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女子育兒原創,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我們都知道,嬰幼兒寶寶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寶寶只有睡得好,才能發育得好,不僅更加聰明,還長個子。
相信寶媽們都曾發現這麼一個現象吧,那就是寶寶睡覺時,經常有著蹬腿的問題。可能很多老人會認為,這可能是寶寶缺鈣,或者是寶寶長個子的徵兆,真的是這樣的麼?
寶媽小雨有一個3個月大的寶寶,睡覺的時候,就容易蹬腿,跟婆婆一說,婆婆說,可能是寶寶缺鈣,或者長個子了,多補鈣就好了。寶媽小雨將信將疑,在給寶寶做兒保的時候,就這事兒諮詢了醫生。
醫生卻否認了這個說法,說這個說法沒有什麼科學依據的。寶寶睡覺踢腿,其實跟寶寶缺鈣沒什麼關係的。經過醫生檢查發現,寶寶可能是因為腸絞痛問題導致的。並囑咐寶媽多給寶寶按摩肚子裡,少食多餐,不要讓寶寶肚子裡受涼,寶寶晚上哭鬧的話,可以讓寶寶趴著睡,或者飛機抱,就可以減輕寶寶的不適。
寶寶缺鈣,容易導致寶寶牙齒發育不好,還不長個子,對於寶寶的影響很大。如果寶寶缺鈣的話,一般有著枕禿、盜汗、煩躁不安等情況,與蹬腿沒太多關係,寶媽們不要再被騙了。
盜汗
寶寶雖然體溫較高,容易出汗,但如果是盜汗的話,那麼出汗情況更為嚴重,會將衣物打溼,很多時候,腦門上都是汗,跟發燒時降溫出汗差不多。
枕禿
枕禿是寶寶缺鈣的常見現象,寶寶缺鈣,會導致身體不適,從而頭部會經常在枕頭上來回摩擦,從而導致後腦頭髮稀少脫落。這也是新生兒寶寶的一個常見現象。
煩躁不安
寶寶缺鈣的話,容易煩躁不安,睡覺不踏實,容易被驚醒,並且還有出牙晚、雞胸等症狀。如果寶寶沒有以上症狀,只是蹬腿的話,並不是寶寶缺鈣,也不是寶寶要長個子了。
為什麼寶寶蹬腿,一般來說,與缺鈣母嬰多大關係呢?因為一般來說如今一歲以內的寶寶,基本上都不存在缺鈣問題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每天飲食的營養都是非常豐富的,一般來說,只要寶寶認真吃飯,都是不存在多少缺鈣問題的。哺乳期的寶寶,一般都是吃母乳的,寶媽現在吃得都好,補缺營養,那麼奶水中的鈣含量也是非常豐富的,寶寶吃母乳也是不存在缺鈣問題的。
6個月以後的寶寶,添加輔食後,可能就會慢慢斷奶,但是依舊會給寶寶吃奶粉,這樣寶寶也是不容易缺鈣的。
此外,如今的寶寶從小都是會吃魚肝油的,能夠促進鈣的吸收,也不用擔心寶寶對鈣吸收不好的問題。因此,寶寶日常飲食,是能夠很好地滿足寶寶對鈣的需求。
寶寶睡眠質量不好
寶寶出現蹬腿情況的時候,一般都是寶寶進入淺睡眠的時候。如果寶寶睡覺經常出現蹬腿問題,那麼就說明可能是寶寶睡眠質量不好,深度睡眠時間少。這可能就是寶寶白天睡覺時間太長,或者缺乏運動了,從而導致寶寶晚上睡覺的時候,也不是很累,從而更多的時間都處於淺睡眠。
睡覺前玩得太興奮
寶寶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如果寶寶睡覺前玩得太過興奮,那麼寶寶睡覺後,神經系統肯可能依舊處於一個興奮狀態,從而導致寶寶出現無意識地蹬腿情況。
睡覺蓋得太厚,穿得太多
父母在很多時候,都是擔心寶寶感冒受涼的,尤其是如今到了秋季,天氣漸漸轉寒,就更加擔心了,因此,給寶寶蓋得多,或者睡覺穿得太多,導致寶寶身體發熱,睡覺不舒服,從而就會下意識地做出踢腿蹬被子的動作。
其實對於寶寶來說,很多時候都是冷得熱不得的,一熱反而更容易生病的。因為寶寶體溫較高,睡覺的時候,穿得太多,或者蓋得太厚,就更容易出汗,不是蹬被子,就是衣服被汗水打溼,更容易感冒受涼,不利於寶寶健康。
寶寶自身原因
寶寶太小,容易缺乏安全感,如果寶寶一個人睡覺,或者一個人睡在一邊,就容易缺乏安全感,到處亂翻、蹬腿等。只有當寶寶靠近媽媽的時候,寶寶才會睡得踏實安穩一些。
此外,也可能是寶寶身體不適,出現蹬腿問題,其實是寶寶身體本能的一種緩解不適的反應。
白天少睡多活動
寶寶大一些後,在白日裡寶寶午睡的時間,也要相應縮短,不要為了自己可以輕鬆休閒一下,就讓寶寶一睡就是一下午,這樣寶寶白天睡得太多,並且沒有太多活動的話。到了晚上,寶寶就會很精神,很晚都不睡覺,或者很難進入深度睡眠。
因此,在白天,我們需要注意控制寶寶午睡時間,多讓寶寶活動玩耍,消耗多餘的精力,到了晚上,才會累,才更容易入睡,進入深度睡眠的。
睡前不要玩得太興奮
寶寶睡覺前,就不要讓寶寶玩得太興奮,也不要讓寶寶看太久電視,吃太多東西,應該儘早讓寶寶上床睡覺,給寶寶講故事,聽一些催眠曲,讓寶寶的精神放鬆下來,這樣寶寶睡覺的時候,才會更好地進入深度睡眠,提升睡眠質量。
睡覺穿衣蓋被子要適宜
寶寶睡覺的時候,最好給寶寶蓋一個小被子,不要讓寶寶穿得太多,蓋得太厚,以免寶寶因為太熱不舒服,而踢被子蹬腿等。
及時就醫
如果寶寶是因為身體不適,疾病原因的話,那麼最好儘早就醫。如何判斷呢?如果寶寶因為蹬腿等嚴重影響睡眠,那麼就需要帶寶寶去就醫了。此外,也不要讓寶寶過早地與父母分開睡,在小時候,寶寶更需要父母的安撫與照顧。
其實在以前,我也以為寶寶蹬腿是因為寶寶缺鈣,或者是長個子了。但是隨著我有了寶寶後,就不斷學習積累育兒知識,才知道,這時沒什麼科學依據的,按照這樣的說法,給寶寶補鈣,依舊沒有多少效果。你是否也曾遇到這樣的情況呢?
(所有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 作者簡介:張女子育兒,從事育兒工作10餘年,家裡有2個調皮鬼。多平臺帳號同名,優質育兒領域原創作者,專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與寶寶一起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在育兒路上有什麼困惑,可以關注我。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留言、轉發、評論哦。你對我的一次微小鼓勵都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