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民曾撿到金牌,鑑定後被要求上交,他卻熔成手鐲讓專家氣憤

2020-12-24 阿森侃史

引言

七朝文物舊江山。水如天,莫憑欄。——張舜民《江神子·癸亥陳和叔會於賞心亭》

文物是人類歷史遺留下來的瑰寶。不同於我們現在的書寫歷史的叢書、典籍,就如張舜民這首詩中所寫,觀文物有如一眼覽盡舊江山,文物的存在可以說就是歷史本身,對研究前朝歷史以及地理有重大意義和價值。但很多時候文物不僅是被專家發現,更多的時候是由普通群眾們無意間發現的。說來無奈,許多文物便毀於群眾手裡。曾經就有一農民撿到金牌,鑑定後被要求上交,他卻熔成手鐲的故事,讓專家氣憤不已。

不識貨,千年文物竟被熔成手鐲

九十年代的小山村中充滿了寧靜,當年的張姓小夥只是內蒙古一個村莊的普通農民,發現這枚金牌實屬意外。上世紀九十年代,小夥勞作後在像往常一樣在河流中摸魚,可這天不知為何魚兒們好像突然變聰明了遊動得飛快,所以收穫寥寥無幾。不甘心的小夥只好往更深去摸查,摸著摸著發覺手低觸感不對,不似河底泥沙,反而更像是金屬一樣的物質,在水草的根部埋藏,一般情況下很難發現,張大爺費盡力氣才將它拿出來,定睛一看,居然是一塊金色的牌令,上面還篆刻有幾個他不認識的字。雖然他不知此物到底是何物,但直覺告訴他這牌子一定價格不菲。

考慮到這牌子可能是黃金鑄成,歸家後他試了許多種民間檢驗的方法來檢測這到底是不是黃金。他 首先用牙咬試其硬度,後來又用火燒試其顏色,經過粗略地驗證,他與妻子都得出了這是塊黃金的結論。但由於心裡拿不了準,夫妻兩人還是找到了當地文物局試圖鑑別考證。

經文物局專家研究,這塊牌子不僅是金牌無疑,還是一件宋朝年間的文物,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據考證,這塊金牌上的文字是宋朝時期的敵對國遼國的文字,而遼國雖然是一個驍勇善戰的民族,但其手工技藝與同時期的宋無法媲比,流傳至今的遼國文物更是寥寥無幾,所以這塊金牌有的考古價值非常有分量,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考慮至此,文物局的專家勸解張大爺將它捐給國家做研究,可小夥才疏學淺,對歷史並不感興趣,他只知道這是塊黃金,價值連城,無論專家如何說他只想把金牌帶回家。且這塊金牌並非價值連城之物,所以對於張大爺的這個決定專家也只能聽之任之。可當專家後來特意走訪張大爺家欲繼續說服其上交文物時,那金牌已經被夫婦兩人找金匠熔成了一對手鐲,千年歷史,毀於一旦。專家卻也無法挽回。

文物保護

像當年那個一般意外拾得文物卻不上交的人其實不在少數,只是許多都將其收藏了起來,好好保管,據為己有當作傳家之寶,而後輩又將其拿來參加鑑寶大會時這些文物才得以再次出世。怕就怕有些文物還來不及出世被人知曉它的存在就毀於發現者之手,就像那塊遼國金牌一樣珍珠錯被當魚目。提高民眾的素養與認知使其擁有大局觀也同樣重要。

從另一角度來看,熔金牌事件發生在上世紀,那時的文物保護意識宣傳不到位也是造成這個後果的重要因素,當時的人們對於文物的歷史意義及價值沒有概念,只知見者有份,覺得東西既然到了自己手裡那便是自己的了。所以當時歷史工作者們才處境尷尬,如果民眾的素質跟不上,那麼只憑專業人士們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文物保護應該眾人參與,大家都重視歷史,理解文物的歷史意義,才能使文物得到最妥善的處理。

結語

說起文物,似乎它們離我們生活很遠,但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歲月流逝,無數個日夜更迭,歷史只在它們身上留下足跡,再過千百年,當我們不在了可能我們的日用品也會變為文物,我們的後人再用它們來研究推測我們的生活,就像我們用發現的文物來盡我們所能地描繪古人的生活。文物是為後人留下的線索。所以我們才要提高文物保護意識,不要讓先人為我們留下的線索蒙塵。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內蒙古男子撿到古代金牌,專家大喜:上交,他一氣之下融成金手鐲
    不過凡事有利就有弊,文物是別人撿到的,按理說誰撿到的就歸誰,所以一些人就想不通了,我撿到的東西憑啥要上交?就像這位內蒙古的男子,在河邊釣魚的時候發現河中有反光,偶然撿到了一支古代金牌,專家知道後大喜,要求其上交,他死活不給,甚至還一氣之下將金牌融成了金手鐲。
  • 花1萬買本「破」書,轉手賣了2600萬,專家:建議上交!
    內蒙的一個農民撿到金牌,然後把它融了!1998年的不知道的哪一天,在內蒙古一個小山村的年輕人在村口的小河內摸魚,然後在河灘的淤泥處摸到一個東西,這個東西四四方方的好像是塊金屬。一開始這個年輕人以為這是一個廢鐵沒有用處的東西,不過這個東西經過清水的洗滌之後,竟然是一個黃金的方牌,上面還有自己看不懂的古文字。
  • 河南農民拿「金碗」請專家鑑定,專家:你上交吧!老農:不能忘祖
    河南如今在國內不算是最富裕的城市,但在歷史上也是有文化底蘊的古都,所以在河南地區可是發現了很多歷史遺留下的寶貝,甚至是在河南地區還能發現以前達官顯貴的後代,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位河南的農民,拿著一隻金碗到文物局鑑定,專家讓其上交,卻遭到了農民的拒絕,這是怎麼回事呢?
  • 大爺撿到一把古劍,專家鑑定後要求上交,他索性打磨成菜刀!
    然而曾經有一個人卻毀壞了一件真貴的文物,這文物失去了它原有的價值,也讓我們失去了解這件文物背後故事的機會,他機緣巧合之下撿到了一把寶劍,但是卻因為自己的原因沒有保存好它,反而把這把稀世寶劍當成了菜刀,而當專家趕來時已經晚了,這件文物已經失去了它本身的價值變成一堆廢鐵,這讓專家們都非常遺憾,那麼關於這把寶劍又經歷過什麼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湖北農民珍藏「三足鍋」,專家建議上交國家,農民說它是傳家之寶
    不過並不是說這些文物販子就是文物專家,他們中間也有許多人不認識文物。因此社會迫切需要專業的考古專家專門負責鑑定文物古董之類的,從而誕生了鑑寶節目。鑑寶節目的出現確實讓專家發現了許多從未耳聞的文物,不過在鑑寶節目中也發生過各種意外情況。
  • 河南老人有一祖傳金碗,專家鑑定後勸其上交,卻被老人拒絕
    但是盜墓出的陪葬品,和戰亂時期被盜竊流落民間的御用金銀器也不少,河南老農就有一祖傳金碗,稱是御用之物,也就是皇帝用過的碗。河南老人有一祖傳金碗,專家鑑定後勸其上交,卻被老人拒絕 老農還將金碗拿給河南省文物鑑定中心的專家鑑定,金碗呈蓮花狀,內裡雕刻著一朵朵類似蓮花瓣的紋路,精美異常。金碗的外觀還雕刻著複雜的圖案和紋理,工藝十分精湛。
  • 甘肅一農民將自家使用5年的「鹽瓶」上交,專家大笑:無價之寶
    甘肅一農民將自家使用5年的「鹽瓶」上交,專家大笑:無價之寶導讀:中國的文物之多,是我們難以想像的。就像文物不僅僅在收藏家和國家手裡,有的普通農民在不知不覺中卻有著價值不菲的文物,這事情也是常見的。四年前,曾看到一些新聞,說是一個有錢人花了幾億買了一個雞缸杯,回到家後,沒有先珍藏起來,而是沏了一杯茶。等到茶水泡好,他一飲而盡。網友說道,這杯茶真貴。他之所以能夠閒情逸緻的喝著幾億杯子泡的差茶,前提是得有豐厚的資產。除了這個,還有一個更土豪的人,他用古董當放鹽的罐子,一放就是幾年。
  • 祖傳的「五色聖旨」,鑑定為真品,專家讓上交,他說了兩個字
    祖傳聖旨,兒子拿去鑑定,專家讓他上交,兒子堅決不給。因為這一件祖傳寶貝可是聖旨,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個老農,他家裡面祖代傳下來的寶貝,是一個五色的聖旨。老農生怕孩子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就不再努力了,所以一直等到臨死之前,彌留之際時,才把這件事情告訴兒子。
  • 男子拿一個破碗鑑寶,專家見後立馬說道:「最好上交國家」!
    男子拿一個破碗鑑寶,專家見後立馬說道:「最好上交國家」!相信大家經常看到某件文物又被拍賣出幾百萬數千萬的事情,其實每個人的家裡多多少少都有點舊東西,雖然不一定是真古董,但是很多人都會對這些舊東西妥善保存,但是因為要做鑑定的費用太貴,所以很少人回去鑑定,不過在央視出了一個節目之後,很多人都將自己家裡的舊東西都拿去鑑定,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說一說一個中年大叔拿一個「破碗」去鑑定結果被專家說最好上交國家的事。
  • 陝西農民挖到國寶級文物,獲得500元獎勵,他卻決定以後不上交了
    這些歷史文物大多都是文化的載體,因此研究價值也好經濟價值也罷一般都很高,關注社會新聞的人應該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報導,哪哪哪的人又找到了什麼寶貝,上交之後只獲得了少量的獎勵,這也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到底上交不上交呢?
  • 農民從地窟找到遺忘金牌,出售卻無人願收,經鑑定價值千萬
    老李只當他是一塊普通的牌子,隨手放進框裡帶回家。回家後老李將牌子清洗乾淨,發現這牌子並不簡單,它通體金黃,上面還篆刻著不認識的文字。於是老李叫來村裡有學識的老人幫看看這牌子什麼來頭。 老人雖然也不知道這個文字是什麼意思,但他說這可能是個文物,若真是文物那得是無價之寶。
  • 農民從泥沙中撿到一隻「金烏龜」,專家看到嚇了一跳,鎮館級文物
    農民從泥沙中撿到一隻「金烏龜」,專家看到嚇了一跳,鎮館級文物!華夏大地自古人傑地靈,傳承的方式多種多樣,有一種看的見得傳承叫做文物傳承。不知道我們在看到珍貴文物的時候會不會讚嘆於古人的智慧。而就有這樣的一個農民,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結婚當天,卻在幹活的時候看到一個金燦燦的東西,劉定權沒有多想就先藏進了口袋。回到家,他仔細的清理,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金燦燦的烏龜。在烏龜的底部還有文字,卻沒有人認識。大家就習慣性的把它叫做金烏龜。
  • 民工上交價值3億金鐲,專家私吞後卻被外遇搶走,事發後獲刑12年
    但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卻發生了一場鬧劇,一位民工挖出價值3億的金手鐲,上交後卻被專家私吞,專家欲送女友當禮物,不料卻反被搶劫,最終被判12年有期徒刑。他們看著這華麗的墓室就起了歪心,於是其中一個名叫羅月娃的民工偷偷潛入其中,挖出了一隻金手鐲,隨後又將手鐲轉交給了同伴武戊昌。武戊昌拿到金手鐲後,內心十分不安。
  • 陝西老農摸魚撿到一條「金蠶」,拒絕2萬收購,上交祖國後成國寶
    陝西西安,古城長安,歷史上先後有10多個王朝建都在長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許多網友評價西安是「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陝西地下遍處是寶,有一陝西老農摸魚撿到一條「金蠶」,拒絕2萬收購,上交祖國後成國寶。
  • 小學生撿到皇后玉璽,經專家鑑定後要求上交,上交後獲獎勵二十元
    小學生在玩耍拿回家後拿出來給父親看,父親看了之後便認出這是玉石,想著肯定不是凡品。當看到底下的字之後更是一驚。底下竟印著「皇后之璽」四個篆體字。皇后之璽第二日一早孔忠良父親帶著他就往鹹陽博物館奔去。通過專家鑑定後,看到「皇后之璽」這四個字就知道不是凡品,趕緊叫來館長一起研究,經翻來覆去研究之後,鑑定出此物為西漢皇后呂后的印信。
  • 理財-景泰藍手鐲價格是多少如何鑑定景泰藍手鐲?
    景泰藍手鐲是一種美術工藝品,始於明代景泰年間,景泰藍手鐲的質地是景泰藍。那麼,景泰藍手鐲價格是多少?景泰藍手鐲就是採用景泰藍的工藝手法,通過掐絲、點藍的技術製作而成的手鐲。肯定有很多人想知道景泰藍手鐲價格是多少,現在就由小編為向大家介紹。
  • 河北老農藏有一金碗,專家鑑定後興奮地要讓老農上交,老農:不交!
    可是當他把大床劈開兩半時,從大床裡掉出一個黑色的木盒。 老農想到兒子過兩年就要結婚,家裡卻沒有積蓄給兒子弄一棟房子,也許賣了這個金碗就能讓兒子順順利利結婚呢。於是,老農便用布包好這個金碗,直接到縣城找專家鑑定。
  • 農民修房挖出三足鍋,尋專家鑑定發生衝突,專家:出土文物要上交
    要說到這件藏品的來歷,還真的不一般,是這位老農在修建自己家老房子的時候,從地裡面挖出來的,因為,形狀非常的奇怪,就像個鐵鍋一樣,雖然並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但是看起來應該是比較有價值的,所以就帶來了節目現場讓專家看一看,專家也給出了答案,確實是古董,是在遼金年代的三足鍋,專家還說這件寶物是唯一一件有這樣造型的,價值不可估量。
  • 小孩撿到玉璽上交國家,獲20元路費,為何45年後專家卻再次上門?
    有一個13歲的男孩,他偶然撿到了一枚皇后的玉璽,小孩將玉璽上交之後,獲得了20元的獎勵。本來以為事情過去了,想不到專家45年再次上門了。我們,來看看怎麼回事。13歲男孩撿到"石頭"欲鑑定1968年,陝西鹹陽,有一個13歲男孩名叫孔忠良。
  • 民工撿一價值3億金鐲,後被專家私吞送女友,暴露後判刑12年
    而文物鑑定這一工作就只有專家才能夠勝任,考古專家身經百戰對於大多數文物都是能夠準確鑑別的,但也不是所有的專家都能夠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什麼意思呢?沒錯有這樣一些專家,抵擋不住文物自身價值的誘惑,將其私吞,比如在中國就有這樣一位專家,農民工挖到價值3億元的金鐲子之後便被專家私吞,後來還想著送給女友,結局如何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