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茶日:炒茶高手決戰紫金山 「鐵砂掌」是如何練成的?

2020-12-23 荔枝網新聞

  荔枝新聞訊 為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南京雨花茶製作技藝,提升雨花茶炒制技術人員技能水平,5月21日,在首個「國際茶日」到來之際,2020江蘇省手工炒茶暨南京市雨花茶手工炒制大賽,在鐘山風景區舉行。

  據介紹,南京雨花茶是中國名茶之一,為綠茶炒青中的珍品,其製作技藝與龍井茶、碧螺春茶等相比,要求更高,技藝更精。目前雨花茶製作技藝已被列入省級非遺名錄,正在申報國家級非遺,其傳承至今已有六代,有統計顯示全市目前掌握雨花茶手工製作技藝的傳承人不到20人。如今,隨著茶文化的不斷推廣,雨花茶已成為與"南京雲錦"齊名的又一張南京文化名片。

  據悉,作為南京雨花茶的發源地、創始地,中山陵茶廠以發揚與傳承雨花茶手工製作技藝為己任,此次有5位鐘山雨花茶制茶匠人參加比賽,與來自各地的炒茶參賽者現場切磋交流,共同傳承發揚雨花茶手工製作技藝。

  鄭素芬師傅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其父親是第一批製作雨花茶的專家。父親退休後,鄭素芬師傅「女承父業」傳承技藝至今,對鐘山雨花寄託著不同尋常的情愫,秉承一顆匠人匠心,一直從事雨花茶手工製作二十年有餘,直到退休,依然發揮著自己的餘熱,帶領徒弟學習並傳承鐘山雨花茶製作技藝。

  手工炒茶大賽採取現場炒制技能考評和作品專家感官審評的方式進行,現場炒制突出考察參賽選手對南京雨花茶傳統製作技藝的掌握熟練程度,作品感官由省內知名的茶葉審評專家組成的裁判組,嚴格按照茶葉感官審評國家標準規範,共同進行評審打分,判定作品優劣等次。大賽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本次大賽成績將作為評定「江蘇省制茶大師」、「南京市制茶大師」的重要依據之一。

  進入新時代,鐘山風景區將秉持銳意創新的理念,推廣「梅茶間作」特色標準,以文旅融合發展為抓手,大力弘揚雨花茶文化,積極籌建「中國雨花茶博物館」,為市民遊客構建「賞梅品茶、休閒體驗」為一體的「最美茶空間」。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方晨 通訊員/李琥 編輯/國正)

相關焦點

  • 「鐵砂掌」炒出茶香四溢!今天,手工炒茶大師的對決在這裡舉行
    今天是首個「國際茶日」,為了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南京雨花茶製作技藝,提升炒制技術人員技能水平,一場精彩的手工炒茶大賽,在南京中山陵景區舉行,現場那叫一個茶香四溢,一起去看看。江蘇臺記者來到南京中山陵博愛廣場,一場手工炒茶大師的對決正在這裡舉行,參賽選手一共有54名,來自20多個茶廠,他們都是茶廠的頂尖高手,作為雨花茶的發源地,這是中山陵第一次舉辦手工炒茶大賽。
  • 首個「國際茶日」,炒茶高手鐘山PK
    揚子晚報網5月21日訊(記者 徐昇)茶葉在手中嫻熟地翻炒、抖動,歷經殺青、揉捻、炒制等幾道工序,一鍋又一鍋炒制的茶葉新鮮出爐,頓時茶香四溢……5月21日首個「國際茶日」,2020江蘇省手工炒茶暨南京市雨花茶手工炒制大賽在鐘山風景區舉行。
  • 男子練習「鐵砂掌」劈磚如泥 手掌厚如熊掌(圖)
    扎馬步、運氣、擊掌,一掌又一掌劈下去,只見碎屑四濺,一塊磚成為碎片。昨下午,業餘硬氣功練習者鄧紹華,向重慶晚報記者展示他的拿手絕活。  身高只有1.60米左右,為人和善,說話低聲細語———要不是看到他那厚比熊掌的右手,誰也無法將他和武林高手聯繫起來。
  • 問茶④|炒茶30年,從來都是人等茶的徑山「鐵砂掌」,今年新茶要出鍋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通訊員 朱建傑種茶、採茶、炒茶30多年的周方林,家住餘杭徑山上,是徑山茶省級非遺傳承人。一雙關節腫大的手,是人稱茶王「鐵砂掌」的他,常年炒茶的印記。論炒制工藝,徑山茶從採摘到炒制完成,前後需要2天時間。1988年,徑山村土地允許村民承包,小年輕周方林承包了30畝山地辦茶園,成了全村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當年,村生產大隊有230畝茶園,這裡出產的徑山茶,是全縣唯一可以貼上徑山茶標籤的高檔茶。
  • 外交習語丨在首個「國際茶日」,感受習近平如何以茶會友
    一個月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期間,曾到平利縣女媧鳳凰茶業現代示範園區考察調研,鼓勵鄉親們 「因茶致富、因茶興業」。 5月21日,聯合國確定的首個「國際茶日」到來,習近平主席向「國際茶日」系列活動致信表示熱烈祝賀。 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
  • 少林簡易鐵砂掌練法
    少林簡易鐵砂掌,練法簡單,易於操練,便於自學,尤為武功初學者所喜愛,是流傳較廣的少林掌上硬功。,具體可按個人手掌大小而定,要求在填充鐵砂後其頂部平面比手掌大一些即可。2.步位互換交替出掌。(四)推拍1.在摔掌的基礎上,左掌向前以掌稜立掌推擊砂袋,掌尖高與眼平。2.身體左轉,同時,右掌經右向前、向左以掌心及掌指拍擊砂袋,掌稍高於肩。
  • 「國際茶日」共品馨香
    福鼎新聞網訊(夏華鑫)茶是世界三大飲品之一,全球產茶國和地區達60多個,飲茶人口超過20億。2019年,聯合國大會宣布將每年5月21日確定為「國際茶日」。「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聯合國設立『國際茶日』,體現了國際社會對茶葉價值的認可與重視,對振興茶產業、弘揚茶文化很有意義。」
  • 金鐘罩、鐵砂掌用英文怎麼說?河南省少林功夫外譯研究中心揭牌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見到老外,想給他們介紹下咱河南的少林功夫,可金鐘罩、鐵砂掌用英文該怎麼說?這就需要恰當準確的翻譯架起一座橋梁。少林絕技和招數又會如何翻譯?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專訪了「翻譯河南·少林功夫」項目的參與者、河南工業大學外語學院英語系主任劉紅強博士。
  • 聯合國設立「國際茶日」,依據是什麼?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時政熱點>正文聯合國設立「國際茶日」,依據是什麼? 2019-12-24 14:21 來源:滬江 作者:   第74屆聯合國大會12月19日通過決議,將每年5月21日定為「國際茶日(International Tea Day)」。
  • 一龍鐵頭功已登上拳臺,為何鐵砂掌不見蹤影?拳迷:收不住!
    一龍鐵頭功已登上拳臺,為何鐵砂掌不見蹤影?拳迷:收不住!作為中國人,我們覺得非常驕傲,因為我們不僅有上下五百年的文化底蘊,中華武術也是博大精深。從金庸的武俠小說裡我們就了解到中華武術的厲害,比起那些格鬥拳擊冠軍也絲毫不遜色。
  • 首個「國際茶日」福建漳州學者共探「茶·林語堂與世界」
    福建漳州舉辦以「茶和世界,共品共享」為主題的「國際茶日」系列活動。 龔雯 攝中新網漳州5月21日電 (龔雯)「只要有一把茶壺,中國人到哪兒都是快樂的。」「中國人捧著一把茶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質的精髓。」
  • 「國際茶日」杭州主場活動舉行 浙江十大茶旅精品線路發布
    5月21日,是聯合國確定的首個「國際茶日」,也是由我國首次成功推動設立的農業領域國際性節日。茶為國飲,杭為茶都。5月21日上午,「國際茶日」浙江杭州主場活動在中國茶葉博物館舉辦。活動當天,現場發布了「國際茶日」LOGO、第三期「中國茶產業杭州指數」和浙江十大茶旅精品線路。
  • 英語熱詞:「國際茶日(International Tea Day)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熱詞:「國際茶日(International Tea Day) 2019-12-20 14:48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 521首個「國際茶日」,品一杯老虎堂TIGER SUGAR,享美好生活
    今年5月21日,是聯合國確定的首個「國際茶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國際茶日」系列活動致信表示熱烈祝賀。老虎堂TIGER SUGAR帶您了解「國際茶日」。習近平指出,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聯合國設立「國際茶日」,體現了國際社會對茶葉價值的認可與重視,對振興茶產業、弘揚茶文化很有意義。作為茶葉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願同各方一道,推動全球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鑑,讓更多的人知茶、愛茶,共品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為什麼設立「國際茶日」?
  • 首個「國際茶日」,金華邀您來「品味精華」!
    今年5月21日,是聯合國確定的首個「國際茶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國際茶日」系列活動致信表示熱烈祝賀。 習近平指出,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聯合國設立「國際茶日」,體現了國際社會對茶葉價值的認可與重視,對振興茶產業、弘揚茶文化很有意義。
  • 首個國際茶日:中西醫為何都認為茶是健康飲料?
    2020年5月21日,是聯合國確定的首個「國際茶日」。茶是世界三大飲品之一,全球產茶國和地區達60多個,飲茶人口超過20億。「國際茶日」是中國首次推動設立的農業領域國際性節日,體現了中國推動茶產業繁榮發展的責任擔當以及傳播茶文化的文化自覺。對於很多愛喝茶的讀者來說,茶葉是一種非常好的健康飲品。為什麼這麼說呢?
  • 聯合國宣布5月21日為「國際茶日」
    第74屆聯合國大會12月19日通過決議,將每年5月21日定為「國際茶日(International Tea Day)」。聯合國大會決議希望國際社會根據各國側重以適當的方式慶祝「國際茶日」,通過教育及各類活動幫助公眾更好地了解茶葉對農業發展和可持續生計等的重要性。
  • 首個「國際茶日」,一起聽聽推廣大使張國立講述武夷茶的故事~
    今年5月21日是首個「國際茶日」這也是我國首次成功推動並設立的農業領域國際性的節日。你知道嗎出任「國際茶日」推廣大使的張國立和武夷茶還有著一段不解之緣……張國立曾說:「有些地方一生中只用去一次,有些地方,
  • 國際茶日:共品茶香茶韻 共享美好生活
    本文轉自【新華網】; 茶是世界三大飲品之一,全球產茶國和地區達60多個,飲茶人口超過20億。2019年12月,聯合國大會宣布將每年5月21日確定為「國際茶日」,以讚美茶葉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價值,促進全球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這是2019年8月4日,採茶工人在肯亞首都奈洛比附近的茶園採茶。
  • 首個「國際茶日」 新華社「快看」聯手中茶直播品讀中國茶文化
    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鎧維,國家一級編劇、節目主持人趙保樂、配音演員李世宏,影視演員喻恩泰,歌手寶石GEM,武夷山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巖茶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人吳宗燕等嘉賓聯袂獻禮首個「國際茶日」,帶領全國網友雲遊武夷好山好水,品味中國茶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