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尹琳
2017-08-15 10:01 來源:澎湃新聞
近日,兒童社會體驗英語小鎮Little SOCIUM立秀寶在國內的首家旗艦店舉行了開業嘉年華活動。對於不少寶媽來說,這個消息意味著暑假又多了一處帶娃玩樂的地方。
近十年來,針對幼兒的遊樂園非常受歡迎,雖然跟職業體驗有關的樂園票價動輒兩三百元,但是因為帶著「寓教於樂」的標籤,仍然吸引了許多父母帶著孩子前往遊玩。「我希望孩子能夠在小的時候就認識各行各業,而不是只圍繞著書本轉。我的孩子今年7歲,她很早就希望能到我上班的地方看看,了解我在做什麼。所以,我平時也蠻關注職業體驗這類活動的。」劉小姐是一位廣告公司的創意負責人,同時也是一位女孩的媽媽。和許多父母一樣,她的周末都獻給了孩子,希望能夠帶著孩子玩好、學好。
只是,面對像立秀寶這樣有著50多個職業場館、70多種職業體驗項目的遊樂園,父母有哪些困惑和心得?如果想帶娃去逛這些兒童職業體驗館,如何玩更能值回票價?且聽過來人分享。
1.儘量不要周末去,人少才能玩得好「我很願意帶孩子去玩,雖然價格不菲。但是,這些活動比較有趣,給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門,讓他們有機會認識各個各業,與人交往,還鼓勵動手、動腦。每一個職業都包含了一些知識,能增加孩子的見識。」PIPI爸爸帶著6歲的女兒已經去過好幾次星期8小鎮(兒童職業體驗場館),他表示,孩子還是比較喜歡的,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節假日人太多,有些想玩的項目只能放棄,有時候玩的不是自己喜歡的,這對孩子來說興奮度就會下降。「其實不是體驗越多就越好,如果能夠體驗到自己喜歡的,孩子才會有更多興趣去了解這個職業,收穫更多的樂趣和知識。」 PIPI爸爸建議,儘量選擇人少的時間段,並且多了解孩子真正感興趣什麼,而不是為了值回票價,就瞎玩瘋玩。
2. 選擇項目設計嚴謹,重視知識性和身臨其境感的樂園「有些職業體驗活動看上去好像寓教於樂,但是實際上如果項目設計和執行得不好的話,其實就變成了純玩項目。」丁丁爸爸帶孩子參加過一些職業體驗遊樂園,他表示,雖然這類樂園很多,但是玩下來感覺有些不是想像中那麼有價值。「有些樂園設計得太幼兒化了,跟現實世界相差太遠。不像是職業體驗,更像幼兒園遊戲,知識的傳遞也沒有跟上。如果在設計上更貼合現實,給孩子更多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的樂園玩一玩還是有意思的。」而一些可以提供職業培訓師陪同引導服務的,並且有問答、動手實踐以及分享想法等環節的樂園明顯更能帶給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和收穫。
3.遊玩前後,父母要與孩子多交流,挖掘職業興趣「讓孩子多感受和體驗一些職業方面的機會不是一件壞事,父母如果想更進一步幫助孩子體驗職業,不妨多跟孩子交流,比如提一些問題來激發他們的主動性。」安雅是一位6歲男孩的媽媽,同時也是一位兒童心理諮詢師。她表示,從來不會刻意讓孩子去記住玩了什麼,但是每次去玩之前,會跟孩子聊天,問問孩子對什麼感興趣,想了解什麼,鼓勵孩子在遊玩中去尋找答案。「這樣孩子就不是被動地參加遊戲了,相反他會帶著問題,在玩的時候更自信更有主見。」安雅還建議父母們不妨把職業體驗看成一個立體的遊玩項目,結合繪本和電影,讓孩子更多了解自己感興趣的職業項目。「我的孩子很喜歡記者這個職業,拿著話筒體驗了一番小記者的工作後特別自豪。回家後,我給他買了一些跟小記者有關的書,並且帶他看了一部新聞紀錄片,還鼓勵他就一個好玩的問題採訪周圍的朋友、家人。這樣一來,他對這個職業就有了很多自己的感受和認識。」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