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睛」年輕人群放大招 《我去上學啦》第二季校園情懷引爆綜藝...

2020-12-24 中國網科學頻道

 

《我去上學啦》讓明星穿上校服、背上書包走進高中校園,和同學們一起上課、考試的場景,無疑激起了眾多年齡層觀眾對校園和青春的無限回憶,那裡不但有90後、00後的歡笑和成長,還有70後、80後的汗水和感動,還在社會上引發了全民教育反思,成為校園體驗類的標杆節目。

2016年,網絡自製綜藝找到了對的「感覺」。從兩年前剛起步時的「大作未有,製作未精,盈利欠缺」走到2015年已是精品迭出、熱度不斷,2016年更是大量熱錢湧入、眾多一流團隊進駐,處於箭在弦上、厚積薄發的狀態。

今年以來,各大網絡視頻平臺已經步入量變加劇的時期,愛奇藝、騰訊、優酷土豆、樂視、芒果TV等主流視頻平臺前兩季度的自製綜藝節目數量均已超過2015年全年水平,不少節目收穫了不凡的點擊量和品牌影響力。

但只有節目內容從量變轉為質變,才能找到突圍的關口,打造「爆款」,形成平臺幾何數增長的聚合效應。

早在2015年,愛奇藝就已經優勢漸顯,推出《我去上學啦》、《偶滴歌神啊》、《奇葩說2》、《流行之王》等自製綜藝,涵蓋校園勵志、歌唱、辯論、素人養成等多維領域,並且《愛上超模》、《流行之王》、《我去上學啦》等節目還反向輸出到傳統衛視。2016年,又推出了多檔新的自製綜藝節目,如,《大學生來了》、《十三億分貝》、《晚安朋友圈》、《大牌對王牌》、《姐姐好餓》、《撕人訂製》等,都圍繞著年輕時尚人群的最新熱點話題,滿足用戶的多元化娛樂需求。

如今綜藝市場鏖戰正酣,各家電視臺和網絡視頻平臺,都絞盡腦汁、花樣翻新的設計更能徵服觀眾,獲得高收視、高點擊的節目產品。

去年夏天,作為國內唯一的明星校園體驗式節目《我去上學啦》悄然上線,憑藉在綜藝市場競爭中獨具特色的「校園情懷」差異性,充分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成為「首個單季播放量破6億的自製綜藝」,15次被推到瘋狂綜藝榜第一的位置,還曾一度奪得周四晚間檔最高1.15%的收視佳績,最終以7.5億播放量收官,愛奇藝現象級自製綜藝節目品牌初步形成。

 

《我去上學啦》第二季和浙江衛視牽手合作,於6月26日(周日)22:00已經登陸浙江衛視播出,並於愛奇藝23點全網獨播,覆蓋人群以及傳播時段都得到全面升級,一經上線就獲得了單期破億的好成績。

網際網路風潮下,製作方對網絡內容的理解已經進入新的認知層面,走向海闊天空。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在今年早些時候就曾表示,當下正是網綜、網劇的青春期,「在這樣一個高速成長的市場下,未來的想像空間是相當巨大的。」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我去上學啦》節目總監製鄭蔚進一步解釋了愛奇藝自製綜藝領域的布局方向,「愛奇藝自製綜藝內容將重點打造『合家歡』調性節目,因為陪伴很重要,我們希望陪伴這一代年輕人成長,從求學、求職到結婚生子,在人生整個過程中,一直陪伴他們。」鄭蔚眼中的《我去上學啦》正是從年輕人的視角出發,以輕鬆的方式,展示當代年輕人對社會現象的認識和理解,呈現出多元化的表達語境。

招式一:「年輕態」聯動明星與素人,全面展現社會正能量

記者綜合市場數據發現,上網收看綜藝節目的觀眾58%是女性,30歲以下的年輕人佔了70%左右。年輕人追求的「網感」已經成為時代的節奏與要求,節目製作方如何作出「適者生存」的自我改變,值得思考。

愛奇藝在強調「網感」之外,也找到了另一條途徑——尊重用戶的真實感受。《我去上學啦》讓明星穿上校服、背上書包走進高中校園,和同學們一起上課、考試的場景,無疑激起了眾多年齡層觀眾對校園和青春的無限回憶,那裡不但有90後、00後的歡笑和成長,還有70後、80後的汗水和感動,還在社會上引發了全民教育反思,成為校園體驗類的標杆節目。

沒有正向價值觀表達的綜藝節目,沒有生命力。《我去上學啦》第二季,不但真實還原高中校園生活,還用凝練的故事,強勁的節奏感展現出嘉賓的個性與正能量。比如,前兩期節目中,鹿晗演奏鋼琴、參加課後足球比賽、課堂參與電流實驗等體驗,退去光環,真實還原自我;張丹峰、Ella和同學們餐後自覺收視餐盤、潘瑋柏在午飯期間幫同學一起把剩菜「幹掉」等都從生活細節方面體現了明星的成長和良好正面的形象。鄭蔚說,為了讓明星在錄製中全情投入,錄製前曾和藝人反覆強調,「在這個節目裡面不用演、也不用裝,做自己就好。」

 

觀看前兩期節目可以發現,節目在前一季堅實的基礎上,呈現出更新鮮、刺激的視聽體驗。比如,自帶光環的鹿晗在90後、00後女性中的無限號召力展露無遺,每到他出場,都是掌聲和期待;而大張偉、Ella、潘瑋柏等則是80後一代人的青春記憶,他們在節目中的妙語連珠、撒嬌賣萌、狀況頻出也讓人歡笑不斷;劉敏濤年齡稍大,像知心姐姐一樣親切關懷同桌和同學;張丹峰近期活躍在熱播劇集中,粉絲與節目受眾匹配度極高,另外魏晨、薛之謙、張慧雯等參與嘉賓也無一例外的都是青春活力的形象,這些情節引發了各年齡段受眾的內心波瀾,還特別突出年輕化、個性化的青春號召力。

2015年,「限真令」讓「星味」十足的綜藝節目經歷了兜頭冷水,素人老百姓成為節目主角。

「一味追求明星效應,並非成功的標準,只有選擇更細微的角度將觀眾帶入到場景當中,傳遞積極的價值觀,才是節目成功的核心,」這是製作團隊早已明確的標準。《我去上學啦》第二季,進一步放大了素人老師和同學的真實魅力,挖掘出了素人的個性和背後的故事,發現素人身上的閃光點,如「最牛高中生」、「最具人格魅力老師」等,使得節目更加貼近生活,更加真實動人。

 

招式二:主創思路拓寬高能配置提升節目品質

當下,在年輕群體的助推下,網生內容更注重帶給用戶不同凡響的體驗感,甚至有人說,片子上線了,工作才真正開始。

打開愛奇藝在PC端、移動端網頁,《我去上學啦》第二季都佔據重要位置,形成專題;在整個網際網路範圍內,節目持續發酵話題,形成互動,推出「我去上學啦」、「最美校服照」、「國家欠我一個鹿校草」、「重返十七歲」等微博話題。據記者觀察,「我去上學啦」長期佔據瘋狂綜藝季TOP5,多次登上瘋狂綜藝季TOP1,「國家欠我一個鹿校草」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2.5億次。

作從傳統媒體走出的製作人,鄭蔚認同並踐行著廣電總局關於推廣廣播電視節目自主創新的政策要求。據她回憶,第一季節目是中韓雙方合作的,後期製作時非常痛苦,先是從韓文翻譯為中文,再翻譯為韓文,因為有文化差異,流失了很多東西,笑點也不一樣,節目效果受到一定影響。

「《我去上學啦》第二季由愛奇藝達爾文工作室主導,經過整體調整與磨合,拍攝製作流程更加順暢。」鄭蔚介紹,本季節目更重「體驗」而輕「真人秀」,採取先拍攝再編劇、構建故事的方式,很多細節和人物的個性都是通過反覆查看素材總結、提煉而來。

火候正好的把握後期製作環節,也讓節目具有獨特「網感」。比如鹿晗、大張偉課間和同學分享零食,鹿晗用嘴巴接豆時,花字將其「化身」小老鼠、潘瑋柏變「老朽」和「豬八戒」等都讓節目具有了更多歡快活潑的元素;同時節目還製作了輕鬆有趣的花絮,時長控制在3-5分鐘,如「潘瑋柏耍帥被無視大張偉記憶力爆棚」、「鹿晗首球失利大張偉直播吃桌子」等都成為豐富觀眾認知、消磨時間的有趣選擇。

《我去上學啦》第二季除了提升製作水平外,還在軟實力上下功夫,差異化、話題性的優質內容呈現,成為節目致勝的又一關鍵。為此,團隊輾轉杭州、臺灣、上海、合肥四地攝製,學校類型在普通高中的基礎上,增加了職業技術學校和藝術院校,每更換一個錄製學校都會引發新的討論熱潮,不但影射了中國教育的多元化和規範化,也反映了當下年輕人尤其是中學生的出路其實更立體,並不像以前那麼單一。

 

招式三:打造娛樂產品聚集平臺增強用戶粘性

網生綜藝可拓展的空間更深、更寬。而多維度全方位的運營策略,已經成為拉動播放量持續增長的不二選擇。《我去上學啦》綜藝IP由於本身具有較強的娛樂性、能夠積累大量粉絲、觀眾容易轉化成遊戲玩家等優勢,受到了更多合作夥伴的青睞。

比如,《我去上學啦》第二季推出兩款同名手遊,單機版和聯網版,融合跑酷玩法和經營類玩法,讓「文化課」「體育課」等節目元素進入遊戲,與玩家一起回憶校園,重返青春歲月。愛奇藝相關負責人還介紹,「第一季節目期間,愛奇藝商城就同步上線了諸多明星同款商品,今年計劃重點打造嫁接文化IP的商城,並考慮與VIP掛鈎,建立更牢固的品牌關聯度與忠實度。」

鄭蔚坦言,看重未來開發更多的產業鏈合作的機會,讓整體的自製投入不斷增加,保持愛奇藝自製綜藝節目數量的持續增長,「傳統電視人轉型網際網路,做好節目是不夠的,還要學會招商、學會應對節目過程當中發生的各種問題。」

進入2016年,自製綜藝在商業運營上的突破也非常引人關注,《我去上學啦》在這一點上也有借鑑意義。第一季節目統一旗下品牌「小茗同學」成功植入,打響了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第二季依然獨家冠名節目,深度融入劇情,如,前兩期節目中,在鹿晗和大張偉帶隊比拼球技後,請大家喝小茗同學;張丹峰蹭吃,作為回報請同學喝小茗同學等,都通過劇情細節展現品牌,甚至成為笑點,深刻印入觀眾腦海中。

據悉,《我去上學啦》第二季已經攬獲小茗同學、百度錢包、歐萊雅、學霸君APP等多個廣告客戶的投入,冠名金額堪稱目前行業之最,愛奇藝也將繼續引領綜藝營銷的趨勢和方向。(來源:王豔/綜藝)

相關焦點

  • 「吸睛」年輕人群放大招 《我去上學啦》第二季校園情懷引爆綜藝年輕化趨勢
    但只有節目內容從量變轉為質變,才能找到突圍的關口,打造「爆款」,形成平臺幾何數增長的聚合效應。早在2015年,愛奇藝就已經優勢漸顯,推出《我去上學啦》、《偶滴歌神啊》、《奇葩說2》、《流行之王》等自製綜藝,涵蓋校園勵志、歌唱、辯論、素人養成等多維領域,並且《愛上超模》、《流行之王》、《我去上學啦》等節目還反向輸出到傳統衛視。
  • 愛奇藝鄭蔚:《我去上學啦》第二季如何在自製綜藝混戰時代突出重圍?
    作為國內唯一一部校園體驗式真人秀,《我去上學啦》第二季希望能在真實還原「00後」的高中校園生活基礎上,帶「大朋友們」一起重溫青春。  對於內容行業來說,不生產內容就不具備真正的主導權。截至6月23日,#我去上學啦#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20.8億次,長期佔據瘋狂綜藝季TOP5,多次登上瘋狂綜藝季TOP1。#國家欠我一個鹿校草#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2.3億次。  《我去上學啦》第二季第一期節目於6月26日播出,大家因鹿晗、大張偉、Ella、張丹峰等個性鮮明的表現而被圈粉。
  • 《我去上學啦》第二季被無死角點讚, 「小清新」或將成自製綜藝...
    而在大批粉絲關注中,鹿晗帶著《我去上學啦》第二季殺入暑期檔,延續第一季零差評的好口碑,被「無死角」點讚,成為綜藝市場上搶眼的節目。 《我去上學啦》第二季同樣為愛奇藝自製、但合作方變為浙江衛視,播出時間也升至周日檔。愛奇藝與浙江衛視在長期深度合作的基礎上,強強聯手對《我去上學啦》第二季進行了全面升級。不僅明星陣容上更加年輕化,在學校選擇上更增加了技術院校和藝術院校,涉及了更多樣化的教育領域,觀眾的期待值也隨之飆升。
  • 鹿晗《我去上學啦》第二季領跑暑期綜藝第一槍 自製綜藝迎來價值裂變
    兩大平臺戰略合作再升級,自製第二季前方高能據悉,《我去上學啦》第二季由浙江衛視、愛奇藝聯合製作。《我去上學啦》第一季在東方衛視周四檔播出時,曾取得最高1.15%的收視率。此番花落浙江衛視,似乎也得到「重用」——每周日晚21點檔播出,不再「屈居」周間檔。據此前媒體報導,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我去上學啦》第二季總監製鄭蔚也表示,節目第二季配置將更加高能。
  • 愛奇藝「校園體驗式真人秀」《我去上學啦》第二季6月26日重磅回歸
    6月24日,由浙江衛視和愛奇藝聯合出品的中國首檔大型明星校園體驗節目《我去上學啦》第二季在上海舉行開播發布會,浙江衛視黨總支書記金玉泉,戰略發展中心項目部副主任丁卿,統一企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茶事業部總經理陳瑞芬,愛奇藝首席營銷官王湘君,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我去上學啦》節目總監製鄭蔚,愛奇藝銷售副總裁陳瀟,愛奇藝市場副總裁陳宏嘉共同出席
  • 愛奇藝《我去上學啦》第二季破10億 央級紙媒力挺正能量青春綜藝
    由浙江衛視和愛奇藝共同出品的首檔大型明星校園體驗式勵志型真人秀《我去上學啦》第二季於2016年6月26日開播以來,日前更新10期節目播放量已超10億,均期播放量超1億,創造了自製綜藝播放量的新奇蹟,徹底打開了校園體驗式青春綜藝的市場。
  • 愛奇藝《我去上學啦》第二季跨界粉絲成主力軍
    作為國內唯一一檔涉足教育領域引發中國教育現實討論的自製綜藝,《我去上學啦》以「青春、知識、正能量」為核心特點,在一片綜藝紅海中殺出重圍成為口碑之作,自有其深層次的一些原因。愛奇藝《我去上學啦》第二季,至今總共播放量近10億,平均每集近1億,人氣高的擋也擋不住。
  • 鍾漢良重返校園·綜藝《我去上學啦》回顧
    綜藝節目《我去上學啦》是IQY和蕃茄臺聯合製作的一個綜藝真人秀節目,讓藝人重返校園體驗高中生的學習生活,節目既積極向上又活潑生動。第一季以鍾漢良、張凱麗等為主要嘉賓,於2015年播出。在節目中鍾漢良和其他嘉賓一共去了三所中學體驗,小哇在上學期間盡己所能,拼勁十足,與老師同學同苦同樂,努力做個好學生。此番重溫《我去上學啦》,手又有點癢了,又來打油了,哈哈!鍾漢良上學第一站~~上海建平中學默寫英語把夜熬,灌籃高手來過招。
  • 自製綜藝《我去上學啦》播放量破6億
    原標題:《我去上學啦》播放量破6億  《爸爸去哪兒3》、《中國好聲音4》、《真心英雄》等多檔衛視現象級綜藝節目搶灘國慶黃金檔,由愛奇藝聯手東方衛視打造的大型校園體驗式真人秀節目《我去上學啦》突出重圍,收視一路看漲。
  • "我去上學啦"明星進校園 "重返十七歲"故事怎麼講
    重返學校或許是每個社會人都曾有的夢——明星校園體驗節目《我去上學啦》第二季借鹿晗、Ella、張丹峰、大張偉四位明星「轉校生」,及潘瑋柏、劉敏濤、薛之謙等機動藝人的校園經歷,幫觀眾去圓這個夢。全程沒有設定的拍攝雖然讓藝人們開始感到不習慣,但在漸入佳境後對校園生活依依不捨。   去掉明星標籤重拾校園生活   作為《我去上學啦》兩季的總監製,鄭蔚表示,全社會對國內中學教育的關注和大都市人群對疏解壓力的渴望,是節目製作的兩個初衷。   首先,教育問題是近些年媒體以及公眾越來越熱議的話題與焦點。
  • 《我去上學啦》第二季開播 潘瑋柏英語入學考墊底
    《我去上學啦》­  6月26日晚,由浙江衛視與愛奇藝聯合打造的大型明星校園體驗節目《我去上學啦》第二季在萬眾期待中正式開播。《我去上學啦》­  眾星剛剛重返校園,尚未找到重新穿上校服的感覺,就立刻遭遇了入學考試。還沒開始考,鹿晗就直言有「微微的緊張」,顯然考試令其倍感壓力。在考數學討論題時,Ella首先自告奮勇上臺演算,然而她的最終答案卻並未令眾星信服,眾星陷入熱火朝天的爭論,此時鹿晗另闢蹊徑,提出了奇思妙想的新解法,得到了眾星的認可。
  • 張慧雯《我去上學啦》自帶「乖寶寶」屬性 舞蹈驚呆眾人
    周日,浙江衛視大型明星校園體驗節目《我去上學啦》第二季第五期播出,節目組移師臺北首次走進藝校,當紅小花張慧雯作為「新生」傾力加盟,與「老生」們開始了一周的轉校生之旅。再次重返校園的張慧雯一亮相便受到了校長的青睞與讚賞,談吐大方、舉止得體的她也迅速和「新」同學們融在一起,不俗的舞蹈實力更是驚呆眾人獲得肯定。
  • 幼兒園要求帶水壺,女寶寶第二天上學,老師:硬核又吸睛
    導讀:幼兒園要求帶水壺,女寶寶第二天上學,老師:硬核又吸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幼兒園要求帶水壺,女寶寶第二天上學,老師:硬核又吸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網綜界的阿拉丁神燈要出第二季啦!
    原標題:網綜界的阿拉丁神燈要出第二季啦! 當三個火槍手擎起手中劍,喊出那句著名的臺詞「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時候,作者大仲馬不會想到:在一百多年後的中國,會出現這樣一檔網綜,它繼承了「人人做事人人幫」的精神,幫助大家實現心願,傳遞正能量。
  • 《我去上學啦》春日同學會互動拼智商 鹿晗重溫高中很美好
    視頻:我去上學啦春日同學會:現場互動拼智商 鹿晗重溫高中很美好 4月15日,由愛奇藝、浙江衛視聯合出品的大型明星校園體驗勵志真人秀《我去上學啦》舉行開機儀式,鹿晗、大張偉、Ella(陳嘉樺)、張丹峰、潘瑋柏、劉敏濤亮相,現場開展激烈學霸對抗賽,語數外問答遊戲「
  • 《我去上學啦2》眾星集體傳遞青春正能量
    劉敏濤開導學生 人民網北京7月8日電  (唐平)自6月24日開播以來,由鹿晗、大張偉、Ella、張丹峰、潘瑋柏、劉敏濤參演的《我去上學啦》第二季就以青春陽光正能量的內容迅速收穫高口碑。節目以勵志教育話題與明星真人秀的綜藝新玩法,將鏡頭聚焦在完全真實的校園場景中,讓明星與學子們一起上課、運動、吃食堂、住宿舍,讓觀眾看到了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凸顯當下學生優秀的綜合素質和積極向上的風貌。 不少網友點讚節目「既有激勵人心的正能量,也有暖心小片段,還有可愛搞笑的校草校花」。節目錄製期間與播出後,與明星一周內共同學習生活的經歷,成為了師生們刷朋友圈的內容。
  • 一招「吸睛大法」全通解,建議收藏
    前兩招介紹了封面易容術和目錄五行陣,今天當然是第三招:過渡頁吸睛大法招式含義:過渡頁的內容相對最為簡單,構成元素一般為:數字+標題+輔助元素(圖片/形狀/蒙版等)。過渡頁存在的意義在於轉合與承載,旨在讓觀看者迅速了解接下來要講述內容的概要,因此,過渡頁內容既要簡單,又要吸睛,因此小僧將其招式命名為【吸睛大法】過渡頁中的標題,如何設計才能前凸後翹突出而吸睛呢?
  • 鹿晗為什麼在《我去上學啦》比在《奔跑吧兄弟》更開心更放得開?
    鹿晗為什麼在《我去上學啦》,比在《奔跑吧兄弟》更開心更放得開鹿晗自從韓國歸來以後,人氣不斷上升,更是拍攝了一系列的電影還有綜藝節目,前有奔跑吧兄弟,後有我去上學啦第二季,但是同樣都是真人秀節目,鹿晗在這兩檔節目中的表現卻大不相同,在我去上學啦明顯比在奔跑吧兄弟裡更加開心更加放的開
  • 《我去上學啦》第一期 走進「杭外」
    《我去上學啦》第一期 走進「杭外」   6月24日,由浙江衛視和愛奇藝聯合出品的中國首檔大型校園體驗節目《我去上學啦》第二季舉行開播發布會,自6月26日起,浙江衛視每周日
  • 《我去上學啦》上演「西遊記續篇」 鹿晗化身白龍馬
    視頻:我去上學啦160710預告:鹿晗首次上演小品Ella要求轉班 7月10日,《我去上學啦》第二季即將於浙江衛視22點播出第三期,在上學過程中,恰逢杭外一年一度的校園文化節,眾明星為同學們表演了腦洞清奇的「西遊記續篇」,鹿晗獻出小品處女秀,他化身白龍馬,與扮演唐僧大張偉互相逗哏捧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