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韓國的喪屍片,絕對繞不開的是延尚昊執導的《釜山行》。
影片在2016年上映後,上映首日便以87萬2349人次刷新韓國影史首映日的最高觀影人次紀錄,成為年度票房冠軍。
此外,更是獲得了加拿大奇幻影節、西班牙錫切斯奇幻影節、亞洲電影大獎等多項電影節大獎,豆瓣82.6萬人給出了8.5分,至今在TOP250中仍榜上有名。
就是這樣一部票房與口碑雙贏的電影,終於迎來了它的續集——
《釜山行2:半島》
在全球觀眾都幾乎沒有新片看的日子裡,《釜山行2》在7月15日一經上映,便展現了強勁的票房實力。
影片在韓、臺、新、馬、越五地率先公映,在五地都拿下了票房冠軍,首周共斬獲越2000萬美金,成為2020年韓國票房最高的影片。
第二部同樣由延尚昊執導,採用全新的主演陣容,由姜棟元、李貞賢、權海孝等主演。
值得一提的是,曾在《素媛》中飾演小女孩的李甄,在片中也變成了14歲的小姑娘了。
影片延續了第一部的世界觀,時間來到了喪屍病毒肆虐的4年後,朝鮮半島淪為了一片廢墟。
在韓國人民紛紛逃離這個人間煉獄,各國接收難民數量告急之時,由姜棟元飾演的男主作為一名士兵,正與他姐姐一家在一艘前往香港逃難的船上。
結果船中混入了被感染者,很快便傳染到整艘船,姜棟元的姐姐和侄子不幸變成喪屍。
最後,只有姜棟元和他的姐夫逃到香港,過著難民生活的他們被黑社會老大找上,需要他們前往韓國拿回2千萬美金,任務成功後每人可以分到250萬。
於是,姜棟元帶著他的姐夫一行人重回韓國,在找到裝著錢的卡車後,卻不幸引來了喪屍。
姜棟元被李貞賢飾演的女主的女兒李甄等人救回,而姐夫卻被抓到了半島上由守衛難民營的軍事分隊變成的搶劫組織中,其餘人全部罹難。
在得知香港老大的船在岸邊港口停靠,等著拿到錢的人過去,都想登船逃離的男主和女主、搶劫組織等一行人展開了廝殺。
最終,在一些人的犧牲之下,突破搶劫組織的追殺的男主和女主以及她的兩個女兒,被聯合國所救,逃出生天。
可以看到,影片的核心事件就是男主一行人返回韓國拿錢,遭遇攻擊與阻撓最終生還的故事。
在這一部中,我們能發現影片一個比較顯著的優點——
特效與場面升級,動作元素勁爆。
第一部的製作成本不過100億韓元,而新作預算直接增加到200億韓元(人民幣約1.16億)。
比起前作主要聚焦於火車內部及附近,本片從香港到韓國,港風景觀與末日廢墟的場景相結合。
坐船渡海、喪屍圍城、角鬥場的廝殺,特效大場面增多,營造了比較強的末日氛圍。
尤其是在第一部主要是與喪屍肉搏的動作場面,在這一部中各種動作元素齊登場。
男主一行人拿著機關槍一手一個,煙霧彈與閃光彈齊聚,全程突突突。
小女孩開著SUV極速漂移,與反派你追我趕,橫衝直撞甩喪屍。
姐夫被扔進角鬥場,在一片歡呼聲中,與喪屍展開生死搏鬥。
槍戰、飆車、籠中鬥,《釜山行2》可以說具備了一部商業動作片的基本素質。
甚至,我們還能看到第一部孔劉抱著女孩的鏡頭在第二部中的自我致敬。
看起來好像還不錯?
既然作為續集,本片就不可避免的會被拿來與第一部對比,我們可以看到影片的口碑卻不盡人意。
目前第二部在豆瓣和IMDB剛過及格線,有許多看過的觀眾說:
「《釜山行2》就是狗尾續貂。」
「變成了說韓語的好萊塢大片。」
為什麼會得到這樣的評價呢?
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
第一,喪屍變成玩物,緊張與驚險度大大降低。
想必很多人都對第一部中的喪屍記憶猶新,被咬後跳著喪屍舞,手無寸鐵的民眾難以招架,驚悚與代入感滿分。
然而,到了第二部,動作元素一個不落,一波波的喪屍看似壯觀,但卻淪為背景板。
男主機槍橫掃,女孩一車撞死一群,喪屍就像一個個番茄,隨隨便便就被揮灑全屏。
敢情我是在玩《生化危機》?!
面對全副武裝的主角團,看到對光敏感、只靠聽覺的喪屍們被玩具車耍得團團轉——
裡面的喪屍真是莫得靈魂。
相反,角色們的飆車場面反成重點,堪稱《釜山行之速度與激情》。
第二,角色形象扁平,使得劇情失去了延展空間
不論是鄭裕美飾演的溫柔的懷孕婦人,還是救人和殺人的老奶奶姐妹、死都不放人進去的金常務,第一部中的許多配角都讓人有記憶點。
尤其是孔劉飾演的證券基金經紀人,從忙於工作、個人主義到展現父愛、閃耀人性光輝,影片中展現的人文深度是它之所以受到如此讚譽的重要原因。
而第二部想要聚焦於主角姜棟元從沒有盡力救人的遺憾,到豁出性命救三個母女的轉變,人物弧光顯得很平淡。
就像一開頭並不想重回韓國拿錢的男主,其實並不貪財,主要是想要陪伴姐夫。
可以說,男主這個角色從一開始的缺陷就不算嚴重,後面的轉變更有種強行煽情的意味。
而片中631部隊的反派形象,塑造得非常臉譜化。
就拿難民營軍事分隊的三隊隊長來說吧,一出場就虐殺還未完全轉變為喪屍的人類,逼迫炊事小哥,齜牙咧嘴,一副標準反派臉。
在指揮官看來狡猾如狐狸的他,敏銳地察覺到了指揮官想要跑路的圖謀不軌。
然而,在兩人面對面的談話中,面對暗自密謀差點露餡的指揮官與炊事員,三隊長得出的結論竟然是兩人是「同志」,說完唱著小曲兒走了。
你以為他是察覺到不對勁想要找來弟兄們殺個回馬槍?
結果他一個人在角鬥場看得正嗨,說好的「老狐狸」人設呢。
果然,反派都是既蠢又壞。
可以說,儘管後面母女表現比較亮眼,但影片缺乏構建角色之間的關係,難以讓觀眾產生共情。
第三,情節不考究,結尾是敗筆;
相信很多觀眾在看過劇情之後,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
哥倆花這麼大力氣從那個人間煉獄中逃出來,竟然會為了錢跑回去?
不得不說,儘管主角團在HK被壓迫,但至少還撿回一條命,幾個人就這麼輕易地跑回去拿錢,而且最後即使拿回了錢很明顯也要被殺。
這就是在往火坑裡跳啊!
為了讓主角們登島,這個動機設置實在不太高明。
而不論是輕易入侵搶劫團營地、小兵對喪屍們的過度懈怠,還是男主時隔4年重遇女主,而她竟然是男主曾經拒絕幫助的人……
尤其是搶劫團讓姐夫角鬥場決鬥,作為一個在西方比較常見的模式,這個情節出現在韓國多少有點違和。
可以說,影片中的許多情節安排都比較強行,敘事略顯鬆散。
而最大的槽點,無疑是結尾飛機營救的橋段。
一開始女主想要犧牲自己,讓男主帶著兩個女兒坐聯合國飛機逃走,腿受傷的她給他們墊後。
在聯合國下來兩個援救的人之後,女兒一定要讓他們救她媽媽,結果聯合國的人說:
「對不起,太晚了,這裡很危險,必須離開。」
而本來是想犧牲女主的男主,看著這個場面突然醒悟,想要回去救女主,因此一邊拿槍一邊打開喪屍群。
同時,本想自殺的女主聽見男主槍聲又突然求生欲爆棚,愣是從喪屍群中突圍了出來,帶著傷腿跑得賊快。
最終,4人都得救,而聯合國的人全程眼睜睜地看著這些人做了這一切……
如果男主返回去都能救到女主的話,那么女主想要自殺墊後的意義何在呢?直接4個人一起跑不好嗎!
為了凸顯男主的轉變,突降的聯合國救援小組更完全淪為了NPC,這個情節簡直不要太刻意。
其實,從延尚昊的作品來看,除了《釜山行》大爆,其後他執導的《首爾站》 《念力》等影片在口碑都撲了街,反倒讓人有種《釜山行》的成功是撞運氣的感覺。
不論是《瘋狂的麥克斯》 《我是傳奇》,還是《殭屍世界大戰》 《速度與激情》,我們能在片中看到許多歐美動作大片的影子。
總的來說,雖然《釜山行2》徹底撲街了,但單純地當做一部動作爽片,還是可以爽一下的。
但作為續集,它真的毫無特色。
青石電影編輯部 | 晨晨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