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錢屢教不改,爸爸毒打遭駁斥,專家:沒做好這三點別怪娃偷

2020-12-23 孕媽咪育兒經

文/孕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是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孩子不好好學習,孩子不好好吃飯,孩子經常打架,孩子總是偷錢。說到偷錢,應該會引起眾多家長討論的,因為這幾乎是很多孩子會犯的錯誤和毛病。

一旦發現孩子偷錢,父母應該怎樣做呢?說教打罵?置之不理?孩子以後想要什麼就都滿足?甚至有的父母會說,孩子不改,那肯定是打的不夠多,打得不夠狠。然而這樣做,就真的能讓孩子長記性,就能讓孩子從心底認識到錯誤並且從此改正了嗎?

孩子偷錢屢教不改,爸爸毒打遭駁斥,專家:沒做好這三點別怪娃偷

豆瓣上一個帖子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和討論。原來是一個爸爸抱怨自己家兒子偷錢的事情,屢教不改,打過多少回,從一開始十元、二十,到後來偷一百、五百,才十歲膽就這麼大,爸爸說後來都用皮帶抽孩子的屁股,打過之後孩子睡覺都只能趴著,但是兒子依然不改。

一名育兒專家評論道毒打孩子是大錯特錯的,只會讓孩子的行為越來越惡劣,偷錢金額也會越來越大,等到家裡的錢偷不到的時候,他會想到偷別人的。

發帖的爸爸看到這個評論馬上追問,那應該怎麼教育孩子呢?

專家回復,孩子偷錢的原因也都是父母造成的。

父母沒有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父母沒有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父母從來不給孩子零花錢。

那麼,到底該如何做,才能讓孩子改掉偷錢的毛病呢

1: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

不忌諱和孩子談錢,父母可以就電視、視頻中出現的有關金錢的話題和孩子交談,逐漸灌輸孩子金錢觀念,讓孩子知道東西有貴和便宜的區別,讓孩子了解父母的工作,讓孩子可以體會父母掙錢的辛苦。同時還可以適當向孩子解釋理財投資等,逐步給孩子建立使用金錢的基礎。

當孩子有了正確的金錢觀後,孩子才不會非得要某樣東西,而是想著只要買合適的、需要的東西就可以了,也能體諒和關懷父母。

2:親子之間需要溝通

發現孩子偷錢的行為時,父母應該做的第一件事是和孩子進行溝通,詢問清楚孩子是因為什麼原因需要錢。

是因為想買某樣東西還是因為攀比,還是因為受到其他同學的勒索或是威脅。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弄清楚孩子的想法,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之後,也要及時詢問孩子需求,看是否需要給予幫助。

對於比較小的孩子更應該注意溝通了解,因為孩子可能並不清楚偷錢這個行為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不應該在盲目給孩子貼上「偷竊」「小偷」這類的標籤。

3:適時適量給孩子零花錢

隔一段時間給孩子一些零花錢,讓孩子有自主支配金錢的機會。以周或是以月為間隔,給孩子固定的零花錢,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自控力定標準。

不要用零花錢「補償」孩子,給錢來「換取」孩子好好吃飯,給孩子來「換取」孩子好好做作業等等,這都是非常錯誤的方法,只會讓孩子更加逃避本該自己理所當然去做的事情,養成孩子凡事都要和父母談條件的不好習慣。

教孩子控制欲望教孩子分享,孩子在使用零花錢的時候,父母可以給予適當的建議,孩子就會充分認識和掌握到底該怎麼支配金錢,也能從中學會分享。

過度限制孩子花錢和無條件滿足孩子花錢的需求,都是不正確的,只會讓孩子「金錢至上」「唯利是圖」。所以應該在建立起孩子正確金錢觀的基礎上,適當給孩子零花錢,這樣才不會發生偷錢行為。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有過偷錢的行為嗎?面對孩子的偷錢行為你是怎麼做的呢?

相關焦點

  • 一偷錢就採取「打罵」的方法解決,這種方式,孩子照樣會屢教不改
    沒過幾天,這位寶媽在買菜時,發現自己的錢包裡少了一百塊錢,問了孩子爸爸也沒有拿,所以去問了孩子,而孩子也承認了偷錢只為了買遙控賽車,這讓這位寶媽大為惱火,就把孩子打了一頓。但是沒過多久,家裡的錢又少了,面對孩子的屢教不改這位寶媽也是頭疼不已,難道這樣做還解決不了問題嗎?
  • 心理專家:孩子偷錢原因很簡單,沒零花錢導致的,奈何家長讀不懂
    媽媽秉持節儉教育,孩子偷錢屢教不改,心理專家道出原因蒙蒙從小是個懂事的孩子,因為蒙蒙爸媽教導蒙蒙要勤儉節約,因此蒙蒙在上小學以後也從不亂花錢,看到別的小朋友買自己想要的東西,蒙蒙雖然眼饞,但是也不敢過多要求。
  • 馨香智慧:孩子偷錢撒謊,屢教不改怎麼辦?聽聽何華陽的小妙招
    馨香智慧:孩子偷錢撒謊,屢教不改怎麼辦?聽聽何華陽的小妙招何華陽導師:國際註冊心理諮詢師;專注家庭教育、育兒、親子關係;曾幫助500餘個家庭建立良好的情感關係。對於小孩偷爸爸媽媽的錢這件事,其實也是成長過程中一個現象,家長應當理性的去處理這個問題,當然並不是說去縱容孩子,而是應該以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
  • 孩子偷錢屢教不改怎麼辦?
    當你看到孩子「偷錢」後,就氣得把孩子狠揍一頓,要孩子許諾不再犯時,結果往往是孩子跟家長鬥智鬥勇,「偷錢」的小動作越來越多。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他們偷東西或許有自認為非常正當的理由,你的聆聽和理解是讓孩子改正的前提。
  • 孩子偷錢屢教不改?不打不罵,聰明父母三步走,不會再有下次
    從某種意義上講,錢可以滿足一個人的欲望,尤其是當正常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時,對欲望控制不強的孩子,便會採取不合理的手段去獲取金錢。尤其是當是非觀沒有完全建立之前,孩子或許並不認為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加之有的父母沒有為孩子講述物主權,他們或許覺得拿自家錢的行為並不等於偷。
  • 「爸爸,我沒有偷錢」,爸爸的行為,卻讓孩子再也沒有醒來
    導讀:「爸爸,我沒有偷錢」,爸爸的行為,卻讓孩子再也沒有醒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爸爸,我沒有偷錢」,爸爸的行為,卻讓孩子再也沒有醒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熊孩子駕到]9歲娃從家裡偷錢 屢教不改怎麼破?
    我們家裡的人包括:爸爸(經常不在家),媽媽,爺爺奶奶,姑姑。孩子從6歲第一次開始偷拿家裡的家裡的錢(我讓他爺爺給他買葫蘆絲,把錢放到飯桌上,爺爺沒有拿,他就順勢拿走了),我對他的懲罰就是把手剁掉,最後他求饒,說永不再犯。但這兩三年又發生過兩次,其中一次和第一次的懲罰方式一樣,另外一次則是晚上把他帶到一個他沒有去過的地方,把他放那。
  • 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偷」的標籤,小孩偷錢,家長要正確教育
    小孩偷錢,這是讓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家長發現孩子偷錢,往往很難平靜,甚至對孩子進行「打罵」教育,但是有時候孩子就是不買帳,越是教育,越是逆反,有些孩子會一次次的在犯。家長除了氣憤,除了著急,有沒有平靜下來,想想更好的解決辦法。
  • 孩子撒謊、偷錢怎麼辦?
    查閱了許多資料,說孩子撒謊是聰明的表現,不要刻意去注重,否則就會加強這一行為。想來孩子還小,也沒出什麼大毛病,就沒太去注重。可現在才開學不久,老師就打電話請家長,說是偷同學的錢!這可怎麼得了!撒謊還能將就容忍,但偷錢這種行為完全零容忍!家長急不可待尋求幫助。
  • 孩子「偷拿」100塊錢,爸爸教科書般處理方式,至此再沒丟過錢
    夫妻倆想來想去覺得是12歲的兒子拿的,脾氣暴躁、對自我和孩子要求都很高的王先生,無法接受兒子做出偷錢的行為,衝到孩子房間,上來就質問兒子是不是偷錢,看到爸爸這麼生氣,兒子非常害怕,立馬承認了自己偷拿了100塊錢的事,王先生一看真是兒子拿的,大發雷霆,給兒子一頓胖揍。
  • 12歲女孩偷拿媽媽10元,被爸爸送派出所,孩子偷錢要這麼絕嗎
    據說許多孩子都曾有過偷拿父母錢的經歷。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孩子,剛剛建立是非觀念,又喜歡試探父母的規則邊界,最愛幹這個事。知乎上隨便一搜,就有不50條關於詢問孩子偷錢怎麼辦的問題。孩子的年齡也從幼兒園到小學到初中、高中、甚至大學,不一而足。
  • 孩子「偷拿」100元,兩位爸爸不同做法,孩子10年後走向不同人生
    華華點點頭,東翻西找,翻出了沙發底下的100元錢交給了爸爸。作為獎勵,爸爸給華華買了心心念念的玩具。10年後,華華在大學裡回憶這段經歷時說道:"很感謝爸爸當初沒有拆穿我,否則我一定無地自容。"而有位爸爸,卻因為不恰當的處理方式,毀了孩子的一生。
  • 女童商場偷東西親媽報警:父母沒及時做到這3點,會影響孩子一生
    在民警的勸說下,女孩終於承認,自己很喜歡那些小玩具,但是覺得家裡條件有限,不好意思讓媽媽給自己買,就偷拿了幾個,真的是一時沒忍住。女孩的媽媽最後按照原價給予了商場賠償。小女孩也承認了錯誤,並誠懇道了歉,表示再也不會偷拿東西了。
  • 「爸爸,我真的沒有偷錢!」這位父親的行為,讓孩子再也沒能醒來
    認為小時候手腳不乾淨,喜歡偷東西的孩子,長大以後也會偷東西,並且偷的東西會更貴重。所以在很小的時候家長就對孩子偷東西這種行為管得比較嚴格。但是兒子沒有承認,說自己沒有拿,但是吳先生就認定是兒子拿了錢,讓兒子跪在客廳裡,兒子辯解:「爸爸,我真的沒有偷錢!」
  • 孩子偷錢後,寶媽說那不是「偷」是「拿」,三個方法讓娃再不偷拿
    女兒有些膽怯,一直低著頭沒說話。媽媽耐心的引導她,這些是你從同學那拿的嗎?女兒趕緊擺擺手,是你自己買的嗎?女兒猶豫的點了點頭。你用什麼買的呢?女兒看到媽媽沒有責怪她的意思,便小心翼翼的說道:她在上學前看到柜子上有10元錢,正好這些貼畫是她一直都想要的,所以就把錢揣在了口袋裡。
  • 同樣是孩子「偷」了十塊錢,3種爸爸不同的做法,會成就娃不同的人生
    可這位老師也沒想到,有三個學生竟然是「偷錢」捐款。 事後,班主任特意找到這三個學生,了解了事情的全過程。班主任發現,這三個孩子的爸爸在處理這件事情上的態度,還真是各有不同。
  • 孩子偷錢要「先打為敬」?李玫瑾教授的一番解析,讓眾父母羞愧
    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曾經提到,孩子變壞的早期表現分別是說謊、罵人、偷拿。而這其中偷拿是大多數父母們最不能容忍的,顯然這挑戰了父母們教育孩子的道德底線。不過雖然如此但是在低年齡段的孩子身上,這種行為卻是非常普遍發生的。
  • 孩子偷錢後,媽媽的這個做法,拯救了孩子的一生!
    而他會出現報復性消費,是因為小時候偷錢,被爸媽痛打,並堅決不給零花錢,這讓輝輝的整個成長生涯都在為錢苦惱,變得內向、自卑、甚至墮落。長大後通過過度消費,他才能讓心理達到平衡。2.嘟嘟10歲被接到了爸媽身邊。由於父母一直忙於工作,她常常覺得自己被遺棄,這讓她極度渴望交朋友,可是她又沒有零錢請同學吃東西。
  • 我想知道小孩子屢教不改,說謊偷錢的惡習應該怎麼教育?
    0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想知道小孩子屢教不改,說謊偷錢的惡習應該怎麼教育?要看多大的孩子了,說謊,都是什麼情況下,偷錢也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娃兒的養育環境沒有問題的話,一般情況下娃兒不會屢教不改的;那麼養育環境到底如何呢?你不說自己光說娃兒?治標不治本啊!
  • 同樣是孩子「偷拿」10塊,3種爸爸不同的做法,造就娃不同人生
    可這位老師也沒想到,有三個學生竟然是「偷錢」捐款。事後,班主任特意找到這三個學生,了解了事情的全過程。班主任發現,這三個孩子的爸爸在處理這件事情上的態度,還真是各有不同。爸爸反覆翻找,還為此跟老婆差點吵起來。最後,這位爸爸得知,孩子拿走了10元,沒有跟他打招呼。於是,二話不說,直接開打。孩子覺得自己特別委屈,明明做了好事,只是忘了跟爸爸打招呼了。當天,他想管爸爸要錢,可爸爸睡著了。事後,他就把這事給忘了。顯然,這裡面有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