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進入十二月
雪花與寒意襲來
點一杯溫暖的喜茶
參與愛心扶貧項目
12月15日-12月30日
在喜茶全國門店
通過支付寶付款或者通過支付寶小程序下單
每消費一筆
喜茶都將捐贈1元
支持雷山茶產業發展
茶香也怕山高路遠
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山縣,景色秀麗,群峰連綿。隨處可見的苗家吊腳樓,與高山相互輝映。因為海拔高,常年雲霧縈繞,更是讓這裡如仙境一般。
這座美麗的小城就是茶農李通平的家鄉。
優越的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這裡本應該是老天爺賞飯吃的茶葉生產好地,但是現實卻很殘酷,李通平所在的望豐鄉三角田村是常年建檔立卡的貧困村,勞動人口少,是青壯年都不願意留下的「空村」。
三角田村全村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65戶233人,多數是留在村子裡的是上年紀的老輩人,僅靠著一點茶園為生。
巍峨的高山層巒疊嶂,修路成為大麻煩,整個雷山縣也沒幾條筆直的公路,更別提這大山深處的小路了,村子裡交通不便,多數人從沒有走出過雷山縣。
這裡海拔高,多山,可以使用的耕地面積小,加之特殊的天氣,種茶成為大多數人家務農的選擇。但是,分散的茶園大小不一,規模化生產困難,管理起來也是十分麻煩。這裡都是世代的茶農,沒有新的生產技術的進入,雷山的茶園還保持著十幾年前的手工化生產,產能不僅低,制茶技術也跟不上,茶葉的品質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近幾年,外界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更加優質的茶葉不斷的湧入市場,但是李通平家鄉的茶園卻依舊產能低,跟不上市場的要求,逐漸被市場遺忘。
掙不到錢的青壯年逐漸離開村子外出務工,大片大片的茶園被荒廢,無人管理,雜草遍布在茶樹周圍,原先綠油油的茶園也逐漸枯黃,這座以種茶為生的小村莊也逐漸失去生機,陷入更深的貧困。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對於從小跟隨父親學習做茶的李通平來說,這種情景是他不願看到的,李通平說:「雷山的地理環境優於許多地方,種出的茶葉製成的茶品質也有保證。」就這樣茶園荒廢了,真的太可惜了。李通平希望能夠用自己的力量做好家鄉的茶葉產業,讓家鄉發展起來,讓村民們擺脫貧窮的生活。
決心做好茶葉的李通平加入的村裡的生產合作社,自己帶頭種了15畝的茶山,把自己多年的種茶經驗分享給村民們,與村民們商討著如何才能提高茶葉的品質。
李通平每天都穿行在茶園中,戴著鬥笠,不時彎腰查看一下茶樹的長勢,掐下來的茶青嫩綠嫩綠的,放一撮到手裡,清香撲鼻,過著詩句中:「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務農生活。
但李通平還是每天都發愁。
茶葉生產技術差、設備不先進、銷路短缺,經營困難,生活艱苦……雷山的茶農們急需新的生產技術與生產模式的支持。
愛心助農 喜愛有你
為了幫助這些人更好的發展,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產業扶貧計劃,多年來,支持了很多像李通平這樣的骨幹,他們遍布於四川、雲南、廣西、新疆、山西、陝西、吉林以及內蒙等中西部地區,分別從事著多種多樣的農產品生產。
這些骨幹們為了建設更美好的村莊,駐守社區,守望家鄉,用微薄的努力,為家鄉的農村發展事業提供服務。
2019年7月,喜茶與中國扶貧基金會籤訂了持續3年的產業扶貧計劃。將捐贈300萬元用於全國不同地區的產業扶貧項目,以產業扶貧、弱勢群體幫扶為切入點,配合全國脫貧攻堅戰略,結合地方特色公益活動等舉措,將靈感注入愛心,持續地回饋社會。
首筆將以支付寶消費捐的方式支持雷山茶產業發展。通過培訓幫助茶農提升生產技術和合作社管理能力,培育區域公共品牌,完善上下遊供應鏈等措施,最終實現茶業經營良性運作,提高合作社自我造血能力,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耕者有尊嚴,食者得健康。像李通平一樣的務農人,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雙手,種植出更多優質的農產品,依靠辛勤的勞作去創造美好的生活。
複製 【http:/ShIjyw161MS】
前往支付寶首頁進行搜索
參與愛心捐贈
和喜茶一起愛心助農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你最喜歡喜茶的哪個產品】
截至12月18日17:00,點讚最高的評論前5名
可獲得喜茶贈飲券一張
這個寒冬
唯熱奶茶與愛不可辜負。
期待您和我們一起,
用愛心支持貧困鄉村農業,
讓村民們生活更美好!
原標題:《你的喜茶好了,加愛不加價!》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