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店門口排隊的總是喜茶?茶界「交際花」的營銷思路

2020-12-16 微觀商學

「一個賣茶的,門口怎麼這麼多人排隊呀?」

「為什麼什麼時候來,都要排隊!」

"喝茶的人瘋了?"

「它怎麼又和化妝品搞聯動啦!」

這個讓人排著一字長龍的隊伍,叫做喜茶。

門口聚集的年輕人熙熙攘攘,拿到茶的瞬間,他們不是去喝,而是拿起手機美美的拍了幾個自拍。可見,喜茶不僅好喝,對於年輕人來說更是種潮流。

年輕人的狂熱追捧,甚至催生出了「喜茶黃牛」這個新職業。黃牛」代購往往加價幾十元,火爆的需求讓這些「黃牛」賺得盆滿缽滿。喜茶的影響力和市場需求程度可想而知。

市場上網紅奶茶如過江之卿,口感好的,包裝精美的也不在少數。可為什麼只有喜茶能夠做到讓人如此追捧?2020下半年,實體店凋零,喜茶的成功又能否給我們一些啟發?

這一切,得從喜茶的創始人,92年出生的聶雲宸身上講起。作為一個不懂茶的90後,能殺入傳統的茶飲行業,走出自己的新路,聶雲宸的身上絕對不是只有運氣。

一、資本介入

資本永不眠,永遠追逐潮流。2016年,在擴張中的喜茶,拿到了IDG領投的超過1億元的A輪融資。同時喜茶利用IDG多年專注投資形成的資源矩陣,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傳播力。

二、選址

黃金地帶,是提升認知度最快的方法。喜茶在上海的第一家店就是選擇在了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廣場,傳說中每天有一萬人約在那邊見面。然後選擇「中心開花」的方式,迅速在周邊增加喜茶店鋪。

三、喜茶式的裝修

喜茶文藝清新的裝修獨成一派,營造出素雅但是又有格調的氛圍。現代年輕人追求這種文藝感覺,所以他們更有動力去拍照轉發,這無形幫喜茶做了宣傳。

除此以外,喜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殺手鐧。也是它茶界「交際花」的由來瘋狂聯名,所以不斷破圈仔細想想,跨界聯名已經火了三年多,但是在這股風潮裡,喜茶始終是網紅茶界的領頭者。

喜茶自2017年以來,已經聯動了54個不同的品牌。從聯動的品類來看,食品飲料仍是喜茶聯動次數最多的,達到20個。其次則是國潮服飾、文創、生活用品、化妝品。除此之外,喜茶還與不少網際網路大廠「惺惺相惜」,和QQ音樂一起捆綁銷售麻薯和綠鑽卡,賣茶的同時也賣賣和愛奇藝的聯名杯套,甚至還和美團推出環保周邊。

不過,喜茶的營銷活動不追求銷量,而是想讓更多人了解喜茶品牌。

也就是為了更好的傳播和做出良好的口碑。通過聯名提高品牌熱度和認知度。這一點也實際的達到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通過自己喜歡的別的品牌了解到喜茶,等於給喜茶做了無數個引流的渠道。良好的口播傳播和受眾很高的認可度使得喜茶迅速破圈,得到了更多年輕人的追捧。

前段時間supreme被一家紙媒把LOGO印了上去,結果這份報紙漲到一千塊。一個LOGO能這麼值錢,證明的是品牌文化的號召力。每個成功的品牌,銷售出去的產品,其價值決不是產品本身的使用價值,而是其品牌文化。這個道理喜茶明白,且喜茶的野心不小,它也想銷售文化。

喜茶推出聯名的日化、彩妝用品,可以讓消費者在除了購買茶飲之外的場景再度回憶起喜茶這個品牌。不斷通過產品特色,進一步強化品牌辨識度。

喜茶還在不斷嘗試自己的各種IP在其他品類的商業化可能。其中的商品和周邊已經覆蓋了零食、節令食品(比如粽子)、杯子、帆布袋、徽章、數碼配件等等。在同質化非常嚴重、產品迭代迅速的現制茶飲行業,喜茶瘋狂的聯名營銷,成為Ta保持自己競爭優勢的一大法寶。

喜茶已經滲透到人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只要年輕人還在追求時尚,他們就總會從一些自己認可的品牌那裡接觸到喜茶喜茶的經營蘊含著孫子兵法的智慧喜茶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熱度與銷量,它贏就贏在繞過了價格戰,而是從其他,質量,服務,宣傳等方面彎道超車。

正是孫子兵法中說的「避其銳氣,擊其惰歸」。如果在市場裡,以強打強,一味地打價格戰,不僅無法給市場留下深刻印象,也可能兩敗俱傷。反之,換個思路,不斷提升產品的滲透率,先給市場留下足夠多的印象,再通過良好的口感,精美的店面環境鎖死顧客,反而能夠彎道超車。

對小微企業的警惕對於奶茶,餐飲這些大賽道,競爭之下永遠廝殺不斷。這個時候的小微企業不適合貿然下場,不僅需要謀而後動,更要清晰的認識到自己和對方的差距,在差異化中,開發出屬於自己的營銷打法,強化自己的王牌環節。

最後,用自己最堅硬的地方撕開市場的口子。2020下半年,喜茶總體表現依然強勢,可是個人和小微老闆又是否能入局,獲得一杯羹呢?除了喜茶還有什麼類似的潛力品牌和行業呢?除了喜茶的打法,小微企業還能有什麼營銷的思路?現在我把相關的行業智慧,整理在一張「營銷地圖之中」,還有整整一套企業系統管理的課程。

如果你在2020年的實體經營中遇到困惑,私信或留言「實體店破局」。

我把地圖和課程,免費分享給你!

相關焦點

  • 從喜茶多肉葡萄來看,學習如何打造交際花產品?
    這種產品和營銷兩者合二為一的方式,究其原因,與網紅品牌誕生的背景有強關聯。網紅品牌都是依託於網際網路興起的,一方面有實體產品運營的思路,比如線下的供貨渠道,線下門店等等;而另一方面也有網際網路產品營銷的思路,產品誕生於兩個環境,一個線下,一個線上,兩條生命線,從而也就有兩套並行運營的思維。
  • 喜茶們的「騙局」,開茶飲店真的是暴利嗎?
    這是因為一點點對標的是統一阿薩姆奶茶,希望顧客出地鐵時,會花13元對自己好點買一杯一點點,而不是在旁邊便利店花5元買一瓶阿薩姆奶茶。為什麼會排隊?每去一點點必排隊,長則40分鐘,短則20分鐘。排隊的多是附近上班族或逛街的人,80%為女性,年齡在20-35歲。為什麼總是排隊呢?
  • 5分鐘讀懂喜茶營銷套路
    全面學習小米的饑渴營銷如果小米是飢餓營銷的代表,那麼喜茶代表的是饑渴營銷。饑渴營銷,不斷的宣傳排2小時以上的排隊,反而更刺激了消費者的消費欲望。長隊從哪裡來的?喜茶一再強調,他們沒有請人排隊(目測還是花錢請黃牛,找群演排隊了)。我們可以相信。那如何控制排隊呢?店內控制:在別的店,好了一杯之後就叫來用戶拿。如果要控制店內滿滿的人,不能這麼幹。
  • 喜茶親手消滅了排隊
    2018年初,他決定組建喜茶自己的研發團隊,開發一款小程序,消滅排隊。「很多人像你一樣,表示不解,排隊不就證明喜茶很火嘛」,公司內部疑聲四起,「投入太大了」,「沒必要做」,事實上作為一家線下茶飲企業,很多人對於技術的認識僅限於ERP、OA等內部管理系統,當時喜茶很多技術相關的工作都是交給第三方外包來做的。陳霈霖力排眾議。
  • ...絕非排隊那麼簡單|茶顏悅色|長沙|茶顏|武漢|武漢天地|喜茶
    是的,這家奶茶店的開業打破了自疫情解除以來這座城市的慣常和平靜。據當地最大的都市報——楚天都市報報導,前天半夜就有人專程從武漢光谷坐末班地鐵前來「蹲守」。早上6點多:排隊候買的顧客就在陸陸續續排隊。8點多:顧客就被現場工作人員告知需要排隊2-3小時,隊伍也從茶顏悅色門口的圍擋排到了武漢天地外馬路邊。9點不到:已有近1000人在排隊等候。
  • 開茶飲店水有多深?全案解析喜茶、一點點、COCO、答案茶……為你...
    2017年,喜茶走紅網絡,門口排起長龍,最火的時候,一杯30元的茶被黃牛炒到翻倍。 作為阿薩姆奶茶的腦殘粉,為了做這篇專題報導,我特地在美團點了3杯喜茶,加起來85元,由於沒有開放外賣,只能讓人跑腿兒,跑腿費17元,最後茶送到的時候,我還得出80元的代購費。   3杯茶,我花了180元。貴到令人乍舌,讓我眼紅。
  • 開茶飲店水有多深?全案解析喜茶、一點點、COCO、答案茶...為你...
    喜茶真的是暴利嗎? 排隊兩小時,只為喝上一口喜茶,似乎只有茶飲品牌才能做到這樣的盛況。 2017年,喜茶走紅網絡,門口排起長龍,最火的時候,一杯30元的茶被黃牛炒到翻倍。 購物中心另有兩家奶茶店,均為不知名品牌,一家在3層(電影院門口),一家在負1層,位置不如喜茶。店內均有兩名店員,提供30-40個茶飲品類,單杯售價約12-20元。雖然有價格優勢,但鮮有人光顧。
  • 你為什麼願意為了一杯喜茶排隊四五個鐘頭?
    在周六下午人流如織的廣州花城匯,喜茶店面門口早已排成了長龍。在排了將近一個小時之後,我也終於拿到了自己的芝士芒芒。相比上海來福士廣場店動輒三四個小時的排隊時間,高峰期一個小時的我已經算是幸運了。起家於廣東江門,喜茶如今九成的店鋪都位於廣東地區。不過就算店面多了,在廣深地區的主要商圈,想要喝到 「網紅」 喜茶還是得老老實實地做好排隊的準備。
  • 2020十大最受歡迎茶飲品牌出爐,第一名是「交際花」喜茶?
    聯名產品一雙手都已經數不過來的奶茶圈「交際花」喜茶以92.11分斬獲第一名位置,口碑一直很好的茶顏悅色獲得第二名,緊隨其後的是奈雪的茶、蜜雪冰城、COCO、書亦燒仙草、一點點……受歡迎的奶茶品牌們新式奶茶行業瞬息萬變,多少淘汰與崛起都發生於眨眼之間。
  • 喜茶背後的營銷諮詢公司-滬琛策劃是如何幫助喜茶破局?
    喜茶背後的營銷諮詢公司(上海滬琛品牌營銷策劃有限公司)預測,新式茶飲的潛在規模在400億元至500億元,市場的發展前景廣闊。 巨大的市場前景理所當然的吸引了大批的入局者,比如喜茶、奈雪、因味茶、一點點等,不過市場利好只是推動行業發展的其中一方面,其他方面的推動也必不可少。 滬琛策劃認為:一方面,收益可觀。
  • 喜茶排隊催生代購生意 跑腿價格:百元一杯
    喜茶的「排隊營銷」早有耳聞,如今「排長隊」、「黃牛加價代購」的現象同樣出現在北京市場。北京商報記者日前在調查中注意到,儘管距離8月12日北京喜茶兩家門店開業已有10天,但在朝陽大悅城、三裡屯兩家門店,每一位前來購買喜茶的消費者仍然需要付出半小時到1小時的排隊時間。「一茶難求」成為喜茶的常態,由此也在各種網絡渠道催生出了「喜茶代購」生意。
  • 都2020年了,你還在排隊買喜茶?
    文丨史子楊一句「喜茶上新了!」,就可以掀起社交平臺的一片歡騰。另一邊,喜茶門店大排長龍,盛夏的暑氣,蒸騰著令人煩躁的等餐時長,也依然有大批人願意為此排隊,這才是最魔幻的。2017年至今,喜茶滿打滿算也火了三年。當某個品牌或產品被貼上「網紅」標籤時,十有八九,離過氣也許就不遠了。但喜茶是個例外。
  • 排兩小時隊買杯喜茶引爭議 有「黃牛」月入萬元
    (原標題:排兩小時隊買杯喜茶引爭議 有「黃牛」月入萬元)排隊兩三個小時,只為買一杯茶,這種被認為難以理解的事情,正在一個名叫「喜茶」的「網紅店」前上演著。這些顧客為什麼願意排幾個小時的隊?「黃牛」代購月入萬元是否為真?商家到底有沒有僱人排隊?對此,中新網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喜茶。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 攝他們為啥願意排長隊只為買杯茶?
  • 回來了,喜茶北京首店
    :酒釀桂花凍、多肉葡萄、芋泥波波奶茶店名:喜茶 地標:三裡屯太古裡喜茶北京首店,升級回歸喜茶北京三裡屯黑金店,2個月前宣布重裝升級,現以全新店型,與我們再次見面· 排隊打卡地標 · 3年前喜茶的到來,幾乎在全北京造成刷屏,好多人排隊2小時也要打卡。
  • 為什麼喜茶不用排隊了?一個奶茶網紅的技術修養
    【「排隊」一向是人們對網紅奶茶店的刻板印象,喜茶正在試圖改變這種印象。】文/ 邱月燁 編輯/ 李惠琳一個多月以前,喜茶在店門口貼了一個二維碼,用微信掃一掃後就會進入一個集合了堂食點單、預約和外賣的小程序。
  • 茶顏悅色、喜茶、海底撈……那些天天排隊的品牌做對了什麼?
    說到迷惑行為,第一個要提的就是「排隊」。喜茶、海底撈、外婆家、耐克、星巴克....永遠在排隊,預定,搶購。近年來,網紅品牌層出不窮,排隊、拍照、發圈,成為探訪網紅品牌的標準「姿勢」。為了買一杯奶茶、一斤點心,排隊一兩小時的現象並不鮮見。譬如,鮑師傅最高排隊7小時,喜茶平均排隊2到3小時。
  • 吃完喜茶、鮑師傅等7家店之後,發現網紅小吃都有這些共同點
    夢花街餛飩、阿大蔥油餅:基本上靠的是口碑營銷,以消費者口口相傳的形式來傳播。然後吸引各路媒體報導,名聲太大招非議後關門。最後引起總理的重視,一次座談會後,名聲大漲。喜茶:捨得砸廣告,精通線下營銷。以上海為例,喜茶店尚未開業,就已經把上海很多知名媒體和平臺統統砸了一遍。開業前三天買一贈一,然後藉助排隊效應和消費者自發的曬圖,進行二次傳播。
  • 喜茶:價值160億的奶茶店營銷用的就這5個套路,一點點:我也在用
    我們總結下來5條營銷手段,供大家參考第一,飢餓營銷排隊:你會看到很多網紅奶茶店經常在排隊,給人的感覺這家店非常火爆,好喝,很受歡迎。在2017年一點點就被爆虛假排隊,奶茶店願意花錢僱員演戲。這比直接拿錢做廣告帶來的效果更好。
  • 從喜茶、太二酸菜魚等品牌看飢餓營銷!細數餐飲飢餓營銷的套路!
    說白了,其實就是給消費者製造想買而買不到,想得到得不到供不應求的一種營銷方式。喜茶先來說說近年來一直大熱的喜茶。眾所周知,喜茶通過開創奶蓋這種新茶飲的創新,拉動品牌和產品,營造了核心競爭力。再僱傭大部隊用排隊買單的現象製造營銷手段,直觀地引發大家好奇,嘗鮮的想法。還會尋找自媒體等大V號,在自媒體平臺上營造一些話題新聞。如:辛辛苦苦排隊幾小時,波波茶居然賣完了?
  • 融資都要排隊的喜茶,排隊已久的騰訊能成功「買」到喜茶麼
    喜茶還在排隊麼?是的。但是這回排隊的不光是我們買飲品喝的人,而是市場中的各種大佬,他們,正等著能有機會為喜茶投資。喜茶在營銷和銷售上的許多創新做法,不僅讓喜茶成功出圈,還建立了自己的品牌高地,成為其在市場競爭中最重要的護城河,讓其他對手無從複製也無法超越。與瑞幸的賠本賺吆喝不同,喜茶自創業到現在,一家虧錢的店都沒開過,均是用自有資金開店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