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31電 北京聯合大學是1985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北京市屬綜合性大學,其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靠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創辦的36所大學分校。關於學校今年的招生變動,近日,該校招辦主任鮑桂蓮接受新華網《高考情報局》採訪時表示,2019年本科招生計劃是3350人,招生政策基本保持穩定,錄取規則還是以「分數優先,遵循志願」。
北京聯合大學招辦主任鮑桂蓮 新華網 夏添攝
分數優先 擇優錄取 慎重選擇是否「服從調劑」
招生兩變化:穩定師範生招生規模,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繼續招生
鮑桂蓮介紹說,對於進檔考生,學校採取分數優先的原則,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專業之間沒有分數級差。當考生所有專業志願均不能滿足時,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將按照分數優先的原則,隨機錄取到計劃未滿的專業,不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將予以退檔。
她提醒,有兩點需要考生予以關注。一是學校2019年將穩定師範生招生規模。報考師範類的漢語言文學、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心理學、小學教育、學前教育、數字媒體技術等專業需要進行面試,面試時間定為6月9日和10日,登陸學校招生官網可面試報名。二是學校同俄羅斯烏拉爾國立交通大學合作繼續招收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專業學生,學生修滿規定學分後,符合條件將同時獲得合作雙方高校頒發的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
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相結合
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成才通道
重視提升教師執教能力
學校堅持「學生中心、成果導向、持續改進」教育教學理念。專業通過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產業發展需求和學生個人能力發展需求等調研,以畢業生畢業後5年左右能夠達到的職業和專業成就作為人才培養目標,據此來細化明晰畢業要求,科學、合理地構建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鮑桂蓮表示,實際上就是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需要人才具備什麼能力,學校就照此來培養。
同時,為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學校積極構建系統完善的學生成長成才機制:推行完全學分制;試行雙二輔制度,建立校級實驗班等,為不同層次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成才通道。
另外,學校推行知行並重的人才培養模式,重視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課程體系中有實踐教學模塊,培養方案中規定文史經管類專業實踐學分比例不低於總學分25%,理工類的是不低於35%。重視加強硬體設施建設,已建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市級實驗教學中心2個,校級實踐教學中心12個,為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搭建了平臺。與此同時高度重視產學研合作教育,與德國SIEMENS公司、中國中鐵、全聚德餐飲集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緊密合作關係。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學校擁有較為雄厚的師資力量,現有專任教師1467名,有國家級優秀教師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1人、教育部教指委和行指委主任、副主任委員、委員等19人;北京市特聘教授19人、教學名師18人、長城學者10人等一大批國家級和北京市級的優秀教師和教學團隊。
另外,重視教師執教能力提升,通過實施教師執教能力提升計劃,開展青年基本功比賽和教學優秀獎評選等,著力提升教師執教能力。近年來,學校有120多名教師在北京市青年基本功大賽、全國微課比賽、北京市微課比賽等大賽中獎項。與此同時,學校也重視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2012年以來,學校教師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1項、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2項、社會科學基金項目64項,其中6個項目為國家級重大或重點科研項目。教師獲批專利589項,智能車團隊多次在世界和全國智能車大賽中獲獎。
北京聯合大學招辦主任鮑桂蓮 新華網 夏添攝
67個本科專業涵蓋十大學科門類
新增專業:機器人工程、物聯網工程和交通運輸
學校擁有67個本科專業,涵蓋了經、法、教、文、史、理、工、醫、管、藝十大學科門類,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專業選擇空間,其中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旅遊管理、金融學、通信工程、機械工程5個本科專業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再加上歷史學、特殊教育、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7個專業是北京市級特色專業;歷史學成為國家首批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歷史學、金融學、旅遊管理三個專業獲批成為北京市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017年,北京聯合大學的旅遊管理和軟體工程入選首批市屬高校一流專業重點建設項目,此外還有酒店管理、財務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16個專業進入全國專業排名前20%,這些專業在人才培養中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增機器人工程、物聯網工程和交通運輸三個專業。據介紹,機器人工程專業是學校立足服務首都「科技創新中心」這一目標,致力於培養具備機器人運用及開發能力的高素質複合型應用人才;物聯網工程專業就是讓所有能夠被獨立尋址的普通物理對象實現互聯互通的網絡,手機支付、超市掃碼識別、共享單車系統都是物聯網技術應用的典型事例;交通運輸專業是以區域交通、城市交通為主要研究對象,綜合運用經濟、工程管理等知識進行交通運輸組織、指揮,從而實現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為學生提供形式多樣的對外交流與合作
學校著力於通過多種形式豐富學生國外、境外學習經歷,以培養學生的國際意識,拓寬學生國際視野,增強學生競爭力。與歐洲、大洋洲、亞洲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30多所高校開展了多種合作交流項目。
國際交流項目大致可以分為學位項目和長短期交流項目兩類,學位項目是指以「2+2」「3+1」等形式獲得國外學士學位,以「4+1」「3+1+1」等形式獲得國外碩士學位;長短期交流項目指在境外進行一個學期或者一年的交流,學校承認其在境外所修的學分。
參加各類合作交流項目的學生在學費及住宿方面享有不同的優惠政策,還有出國境專項獎學金支持,學生參與熱度逐年升高,2016-2018年學校共選派3000餘名學生赴國(境)外學習交流。
「就業是考生非常關注的問題,也是學校高度重視的工作,被列為校院的一把手工程,建立了完善的就業保障體系。」鮑桂蓮介紹說,學校將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納入到學生必修課,對學生進行系統的職業指導;建立就業測評系統,幫助學生準確把握自己的職業特徵,合理進行職業定位、規劃職業生涯,提高學生就業力與職業發展力;設立創業基金,鼓勵學生自主創業,建立創業園和孵化園,免費為入園學生配備創業導師,提供經營指導、諮詢服務,支持學生開展創業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創業能力;設立家庭困難學生就業幫扶基金,以多種方式幫助家庭困難學生順利就業;採取多項政策及措施,鼓勵畢業生報考國內外研究生,比如免費的考研英語數學講座、考研獎學金等,每年約有二百餘名畢業生順利進入北京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繼續深造。
該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8%左右,就業單位遍及政府機關、國有大型企事業單位和高新技術企業等各行各業,崗位類型分布均勻,超過83%的畢業生在北京市就業。學校被評為北京地區高校示範性就業中心,是首批北京地區高校示範性創業中心。2018年學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
志願填報: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志願填報時,好專業和好學校之間如何衡量?鮑桂蓮表示,考生和家長首先要理清一個概念:即何為好專業?她認為,每個學校有很多優勢專業和特色專業,但是這些專業對於您的孩子來講不一定是好專業,只有適合考生的專業才是好專業。如果考生能夠被一所好大學的好專業錄取,這固然是最好的結果。但是,不少的考生由於自身的實力限制,「魚」與「熊掌」不能兼得。這種情況下,應該將學校與專業統籌起來考慮。如果分數夠了好大學但上不了好專業,她建議考生去研究下該大學的轉專業政策,是否將來有轉專業可能性、可能性有多大,若轉專業很容易的話可以果斷選擇好大學,入校後再尋機轉入好專業。像北京聯合大學2019級開始實行完全學分制,轉專業更加容易了,學生可以大膽報考。若無轉專業可能性建議考生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一個好專業,考生可以到學校網站上看看這些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和就業情況,結合自身的興趣和未來的職業期待,確定自己喜歡的專業。興趣與專業結合,將來學習起來才更加有動力,也更易於取得更好的成就。
採訪最後,鮑桂蓮提醒考生,不論填報哪所院校建議都要選擇專業服從調劑,因為若所填寫專業都未被錄取,不服從調劑很可能被退檔,那麼將會面臨落榜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