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蘄春:一把蘄艾做成10億元產業

2020-12-20 荊楚網

蘄春縣萬畝蘄艾基地(資料圖片)

顧客現場體驗蘄艾精油功效(資料圖片)

 

  核心提示:在保障產品質量的基礎之上不斷推陳出新,打通線上線下渠道之後,蘄艾產業一步一步發展起來了。

 

  《支點》記者 林楠

 

  「1億、4億、6億、10億……」

 

  這一連串累增的數字,是湖北省蘄春縣蘄艾產業近幾年的銷售額。

 

  要知道,蘄艾曾一度淪落到「論斤稱、白菜價」的地步。不過幾年光景,蘄艾產業年銷售額就突破了10億元。不僅如此,全縣涉及蘄艾的加工企業已有130餘家。

 

  取得這樣的成績,蘄艾是乘了什麼樣的東風?

 

  牆內開花牆外香

 

  吳明星清楚地記得,2011年,他的家鄉蘄春僅有3戶家庭作坊式生產蘄艾製成的艾條等產品,年產量不足200盒(10支裝),主要銷給本地人。即便這樣低的產量,往往還有剩餘。

 

  吳明星還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他的一位河北朋友,在淘寶店上賣蘄艾精油賣得很火。一打聽,這些蘄艾精油的原材料,有些確實是蘄艾,但絕大部分卻是其他地方的艾草。再到網上搜索,發現打著蘄艾品牌的產品還真不少,且賣得都還不錯。

 

  一邊是正宗蘄艾在本地銷售慘澹,一邊是冒牌蘄艾在外地賣得很火。吳明星開始尋找原因。

 

  艾草多用於中醫療法中的艾灸,能起到驅寒祛溼、通經活血的功效。蘄艾是醫聖李時珍親自命名的一種野生草藥,遍布生長在蘄春的田間地頭,在《本草綱目》裡就有記載。因為蘄春地處北緯30度線上,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蘄艾含有其他艾草所沒有的側柏酮和異側析酮成分,精油出油率、熱燃燒值比其他艾草高10%以上,故熱穿透力更強,艾灸效果更好。

 

  正因如此,本地人深知蘄艾的功效,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自己採集蘄艾,製成艾條和艾絨進行艾灸,這就不難理解為何蘄艾產品在本地需求不大。以前蘄春交通信息閉塞,沒有人想到要「走出去」,也不知道究竟該如何「走出去」。

 

  從全國市場來看,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艾灸產品開始受到青睞。又因蘄艾久負盛名,當蘄艾產品在網上熱銷時,也就出現了「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局面。

 

  「蘄艾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電商」

 

  「為什麼本地人不通過電商去賣正宗蘄艾的相關產品呢?」吳明星回憶說,只有本地人自己做,才能將蘄艾真正做成品牌。

 

  2011年,吳明星回到家鄉,在淘寶上賣蘄艾製成的艾條等產品,主打原產地直發、正宗蘄艾等口號。之後,他創辦了湖北蘄網電子商務孵化園有限公司。

 

  發現這一商機的,並非只有吳明星一人,田群也是其中之一。2012年,原本做鋼構生意的他,在了解蘄艾的發展前景之後,果斷改行成立了湖北蘄艾堂科技有限公司,在淘寶上銷售「時珍驗方」牌系列蘄艾產品。

 

  但是,在假冒蘄艾系列產品已遍布市場的情況下,如何讓正牌蘄艾「走出去」呢?

 

  吳明星等人深知「團結就是力量」,本地電商人決定一起將蘄艾做起來,並做了一個大膽舉動——當時,網上的蘄艾艾條每盒賣20元左右,他們則將每盒價格翻了1倍,直接賣到40元左右,並在淘寶等網絡渠道上詳細曬出正宗蘄艾與其他艾草製成的艾條的區別,如燃燒速度更快、更充分,灰燼更細膩、熱穿透力更強等。

 

  「在某種意義上,是那些打著蘄艾口號的外地人造就了蘄艾產業的發展,我們的產品在網上一推出就賣得很好。就拿我的企業來說,高峰時日銷售額達2萬元。」吳明星說,外地人讓蘄艾在消費者心中打上了烙印,我們只不過告訴消費者誰才是正宗的。

 

  這期間,多家企業蘄艾系列產品銷售過百萬元,更有幾家企業銷售過千萬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通過淘寶等電商平臺,銷售蘄艾系列產品。

 

  原本過剩的野生蘄艾,已滿足不了企業快速發展的需求。蘄春縣委、縣政府為了支持蘄艾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鼓勵農戶大規模種植蘄艾,還成立了蘄春電子商務協會和蘄艾產業協會,並建設蘄春縣電子商務孵化園,支持本地企業更好地發展。

 

  在這些措施的有力推動下,蘄艾系列產品銷售額年年攀高。到2015年,全縣有500餘家網店銷售蘄艾系列產品,電商年銷售額突破5億元。其中,「時珍驗方」、「明大媽」、「赤方老人」等品牌,在淘寶上常年銷量靠前。

 

  「蘄艾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電商。」同時擔任蘄春電子商務協會會長的吳明星對《支點》記者說,否則蘄艾永遠都「走不出去」。

 

  換句話說,蘄艾產業的發展還真得感謝馬雲。

 

  線下艾灸館是一塊大蛋糕

 

  有著創新意識的田群,還開了一家時珍艾灸館。不斷有客人到館詢問:「現在是否有空閒的艾灸師?」

 

  工作人員則回道:「抱歉,您可能還需要等一會兒……」

 

  張迎峰的李時珍養生體驗中心,則是另一番場景:除了有客人在做艾灸,在一個單獨的房間內,還有20多位準艾灸師正在上有關艾灸的培訓課。

 

  這是目前蘄春艾灸館火爆的一個縮影。一邊是艾灸師數量遠遠跟不上客戶的需求量,一邊是企業家們通過各種方式培訓更多的艾灸師。

 

  如果說電商讓蘄艾產業邁開了步伐,那麼,以艾灸館的形式,將蘄艾產業拓展到線下,則進一步加快了蘄艾產業發展的速度。

 

  這也得益於蘄春縣委、縣政府於2012年實施的「藥旅聯動」戰略,並提出要重點發展蘄艾養生產業。彼時,在看到蘄艾產業在電商方面的發展後,蘄春縣委、縣政府意識到,隨著人們經濟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健康養生成為了一種全民都在追求的「專利」,更是一種強調體驗式的消費,僅有線上渠道還不夠,更要大力發展以艾灸館為主體的線下渠道。

 

  以田群為代表的企業家們也意識到,線下渠道將是一塊大蛋糕。

 

  於是,身為蘄艾產業協會會長的田群,開始以蘄春為中心,從2014年起在全國各地共建了30多個時珍艾灸館,並打算今年擴大到100家。

 

  作為湖北李時珍蘄艾產業園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張迎峰也對《支點》記者表示,今年,北京、深圳、瀋陽等地的李時珍養生體驗中心將陸續開張,最終建成1000家品牌連鎖店。

 

  「艾灸館不但能將蘄艾產業從賣產品擴展到賣服務,也增加了蘄艾產品的銷售渠道。」田群說,線上線下聯動作用特別明顯,此前公司年銷售額是2000多萬元,2015年的銷售額達到了6000多萬元。

 

  有人帶頭,就會有人跟著幹。如今,蘄春品牌連鎖艾灸館在全國各地已超過1000家。

 

  田群透露,2015年蘄艾產業線上線下銷售額達10.6億元。

 

  關鍵要有「好產品」支撐

 

  在田群和張迎峰看來,蘄艾產業的發展能取得這樣好的成績,離不開眾多「好產品」的支撐。

 

  「好產品」的標準之一,便體現在原材料質量的把控上。一直以來,艾條摻假等新聞常見之於報端。因此,早在蘄艾產業發展之初,蘄春就建立了包括蘄艾在內的「中藥材生產和質量管理規範體系」,通過蘄艾基地登記、蘄艾製品質量追溯,以及蘄艾市場常態化打假等制度,確保蘄艾系列產品的質量。

 

  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能不能持續推出深受消費者喜愛的產品,則成了蘄艾產業發展的關鍵。

 

  在時珍艾灸館和李時珍養生體驗中心,《支點》記者看到,既有用蘄艾製成的艾條、艾絨和艾灸貼等初加工產品,也有精油、牙膏、清新劑、香皂、洗手液等深加工產品,滿滿地排在展柜上。

 

  田群和張迎峰告訴《支點》記者,這些產品只是企業生產的一部分,線上展示的產品種類更多。

 

  「蘄艾全身都是寶,殺菌、養生、藥用價值極高,我們需要不斷地研發產品,把其價值挖掘出來,提高蘄艾系列產品的附加值。」田群說,這樣也能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並通過一些新品引領消費需求。

 

  為了保證企業不斷推出新品,田群和張迎峰分別和廣州中醫藥大學、中國臺灣中醫藥大學等科研機構,通過提供資金合作的方式,共同研發以蘄艾為原材料的多種系列產品。

 

  「三五天就能推出一個新品。」田群說,這樣能不斷地給消費者帶來驚喜。

 

  目前,蘄春以蘄艾為原料加工成的產品除有艾條等保健品系列外,還有化妝品等日化系列、衛生巾等女性用品系列,共200多個品類。艾條、艾灸貼、眼貼、精油、空氣淨化器等產品,更是深受消費者喜愛,每月銷量達數萬件。

 

  在北京做投資起家、被招商引資回來的張迎峰,則有著更大的目標,他還希望研發出一些以蘄艾為依託的高科技產品,進一步提高蘄艾產業的附加值。

 

  「比如,一個人在家裡,需要另外一個人拿艾條幫他做艾灸,這樣就很不方便。」張迎峰說,我們聯合馬來西亞一家高科技企業正在研發艾灸機器人,讓人們獨自就能很方便地在家裡使用,而且還能進行健康數據管理等,幫助大家更好地養生。

 

  「順應時代趨勢的好產品,總會有人喜歡。」張迎峰補充說,關鍵要有不斷出「好產品」的能力。

 

  原材料供應竟成瓶頸

 

  有媒體報導,近年來艾草需求量一直在攀升,未來5年內,國內市場每年對艾草的需求量將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

 

  在張迎峰看來,這是好事,卻也引出了另一個問題:企業發展速度過快,蘄艾原材料的供應反而跟不上了!

 

  事實上,近幾年來,蘄艾種植基地一直在擴大。2013年,全縣種植蘄艾僅有4000多畝。為鼓勵農戶種植蘄艾,當地財政拿出專項資金給予補貼。到2015年,全縣種植蘄艾已近6萬畝,並計劃到2020年種植規模達到10萬畝。

 

  「不過,就算蘄春全部種上蘄艾,也滿足不了國內市場日益擴大的需求。」張迎峰稱,還得另謀出路。

 

  企業家、政府領導幾經頭腦風暴之後,有了一個想法。

 

  將艾草產業作為支柱產業發展的,並非僅有蘄春。早在上世紀90年代,河南省南陽市就在發展艾草產業,近幾年更是不斷加大發展力度。不僅如此,安徽省郎溪縣、浙江省杭州市等更多地方也開始大力發展艾草產業。

 

  「各個地方的艾草產業發展都欣欣向榮,為何不能合作共同推動艾草產業發展呢?」企業家們說,有的地方是原料多加工企業少,有的則是原料少加工企業多,合作首先就能解決原料供應問題。

 

  從市場份額上來看,南陽艾草產業佔國內市場約80%的份額。從企業規模上來看,蘄春涉足艾草企業年銷售額過億元的企業還沒出現,南陽卻有10多家。

 

  他們認為,若將這些地方的一些優秀企業引到蘄春,能使蘄春企業學習優秀經驗,更好地促進艾草產業的發展。

 

  這些想法已開始實施,在蘄春最新的蘄艾產業發展戰略裡,構建「中國艾都」已成了目標。也就是說,蘄春不僅要發展蘄艾產業,更要引進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優秀艾草企業聚集到蘄春,共同打造百億元產值的艾草產業。

 

  如今,中國艾產業聯盟已在蘄春成立。由張迎峰總投資16.8億元興建的李時珍蘄艾產業園,也即將引入全國各地艾草企業入駐。

 

  來源:《支點》雜誌2016年3月刊

相關焦點

  • 湖北蘄春:蘄艾飄香奔小康
    在湖北蘄春縣赤東鎮五鬥地村蘄艾基地,蘄艾長勢喜人。本報記者柳潔攝在湖北蘄春縣赤東鎮五鬥地村蘄艾基地,蘄艾長勢喜人。本報記者柳潔攝在湖北蘄春縣鼎艾科技艾產品館,客戶正在選購蘄艾產品。近年來,五鬥地村大力發展蘄艾產業,助力貧困戶精準脫貧,為群眾增收致富,成功開拓出一條興村之路。「以前的五鬥地村一年換三個村支書,家家戶戶守著只夠餬口的一畝三分地,沒有支柱產業。」五鬥地村黨支部書記汪漢光介紹,2017年以後,本是蘄春後進村的五鬥地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
  • 「醫聖故裡」高位推進蘄艾產業發展 蘄艾品牌價值突破80億元
    會上,蘄春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詹才紅介紹,2018年,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公布蘄艾品牌價值為81.57億元,位列全國區域品牌(地理標誌產品)第46位。本次李時珍蘄艾健康·旅遊文化節定於6月1日至6月3日在湖北蘄春召開。
  • 湖北蘄春保持戰略定力28年專心醫藥產業 艾草成為大健康產業引爆點
    經過28年的培育發展,截止2017年年底,蘄春縣中藥材種植面積佔湖北省的十分之一、黃岡市的二分之一,中醫藥產業及配套服務業年總產值達130億元,佔湖北省的十分之一。  一棵小小艾草 催生百億元產業  指草皆為藥,路人皆懂醫。10月26日,中國湖北第28屆李時珍中藥材交易會在醫聖故裡——黃岡市蘄春縣舉行。
  • 蘄春縣一把蘄艾帶動創業潮 每3天誕生一個新品(圖)
    《本草綱目》成書420年後,在醫聖李時珍的故鄉蘄春縣,當年他親自命名的另一種野草「蘄艾」,正迅猛生長。10月5日,楚天金報記者來到位於武昌水果湖漢秀劇場對面的時珍堂健康養生館。指著布滿大廳的蘄艾艾灸、精油、方劑蘄艾浴、蘄艾茶等產品,時珍堂負責人張浩說,從艾草收購到倉儲、加工、研發和推廣,再到終端千餘家淘寶店、數以百計的艾灸實體店和健康養生館,上萬蘄春人正在演繹「一把艾草的瘋狂」。
  • 釋放產業紅利1.3億元!蘄艾協會會長在三年黃金蘄艾開倉儀式透露
    6月8日上午10點,在蘄春縣會展中心舉行了『三年黃金蘄艾開倉大典』專場新聞發布會。蘄春是醫藥雙聖李時珍的故鄉,蘄艾是當地最具特色的道地藥材。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蘄艾被專家、院士積極推介,在各定點醫院、方艙醫院和普通家庭中廣泛應用。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艾草品牌價值達百億 蘄春3萬人傍著蘄艾...
    8月25日,位於蘄春縣的湖北鼎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正在製作艾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廖志慧閱讀提要2015年,蘄春將蘄艾產業作為振興中醫藥產業的切入點,迅速突破。如今,蘄艾全產業鏈帶動10萬人就業,幫助3萬多人脫貧。2019年,蘄春縣蘄艾產值已達50億元,品牌價值超過百億元。一望無際的艾草隨風搖曳,辨識性極高的艾香四處瀰漫。「好聞吧?」8月25日,看到中央媒體記者們走進赤東鎮蘄艾種植基地,61歲的宋菊花滿面笑容地打了個招呼。「這味道,既驅蚊又殺菌,聞了還想聞!」一旁,和宋菊花一起鋤草的朱大姐熱情地接話。
  • 小艾草品牌價值達百億 蘄春3萬人傍著蘄艾產業鏈脫貧
    8月25日,位於蘄春縣創業大道的李時珍蘄艾精品超市,顧客選購蘄艾產品。8月25日,位於蘄春縣的湖北鼎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正在製作艾條。2015年,蘄春將蘄艾產業作為振興中醫藥產業的切入點,迅速突破。小小艾草身價逐年看漲。
  • 湖北黃岡市蘄春縣——小艾草做成大產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蘄春是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故裡,有著種植中藥材的悠久傳統。2015年,蘄春縣立足資源稟賦,提出把發展艾草產業作為全縣產業轉型升級的支點。當年,兩位外地客商到五鬥地村考察一番,決定投資建設蘄艾種植基地。以此為契機,五鬥地村成立蘄艾種植專業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帶動貧困戶種植蘄艾。
  • 1000天後,李時珍故裡湖北蘄春縣「黃金蘄艾」今日揭開神秘面紗
    由湖北惠春蘄艾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與國家中藥協會、商務部倉儲委員會合作,運用氣調中藥養護最佳密封技術,三年封裝萬噸蘄艾,從而達到防蟲、防潮、防黴、防火、促目的,為打造「世界艾草看中國,中國艾草看蘄春」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增添光彩,為擦亮「醫聖故裡、中國艾都、健康之鄉」名片增添美譽度,彰顯蘄春中醫藥聖地神奇魅力。
  • 蘄艾受捧出口內銷兩頭俏 小艾草要做成百億大產業
    在距離武漢不遠的「中國艾都」蘄春,首屆世界艾草產業大會剛剛落幕。過去一年,蘄春艾行業總產值達到20億元。實際上,端午節前的艾草消費熱潮,只是這一產業在近年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連日來,記者探訪艾草加工品市場,走近蘄春,探尋一葉小小的艾草,如何撬動百億的大產業。
  • 湖北「蘄春四寶」之——蘄竹|李時珍|艾條|蘄艾|艾草|艾葉
    蘄艾,艾草的一種,因產於蘄州(蘄春縣舊稱)而得名,是湖北省蘄春縣「蘄春四寶」(蘄竹、蘄艾、蘄蛇、蘄龜)之一,特產中藥材,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莖、葉均可入藥。下面是關於蘄艾,蘄艾的功效與作用等的詳細內容介紹。
  • 點「艾」成金 蘄春三萬人脫貧致富
    田群,一個蘄春土生土長的農家子弟,在5年多的時間內,把一株「艾草」做成了扶貧的支柱產業,不僅先後開發出了200多種蘄艾產品,還拿下了100多項國家專利,僅2017年的營業收入就突破1.5億元,帶動7000餘戶貧困戶、30000餘名貧困人口脫貧。  5月1日,蘄春縣蘄艾協會會長田群當選為湖北省勞動模範。
  • 湖北蘄春艾條作坊生產的艾條可靠嗎?蘄艾多少錢一條?
    現在很多人喜歡艾灸的人都會選擇蘄艾,但是因為蘄春作坊比較多,所以很多人不知道湖北蘄春艾條作坊生產的艾條可靠嗎,今天筆者為大家分享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同時也和大家說一下蘄艾多少錢一條吧。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湖北蘄春艾條作坊生產的艾條可靠嗎,關於這個問題我先說大部分的作坊是比較可靠的,一般作坊的話也是資質之類的,不會說是三無產品的!!所以大家也可以放心使用的!!有些湖北蘄春作坊做的也很不錯,家庭式的平時農忙的時候家裡幹活,閒的時候去作坊裡面卷一些艾條,這是非常好的,也可以給當地增加很多就業崗位的!!
  • 蘄艾再度霸屏湖北新聞:小小艾草 逆勢上揚
    端午前後,黃岡蘄春的鄉鎮總是最忙碌的時候,人們都在忙著收割、收購艾草。今年的收購價格跟往年比,高了一些。黃岡市蘄春縣中醫藥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高志清介紹,價格提高幅度達到26%,按20萬畝計算,預計收購幹艾葉5萬噸,可為全縣老百姓增加1.3億元的收益。
  • 深圳招商局集團定點幫扶湖北蘄春——扶貧艾草助力「造血」發展
    招商局集團定點幫扶湖北蘄春縣,帶領旗下招商蛇口等企業累計投入幫扶和產業資金逾5億元,實施扶貧項目39個,幫助脫貧16.38萬人。  蘄春艾草在全國享有盛名。招商局圍繞蘄艾研發投入近2000萬元,收儲蘄艾1500餘噸,直接改善了5000多名貧困人口生計;同時,建立佔地103畝的蘄春健康種質資源基地,旨在打造艾草品類最齊全的種質資源圃,推動產業提質增效。  「當地艾草種苗參差不齊,我們通過與高校合作提高種苗質量,豐富和提升艾葉深加工和終端產品開發。」
  • 深圳招商局集團定點幫扶湖北蘄春 扶貧艾草助力「造血」發展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招商局集團定點幫扶湖北蘄春縣,帶領旗下招商蛇口等企業累計投入幫扶和產業資金逾5億元,實施扶貧項目39個,幫助脫貧16.38萬人。蘄春艾草在全國享有盛名。招商局圍繞蘄艾研發投入近2000萬元,收儲蘄艾1500餘噸,直接改善了5000多名貧困人口生計;同時,建立佔地103畝的蘄春健康種質資源基地,旨在打造艾草品類最齊全的種質資源圃,推動產業提質增效。「當地艾草種苗參差不齊,我們通過與高校合作提高種苗質量,豐富和提升艾葉深加工和終端產品開發。」
  • 讓艾農吃上「定心丸」 蘄春對蘄艾實行全訂單保護價收購
    黃岡日報訊 (通訊員呂雷 特約通訊員陳鈺)5月22日,蘄春縣赤東鎮王垸村艾農正忙著割蘄艾、脫艾葉,而湖北惠春蘄艾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則進村定點收購艾葉,現場向艾農支付貨款。
  • 艾產業助力精準扶貧 首屆世界艾草產業大會在蘄春舉辦
    艾產業助力精準扶貧 首屆世界艾草產業大會在蘄春舉辦 2017-06-06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王勇 艾產業已經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據統計,目前蘄春全縣涉足蘄艾的貧困戶達1.2萬餘戶近4萬人。 此次產業大會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支持,北京大醫堂集團和蘄春縣蘄艾產業協會聯合承辦。來自國內外中醫藥歷史文化研究者、外交使節、漢學家、醫藥學者聚集一堂,探討如何讓中醫藥傳統文化服務「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造福全世界人民。
  • 蘄春艾草帶動3萬人脫貧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江卉 通訊員 陳鈺「種艾草,有賺頭!」10月10日,蘄春縣管窯鎮荷林村村民張桂鳳領到今年的蘄艾收購款。老伴去世、兒子智障,2015年張桂鳳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村幹部的幫襯下,她種了十幾畝蘄艾,賣艾葉每年收入過萬元,2019年脫貧摘帽。
  • 蘄春首批封倉的2600噸「黃金艾」開倉
    黃岡日報訊 (記者熊陳 特約通訊員陳鈺)6月19日,三年黃金蘄艾開倉大典在湖北惠春蘄艾健康產業園舉行,在第27屆中國湖北李時珍中藥材交易會期間首批封存的2600噸蘄艾開倉,藏在深閨三年之久的「黃金艾」揭開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