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保險的你,有沒有遇到消費遭遇誤導、權益受到損害想要投訴的時候?哪些公司頻頻被消費者投訴?投訴內容涉及哪些方面?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公布了2017年針對145家保險公司的投訴處理考評情況,其中財產保險公司73家,人身保險公司72家。在這些公司裡,新華人壽15.99分在壽險險企中排名72名墊底,而中華財險以42.77分在財險險企中墊底。 網際網路保險則總體評分較低,眾安在線以48.88分在參評的73家企業中排名69名。
財產險
中小險企排名靠前 中華財險墊底
在此次公布的投訴處理考評情況中,中國銀保監會表示,財產保險公司投訴相對量指標以車險投訴為主,兼顧非車險,分設車險億元保費投訴量、非車險億元保費投訴量和非車險萬張保單投訴量3個指標。
其中,車險億元保費投訴量考評財產保險公司車險投訴數量與車險業務保費規模的關係。指標滿分20分,以行業均值為基準,按公司指標值與行業均值的高低差距計算得分。2017年,財產保險公司車險億元保費投訴量平均得分8.29分,得分整體偏低。得分低於12分的公司有48家,佔比65.75%;得分高於12分的公司有25家,佔比34.25%。滿分公司15家,佔比20.55%;0分公司21家,佔比28.77%。
非車險億元保費投訴量考評財產保險公司非車險業務投訴數量與非車險業務保費規模的關係。按公司指標值在行業的高低順序計算得分。指標滿分5分。部分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小額險種多,投訴量相對於保費規模高,該指標項下得分偏低。
非車險萬張保單投訴量考評財產保險公司非車險業務投訴數量與非車險業務保單數量的關係。按公司指標值在行業的高低順序計算得分。指標滿分5分。部分農業保險公司團體險保單比例高,產生的投訴量相對於保單數量多,該指標項下得分偏低。
具體到公司而言,在滿分100分的前提下,外資財險大多排名領先,排名靠前的以中小型險企為主,而大型險企則大多表現不佳。其中,得分最低是國內老牌險企中華保險,得分僅42.77分,在73家財險公司中排名墊底。此外,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大地財險、國壽財險、太平財險等國內知名大型險企得分也均在及格線以下。而財險老大哥人保財險今年除了投訴處理得分不理想外,在今年以來的保險監管中也屢屢登上「黑榜」,據統計2018年以來,該公司已經收到了20封罰單。
若統計人保、平安、太保、國壽財、中華、大地、陽光、太平、信保和天安這十家國內保費收入前十的公司中,在財險公司總體投訴考評平均得分68分的情況下,僅太平洋財險、陽光財險和中國信保評分及格。
人身險
新華人壽排名墊底
人身險公司投訴量考評兼顧各保險公司渠道構成、產品結構、業務規模等差異性特點,分設億元保費投訴量、萬張保單投訴量、萬人次投訴量3個指標。億元保費投訴量平均得分6.43分,萬張保單投訴量平均得分4.42分,得分整體偏低。從萬人次投訴量來看,部分養老保險公司投訴量相對於承包人次較少。
具體到公司,人身險公司投訴處理排名與財產險類似,中小險企排名靠前,大型險企排名靠後,其中富德生命、人民人壽、中國人壽、新華人壽排名墊底。
比財險更為慘澹的是,若統計國內保費收入前十的壽險公司中,在壽險公司投訴考評平均分約70分的前提下,國壽、平安、安邦、太保、泰康、太平、新華、人保、華夏和富德生命這十家公司,僅安邦人壽以1分超過平均值,其他九家公司均在平均線以下。
業內人士解答
大公司考評成績普遍扎心 或與業務量大有關
據業內人士透露,保險消費者投訴內容裡,銷售誤導問題和合同糾紛是受理調查最多的涉嫌違法違規問題,大多是反映銷售人員誇大保險責任或收益、對條款講解不清、隱瞞解約損失、理賠分歧等問題。此外還有承保違規、未兌現服務承諾、拖賠、電銷擾民的投訴。
而之所以幾乎每次監管部門通報的投訴處理考評總是大公司普遍墊底,該業內人士表示,這與大公司的業務量巨大有直接關係。他解釋,在保險消費投訴統計中有億元保費投訴率、總投訴量等多個指標,而大型險企由於客戶多、業務件數多,產生投訴件的概率就會大幅增加,總投訴量普遍高於中小型險企。
不過針對部分大型險企億元保費投訴率依然居高不下,該人士表示,與總投訴量的統計相比,億元保費投訴率這一指標更加公平、也更能客觀真實的反映一家保險公司合規合法經營、理賠和處理客戶關係的能力。因此,億元保費投訴率較高的公司,保險消費者在選擇保險公司時建議慎重考慮。
附表:
成都商報客戶端記者 田園
編輯 餘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