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後重讀席慕蓉——用歲月解讀席慕蓉美麗的文字(三)

2020-12-15 百家號

細細丈量這美好的時光

前言:的時候讀席慕蓉的詩,只覺得很美,像一幅淡雅的山水畫,像一曲高山流水的古箏。然而品讀不出更深更遠的風韻。如今歲月滄桑,偶然打開一本塵封多年的小集子,似曾相識的文字跳入眼帘,讀上幾行,如一壇塵封的老酒撲鼻而來。

詩人在《無心的錯失》中寫道,生命中最不舍的那一頁/藏的總是最深/也總是會有重重疊疊/無心留下/卻也無法消除的摺痕這是女性纖細感情的體驗,「無心留下卻也無法消除的摺痕」是多麼淡的一種美!

把所有的字句/都託付給/一個恍惚的名字/把已經全然消失的時光/都拿出來細細丈量/反覆排成行。一個恍惚的名字,也可能是難言的名字或心底深處的名字,在這消失的時光裡再輕輕的把他拿出來,細細的丈量和品味,憂傷嗎?我感覺這種感情像琥珀一樣晶瑩透亮,那也許是曾經的淚水和觸動所留下的瞬間

相關焦點

  • 《無怨的青春》——用歲月解讀席慕蓉美麗的文字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當代畫家、詩人、散文家。席慕蓉出生在動蕩不安的戰亂年代。自幼隨父母輾轉重慶、上海、南京,最後到臺灣,之後又去歐洲留學。每換一次環境,孤獨便增加一重,她只好通過寫詩來抒發重重寂寞。在無邊的黑夜裡,席慕蓉經常會夢見回家,卻總在剛推開家門的瞬間醒來。
  •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2):席慕蓉
    她就是當代詩人,散文家,畫家——席慕蓉。有人曾說,「詩人是人類的感官」,而席慕蓉正是這樣的詩人,極其敏感,極其敏銳,用自己手中的筆書寫一代人的愛與愁。那些被我們遺落在漫長歲月裡的精細幽微的情感,被她雕琢成了錯彩鏤金的詩句。
  • 席慕蓉寫給歲月的信:值得所有不如意的人看看!
    《歲月》作者:席慕蓉這樣,當十幾年後,我們再相遇,我才能很容易地從人群中把你辨認出來。| 席慕蓉席慕蓉,蒙古族,全名穆倫·席連勃,當代畫家、詩人、散文家。原籍內蒙古察哈爾部。1963年,席慕蓉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1966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完成進修,獲得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等多項獎項。著有詩集、散文集、畫冊及選本等五十餘種,《七裡香》、《無怨的青春》、《一棵開花的樹》等詩篇膾炙人口,成為經典。
  • 席慕蓉:太陽重新升起前,有些人從此和你永訣
    1943年,席慕蓉出生於重慶,1949年跟隨家人南下香港,並在5年後遷往臺灣。大學畢業後,她來到一所初中教書,開始了讓她百感交集的一年。6、7年後,她從歐洲回來,再去當年的初中參觀,校舍已經比以前有規模了,操場上生龍活虎的孩子們,和她以前的學生一個模樣。只是,以前的學生早已畢業,四散東西,不知去向。
  • 席慕蓉經典語錄句子
    不管你們相愛的時間有多長或多短,若你們能始終溫柔地相待,那麼,所有的時刻都將是一種無瑕的美麗。若不得不分離,也要好好地說聲再見,也要在心裡存著感謝,感謝他給了你一份記憶。長大了以後,你才會知道,在驀然回首的剎那,沒有怨恨的青春才會了無遺憾,如山岡上那輪靜靜的滿月。——席慕蓉《無怨的青春》2.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知道時光的涵意,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珍惜。
  • 席慕蓉:窗前的青春
    窗前的青春 文丨席慕蓉 我也曾和你一樣,以為,無論任何一種,都會比枯坐在教室裡的命運要美麗多了。 那時候的我,很奇怪老師為什麼從來不來幹涉,就任我一堂課一堂課地做著夢。今天,我才知道,原來,他也和今天的我一樣,微笑著,從我們年輕飽滿的臉上,在一次次地重讀著那我們曾經經歷過的青春呢。 白色山茶花山茶又開了,那樣潔白而又美麗的花朵,開了滿樹。
  • 席慕蓉經典語錄大全,句句膾炙人口,令人回味無窮!
    ——席慕蓉《透明的哀傷》二、在這人世間,有些路是非要單獨一個人去面對,單獨一個人去跋涉的,路再長再遠,夜再黑再暗,也得獨自默默地走下去。——席慕蓉三、世間總有一些事,是我們永遠無法解釋也無法說清的,我必須接受自己的渺小和自己的無能為力。
  • 席慕蓉最近很火的一段話,總有一句會感動你!
    --席慕蓉《戲子》2.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3. 在一回首間,才忽然發現,原來,我一生的種種努力,不過只為了周遭的人對我滿意而已。為了搏得他人的稱許與微笑,我戰戰兢兢地將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
  • 七夕愛情詩:山東方言版席慕蓉情詩《一棵開花的樹》
    朗誦者:劉陽     網友劉陽用山東方言朗讀了席慕蓉的情詩《一棵開花的樹》。他說:「席慕蓉的情詩,溫婉哀怨中又帶有豪放的色彩,正如山東人的性格,細膩而又灑脫。」     朗讀的詩作: 《一棵開花的樹》 作者:席慕蓉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
  • 從臺灣到內蒙,從家族到民族:我們怎樣誤讀了席慕蓉?
    1980年,席慕蓉曾創作過一首現代詩《一棵開花的樹》,這首詩後來被選入大學語文教科書。有人把這首詩和鄭愁予的《錯誤》相對照,認為《一棵開花的樹》是一個女子的愛情觀,「我噠噠的馬蹄聲是美麗的錯誤」則是男子的愛情觀。席慕蓉很生氣,「怎麼把我的詩這樣子在教科書裡定性啊?」後來朋友勸她:「你放心,有的學生比老師還聰明。
  • 探索席慕蓉的詩歌,有關愛情,有關鄉愁,有關初戀和回憶
    現在依然很多青少年喜愛席慕蓉,她的詩歌依舊很受歡迎。一、席慕蓉詩歌中鄉愁的由來席慕蓉1943年出生於重慶,因為出生在動蕩的年代,經常性的要搬家。隨著父母走南闖北,先後去過南京、上海、香港,最後定居在中國臺灣。
  • 無怨的青春-席慕蓉
    如果你愛上了一個人請你一定要溫柔地對待她不管你們相愛的時間有多長或多短若你們能始終溫柔地相待,那麼所有的時刻都將是一種無暇的美麗長大以後,你才會知道在驀然回首的剎那沒有怨恨的青春才會了無遺憾如山岡上那輪靜靜的滿月這首詩是席慕蓉年近四十的作品
  • 席慕蓉:白色山茶花
    白色山茶花 作者:席慕蓉 朗誦:王靜華 山茶花又開了,那樣潔白而又美麗的花朵, 開了滿樹。
  • 席慕蓉最動情的八首詩,哪一首最讓你動心?
    >只等那羽箭破空而來射入我早已碎裂的胸懷你若是這世間唯一唯一能傷我的射手我就是你所有的青春歲月所有不能忘懷的歡樂和悲愁隱沒在那無限澄藍的天空席慕蓉最動情的八首詩,哪一首最讓你動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
  • 席慕蓉新書憶故鄉:大自然是原文,我是翻譯
    《我給記憶命名》是臺灣詩人席慕蓉的一本回憶之書,從她年輕時的日記中摘取人生諸多時刻。近日,席慕蓉來京,就這本新書接受記者專訪。席慕蓉以一顆詩心感性地捕捉周遭一切,回憶童年、父親,她落淚不止;談論故土、友情,她一往情深。童心不老,76歲的席慕蓉如同一個美好的小女孩一樣,敏感、知性、坦然。
  • 席慕蓉回「原鄉」讀詩:感恩蒙古族血脈
    19日下午,席慕蓉回到「原鄉」內蒙古自治區,在呼和浩特舉辦詩歌分享會,通過朗誦《我摺疊著我的愛》《狂風沙》《問答題》等六首詩歌,席慕蓉講述了創作歷程,追憶了父親和母親對故鄉的眷戀之情,以及蒙古族血脈對她一生的影響。  「風沙的來處有一個名字,兒啊那就是你的故鄉。長城外草原千裡萬裡,母親說兒啊名字只有一個記憶。」僅念了《狂風沙》的開頭兩句,席慕蓉已流下了眼淚。
  • 席慕蓉:內蒙古是我的土地 臺灣給我溫暖
    邊建平 攝  中新網呼和浩特4月22日電 題:席慕蓉:內蒙古是我的土地 臺灣給我溫暖  作者 烏瑤  「自1989年首次回到老家(內蒙古自治區)到現在,已經27年了。我有一個感覺,在老家演講和臺灣不一樣,我不用再去介紹、解釋。因為這裡是我的,這裡是我的土地。」
  • 夜讀丨席慕蓉:如水的時光
    主播讀經典,陪您說晚安,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武城融媒主播邵立偉,人生一世,總有一個追求,有一個盼望,有個讓自己珍視,讓自己嚮往,讓自己護衛,願意為之活一遭,乃至願意為之獻身的東西,今天,和您分享的文章是席慕蓉的《如水的時光》。
  • 席慕蓉經典詩歌《銅版畫》,人到中年才會讀懂
    銅版畫 席慕蓉若夏日能重回山間若上蒼容許我們再一次的相見那麼讓羊齒的葉子再綠再綠 讓溪水奔流水彩畫作者:徐靜蕾上高中的時候,買過一本席慕蓉詩集,只覺得讀著很美,很美的語言、很美的意境,連遺憾和錯過也寫得很美,文字中流淌著淡淡的憂傷,淡淡的情感,有對歲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 席慕蓉詩集|《初相遇》《山月》——我曾踏月而來,只因你在山中
    席慕蓉,臺灣著名女作家,畫家今天和大家分享兩首臺灣女作家席慕蓉的散文詩。其實她也是一位畫家。因此她的詩歌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席慕蓉的詩歌散文,被稱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意境恬美清幽,情感質樸純淨。《初相遇》是我國著名女詩人席慕蓉的散文詩,收錄在詩集《無怨的青春》中另一篇《山月》選自她的另一本詩集——《七裡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