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草品牌價值達百億 蘄春3萬人傍著蘄艾產業鏈脫貧

2020-12-19 中國網湖北

8月25日,蘄春縣赤東鎮五鬥地村的「神蘄艾谷」千畝蘄艾基地鳥瞰。

8月25日,位於蘄春縣創業大道的李時珍蘄艾精品超市,顧客選購蘄艾產品。

8月25日,位於蘄春縣的湖北鼎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正在製作艾條。

2015年,蘄春將蘄艾產業作為振興中醫藥產業的切入點,迅速突破。小小艾草身價逐年看漲。

如今,蘄艾全產業鏈帶動10萬人就業,幫助3萬多人脫貧。2019年,蘄春縣蘄艾產值已達50億元,品牌價值超過百億元。

一望無際的艾草隨風搖曳,辨識性極高的艾香四處瀰漫。「好聞吧?」8月25日,看到中央媒體記者們走進赤東鎮蘄艾種植基地,61歲的宋菊花滿面笑容地打了個招呼。

「這味道,既驅蚊又殺菌,聞了還想聞!」一旁,和宋菊花一起鋤草的朱大姐熱情地接話。

重陽節前後,艾草將迎來第二輪收穫期,這讓艾農們充滿期待。

3萬人因艾草脫貧

「基地建在家門口,脫貧路上手牽手。」赤東鎮蘄艾種植基地黃色的圍牆上,14個大字格外醒目。

戴著草帽、手上拿著一束剛割下的雜草,宋菊花臉上的笑容燦爛如菊:「一天工作八九個小時,主要是給田裡割雜草,可以拿到80元。」

過去,當地老百姓沒有想到,隨處可見的艾草,有一天居然能成為致富「金草」。

上世紀九十年代起,蘄春縣一直圍繞「李時珍」做文章,尋找「醫藥興縣」的出路。但中藥材種植、經營始終脫離不了低端、散亂的「鄉土氣息」,難以形成氣候。舉全縣之力打造的中國藥材專業市場,年交易額僅6000萬元。

「遍地刨坑,不如深挖一井。」2015年,蘄春將蘄艾產業作為振興中醫藥產業的切入點,迅速突破。

該縣引來廣西老闆馬焱根成立蘄春桂康艾葉有限公司,種植基地選定五鬥地村。「2017年3月籤合同,1個月後,千畝崗地全部種上蘄艾。」村黨支部書記汪漢光說。

當年端午節前,村裡收割了第一茬艾草。光是流轉土地的費用,村集體就有6萬元進帳;在基地打工,貧困戶也多了一筆可觀的收入。

一花引來百花開。自此,小小艾草「身價」看漲。蘄艾全產業鏈帶動10萬人就業,通過種植、加工、艾灸培訓等方式,幫助全縣3萬多人脫貧。

能人返鄉掀起創業熱

蘄艾產業發展了,一些在外的蘄春人也漸漸被吸引。「家鄉有前景,還能帶動村裡人致富,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2014年,在外打拼了十幾年的駱百林回到蘄春,成立鼎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門從事蘄艾的種植、加工和銷售。

「過去艾條都是論根賣,現在論件買的多起來了。」疫情以來,駱百林的生意明顯更為紅火,「每天客人都要來三五波,業務做不完。」

指著身後的廠房,駱百林略顯自豪:「發展一年廠房就不夠用了,2017年我們搬到了現在的位置,經過3年發展,廠房又填滿了!」

致富不忘鄉親。鼎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有224名員工,其中貧困戶就有60多名。如今,這些貧困戶基本都已脫貧。

夏姣姑是彭思鎮劉塹村人,只見她熟練地拿起艾絨,一番鋪碾滾壓,一根手工艾條製作完成。「每天有車接送,三餐免費,一個月5000元收入。」

一隻眼睛無視力的殘疾人李毛球從建廠開始就在這裡工作,負責制絨,還學會了維修設備。「吃住免費,一個月三四千元。」他說,家門口就能工作,比在外面務工強多了。

在漕河鎮劉榜村,返鄉的陳志祥創辦了湖北艾師傅科技有限公司,建設蘄艾種植扶貧基地986畝,並投入2300多萬元配套建設生產車間,探索出「三金一包」的幫扶模式——「三金」為租用貧困戶土地的租金、聘請貧困戶幹農活的薪金以及貧困戶在入股合作社後可得的佣金;「一包」則是對貧困戶的產品按照不低於保護價的價格來包收購。

目前,公司已經與25戶貧困戶實現了精準對接。此外,在「艾師傅」長期務工的周邊村民已經有60餘人,短期務工的則有200人左右,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女性。

新科技新業態讓蘄艾更火

蘄艾不僅讓老百姓富了,也開拓了蘄春人的思路。

在「艾師傅」,艾葉經過取、磨、挑、錘、篩等步驟後成為艾絨。艾絨至少要經過1萬次捶打,3000次篩選。

「我們現在做的是古法手工艾條,讓蘄艾回歸傳統。」公司負責人陳志祥介紹,他們目前不僅研製藥用蘄艾,也衍生出了艾草相關的洗髮水、化妝品、餅乾等。這種「千錘百打」後的純手工蘄艾條,每年可賣出約130萬支。

陳志祥還利用以前在網際網路公司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目前公司產品網絡銷售的比例佔到了70%。

「沒想到還有這麼多新奇的玩意!」在蘄艾主題商店裡,中央媒體記者們拿起琳琅滿目的蘄艾產品感慨。「看這邊,蒸汽眼罩、養足貼、肩頸貼等便捷艾灸產品,都是爆款!淘寶上排名前50的蘄艾網店,蘄春就佔了31家。」商店售貨員在一旁熱情介紹。

目前,蘄春與眾多中醫藥高等院校及業內專家合作,成立了蘄艾研究院等5個研發機構,擁有準、械、消、妝字號12個,開發蘄艾產品1000多個品種,申報實用新型和發明專利200多個,「時珍」「李時珍」被評為湖北省著名商標,蘄艾品牌價值逐年提升。

據市場監管部門統計,元至7月份,全縣新登記涉艾企業218家,平均每天新增1家至2家。2019年,蘄春縣蘄艾產值達到50億元,品牌價值超過百億元。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艾草品牌價值達百億 蘄春3萬人傍著蘄艾...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廖志慧閱讀提要2015年,蘄春將蘄艾產業作為振興中醫藥產業的切入點,迅速突破。小小艾草身價逐年看漲。如今,蘄艾全產業鏈帶動10萬人就業,幫助3萬多人脫貧。2019年,蘄春縣蘄艾產值已達50億元,品牌價值超過百億元。一望無際的艾草隨風搖曳,辨識性極高的艾香四處瀰漫。「好聞吧?」
  • 蘄春艾草帶動3萬人脫貧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江卉 通訊員 陳鈺「種艾草,有賺頭!」10月10日,蘄春縣管窯鎮荷林村村民張桂鳳領到今年的蘄艾收購款。老伴去世、兒子智障,2015年張桂鳳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村幹部的幫襯下,她種了十幾畝蘄艾,賣艾葉每年收入過萬元,2019年脫貧摘帽。
  • 湖北蘄春:蘄艾飄香奔小康
    2017年,蘄春發力蘄艾產業,引來廣西老闆馬焱根成立蘄春桂康艾葉有限公司,種植基地選定五鬥地村。「2017年3月籤合同,1個月後,千畝崗地全部種上蘄艾。」汪漢光說。那段時間,汪漢光帶著幹部群眾頂著烈日暴雨連軸轉,硬是趕在當年端午節前收割了第一茬艾草。
  • 艾產業助力精準扶貧 首屆世界艾草產業大會在蘄春舉辦
    艾產業已經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據統計,目前蘄春全縣涉足蘄艾的貧困戶達1.2萬餘戶近4萬人。 此次產業大會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支持,北京大醫堂集團和蘄春縣蘄艾產業協會聯合承辦。來自國內外中醫藥歷史文化研究者、外交使節、漢學家、醫藥學者聚集一堂,探討如何讓中醫藥傳統文化服務「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造福全世界人民。
  • 決勝脫貧攻堅丨「蛇口模式」扶出蘄春特色
    8年來招商局集團累計在蘄春投入幫扶和產業資金逾5億元,實施扶貧項目39個,派出掛職幹部4名,幫助脫貧16.38萬人。招商局集團下苦功、打硬仗,拓寬思維、創新方法,以產業發展為突破口,將當年建設深圳蛇口「前港-中區-後城」的成功模式推廣到蘄春,探索出了「產業+」特色精準扶貧模式,有力推動蘄春產業轉型升級,助力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 「醫聖故裡」高位推進蘄艾產業發展 蘄艾品牌價值突破80億元
    會上,蘄春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詹才紅介紹,2018年,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公布蘄艾品牌價值為81.57億元,位列全國區域品牌(地理標誌產品)第46位。本次李時珍蘄艾健康·旅遊文化節定於6月1日至6月3日在湖北蘄春召開。
  • 一株艾草的扶貧之路
    工人日報客戶端8月26日電 全產業鏈10萬人就業、3萬人脫貧,產值達50億元。這是一株小草帶來的神奇變化。在湖北省蘄春縣,小小一株艾草從田間到車間,從工廠到市場,經過規模化種植、品牌化經營、網絡化銷售、資本化運作的業態組合的「神奇之旅」後,成長為一棵枝繁葉茂的「鄉村振興大樹」。
  • 蘄艾再度霸屏湖北新聞:小小艾草 逆勢上揚
    艾草有消殺、防暑、驅蚊避邪的功效。在一代醫聖李時珍的故鄉黃岡市蘄春縣,一顆小小的艾草,在疫情期間逆勢上揚,實現了質的飛躍。端午前後,黃岡蘄春的鄉鎮總是最忙碌的時候,人們都在忙著收割、收購艾草。今年的收購價格跟往年比,高了一些。黃岡市蘄春縣中醫藥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高志清介紹,價格提高幅度達到26%,按20萬畝計算,預計收購幹艾葉5萬噸,可為全縣老百姓增加1.3億元的收益。
  • 深圳招商局集團定點幫扶湖北蘄春——扶貧艾草助力「造血」發展
    招商局集團定點幫扶湖北蘄春縣,帶領旗下招商蛇口等企業累計投入幫扶和產業資金逾5億元,實施扶貧項目39個,幫助脫貧16.38萬人。  蘄春艾草在全國享有盛名。招商局圍繞蘄艾研發投入近2000萬元,收儲蘄艾1500餘噸,直接改善了5000多名貧困人口生計;同時,建立佔地103畝的蘄春健康種質資源基地,旨在打造艾草品類最齊全的種質資源圃,推動產業提質增效。  「當地艾草種苗參差不齊,我們通過與高校合作提高種苗質量,豐富和提升艾葉深加工和終端產品開發。」
  • 深圳招商局集團定點幫扶湖北蘄春 扶貧艾草助力「造血」發展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招商局集團定點幫扶湖北蘄春縣,帶領旗下招商蛇口等企業累計投入幫扶和產業資金逾5億元,實施扶貧項目39個,幫助脫貧16.38萬人。蘄春艾草在全國享有盛名。招商局圍繞蘄艾研發投入近2000萬元,收儲蘄艾1500餘噸,直接改善了5000多名貧困人口生計;同時,建立佔地103畝的蘄春健康種質資源基地,旨在打造艾草品類最齊全的種質資源圃,推動產業提質增效。「當地艾草種苗參差不齊,我們通過與高校合作提高種苗質量,豐富和提升艾葉深加工和終端產品開發。」
  • 湖北黃岡市蘄春縣——小艾草做成大產業(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湖北黃岡市蘄春縣赤東鎮蘄艾種植基地,一眼望去,田壟上滿是青綠。「這氣味怎麼樣?它既能驅蚊,還能消毒。」正在地裡鋤草的宋菊花摘下幾片艾葉,遞到記者面前,「別看這個艾草小,我家現在的生活全靠它,一年能掙1.5萬元。」
  • 湖北蘄春:一把蘄艾做成10億元產業
    取得這樣的成績,蘄艾是乘了什麼樣的東風?   牆內開花牆外香   吳明星清楚地記得,2011年,他的家鄉蘄春僅有3戶家庭作坊式生產蘄艾製成的艾條等產品,年產量不足200盒(10支裝),主要銷給本地人。即便這樣低的產量,往往還有剩餘。
  • 湖北「蘄春四寶」之——蘄竹|李時珍|艾條|蘄艾|艾草|艾葉
    蘄艾,艾草的一種,因產於蘄州(蘄春縣舊稱)而得名,是湖北省蘄春縣「蘄春四寶」(蘄竹、蘄艾、蘄蛇、蘄龜)之一,特產中藥材,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莖、葉均可入藥。下面是關於蘄艾,蘄艾的功效與作用等的詳細內容介紹。
  • 湖北蘄春保持戰略定力28年專心醫藥產業 艾草成為大健康產業引爆點
    蘄艾產業的發展,又多了幾塊金字招牌。  曾幾何時,蘄春縣山區丘陵,田間地頭,遍布艾草。除了農家收割自用之外,漫山遍野的艾草,「養在深閨人未識」,一任春秋冬夏,但憑歲月枯榮。  近年來,蘄春縣敏銳抓住蘄艾獨特網際網路屬性,緊緊圍繞李時珍和中國艾都兩塊金字招牌,將電商作為全縣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大力發展蘄艾電商。
  • 湖北蘄春縣:小小艾草助增收
    端午節前,在河北唐山開中醫診療館的李亞群急匆匆地去蘄春收割艾草。蘄艾被稱為「蘄春四寶」之一。李亞群在診療過程中發現,蘄艾的療效非常好,但市面上很難買到正宗的蘄艾。經過考察,她在蘄春縣蘄州鎮席盤石村流轉了350畝土地開始自己種艾草。
  • 點「艾」成金 蘄春三萬人脫貧致富
    田群,一個蘄春土生土長的農家子弟,在5年多的時間內,把一株「艾草」做成了扶貧的支柱產業,不僅先後開發出了200多種蘄艾產品,還拿下了100多項國家專利,僅2017年的營業收入就突破1.5億元,帶動7000餘戶貧困戶、30000餘名貧困人口脫貧。  5月1日,蘄春縣蘄艾協會會長田群當選為湖北省勞動模範。
  • 蘄艾受捧出口內銷兩頭俏 小艾草要做成百億大產業
    連日來,記者探訪艾草加工品市場,走近蘄春,探尋一葉小小的艾草,如何撬動百億的大產業。蘄艾產品攪熱端午養生市場上周四,記者在漢口探訪一家艾灸館,看到前來做艾灸、買艾條、艾絨、艾液等產品的市民絡繹不絕。老闆說從5月中旬開始生意就特別好,「這兩年氣溫一升高,買艾草產品做艾灸的人就多。」
  • 蘄春首批封倉的2600噸「黃金艾」開倉
    中醫藥傳統理論和現代科學研究證明,療效最佳的艾草當屬三年陳艾。三年陳艾因艾絨金黃又被譽為「黃金艾」。為挖掘艾草價值,湖北惠春蘄艾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在第27屆李時珍中藥材交易會期間一次性封倉2600噸蘄春地道幹艾葉。隨後兩年,該公司又先後封倉蘄艾幹葉4500噸和2800噸,三年總封倉量接近1萬噸。
  • 蘄春縣一把蘄艾帶動創業潮 每3天誕生一個新品(圖)
    他當即趕赴武漢與湖北中醫藥大學合作研發新品,當年蘄春舉辦第23屆「李時珍藥交會」時,他一次性拿出20多個蘄艾產品,讓縣領導都嚇了一跳。做產品必須有自己的品牌和定價權,這是田群的判斷。此前,中醫養生的艾灸消費已嶄露頭角,國內如河南南陽等地的艾草產業發展很快。田群首先要做的,是從藥理上確定「蘄艾」的「唯一性」。
  • 走進益百分天天艾生產基地:艾草情 共創業 同扶貧
    蘄春縣地處大別山南麓,艾草以蘄春所產最為出名,蘄艾枝葉寬大、肉葉厚,香味濃,是製作艾柱和精油絕佳的原料,根據本草綱目的記載,艾草具有溫經祛溼散熱止血消炎等多重作用,應用價值較高。隨後研發小組開赴蘄春縣,展開了半個月的考察,他們發現艾草以及周邊配套產品的生產體系完善,只是當地企業品牌運營能力較為薄弱,對市場需求理解也不夠深刻,更多是代加工業務,雖然艾灸產品結構比較簡單,若要開發出市場歡迎的艾草製品,還需要精細化設計和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