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護膚化妝品牌 SK-II 1998年進入中國以來,一直以高昂的售價及頂級女明星作代言成為高級白領女性護膚的「聖品」。那麼,SK-II是否也受到海外女性的青睞?本報記者在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調查。
事發後,北京某商場的SK-II化妝品專櫃打出內部盤點的告示
消費者反應有冷有熱
日方態度傲慢 承認產品差別
9月14日,來自日本寶潔株式會社蜜絲佛陀公司製造的SK-Ⅱ品牌系列化妝品,被中國檢疫部門驗出含有禁用成分鉻和釹。連日來,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已將該產品從各銷售點下架並接受退貨。
不過,寶潔公司在接受退貨時,卻要求消費者籤署這樣一份「霸王協議」:儘管產品本身為合格產品,不存在質量問題,但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態度,我們決定為您做退貨處理,經雙方協議同意退款××元。
9月19日,日本駐華大使館一等書記官石川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中國從SK-II化妝品中檢驗出禁用成分,是因為「事先日本政府並未接到中國政府有關對這兩種金屬要進行檢驗檢疫的要求」。
在被問到日本國內銷售的SK-II是否與在中國銷售的是同類產品時,石川表示,由於中國人的特點和中國氣候環境與日本不同,出口中國的SK-II與日本國內產品「存在成分和顏色方面的細微差別」。
代言女明星力挺 消費者猶豫不決
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廣告促銷,都是使用頂級女明星,例如劉嘉玲、莫文蔚、鄭秀文等,所以,該品牌在香港女性中也非常受歡迎。事發後,記者隨即到香港大型連鎖化妝品店莎莎及卓悅進行了採訪。
記者發現,在消息發出後,這些店鋪已經立即把店裡的SK-II產品收下來,實時停售。不過,SK-II的明星宣傳照片仍然掛在店裡。一位莎莎售貨員告訴記者,這幾天每天都會接到三四十個詢問產品安全及退貨等問題的電話。
當時正在莎莎購物的楊小姐,今年35歲,她對記者說,自己曾用過該品牌的「神仙水」及其他產品逾5年,每個月差不多要在這上面花2000港幣。她表示,至今仍相信該產品不會有問題,她還將繼續使用該產品。
同樣使用該產品的戴小姐則持不同看法。她表示,她日後再也不敢使用SK-II產品了。
事發後,人們也非常關注那些曾經擔任SK-II代言的香港藝人們的態度。9月15日,鄭秀文通過經紀人向外界宣布,「我對它(指SK-II)有信心!」並表示會繼續使用該品牌。另一位代言人莫文蔚也通過經紀人表示,在該事曝光後,她已第一時間向日本有關方面查詢,其經紀人說,「莫文蔚一向對這個品牌很有信心,她已經用了10年。出事後她也沒有想過停用。」
在泰國某保險公司工作的保險理陪員楚叻達女士,現年33歲,用SK-II已經5年了。記者問她是否知道SK-II在中國被檢測出禁用成分時,楚叻達非常驚訝,說從未聽說過這一消息。至於她是否還會繼續使用,她猶豫了一陣回答:「市場上有那麼多品牌,我想我的選擇會很多。」
記者還在泰國二線連鎖商場「中央百貨」詢問櫃檯售貨小姐,有無得知該品牌部分護膚品質量不合格的消息,得到的答覆是「不清楚」。
SK-II只在日本周邊火 日本人也覺得太貴
即使是在消費水平居世界前茅的日本,提起SK-II,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評價也是「好貴呀」。很多年輕女性,都把購買一兩款SK-II當作一種奢侈消費。商場的專櫃旁經常能看到銷售小姐在遊說正在做心理鬥爭的女性。
購買昂貴的名牌,是日本年輕女性的一種時尚,因此SK-II相對較高的價位不但沒有阻擋住日本年輕女性的購買慾,相反,在某種程度上反而增加了她們對這個品牌的夢幻指數。在網上,有很多年輕女性在貼吧裡表達了她們對SK-II的憧憬,而當有人宣布自己買了一款之後,總會引來一連的豔羨,或者是一串諮詢——「真的那麼好嗎」、「用起來感覺如何」等。
筆者曾經問到一些女性是否使用SK-II,除了有很多日本女性對它表達了又愛又難以出手的感情之外,也有一位家境頗為富裕的30歲女性稱自己使用過,但覺得並不像宣傳的那麼好,性價比也並不高。最後,她加了一句:「真正的有錢人似乎還是會更傾向資生堂這樣的老牌化妝品吧,SK-II是辦公室女性的夢想。」
東南亞人沒把它當高檔貨
由於產地相近,日本化妝品在東南亞非常多。不過,在東南亞較為發達的國家,如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國,這些化妝品並不算極其高檔的產品,也不像在中國內地、香港和日本那樣備受推崇。當然,在東南亞經濟比較落後的國家,比如柬埔寨、寮國等國,進口高檔化妝品還是很少進入尋常百姓家的。
從價位上看,SK-II在東南亞國家是高檔貨。但在東南亞各國的商場、免稅店中,SK-II的櫃檯並不很起眼,也並非像中國那樣只有高檔商場才有專櫃。
比如在泰國,最普通檔次的連鎖商場「羅賓森商場」都有專櫃。而且,SK-II在各店的專櫃佔的面積也不會很大,頂多和普通品牌一樣。裝潢上依舊延續紅白兩色裝飾,絲毫不見「超級品牌」的張揚和豪華。
由於東南亞長期接待西方遊客,這裡的女性對歐美品牌化妝品更為熱衷。SK-II並不是東南亞白領女性值得炫耀的品牌,比SK-II貴或者至少同一檔次的化妝品相當多。可以說,東南亞的化妝品市場雖然日系產品很多,但無論從購買量還是受推崇的程度,歐美產品都佔上風。
歐洲很難買到SK-II
在化妝品名牌匯集的法國,SK-II是否也佔有一席之地呢?據化妝品業內資深人士透露,SK-II品牌進入歐洲某些國家的時間都不如進入中國早。據記者了解,在巴黎,各大百貨商場中幾乎找不到SK-II設立的專櫃,就連普通超市也是難覓其蹤影。究其原因,這恐怕是歐洲人更喜歡使用自己的名牌,畢竟在她們看來,SK-II是「亞洲貨」,也許歐洲的品牌更適合她們的膚質。
其實,SK-II曾經也打進過歐洲市場,只是在前幾年也被查出了有損人體免疫力的成分,而被禁止銷售了。
新聞背景 SK-II愛用大牌代言
SK-II誕生於1980年,這次事件引起消費者如此關注,與其產品宣傳是分不開的。
在日本,該品牌最早請了日本著名電影演員桃井薰(也就是在《藝伎回憶錄》裡章子怡和鞏俐飾演角色中所屬樂屋的老鴇)擔任形象代言人,由於桃井薰在日本相當知名,SK-II一請她就請了10年。
除了日本,SK-II也開始了在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宣傳攻勢。1997年,SK-II首邀香港名模琦琦擔任產品代言人。在電視廣告中,一身雪白衣服的琦琦倚在沙發上,敷著SK-II面膜,然後展現出一張不施粉黛的臉說:「用了SK-II後,我臉上的皮膚就像剝雞蛋一樣,剝去一層又一層,最後變得光潔美白。」這個廣告語深入許多香港女性心中,SK-II也因此順利成為香港有名的護膚品品牌。
此後10年,SK-II在不斷動用上千萬酬金邀請頂級女藝人輪流代言,代言人隊伍可謂星光熠熠。至今為止,SK-II邀請的女明星包括琦琦、劉嘉玲、鄭秀文、林憶蓮和莫文蔚,幾乎人人都是娛樂圈中的一線大牌。 (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林風 本報駐泰國記者 吳若蕾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烏瑪 本報駐法國記者 鄧穎平)
來源: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
來源: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