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要帶身份證嗎?很多人的反應是:當然。
買車票機票、住旅館、各種辦事都需要身份證,要不,怎麼證明「你就是你」呢。從1984年以來,身份證就一直和我們形影不離,不慎丟失的話,掛失補辦還各種麻煩。
不過,這種情況很快就要成為歷史了,因為「網證」推出了。
繼不用帶錢包之後,以後連身份證都不用帶,只帶手機就可以了。
「網證」由公安部推行,簡單說就是身份證的「電子版或網絡版」。2017年12月25日,首張微信身份證「網證」在廣州籤發。2018年4月17日,首張支付寶身份證在衢州、杭州、福州三地試點。
持有者可以把網證放在微信、支付寶卡包裡,需要出示身份證時,只需拿出手機就可以了。
先分享一下「微信身份證」的申請過程,很簡單。
打開微信,點下方的「發現」菜單,進入「小程序」。在「搜索小程序」搜索框裡輸入「網證」,點擊搜索結果「網證CTID」就進入了網絡身份證辦理平臺。
輸入姓名、身份證號,再來一個刷臉認證,就可以了。驗證成功後,身份信息部分就會有一張電子證件。
再分享一下「支付寶身份證」的申請流程,同樣簡單。
支付寶,點右上角「卡包」,進入最下面的「證件」。第一項就是「身份證網證」,姓名和身份證號都不用輸,進行一下刷臉認證就可以了。
在得到的電子證件上,也有「網證CTID字樣」
有人擔心個人信息安全,還有手機丟了怎麼辦?這些其實都已經考慮到了。
第一,身份證驗證過程在公安部後臺進行,返回給機構的只是結果,所以並不會在網上傳輸個人信息。
第二,手機丟了也不會被冒用,因為有兩次驗證。使用網證前,用戶要通過刷臉或者指紋驗證,在打開二維碼時,也要再進行一次驗證。
「網證」的推行,不僅是大勢所趨,同時也一舉多得。
在「人證合一」的識別中,肉眼識別的誤判率大概15%,而機器識別的誤判率僅為百萬分之一,大大提高了效率和精度。
政府節約了行政成本,提高了效率。支付寶、微信的用戶粘性會更強。廣大用戶也得到了方便,出門不用再帶身份證了。
兩大網際網路巨頭的入局,標誌著電子身份證的時代已經來了。
未來,電子身份證會被用於更多場景,完全取代居民身份證也有可能。
今日話題:你忘帶過、或者丟過身份證嗎?對網證,你怎麼看?
如果你覺得以上的內容有用,請收藏,並點讚、分享!
這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