對安全帶使用的要求又不是很嚴格,許多駕駛者不太喜歡被安全帶束縛的感覺,卻嫌棄安全帶未系提醒的「煩人」。於是這種小玩意兒就順理成章地出現了。
事實上,1966年開始,沃爾沃工程師尼爾斯•柏林發明的安全帶,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汽車安全防護裝置,至今已經挽救了上百萬人的生命。不系安全帶,將大大增加事故中的受傷風險。
因此,安全帶插扣,位列「最坑」汽車裝飾配件之首,完全是實至名歸。車聚君建議,如果您和您的家人正在使用這個坑人的插扣,請毫不猶豫丟棄它。安全駕駛的習慣,從系好安全帶開始。
二、方向盤手機支架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手機依賴症」,吃飯、走路,甚至開車,許多人也要時不時拿起手機來看。因此,有些喪心病狂的商家居然推出了方向盤手機支架,方便有手機依賴重症患者使用。
曾有人進行過一項實驗:在一空曠路面,司機以每小時40公裡的速度行駛,這個速度在城市道路行駛中最常見。在此速度區間,司機低頭看一眼手機屏幕上的提示,最快也得1秒鐘,而這一秒鐘後,車輛已經駛過了11米。
試想,如果是在高速行駛,120碼的速度看一眼手機,車輛能駛出多遠?更不用提把手機放在方向盤上,讓駕駛員的實現長時間偏離路面了。從這個角度上看,方向盤手機支架的危害,比起安全帶插扣,實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三、改裝氙氣大燈
氙氣大燈,有著高壽命、高聚光、高反應速度的優勢,成為了許多車型區分高低配的一個重要配備。同時,氙氣大燈的車型普遍具有透鏡,即便是視覺感受上,也會覺得配備了氙燈的車型比滷素燈車型更漂亮。因此許多消費者購車都喜歡加裝這項配置。
然而,改裝大燈卻成為了車聚君並不推薦的加裝項目之一。原因有三:
1、車輛上市前經過複雜路況和數十萬公裡的耐久性測試,所有零部件的最佳狀況均為原廠狀態。改裝大燈會涉及線路改動,不論是網購的,還是汽配城的氙氣大燈,質量都良莠不齊,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輕則大燈和線路故障,重則導致自燃。
2、氙氣大燈在許多地區並不實用。比如多山的中西部地區,秋冬季節時常常伴有雨霧天氣,而氙氣大燈的色溫是接近於日光的,在雨霧天氣時的穿透力非常差,照射效果就是白茫茫一片,本身就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3、許多改裝氙燈,高度、亮度、色溫的標定都不及原廠水平。加裝後往往容易造成駕駛者自己很爽,但對向車輛會劣質氙燈的照射短暫致盲,給對方的行車安全帶來較大的困擾。
因此,車聚君提倡儘量不更改原車配置,同時文明使用燈光,讓大家的行車都更安全。
四、腳墊&坐墊
買車之後購置一套「真皮坐墊」和 「大包圍腳墊」,似乎已經成了一種潮流。不管什麼檔次的車,都會裝上這些墊子,把座椅和地板包裹得嚴嚴實實,這樣真的好嗎?
首先我們說說坐墊,車企們在坐墊的設計上也是有講究的,座椅的防滑功能可以讓我們的臀部牢牢地貼合在座椅上,如果鋪了坐墊防滑性能將大打折扣,更不用說坐墊可能會阻擋座椅側氣囊的彈出;後排坐墊還會遮擋住安全帶插口和兒童安全座椅接口,給日常使用造成不便。
腳墊對於行車安全的影響同樣不可忽視,許多加裝後的腳墊非常影響駕駛員對於踏板的腳感,在發生緊急情況發生時,可能會造成無法全力踩踏剎車踏板。而在多雨潮溼的南方,許多大包圍腳墊受潮後不容易晾乾而發生發黴的情況,對我們車內乘員的身體健康也有影響。
況且,這兩項加裝的東西,都會向車內釋放有害氣體。大家既然知道新裝修的房子需要去除有害氣體,為什麼又要在車上增加有害氣體的釋放呢?
五、發動機下護板
許多聚友都知道,碰撞後發動機下墜將提升提升汽車的被動安全。因此幾乎所有的汽車的發動機下方就一直都是鏤空設計,也有部分車型會配備一層然並卵的紙質複合材料增加一點對於油底殼的保護。
▲ 某車型原廠狀態,這塊軟質護板裝在發動機前方,實際是用於疏導底盤氣流,對發動機下方並沒有直接的保護作用。圖片來自汽車之家。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汽配城甚至4S店都推薦大家給車子發動機下面裝上一塊護板,有鐵質也有鋁質,名曰「發動機下護板」。
這款護板的功效,即可以一定程度減少惡劣路況對於保護油底殼的衝擊。然而車聚君要說,這塊護板的作用並不算太大。
首先,油底殼的位置不是那麼容易被撞到的,即便是通過性不好的轎車,只要前保險槓下緣能夠通過,油底殼被擦碰到的概率就比較小。而且退一萬步講,在跑爛路的過程中,面對路面的各種衝擊,這塊護板對於發動機的保護還是有限的。
其次,我們看看這塊發動機下護板會對於車輛造成哪些不利影響。
發動機底護板會增加車頭的重量,對於操控性有一定影響;大部分車主加裝的發動機下護板都是副廠的,開口、安裝難以做到嚴絲合縫,時間長了之後容易出現異響等情況;而最為重要的不利影響是安裝了下護板會影響到前文所說的被動安全性。因此車聚君並不建議家用車安裝發動機下護板。
六、車載導航
不知從何時起,車載導航大屏成為許多人眼裡衡量一款車是否「上檔次」的標準了,然而許多車型的原裝導航更多地出現在高配車型上,中低配並未配備,所以很多朋友都選擇後期自己加裝車載導航。
現在的第三方導航產品確實功能非常豐富,但是由於第三方導航這種產品種類實在太多了,質量參差不齊,可靠性方面就比較差了。如果要論質量穩定,原廠導航則會好很多,價格也水漲船高。
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上來,我們有多少必要裝車載導航呢?眾所周知,車載導航最大的問題在於導航數據的升級頻率太慢,跟不上道路變化的速度。哪怕是原廠導航,許多車型也是半年或者一年升級一次。所以你的車載導航把你帶錯路也是極為正常的事情。
至少到目前為止,手機導航比大部分車載導航好用。更加頻繁的更新頻率使地圖儘可能趕上道路變化。藉助3G或者4G高速網絡輔助GPS定位,比車載導航更快分清方向。所以,裝不裝車載導航,也無所謂。
七、防爆膜
防爆膜應該是上裝率最高的一項裝飾品了,大家對它的稱呼也有很多種,但是防爆膜是它最初的名字。它被發明出來就是用來防止車窗玻璃爆裂的,後來大家又把它顏色弄深,起到隔熱,保護隱私等等作用。
很多人在選用防爆膜的時候有個比較大的誤區,認為顏色越深的膜隔熱和隔絕紫外線的效果越好。實際上,深色的膜在阻隔紫外線上並沒有更好的效果,貼膜最主要的作用是防止開車時陽光直射皮膚形成灼熱感,對於停放著的車輛隔熱效果微乎其微。
所以貼膜還是選擇顏色淺一點的防爆膜,在夜間等光線不佳的情況下,更加安全一點。
八、車用香水
車用香水也是個非常常見的車內裝飾,它讓車內氣味香氣撲鼻,能蓋住汽車本身的一些塑料等材質的味道,也可以作為彰顯個性的裝飾,看上去挺美好的。
不過由於車內空間相對比較狹窄,大部分來自汽配城和馬雲家的香水的味道,實在有些太濃烈了,容易導致駕駛疲勞。
更要特別關注許多車載香水會揮發出有害物質,對我們身體健康有很大威脅。
車載香水擺放在哪兒?放在中控臺上,發生事故時,則會有對車內駕乘人員造成二次傷害的風險。因此,對於車載香水,車聚君也不做推薦。
九、方向盤套
方向盤作為車輛最為重要的操控部件,它的握感直接影響到我們的駕駛感受。
和導航一樣,真皮方向盤也是區分高低配車型的一個配置。許多低配車型的方向盤採用的是塑料發泡材質,顯得又細又滑,一定程度會影響駕駛感受。
因此許多車主也喜歡給方向盤加上套子,皮的、毛的、布的,到底選哪種好?
許多加裝的方向盤套並不能提高方向盤的操作手感,反而在快速打方向的時候整個套子會跟著手一起滑。因此車聚君建議不要使用布的,切忌使用毛茸茸的易打滑材質。
車聚君建議縫製真皮方向盤套,這樣不僅方向盤手感出色,還更加美觀。手感更好的是翻毛表面的皮子,加上彩色的縫線,無論是手感還是視覺效果都更好,不過價格稍貴。
十、輪轂改裝
如同一雙帥氣的鞋子可以彰顯主人的個性,給愛車裝上一套漂亮的輪轂也是一樣,改裝輪轂也成為年輕車主們的一種潮流。
然而,盲目地更換輪轂會破壞原車的行駛質感,甚至影響行車安全。車聚在這裡從幾個方面簡單地和大家說說輪轂改裝需要注意些什麼。
第一步我們要注意的是輪轂的規格,輪轂改裝並不是輪子越大越寬越好,一款普通小車在不給車身做手術的情況下肯定是裝不下20寸的輪轂的。胎面過寬也會影響動力、增加油耗,所以我們在選擇更換輪轂的時候最好是對照原輪轂安裝、通過ET值和J值來選擇相應的輪轂產品。
第二步要正確選擇輪轂產品,由於市面上現在輪轂魚龍混雜,劣質的輪轂千萬不能選,對行車安全是巨大的威脅。一定要選擇正規大廠生產的產品,不過相應的價格也不便宜。舉例來說,入門級15寸競技輪轂都要1800元/只左右的售價,可見輪轂是真正的「便宜無好貨」。
第三步是正確地安裝,由於輪轂規格的變更,輪胎規格也會相應地改變,需按照說明來選擇合適的輪胎;安裝時不能照搬原廠的動平衡數值來做,因為輪轂的重量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正規大廠的輪轂說明裡會標明適合這套輪轂的動平衡數值,如果沒有這個數值,則可以把安裝工作交給經驗豐富的輪胎產品店操作。
最後提醒,在現行法律規定下,私自更改輪轂樣式且沒有向車管所報備處理的話,一律算非法改裝……
歡迎加入車聚網讀者微信群:請先添加微信號autojucom,並註明「我要入群」,之後我們將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78384487。
歡迎微信掃碼或搜索autoju(←長按可複製),關注我們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