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9月28日電 (鄭瑩瑩)在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指導下,由上海市黃浦區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社會信用促進中心、中國人保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和中國中小企業協會聯合主辦的「信用大數據創新應用大賽啟動儀式」28日召開。
(上海市經信委 供圖)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張英通過視頻方式為本次活動致辭,她指出,數據作為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的核心生產要素正加快成為社會的新共識,下一階段,要著力做好轉型深化,一是要加快以數據要素為核心的模式探索,二是要深化跨領域跨層級的場景應用,三是要加強以安全合規為導向的規則體系研究。
黃浦區副區長楊東升先生出席活動並致辭,他說到黃浦區高端服務業發達,在金融服務、專業服務、商貿流通、文化創意、休閒旅遊、航運物流方面都有著豐富的數據應用場景。當前,黃浦正在積極發揮綜合優勢,著眼於發展數字經濟,統籌謀劃提升城區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未來將加快發展金融科技、聚焦人工智慧、大力發展在線新經濟。他希望能藉助本次大賽,匯集一批優秀的數據創新應用項目,共同推動黃浦數字經濟建設,為區域經濟快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上海市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處處長裘薇、上海市黃浦區科委主任胡勇、上海市社會信用促進中心主任傅春、中國人保金融服務有限公司顧翼和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晟安共同啟動了信用大數據創新應用大賽。
本次啟動儀式中還進行了復旦大學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和上海市信用領域(社會信用服務)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共同設立的新經濟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的揭牌儀式,由復旦大學黃麗華教授、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孫戰平共同為新經濟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揭牌,未來研究中心將以實驗室的數據為基礎,開展區域產業經濟分析和相關課題研究。
(上海市經信委 供圖)
據悉,上海市自2018年起在全國率先開展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建設,致力於探索數據開放新模式、打造數據融合創新應用、促進產學研用深度結合、制定行業數據應用標準和規範。目前已開展了兩批11個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建設,其中,社會信用服務實驗室著力解決社會信用服務領域長期數據標準不統一、來源分布散、結構格式多的痛點,將形成以全國企業工商信息、失信信息、司法、行政處罰、智慧財產權等橫向數據和食品安全溯源領域、貨櫃貨運領域、車輛維修領域、非公醫療領域、旅遊等跨行業和跨領域的社會信用信息為基礎的樣本資料庫。實驗室的主要成果是完成信用服務標準清單(管理標準、共享標準、應用標準)、信用產品能力清單(產品、服務、解決方案)和信用研究成果清單(理論研究、標準研究、應用研究)的「三清單」的編制,並在此基礎上搭建面向社會各領域的信用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推動上海信用大數據的全面應用,同時依託北京、蘇州、杭州、鄭州、廈門、深圳、西安的合作單位向其他省市複製推廣。
本次大賽結合了黃浦區作為上海的經濟、行政和文化中心所在地的區位資源優勢,依託上海市信用領域(社會信用服務)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整合的開放數據、合規管理機制、公共服務平臺等建設成果和黃浦區在金融服務領域、專業服務領域和商貿流通領域的集聚效應,聯合人保金服和中小企業協會的行業資源,通過開放實驗室整合的數據資源和實驗室線下的研發和技術驗證環境,為參賽團隊提供數據和研發的基礎。本次大賽設置保險領域和社會服務領域兩個專題分賽,採取線上和線下模式,最後將通過行業專家和大數據領域專家評審後形成比賽優勝團隊。活動中,人保金融服務有限公司金融保險科技中心負責人顧翼和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工委會教育培訓部主任夏聞超分別對保險領域和社會信用服務領域的比賽情況做了介紹。
在專家主題演講環節,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孫戰平給大家帶來了「信用大數據助力數據新經濟發展」的主題分享,人保金融服務有限公司金融保險科技中心負責人顧翼介紹了「保險科技創新生態建設」,中小企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晟安就中小企業如何利用信用大數據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做了「中小企業在社會信用產品應用中的作用」分享。新成立的新經濟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產業經濟系李玲芳教授圍繞新經濟與產業發展做了專題報告。(完)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鄭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