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史子楊
一句「喜茶上新了!」,就可以掀起社交平臺的一片歡騰。另一邊,喜茶門店大排長龍,盛夏的暑氣,蒸騰著令人煩躁的等餐時長,也依然有大批人願意為此排隊,這才是最魔幻的。
2017年至今,喜茶滿打滿算也火了三年。當某個品牌或產品被貼上「網紅」標籤時,十有八九,離過氣也許就不遠了。但喜茶是個例外。
2019年是喜茶正式將「靈感之茶,中國製造」作為品牌理念推出的元年,拓張速度和產品創新步伐較往年明顯加快。但成績亮眼的背後,關於「價格虛高,營銷過頭」、「排隊時間長,黃牛擋道,也就騙騙趕時髦 『後浪』」的吐槽聲也不絕於耳。身後邊還有奈雪、樂樂茶奮起直追,不知喜茶的長隊還能排多久。
這個喜茶最廣為人知的slogan,你要是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它存在於喜茶官網、小程序、公眾號的C位,以及店內裝修、飲料杯,海報,甚至店員圍裙上。
他們有多追求「靈感」呢?回首喜茶近些年的品牌廣告,幾乎都和「奇思妙想」掛上了鉤,畫風常常跑偏。
和杜蕾斯的合作更是開車開進小黑屋,被央視點名批評。廣告文案常常翻車的喜茶,最大優勢還是營銷帶來的品牌勢能。這以至於喜茶在一個非剛需的品類,做出了一個近乎剛需的品牌。你可能會為了喝上一杯喜茶,在門店排隊兩小時;你可能也會找代購、找跑腿,滿足你想喝奶茶的實時願望。你可能在朋友圈打卡,照片是清一色的虛化大門,唯有那張價標最為高清,給人家免費廣告打得飛起的就是你,這擱其他品牌簡直難以想像。
話歸正題,喜茶的確是「靈感之茶」,從寂寂無名到眾人皆知,保持源源不斷的創新能力或是喜茶走向成功的重要推動力。其公布的經營數據顯示, 2019年喜茶共推出240餘款新品,除了應季飲品,還有麵包、冰淇淋、咖啡等多種品類。如此頻繁的出新速度,總帶關懷微笑的肯德基爺爺都要驚坐起,請戰與其battle!
過去的中國茶飲行業,產品迭代能力受限,一直到2016年左右,喜茶帶著樂樂茶等新式奶茶品牌躋身被臺式奶茶佔領的現調奶茶市場,從原料、配方、形態上做出了創新,一躍而紅。
新式奶茶更健康,以喜茶為代表的新式奶茶已經告別了植脂末,用上茶葉和純奶;原創芝士茗茶系列,將鹹芝士與茶底融合;鮮茶水果系列,水果與好茶碰撞, 天然糖分溫潤中和;當季水果限定系列,選用鮮果搭配定製茶底,連果醬都不摻。
更個性,無論紅茶、綠茶還是烏龍茶,多冰、少冰、常溫還是正常冰,無論少糖、半糖、多糖還是不另外加糖,珍珠,波霸,椰果,紅豆、芋泥……吶,人生!不就是點一組最闊氣的小料,喝一杯最沉重的奶茶。
更貴,貴確實是大多數消費者對喜茶和其他新式茶飲的市場認知。2014年,別人奶茶賣七八塊一杯時,喜茶賣十二五塊,好了, 2020年了,甭管別人賣多少錢,他賣二三十五塊。
喜茶僅是場租和人力就花掉了經營成本的大頭,面積一百平方米以上的一線城市大店,場地成本佔每月固定成本的近30%,遠不是一般的街邊奶茶店能比擬的。
2018年喜茶聯合百雀羚的國潮營銷,把握了國潮流行趨勢,高顏值杯具吸粉無數。此後,喜茶與太平鳥、世興畫局、回力等品牌合作聯名,「致敬經典」、「國潮造風」也是穩刷了一波好感。
CBNData數據表明,目前年輕消費者對國貨、國潮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出圈效能顯著。從營銷的角度說,任何的營銷行為都需要為品牌製造出足夠的關注度,而喜茶向「中國製造」靠攏,「吸金效益」更為強大。
尤其是年輕消費者,經常將喜茶與星巴克作比較,認為喜茶將會是下一個「星巴克」。除了喜茶Brand from China、不接受加盟以外,無論是定位還是價格,兩者都極為相似。
星巴克官網顯示,截至目前,星巴克的中國門店已達到四千餘家,用枝繁葉茂來形容也不為過。作為新茶飲賽道的頭部年輕品牌,喜茶較之則遜色得多,但聶雲宸在接受界面新聞對話時表示:「我認為跟資本接軌是偉大公司必經的一條路。我喜歡的公司,比如Facebook、twitter、蘋果都是這樣過來的。」
他也確實是這麼做的,喜茶(深圳)企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成分中,HongKong Inspiration of Tea Co., Limited和Inspiration V (HK) Limited分別控股94%和6%。就這個股權架構和不斷進入的資本,喜茶未來在香港交易所和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也不是沒有可能。
就在今年春天,喜茶釋放出一個令人興奮的新信號——「我也可以做中低端」。2020年3月剛剛拿到C輪融資、估值超160億人民幣的喜茶,悄悄上線了一個全新子品牌——喜小茶。
喜小茶定位和一杯25元起步的喜茶不太一樣,價格相當接地氣,最低8元起。不過目前僅有廣東深圳樂淘裡店一家門店。如果試水成功,可以大膽預測喜茶這個子品牌將下沉至三四線城市,快速拓張,持續佔有市場。
所有人都希望喜茶能飛的更高,願景美好,但還需要更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