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過半,日本三大百貨的最新調改怎麼樣了?

2020-12-20 聯商網linkshop

聯商專欄:大丸、高島屋、伊勢丹,是目前日本非常活躍的三大百貨集團,2018年業績排在全部百貨店的前三名,全國百貨店業績為5.88萬億日元,三家合計佔全部百貨店業績的43.6%。從1998年大丸為首啟動的百貨業持續轉型的進程中,業內整合、一主多元,不斷開發新的經營產品。道理少講,以下舉例說明。

1 大丸集團

大丸集團下屬的大丸松坂屋百貨公司,負責運營百貨店業務,還有一個時尚購物中心PARCO。

作為擁有獨立運營理念的購物中心,PARCO不是很情願被大丸集團組裝進一個又一個傳統大丸、松坂屋的百貨店,甚至在上野松坂屋改造組裝完以後,名字叫做PARCO-ya,加個ya(屋),詼諧地表示這個店有點老啊,但是,作為大丸集團的戰略,利用PARCO吸引年輕客群、改組整體百貨店客群結構的目標很堅定。

大阪心齋橋店本館

之一:2019年6月11日,大丸集團在大阪舉行記者見面會,大丸集團社長山本良一宣布大阪心齋橋店本館於今年9月22日開業,預期北館在2021年改造重新亮相。

山本良一社長說,目前大丸集團下屬的大丸松坂屋百貨有5個主要據點,心齋橋、神戶元町、京都鳥丸、名古屋榮、上野御徒町,大丸心齋橋店有南館、本館、北館三個店,對於集團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據點之一。大丸心齋橋本館1726年以和服為主開店,至今已經經營了約300年,是時隔86年再度改造,投資額為372億日元,完成後的賣場面積約為4萬平米,擴大了約30%。

樓體從地下3層到地上11層,經營區從地下2層到地上10層。與本館相鄰的北館也計劃大規模更新,引入集團旗下的時尚購物中心PARCO,預定於2021年春天開業。以本館與北館一體化運營為目標,展示世界流行的百貨店演變趨勢。

山本良一分析說,2018年,外國遊客消費貢獻佔心齋橋街區總業績的35%,遊客是一個重要服務目標。大丸心齋橋本店繼續增加租賃店比例,大約佔65%。品類布局不像銀座6那樣男女服飾分開,而是將男女用商品整合為一體展開,借鑑歐美賣場組合概念,表現品牌的新的價值觀。

還有介紹口袋妖怪和海洋堂的咖啡店。為強化對入境遊客吸引力,餐飲樓層營業到晚上11點。針對特別講究飲食的大阪人,充實地下2層食品區域,設置有250個座位的食品大廳。地下1層超市也引進了巧克力專賣店等時尚化飲食產品。

之二:2019年6月18日,大丸旗下的PARCO宣布,投資214億日元改造重建的澀谷店於11月下旬開業。充實多樣飲食店和服飾店之外,還有經營日本本土文化的店鋪。劇場座位增加約4成,打造信息集散地。牧山浩三社長表示,要做成澀谷的焦點。新樓地下3層,地上19層,商用地下1層到地上10層,預計180家商戶。

八層PARCO劇場

之三:2019年4月3日,大丸松坂屋百貨店運營的商業設施「BINO東洞院」集合店在京都開業,該店共有3層,營業面積1600平方米,屬於國際上目前流行的小店模式。以女性美容和健康為中心,有漢堡包專賣店和舞蹈用品店等共5家租賃店鋪。訂單西裝專賣店、健身房。服務定位以注重生活年輕男女為目標,以飲食和運動等「時間消費」為主題的設施。

籌備開業

對於今後打算,大丸松坂屋百貨公司的社長好本達舉例分析說,大丸松坂屋上野店如何重生? 這個店有4層半經營女裝。2至5層,6層的一半,面積規模太過了,何況,有70%是面向70歲以上顧客。如何建立與需求變化相對應的新市場?下一步在百貨店事業上,女裝賣場的面積要壓縮30%以上,部分賣場推進租賃化改造。其他店也有類似問題,比如松坂屋名古屋店有87,000平米,也沒有得到有效利用。為了創新發展,必須開闢新的窗口。

2 三越伊勢丹

之一:2018年5月宣布投入520億日元,改造數字業務和主要店鋪。其中注入200億日元的數字事業由杉江俊彥社長兼任負責人,2018年秋天啟動,擴大在線顧客,建立新的數據管理和信息發送的系統,將目前的200萬在線會員,擴大到2021年的350萬人。正在研究開發的應用數據項目有7個。杉江俊彥社長表示,過去本公司決策過於慎重,今後將靈活推進。

之二:2018年10月24日,日本橋三越總店的第一期改裝亮相,開店前舉行的儀式上,三越伊勢丹HD的杉江俊彥社長、設計了本館1樓白色森林主題的建築師隈研吾等人登場剪彩。

這個店亮點是部署了90人的服務團隊,用專業技能和各個品類專業知識提供服務。這個店改造下一步計劃到2020年3月,預計投入150億日元。同時,伊勢丹新宿店也開始進行新一輪改造,投入100億日元。2019年改造男士時尚、男士雜貨,2020年改造化妝品、手錶、珠寶等區域,適當削減女裝賣場面積。2018年4月1日,集團成立化妝品MD統括部,打造戰略焦點。

之三:2019年春天,三越伊勢丹決定在春夏季節過後,關閉PB產品「BPQC」。雖然年度銷售額有11億日元,業務也有一些特色,但是作為單體品牌事業,始終在虧損。作為大家熱議的自有品牌話題,伊勢丹是2000年啟動PB事業的,當時定位很牛,以「高靈敏平價優質」為理念起步,2014年產品線快速擴大,不僅是製作流行服飾,還包括日常生活品。

日本時尚界專家表示,日本百貨店做PB沒有成功的,原因也很扎心,說來容易,做來難。

伊勢丹PB服飾

3 高島屋

之一:2019年2月底卸任的高島屋社長木本茂,從2007年開始擔任新宿店的副店長,持續進行內部結構改革,調走250名員工到其他店鋪,削減人工費。同時在店內訓練匯集優秀人才,改進體制,強化營業銷售服務能力。

新宿高島屋店主要銷售貢獻來自入境客人和富裕階層,18萬外商高級會員貢獻了1500億日元的銷售額,2019年要增加專屬服務人員,提高接待能力,同時在其它幾個門店也增加專項服務接待人員。

之二:2017年7月開業的高島屋越南河內店、2018年4月開業的高島屋機場免稅店銷售額也有所增加。2018年年9月,日本橋店與專賣店融合,日本橋高島屋S.C.開業。公司調整戰略方向,集結綜合開發力,確定未來成長型基礎項目。

在2019年3月1日新社長村田善郎上任以後加快節奏。2019年6月25日召開董事會,決定8月25日清算關閉上海高島屋百貨店。主要理由是,業態間競爭激化、鄰地商業開發延遲變更,沒能達到當初計劃目標。

在此期間,由於去年以來美中貿易摩擦長期化所造成的經濟停滯、個人消費下跌等原因,無法預計未來發展。

關閉上海店同時,宣布參與越南河內市面向未來的「星際計劃」。與當地企業共同開發高質量教育體系設施,包括幼兒園、小學、初學、高中,地下一層、地上五層,建築面積46,500㎡,開學時間預計2020年秋季,投資13億日元。

河內項目

之三:高島屋新社長村田善郎接受採訪表示,高島屋要強化數據化策略,打造從選擇商品到結算無壓力購物環境。2019年3月1日,新設EC事業部,以30歲左右的青年為主,將目前兩個在線運營機構合併。

2018年3~11月在線銷售額是113億日元,同比增加20%左右,主要業績出自禮物和食品。目前面臨的問題是時尚服飾為主的經營品類,在線銷售很難展開。下一步希望網店承載50%的百貨店同類業績。

他坦承,高島屋時尚服裝經營力比較弱,依賴過去傳統的平效和暢銷品的數據經營策略已經老化,賣場也越來越無聊,依此改裝效果也很弱,會員年齡構成是50歲以上的佔到7成。

攝影/聯商網諸振家

在男女裝方面和顧客需求之間的反差還在擴大,管理層沒有發揮積極作用。當然也有成功案例,比如高島屋新宿店的運動主題自主編輯區。日本橋店的主館正在致力於自主編輯賣場,創新經營產品。

在堅持改造百貨店的同時,高島屋將商業設施的運營和商業地產相結合,構築國際化的附加價值較高的日本商品和體驗的新商業模式。

(文/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 潘玉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聯商網立場)

相關焦點

  • 潘玉明:日本大丸百貨這樣做調改
    潘玉明:日本大丸百貨這樣做調改來源:聯商網2018-06-23 12:19聯商網消息:6月23日(今日),由聯商網、搜鋪網、知了殼聯合主辦的、針對百貨公司、購物中心總經理、副總、營運部門總監、門店店總,專業連鎖,品牌商,服務商高管等
  • 從福州世歐天虹看購物中心主力百貨調改想法
    聯商網消息:封路圍擋、對手分流、銷售下降,經歷一系列「變故」之後,福州世歐王莊天虹於去年確立「歡樂家庭市集主題百貨」的轉型方向。1月27日,調改升級後的世歐天虹全新亮相。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17年,天虹委託第三方權威機構SGS共檢查門店210次,企業自查餐廳後廚25550次。調改後,世歐天虹三樓呈現出了顯著的購物中心化特色,主要表現在「城市花園」新型業態組合的建立,以及新華書店等多個複合型、文化類消費品牌的引入。
  • 復盤2019年中國百貨:業績、開關店、打法...
    百貨業已連續數年的關店勢頭在2019年並未得到遏制,但關店數量有所下降。2019年全國共有19家百貨店關門,其中百盛百貨關店5家,佔比26%,新世界百貨關店2家,佔比10%,世紀金花、茂業、樂天、遠東、廣百等均有門店關閉。
  • 重慶遠東百貨大都會大規模調改:品牌、樓層、客群
    近日,繼遠東百貨(需求面積:50000-60000平方米)江北店初步完成全館調改後,已經來到重慶17年的「元老」級百貨公司—遠東百貨大都會店也正式宣布,將於7月初至8月底迎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調改。調改涉及化妝品、女鞋、飾品、男女裝等品類,屆時不僅會有樓層變動、品牌更新,甚至連商場的客群定位也會發生重大轉變。
  • 百貨集聚!西單大悅城一家獨大!漢光百貨如何轉型?
    《2017-2018年中國百貨零售業發展報告》顯示,從接受調查的85家百貨零售企業經營情況看,2017年百貨零售企業發展情況明顯好轉,銷售額、主營業務利潤分別比去年增長9.10%和2.32%,增幅比去年均有大幅提升。   從百貨業態來看,大型傳統百貨企業普遍向購物中心和奧特萊斯轉型,傳統百貨店投入大幅縮減。
  • 二線城市mall調改系列(上):標杆項目扎堆 「換血」丨WIN DATA 研究
    調整背景:以消費者數據驅動品牌調改 天津恒隆廣場自建CES消費者調研系統,收集整理消費者的反饋數據,基於系統分析,制定業態調改方案。2018年品牌調改是四周年節點上的一次大型調改。2019年更是計劃升級店鋪超90家,升級面積佔全場總面積近30%,並推出全樓層主題化改造方案。
  • 日本高島屋百貨退出中國啟示錄
    上海高島屋百貨於2012年開業,已營業近7個年頭。據高島屋公布的信息顯示,過去三年以來長期處於虧損狀態,自2017年起,業績期的營業利潤為虧損98萬、114萬、866萬人民幣。上海高島屋百貨年營業額約5億左右,但虧損由來已久,歇業傳聞已有2-3月。
  • 臺灣現存最早西式百貨林百貨歷經80年
    往昔,林百貨是當時設備最新穎、豪華的百貨公司,曾是臺灣三大百貨公司之一。 臺灣《聯合報》    未來,林百貨內美麗的梁柱,年底整修完成後將開放。臺灣《聯合報》  臺南市古蹟「林百貨」,是現存臺灣最早的西式百貨公司,沒落後一度被當「鬼屋」。
  • 中國創新商業考察團(日本·東京)
    經過了10年的高速開發,中國商業開始放慢腳步冷靜思考,探索一條更適合自己的道路。   日本商業在90年代伴隨著泡沫經濟的崩潰,已經先於我們尋找到了多種多樣具有各自特點的差異化商業發展方法。   東京三大最具特色、風格迥異主題街區   下北澤商業街:日本年輕人最理想居住地的商業街區   裡原宿:時尚街頭潮流聚集地
  • 疫情雪上加霜,日本五大百貨2月銷售額整體大幅下跌
    據日本各大百貨巨頭昨日最新披露的2月銷售數據,由於中國遊客銳減、百貨縮短開店時間以及日本當地消費者信心下跌,日本五大百貨巨頭的銷售額全都出現了大幅下滑。數據顯示,大丸松坂屋百貨銷售額下跌21.8%,高島屋下跌11.7%,三越伊勢丹百貨下跌15.3%,旗下擁有阪急阪神百貨的H2O控股銷售額下跌14.3%,西武百貨下跌6.5%。中國疫情爆發正值春節,原本中國春節是日本各大百貨的銷售旺季,這很大程度上對日本各大百貨的免稅銷售額產生了衝擊。
  • 日本民調:過半民眾不贊同安倍政府的疫情應對措施
    日本民調:過半民眾不贊同安倍政府的疫情應對措施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井惠子 2020-04-20 17:38
  • 日本高島屋百貨退出中國市場的幾點啟示
    據《聯商網》了解,上海高島屋百貨於2012年開業,已營業近7個年頭。據高島屋公布的信息顯示,過去三年以來長期處於虧損狀態,自2017年起,業績期的營業利潤為虧損98萬、114萬、866萬人民幣。《聯商網》了解到,上海高島屋百貨年營業額約5億左右,但虧損由來已久,歇業傳聞已有2-3月。
  • 日本百貨店2019年繼續分化、壓縮
    行業普遍分析,日本服裝類的網絡銷售比例將達到20%~30%,但是三越伊勢丹的目標是10%,這個目標顯然是偏低了,今後幾年會怎樣,還要觀察中國遊客的貢獻率和電商的網絡零售組織力。2019年10月17日,三越伊勢丹集團宣布,與中國天津企業建立合資公司,在天津仁恆置地廣場內開設10萬平方米的SC。預計2021年全面開業。
  • 2017年成都閉店的8家百貨 它們現在都怎樣了?
    而與成都市場上購物中心表現出持久且旺盛生命力不同的,則是百貨業態的式微,這一現象在2017年尤為突出,閉店百貨數量創歷史之最,達到8家。   存量逐漸降低 百貨閉店範圍擴大至非核心商圈   2013年2家百貨閉店,2014年1家百貨閉店,2015年2家百貨閉店,2016年4家百貨閉店,2017年8家百貨閉店。
  • 樂賓百貨靠內外兼修走出新時代的「百貨模式」
    與時俱進 奠定了樂賓百貨在天津行業標杆  據了解,樂賓百貨是2007年開業的印尼外資企業,12年屹立天津商業榜單前列。以品牌集中度最高、貨品最全、品牌店級別高、新品先發等優勢籠絡了天津年輕消費者,90%的品牌在天津銷售排名前三名、70%品牌銷售排名第一!奠定了樂賓百貨在天津時尚品牌消費市場的先發地位。
  • 日本大丸百貨戰略轉型給大陸百貨什麼啟示?
    日本百貨的總體趨勢可以說明這個問題。日本百貨從1990年代後半期開始做的多次樣本調查,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服務很好,價格太高,感覺不值,顧客越來越不願意光顧。顧客感覺不值,是商品性價比低。其根本原因在於百貨店的機制模式。由於商品供應渠道在供應商手中。
  • 探訪日本百貨「店王」新宿伊勢丹,年銷159億元有何秘訣?
    作者:劉穎作為有著150多年歷史的老字號百貨連鎖公司,伊勢丹沒有各類「急」字輩百貨所擁有的私家地鐵自然聚客優勢,但卻連年領跑日本百貨零售業,其中,新宿總店更是以159億人民幣的年銷售額成為日本百貨單體零售「店王」。由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和君商業諮詢與《化妝品財經在線》聯合組織的採訪團,日前奔赴三越伊勢丹東京總部,獨家揭秘伊勢丹新宿店對於化妝品品類的運營哲學。
  • 日本百貨強在哪?走訪10家日本百貨後的感悟
    日本的百貨公司都有極為悠久的歷史,銀座大街最為熱鬧的三越百貨公司,創立於1673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1673年是什麼概念?這一年,中國還處在清朝康熙12年。事實上,三越百貨公司還不是日本第一家百貨店,更早的是松坂屋,創建於1611年,距今已經有405年的歷史。歷史的沉澱賦予了日本百貨足夠的底蘊。
  • 2018中國好門店參評巡禮:北京漢光百貨
    營業面積不足4萬平米的北京漢光百貨,於1999年開業,位於著名的西單商圈,曾首創「返券促銷」和「36小時不打烊」等經典營銷手段,開行業之先河。《聯商網》發布的《2016年全國單體百貨業績排行榜》中,漢光百貨以22.05億元的成績入圍TOP30。有業內人士向《聯商網》爆料,2017年漢光百貨的年銷售額大約是27億元,同比增長了19%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