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孩子「偷拿」10塊,3種爸爸不同的做法,造就娃不同人生

2020-08-13 西紅柿媽媽

文|西紅柿媽媽

泰曼詹森說: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敗的家教,造就失敗的孩子。

有的孩子犯錯後,爸媽的教育方式很贊,讓孩子意識到錯誤,從而改正錯誤。

可是,有的孩子在犯錯誤後,卻被爸媽嚴厲指責,最終導致孩子叛逆不羈,破罐子破摔,或是心態出了問題,不會做人了。

足見,爸媽的教育中,藏著孩子的未來。


​同樣是孩子「偷拿」了10元,3種爸爸不同做法,造就娃不同人生

有一個班主任在網上,發過這樣一個帖子:

多年前,班級裡有個學生重病,他組織其他學生捐款。可這位老師也沒想到,有三個學生竟然是「偷錢」捐款。

事後,班主任特意找到這三個學生,了解了事情的全過程。班主任發現,這三個孩子的爸爸在處理這件事情上的態度,還真是各有不同。


第一個孩子的爸爸:二話不說,直接開打

這位爸爸買煙時,發現兜裡的工資錢,少了10塊。爸爸反覆翻找,還為此跟老婆差點吵起來。

最後,這位爸爸得知,孩子拿走了10元,沒有跟他打招呼。於是,二話不說,直接開打。

孩子覺得自己特別委屈,明明做了好事,只是忘了跟爸爸打招呼了。當天,他想管爸爸要錢,可爸爸睡著了。事後,他就把這事給忘了。

顯然,這裡面有誤會。



第二個孩子的爸爸:問明原因後,又給了孩子10元錢

這位爸爸很理性,發現錢少了以後,就找孩子問話。孩子承認了,並跟爸爸解釋,這是班級裡組織的捐款活動。

他怕爸爸不同意,因為爸爸平時告訴孩子「別亂花錢」,孩子怕拿不到錢捐款,給自己丟面子就偷錢了。


爸爸了解孩子的想法後,跟孩子溝通:「助人為樂不叫亂花錢,沒錢捐款也不叫丟人,因為你還沒賺錢。另外,偷錢才叫丟面子。

說完這話,爸爸又給了孩子10元錢,作為孩子承認錯誤的鼓勵金,任由孩子支配。

第三個孩子的爸爸:嚴厲地罰了孩子一次

這個孩子的爸爸很嚴格,對孩子實施了體罰。這位爸爸要求孩子跑2000米,算作是偷錢的懲戒,孩子乖乖聽命了。


後來,這三個孩子長大的人生有了很大的差別:

第一位孩子:他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但就是偏愛佔人小便宜。他覺得,佔了人便宜才快樂。如果有人拒絕被佔便宜,他就會暴力相待。

當了領導後,他時常剋扣員工工資,對於有反對意見的人,他就利用職位打壓對方,開會時找茬訓斥對方。

不過,正是因為這種處事方式,他的工作後來也弄丟了。

第二位孩子:他在單位裡樂於助人,不以利益交友,同事關係不錯,近君子遠小人。最終,升職加薪,日子過得穩定又幸福。

第三位孩子:他在單位裡特別守規矩,職位沒提升,但工作很穩定。在老闆眼裡,他任勞任怨,業績不怎麼突出,可是他很勤勉,老闆也信得過他。

三位孩子在多年後的處境,跟家長的教育方式有直接關係。

其實,從小時候孩子偷錢時,爸爸的處事態度,就能窺見孩子的未來狀態。確實,家長的教育模式,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


那麼,爸媽發現孩子偷錢了,該怎麼教育孩子呢?

在一次匿名的網絡調查問卷中,有60個成年人參加了問答。其中8個人表示,自己幼年時有過「偷錢」的行為,被爸媽動手打過。

有11個人表示,爸媽知道後並沒有過分責怪,只是把錢看管的更緊了,但會適當給一些零花錢,自己確實也沒再偷過錢。

對於多數孩子來說,「偷錢」這種行為,可能只是暫時的衝動所致,因為花錢的誘惑沒法抵擋,或是一時好奇心強,孩子就走上了歪路。


因此,爸媽發現孩子偷錢時,可以這樣做:適當給孩子足夠的零花錢,不把錢財外露,不放在孩子夠得到的地方,就可以避免孩子「偷錢」了。

另外,一旦發現孩子偷錢,千萬不要打罵孩子,更不要過分地懲罰孩子。否則,一旦產生了破窗效應,孩子可能以蠻不在乎的態度,對待這件事情。孩子可能會把偷錢,當習以為常的小事看待,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念。到那時,再去幫孩子扭轉,就很麻煩了。

總之,小孩子偶爾會犯錯,家長不必太較真,用正確的教育方式,給予孩子一定的引導就好。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同樣是孩子「偷」了十塊錢,3種爸爸不同的做法,會成就娃不同的人生
    同樣是孩子「偷拿」了10元,3種爸爸不同做法,造就娃不同人生 有一個班主任在網上,發過這樣一個帖子:班主任發現,這三個孩子的爸爸在處理這件事情上的態度,還真是各有不同。
  • 發現孩子「偷拿」10塊錢,3位爸爸不同的做法,造就娃不同格局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下一些錯誤。而在孩子犯錯後,家長對此的應對方法也各不相同,不同的應對方法則會造就孩子們各不相同的一生。其中,孩子「偷」自家的錢是很多家長都面對過的情況。「偷」自己家的錢,三種爸爸有著以下三種不同做法:一、 不放在心上,輕易原諒有些家庭條件比較好的爸爸,在發現孩子「偷拿」家裡錢的時候,很多時候根本不會放在心上,放任孩子的小動作。
  • 同樣是偷拿了100塊,3種媽媽不同的做法,造就孩子不同的性格
    ,第三位媽媽做得真棒小孩子不懂事,偷拿了媽媽100元錢。不過,這一天,三個小孩子同時做了一件錯事,他們分別偷拿了媽媽的100元錢。三個小孩覺得,玩具店裡面的遙控飛機,他們很想玩兒。不過,一問價格要300元錢。所以,三個人就商量著,每個人回家拿100元錢來買玩具,然後大家一起玩。
  • 孩子「偷拿」100元,兩位爸爸不同做法,孩子10年後走向不同人生
    01孩子"偷拿"100元錢,兩位爸爸不同做法,孩子10年後走向不同人生華華前段時間在和爸爸逛商場時看到了一個玩具這天,爸爸把錢包放在茶几上就去洗澡了,華華便動起了歪心思。趁媽媽在廚房忙碌的時候,他偷拿了錢包裡的100元錢,塞在沙發了底下。爸爸洗澡出來的時候,便發現錢包裡的錢不見了,詢問媽媽,媽媽說不知道。看到一旁一臉緊張的華華,他猜想有可能是孩子拿了,但是並沒有直接挑明而是請求華華:"兒子,爸爸錢不見了,幫爸爸找一下好嗎?"
  • 發現孩子「偷拿」10塊錢,3位爸爸不同的做法,你是哪一種?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下一些錯誤。而在孩子犯錯後,家長對此的應對方法也各不相同,不同的應對方法則會造就孩子們各不相同的一生。其中,孩子「偷」自家的錢是很多家長都面對過的情況。面對孩子「偷」自己家的錢,三種爸爸有著以下三種不同做法:第一種:不放在心上,輕易原諒有些家庭條件比較好的爸爸,在發現孩子「偷拿」家裡錢的時候,很多時候根本不會放在心上,放任孩子的小動作。然而這樣的放任對於孩子來說並非好事,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行為。
  • 同是「丟了」100元錢,兩位爸爸不同的做法,決定了孩子不同人生
    事實上,孩子在小時候對於金錢是毫無概念的,這才讓他們產生了偷的行為,但不論是什麼原因,「偷」確實是一個壞行為,而家長如何處理這個問題,也會給孩子造成不同的影響,甚至決定孩子的人生方向。01同樣是「丟了」100元錢,兩位爸爸不同的做法,決定了孩子不同的人生第一種爸爸---
  • 「爸我偷了100塊」,兩位爸爸不同做法,10年後孩子差距立現
    小時候身邊有一個同學,他是一個開朗活潑的人,有一次學校組織捐款,那個時候他覺得自己可以多捐一些,所以說就直接拿了100塊錢到學校,可是等到回家了之後卻被爸爸揍了一頓。第二種爸爸:用大人的方式給足了孩子面子,也同時解決了問題另一個家長的做法卻引來了不同的結果,當孩子偷了100塊錢,想要去買自己喜歡的玩具汽車時,父親看到了孩子鬼鬼祟祟的舉動,並沒有立刻去打他一頓。
  • 孩子「偷拿」100元錢,兩位爸爸不同的做法,10年後孩子差距大
    ,他們都出現過偷錢的行為,但是作為父親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做法。第一位爸爸:氣急敗壞,不分青紅皂白一頓揍這件事情發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平時爸爸對孩子的管教比較嚴格,有一次這位爸爸發現自己的錢包裡丟了一百元錢。因為當時家裡沒有別人,他便首先想到肯定是孩子偷的,情緒非常激動的他,火急火燎跑到孩子的房間,不分青紅皂白就把孩子揍了一頓。
  • 逛超市孩子「偷拿」一袋糖,3位媽媽不同做法,孩子人生截然不同
    但是還有一種情況,因為孩子個頭比較矮,經常能拿到位置低的東西,媽媽們又容易看不見,所以就會發生孩子「偷拿」東西的事情,結完帳出超市,滴答一直響,周圍人異樣的眼神看著你,當時真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接下來媽媽們又會怎麼做呢?
  • 同樣是偷拿一百塊,兩種媽媽不同的反應,令孩子18年後的差距大
    管媽媽要錢失敗,兩個孩子偷拿了媽媽100元錢第一位孩子的行為:回家後,小偉就跟媽媽要錢,但媽媽問了他好半天,小偉不敢說是「公用」,只能說是「買氣球」吹著玩。可惜,媽媽最後以為兒子在開玩笑,沒給他一分錢。媽媽反問小偉:「平時給你的零花錢,每次都不少,還不夠買氣球的嗎?」無奈下,小偉偷偷拿了媽媽100元錢。
  • 同樣是孩子遭受挫敗,兩種媽媽的不同做法,將造就孩子不同的人生
    同樣是孩子的媽媽,面對同樣的一件事。媽媽的處理方式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心理感受。而那個小朋友的媽媽做法很值得稱讚,她根據客觀的事實,想到孩子要爬上去需要藉助外力,但是她又不想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想讓孩子也可以嘗試去玩
  • 孩子「偷拿」100元錢,兩位爸爸不同的做法,讓孩子人生差距很大
    有一次李先生發現了自己的孩子偷偷拿了自己的100塊錢,李先生覺得這是一件奇恥大辱,因為沒想到自己的孩子會做出這樣的事情,於是對孩子破口大罵。,所以孩子不好意思向父親開口。而另外一位爸爸的做法就與李先生的做法截然不同。
  • 孩子逛超市偷拿一袋糖,兩位媽媽不同做法,教育出的孩子截然不同
    很多孩子沒有對錯意識,經常會隨手就把超市裡的商品裝進自己的兜裡,而這時寶媽的不同做法就形成鮮明的對比,教育出的孩子,也會有很大的差距。,兩位媽媽不同的做法,教育出品格不一樣的孩子住在同一個小區的兩位媽媽莉莉和豔豔經常會相約帶著孩子一起到超市買菜。
  • 女兒偷偷「夾腿」被發現,三位媽媽的不同做法,造就三種不同人生
    尤其是在寶寶們長到對「性」產生好奇的年紀,家長們不同的反應,往往也會造就他們不同的人生,作為父母應該謹慎對待。女孩偷偷夾腿被發現,三位媽媽的不同做法,造就三種不同人生第一種:媽媽暴怒,造就「膽小」女孩張阿姨的女兒,今年已經十五歲了,到了青春期,平時家裡大人工作忙,沒時間陪她,正好趕上她生日,張阿姨就想給女兒一個驚喜。
  • 「媽媽,有人摸我屁股」,兩位媽媽不同做法,造就了孩子不同人生
    導讀:「媽媽,有人摸我屁股」,兩位媽媽不同做法,造就了孩子不同人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有人摸我屁股」,兩位媽媽不同做法,造就了孩子不同人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12歲女孩偷拿媽媽10元,被爸爸送派出所,孩子偷錢要這麼絕嗎
    他的女兒今年12歲,偷拿了媽媽10元錢,被發現後主動交代是因為想吃零食,所以才拿了家裡的錢。爸爸因此把她送去了派出所,請jc叔叔教育。對此,網友的意見非常不統一。主要分成了三派:第一派認為:爸爸幹得好,幹的妙,就是要這樣大義滅親,讓孩子好好長長記性,否則今後孩子還會再犯。父母說一百句,不如別人說十句。這麼做對孩子很有威懾力。
  • 發現孩子偷拿了巧克力後,爸爸接下來的做法給娃樹立了正確的三觀
    不過,我沒錢,所以我就在超市拿了一份巧克力。不過,等我有錢我會還的!」這位朋友沒發火,也沒逼著問孩子,到底怎麼拿出來的巧克力?他就是很耐心地繼續聽兒子解釋,兒子說,「你很累,我知道,媽媽也很累,我也知道。所以啊,我怕你忘記媽媽的生日,媽媽會生氣。因此呢,我會先替你寫好卡片,買好禮物嘍,我厲害不厲害,爸爸!」
  • 「爸爸媽媽,我再玩兩分鐘」,父母的2種答案,成就孩子不同人生
    玩耍是每一個孩子都喜歡的事情,特別是在童年時期,孩子就像&39;脫韁野馬&39;,經常玩得忘乎所以。面對貪玩的孩子,不同的家長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不管家長使用哪一種方式,一旦處理得不妥當,就很容易對孩子造成影響。
  • 三種父母不同的育兒方法,造就娃不同的性格和人生!
    現代人喜歡講原生家庭給一個孩子帶來的影響,用通俗點的話來說,就是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造就孩子不同的人生和性格。有的父母喜歡操辦孩子的一切,無形當中剝奪了孩子生活的權利,也讓孩子養成了依賴父母,獨立能力差的性格特徵。
  • 你對孩子的不同態度,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生
    你對孩子的不同態度,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