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年最後一天,郭敬明公開道歉了。
12月31日零點,郭敬明發文承認,15年前《夢裡花落知多少》抄襲莊羽所著的《圈裡圈外》。
原以為是誠意滿滿的道歉,但多處細節卻引起了網友的群嘲。
發文中寫道:律師問我選擇寫道歉信還是刊登裁決書的時候,我選擇了逃避道歉,以直接在報紙上刊登判決書來履行懲罰。
看起來這似乎是一個選擇題,然而現實情況卻是,郭敬明拒不道歉,最終法院只能刊登裁決書收尾。
還有一處細節也是爭議頗多。
道歉文中提出,將把《夢裡花落知多少》出版後獲得的線上線下所有版稅以及全部收益全部賠償給莊羽女士。
但令人不解的是,後面又加了一句:如果莊羽女士不願意接受(賠償),我會把這筆錢捐給公益慈善機構,接受公眾的監督。
有網友認為這是在玩弄文字,從法律層面,這筆錢本來就該歸還給莊羽,至於接不接受、如何處理,只能由當事人說了算。
也有網友指出,這是明顯的道德綁架,讓當事人進也難,退也難。
面對兩難困境,許多網友十分期待莊羽本人的回應。
時隔幾小時後,莊羽也公開發文,表示接受道歉。對於對方提出的賠償,她有新的想法:
「我也將《圈裡圈外》這本小說出版後獲得的線上線下所有版稅以及全部收益同《夢裡花落知多少》的收益合併在一起成立一個反剽竊基金,用以幫助原創作者維權,並接受公眾的監督,請郭敬明先生考慮。」
簡簡單單一個提議,引得網友拍手稱絕。
莊羽的做法,既不盲從他人,也不委屈自己。她選擇在複雜情形中謀得一條新出路,不卑不亢地讓事情朝著自己期待的方向發展。
這便是高情商的人的社交之道。
2
前段時間,鄧倫在某檔綜藝中受到網友的公開質疑。
有網友指出:「你天天跑去當伴郎,哪有時間認真拍電影呀?這作品的質量能保證嗎?」
面對網友犀利的言辭,鄧倫沒有選擇硬剛,而是清晰地羅列了兩個要點:
第一,不是拍戲的時候去當伴郎;
第二,我回去給我的髮小做伴郎,說明我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有情有義的人才能拍好電影。
三言兩語不但回懟了質疑,還著重強調了一遍自己的好演技,讓人不得不佩服情商之高。
網上流行過這樣一句話:「智商決定了你的下限,情商決定你的上限。」
高情商的人,常常會設法突破他人設置的局面,給人意想不到的結果。他們在給予回復的同時,不忘自我關注,自我肯定。
不得不說,成年世界的社交,最見情商高低。
3
多年前,作家李尚龍曾邀請了一群好友到一個朋友的公司吃飯。
結果到了朋友公司,他才發現,場面有多麼尷尬。
朋友叫了個外賣,點了5個菜,然後十幾個人圍著一個長桌吃飯。
桌子很長,5個菜顯得尤為孤單,左邊有了菜,右邊就什麼也沒有了。
一群人第一次見面,對著僅有的5個菜,不知從何談起。
公司那位朋友還自嗨地吃起來,看得出來應該都是他平日喜歡的湘菜,5道菜裡全部都是辣椒。
他一邊吃一邊還問道:「為什麼不吃呢?」
一桌子人只能體面地說:「不餓。」
當時情形下,他人也確實說不出其他什麼,儘快結束這個飯局才是大家真正關心的。
後來,李尚龍察覺出了大家的尷尬,直接掏出手機點了一堆菜,最終那頓飯才像個樣。
相比於樓上那位眼裡只有自己的朋友,我學妹小B則把自己的身段低到塵埃。
小B去年畢業時,經家人介紹進入當地一家不錯的外企實習。
勤勉的她,從第一天上班打卡開始,都是第一個到辦公室又是最後一個離開的人。
每天早上,她會提早到辦公室幫忙把同事的電腦開機,為大家節省時間。
每天晚上,她會替大家收拾好辦公室,為大家營造潔淨環境。
工作時,她處處謹慎,主動迎合同事,甚至小心應對他人的情緒。
但即便如此,實習了幾個月,學妹還是跟我吐槽,辦公室裡沒有一個人像朋友一樣待她。
生活中,有太多低情商的人,要麼顧著自己,要麼順著他人。
只是他們不知道,只顧著自己,那不是直爽,那是一種狹隘、一種自私;只顧著他人,那不是體貼,那是一種邊界模糊、一種自我丟失。
成年人的社交中,真正的高情商是能夠不驕不躁,有自己的想法,且有節奏地前進。
任何過度地崇拜自己或是擁護他人,都是偽情商。
4
2條建議,助你成為一個高情商的成年人。
識別情緒
識別情緒是提高情商的基石。如果察覺自己情緒的敏感度比較低,提高情商就無從談起。
或許有人會質疑,識別自己情緒有什麼難的,比如說:我難道不知道自己在生氣嗎?
如果你這麼想,那就把情緒識別看得過於簡單了。
人類有幾百種情緒,此外還有很多混合、變種、突變。情緒的微妙之處,很可能超過了語言能夠形容的範圍。
舉個例子,憤怒就包含了狂怒、暴怒、怨恨、激怒、惱怒、義憤、氣憤、刻薄、生氣、易怒、敵意等,最極端的表現為病態的仇恨和暴力。
簡言之,識別情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你要清晰察覺情緒的不同微妙部分時。
只有學會識別情緒,才能做到管理情緒。
精進思維
好友曾跟我聊過一件事,好友父母原本答應不插手她的婚姻大事,讓她自由選擇。
不料,親戚們急得不行,直接介紹了多個男生,就連見面時間都約好了。
她父母無奈,只好讓她按時赴約。
好友自然不樂意,但她也沒有跟父母硬抬。她跟父母保證,她會自己跟這些男生說清楚。
她要來了幾個男生的手機號碼,挨個發信息挑明了自己的觀點。男生也都通情達理,這事就這樣過去了。
沒有急眼跳腳,好友輕鬆擺平了「相親」。
作家十二說過:「情商本質上是一種好的思維,在好思維的基礎上,產生的更多有效連結。」
換句話說,高情商的人,他們樂於在社交關係中啟動自己的思維,讓自己以及對方感受到舒適的交往體驗。
不斷精進思維,才能從根本提高你的情商。
伏爾泰曾說:「自從世界上出現人類以來,相互交往就一直存在。」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社交無處不在。
學著做個高情商的人,許多事情將迎刃而解。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