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博丨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成立

2020-12-19 北京文博

11月30日,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成立,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劉玉珠出席成立儀式並講話。國家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新潮主持成立儀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物局等單位代表,國家文物局各司室、各直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儀式。

胡和平指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物考古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的成立,是文化文物系統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推進我國文物考古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舉措,既是考古事業、考古學界的一件大事喜事,也是文化文物系統的一件大事喜事。

胡和平強調,全國文化文物系統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自覺,把做好考古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挖掘好、守護好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歷史文化遺產。要加強考古發掘工作,配合實施好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中華文化資源普查工程等重大項目,不斷取得新突破。要強化考古研究闡釋,把研究作為核心職能,明晰發展思路、突出發展重點,努力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新時代考古研究高地,努力構建中國特色考古工作理論體系。要抓好文物保護利用,嚴格落實文物保護主體責任,在發掘、研究、保護、利用各環節突出安全第一,並在此基礎上推動考古成果活化利用,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讓更多考古成果走進學校、走進博物館,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要建設好人才隊伍,完善人才選用和激勵機制,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特別是年輕人熱愛、投身考古研究事業,讓考古研究事業後繼有人、人才輩出。

劉玉珠表示,國家文物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講話精神,積極研究推進考古事業發展,在中央各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組建成立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增強了考古工作者的責任感和信心,對我國考古事業產生積極深遠影響。下一步,要增強政治意識,提高考古工作重要性認識;要明確使命任務,加強基礎建設,破解行業難題;要加強工作規劃,提高考古能力,推動學科建設;要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加強「一帶一路」考古合作和全國水下考古「總平臺」「國家隊」作用;要提升科技應用水平,創新體制機制,促進協同創新,增強中國考古的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經中央編辦批覆同意,在原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基礎上組建成立,主要承擔分析監測技術、空間及微觀測量技術、新材料技術和數位化技術等技術考古科研,考古標準技術規範研究,組織水下考古、邊疆考古、科技考古、中外合作考古等工作,屬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資料來源:國家文物局

相關焦點

  • 打造中國考古的科技引擎—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訂暨實驗室主任聘任儀式
    2021年2月1日上午,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與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戰略合作協議籤訂暨實驗室主任聘任儀式在北京舉行。參加會議的嘉賓還有國家文物局人事司司長朱曉東,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司長閆亞林,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唐煒,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務委員聶曉偉等,儀式由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黨支部書記宋建忠主持。
  • 【關注】安溪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共建研究中心
    昨天(21日)上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安溪)研究中心共建籤約暨揭牌活動在我縣舉行。
  • 劉玉珠出席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全體幹部大會
    劉玉珠出席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全體幹部大會 2020-11-27 1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對考古工作提出最新8點要求!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運城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志峰,山西省文物局局長劉潤民參加座談會,座談會由國家文物局考古與文物保護司司長閆亞林主持。座談會上,首先由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吉林大學考古學院院長趙賓福、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王曉毅作主題發言。四位學者與大家分享了各自學習貫徹講話精神的心得體會,並探討了各高校考古、文博專業的發展方向。
  • 國家文物局辦公室關於開展2021年「高層次文博行業人才提升計劃...
    國家文物局辦公室關於開展2021年「高層次文博行業人才提升計劃」的通知辦人函〔2020〕797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局(文化和旅遊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物局,各直屬單位:為培養適應文博行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根據《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和新時代文物人才建設工程的要求,
  •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曲沃考古基地揭牌成立
    黃河新聞網曲沃訊(記者 張李鵬)12月12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曲沃考古基地」在臨汾市曲沃縣曲村鎮曲村聯合考古隊駐地小院揭牌成立省文物局副局長趙曙光,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王曉毅以及臨汾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孫奮增、曲沃縣委書記楊保春、縣長吳濱共同揭牌。提及曲村這個小院,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頗有感觸,他說,我們當前所處的這個小院是一座考古聖地、是中國考古學家的搖籃、是北大學子的精神家園、更是北大和山西考古同仁乃至山西人民友誼情誼的一個見證。
  • ...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座談會暨國家文物局-北京大學...
    郝平指出,建設高水平的、中國風格、北大特色的考古學是北京大學義不容辭的時代責任,學校將在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與兄弟單位和全國考古文博機構一道,從國家發展、民族復興、文明傳承的高度重新認識考古學,集中資源、重點投入,下大力氣支持和推進考古學及相關學科的建設。
  • 廳校合作培養高質量文博人才 湖北大學成立文化遺產學院
    1月9日,由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北省文物局)與湖北大學共建的湖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揭牌成立。學院的建立,將有益於培養適應湖北文物事業發展新形勢的專業人才,助推湖北文博事業與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廳校合作培養高質量文博人才 湖北大學成立文化遺產學院.mp32:53湖北地處華夏腹地,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燦爛的歷史在荊楚大地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豐厚文化遺產資源。
  • 湖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揭牌成立 「廳校合作」培養文博人才
    湖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揭牌成立  「廳校合作」培養文博人才  長江日報訊(記者鄧小龍 通訊員吳珊 鮮文濤)9日上午,湖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揭牌成立。該學院旨在培養有情懷、有特長、留得住的文博人才,為全省文物考古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江漢文明考古研究中心、湖北省文博人才教育中心也同時成立。
  • 國家文物局發布2021年高層次行業人才提升計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0日訊 9月9日,國家文物局辦公室下發關於開展2021年「高層次文博行業人才提升計劃」的通知。通知提到,國家文物局將與西北大學、北京建築大學、雲南大學等高等院校合作開展2021年「高層次文博行業人才提升計劃」,重點面向文博系統基層在職人員,招收碩士研究生。
  • 國家文物局:突出考古和歷史研究 生發文物保護新氣象
    2020-12-21 21:40:49 來源: 新鮮資訊一籮筐 舉報   新華社北京
  • 四川省文物局與南方科技大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將加強考古研究合作
    鍾欣 攝中新網成都12月25日電 (嶽依桐)記者從四川省文物局獲悉,25日,四川省文物局與南方科技大學在成都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考古研究、文化遺產保護展示利用領域的合作達成共識,將積極利用各自的資源優勢與學術優勢,對考古與文化遺產領域重大和前沿課題進行探索研究。
  • (文化)國家文物局:突出考古和歷史研究 生發文物保護新氣象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施雨岑)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裡,考古這個略顯高冷的學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在21日召開的全國文物局長會議上,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表示,要突出考古和歷史研究,生發文物保護新氣象,推進中國文化基因理念研究。
  • 湖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揭牌成立:「廳校共建」培養高質量文博人才
    長江網1月9日訊9日上午,湖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揭牌成立。該學院旨在培養有情懷、有特長、留得住的文博人才,為全省文物考古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撐。江漢文明考古研究中心、湖北省文博人才教育中心也同時成立。湖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由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北省文物局)與湖北大學共建。
  • 湖北省文旅廳與高校共建文化遺產學院培養文博人才_國內_中國西藏網
    中新網武漢1月9日電 (梁婷 邢君成)由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北省文物局)與湖北大學共建的湖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9日成立。  根據共建協議,雙方將在湖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成立江漢文明考古研究中心,建設文博專業,申報文博專碩和考古學碩士點、博士點,建立教學實習基地及科研合作基地,開展國家、湖北省文物保護領域科研項目、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成立湖北省文博人才教育中心,開展文博專業本科、研究生定向培養,開設在職研究生進修課程,開展全省文物幹部的業務輪訓、社會文物從業人員專業技術、文博行業從業再教育等培訓工作;引入一批學科帶頭人
  • 湖北省文旅廳與高校共建文化遺產學院培養文博人才
    原標題:湖北省文旅廳與高校共建文化遺產學院培養文博人才   由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北省文物局)與湖北大學共建的湖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9日成立。
  • 中國宗教考古專業委員會成立
    會上,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社科院、四川大學、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石窟寺的管理和研究單位以及文博單位的74位考古學專家學者來到大足,圍繞「中國石窟寺考古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石窟寺考古報告編寫」「石窟寺考古人才培養」等展開學術交流,共謀石窟寺考古未來發展。
  • 專家談國家文物局關於民間文物鑑定新舉措
    試點單位的出臺,是否能讓民間文物鑑定走上正軌呢?就此,本報對7家文博單位進行了摸底式調查,並採訪了業界專家,獲得專業的參考意見。  七個試點:專家隊伍本土化 鑑定無法律效力   此次國家文物局公布了7家面向社會公眾開展民間收藏文物鑑定試點工作的文博單位。記者以普通市民身份,就鑑定的專家團隊、法律效力及收費等問題,對上榜單位進行了電話諮詢。
  •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在中國高等院校中,北京大學最早設立了考古學的教學研究機構。北大考古的歷史幾乎和中國考古學的歷史同樣久遠。學院擁有強大的教師陣容,現有教工107人。其中事業編在職49人(含新體制5人),勞動合同制9人,博士後8人,離退休41人。事業編在職人員中,教學科研系列35人(含新體制5人),實驗技術系列4人,博物館研究系列3人,圖書資料系列2人,行政崗位5人。
  • 魯中南文物保護考古研究中心開工奠基儀式在東沙河鎮舉行
    5月28日,魯中南文物保護考古研究中心開工奠基儀式在東沙河鎮舉行。省文化和旅遊廳文物保護與考古處處長王守功,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孫波,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黨總支副書記劉延常,江蘇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林留根,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所長張文瑞,安徽省考古研究院院長葉潤清,河南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鄭媛,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院長張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史前室主任李新偉,山東大學東方考古中心教授欒豐實,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方輝等考古專家和學者,棗莊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