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思明:文明創建更智慧更精細 市民收穫滿滿幸福感

2020-12-12 中國文明網

  「淨走」潔淨家園、斑馬線前禮讓行人、自覺垃圾分類、有序規範停車、引領節約新食尚、近鄰互幫互助……走進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你會感受到,潤物無聲的文明情懷早已深深融入這座城區精神血脈中。文明有禮的思明人稱之為:「思明習慣」。

「淨走」潔淨家園已成為思明習慣,全民健身融合文明創建的文明新風在思明越吹越勁。(思明區供圖) 

  久久為功,善作善成。前不久,廈門連續六屆入選全國文明城市的好消息傳來,思明人沸騰了,大家心中無不湧動著滿滿的驕傲和自豪。廈門市思明區主動撐起中心城區中流砥柱,全面部署、全員參與、全力以赴,以「思明擔當」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貢獻力量,以「思明習慣」擦亮全國文明城市這塊金字招牌。

  看似舉手之勞的「思明習慣」,是在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幸福城區中,文明有禮的思明人在長期實踐中,特別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逐步形成和傳承的精神財富,是思明人共有的符號和基因。

  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長期以來的創建歷程,思明區下足繡花功,不斷實現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文明創建,形成一系列豐富的經驗和做法。

  高效運轉機制,確保創建常態長效。區四套班子領導結合「片長制」帶頭分片包幹,會診疑難雜症;24小時在線的「隨手拍」督查機制,促進問題即時整改;專項培訓、現場點評等機制,瞄準物業小區等基層創建痛點給「藥方」。

  「螺螄殼裡做道場」,老大難問題迎刃而解。合理設置「攤規點」,施劃門前三包「一米線」,讓市容與繁榮兼顧;南華社區設立限時停車位,背街小巷停車難問題有了治理樣本;會展北片區設置「共享單車專用停放區」,為破解「單車圍城」提供經驗。

  更高效更智慧更精細,思明區發揮近鄰文化優勢,調動全區力量,點燃創建熱情,形成「千斤重擔大家挑」的工作局面。共建共治共享,廣大思明人以「思明習慣」,不斷攀登文明新高度。

  全員在線共出力 

  >亮點:哨響齊到,區級全面部署,街道總牽頭,公安、交警、城管、市政、消防、社區等部門形成合力,精雕細琢市容市貌

鼓浪嶼志願者宣傳文明旅遊 思明區供圖 

  嘉蓮街道清理無物業老舊小區衛生死角、沿街綠化帶等,理清佔道的共享單車、清掃路面積水;中華街道消殺下水道、垃圾投放點等易滋生蚊蟲地,再給道路「衝涼」,恢復街巷高顏值;開元街道針對重點路段、商鋪集中區域的沿街單位門前的亂張貼和非機動車亂停放現象進行綜合清理……

  「淨走」已經成為最閃亮的思明習慣。從5月份開始,每逢周末,鮮豔的「志願紅」總是活躍在思明的大街小巷。目前,「淨走」主題活動已帶動近20萬人次參與,全民健身融合文明創建的文明新風越吹越勁。各級文明單位帶頭示範,幹部職工化身「高顏值攻堅隊」,人人參與文明創建,共享和諧美麗家園成為思明區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讓文明交通也成為一種思明習慣。整治各類交通違法行為、排查完善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規劃新增停車設施,思明區的交通秩序越來越好。這得益於思明區建立由街片長、社區長、網格員三級包片包區包格的文明創建交通整治「1+3+N」工作體系,細化責任分工、互通機制和共治措施,充分調動街道、社區力量和派出所警力相互合作。

  區級全面部署,在關鍵節點召開創建推進會、動員會、衝刺會、總攻會,層層推進。「哨響齊到」,各街道屬地總牽頭,公安、交警、城管、市政、消防、社區等部門積極響應,廣大黨員群眾上下同心,實現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社區管理等新一輪整體提升。

  全神貫注抓重點 

  >亮點:靜態建設疊加動態管理,農貿市場等重點部位、重點環節舊貌換新顏

  螃蟹卸去重重的草繩、商品明碼標價、地面不溼攤位不亂……走進松柏農貿市場,秩序文明和諧,環境乾淨整潔。附近居民吳阿姨形容說,「現在進菜市場,像逛超市一樣。」

  讓居民買得舒心,吃得安心,文明經營同樣是一種「思明習慣」。美好的轉變同樣發生在萬壽北、美仁宮、鎮海等農貿市場。每日清洗消殺不落下;農產品抽檢、公示及時;區市場監管局駐點市場,實時監督食品安全、規範商品擺放;街道、社區幹部、黨員志願者、城管齊出動,聯合共創潔淨家園。

  平時即「評時」,思明區將文明創建融入到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注重夯實基礎、抓好靜態建設,又兼顧完善機制,抓好動態管理。瞄準農貿市場、老舊小區等重要部位、重點環節,思明區建立起「會診—督查—點評—應急」一體式高效運轉機制。

  用好用足「片長制」、網格化管理、「9+1」綜合執法機制,區領導深入掛鈎片區,職能部門聯合「會診」,協調解決問題600多處。「隨手拍」、內部通報等督查機制集中發力,督辦110餘份2000多條重點問題,「隨手拍」發布小微問題萬餘條,整改率達95%以上。專項培訓、現場點評等機制精準發力,12場會議集中指導基層創建,完善「裡子」工程建設。應急處置機制即時響應,聯動巡查隊伍開展「拉網式」巡查,形成強大保障。溝通順暢、處置及時、管理到位,不斷鞏固創建成果。

  全力以赴解難點 

  >亮點:創新「藥方」,有效提升交通秩序、物業小區、門前三包等管理水平,讓市容與繁榮兼顧

常態開展垃圾分類 思明區供圖 

  白天兩車道通行,夜間8時至次日7時限時停車位啟用後,單車道通行——今年8月開始,廈港街道永福宮巷變成了一條「彈性路」,一舉解決了通行難、停車難兩大棘手問題。

  65歲的居民陳守國連連贊道:「我每天接送兩個孫子,都要從這條路進出,以前因為亂停車都不好走,還很危險。現在路好走了,鄰居也不再為車位爭吵,社區更文明和諧了。」

  永福宮巷道路窄、彎道坡道多、老舊小區進出交叉口多,還貫穿了華僑中學、思明小學等多所學校,停車難問題尤為突出。交通秩序發生大變樣,背後是區級人大代表、交警、南華社區黨委、區市政園林局共同的付出。除了啟用13個限時停車位,社區還「擠」出了18個固定車位。

  把創新當成習慣,思明區出妙招讓一個個治理難點有了解決之道。在老城區背街小巷探索錯峰停車模式,「擠壓」出731個機動車停車泊位、1785個非機動車停車泊位,交通秩序有效提升;在全市率先實行保潔車輛統一編碼管理,規範管理保潔車,為顏值加分;建立問題清單制度,物業企業參與文明創建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合理設置「攤規點」,施劃門前三包「一米線」,實現市容與繁榮兼顧;創新開展「菸頭稱重兌獎」活動,提高深度保潔水平……探索機制創新,思明區不斷提升文明創建精準度。

  全心全意潤民心 

  >亮點:「近鄰」文化築牢社區文明創建基礎,百萬思明人用行動一起見證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變化

思明愛心屋幫扶殘疾人就業 思明區供圖 

  臨近年底,伴隨著熱鬧喜慶的結婚氛圍,一股「拒絕剩宴」的婚宴新風潮在思明區形成習慣。大餐桌倡導節儉不浪費,小餐桌也紛紛引領節約新食尚。

  在萬象城「宴遇」餐廳的入口處,擺放著思明區創新設計的文明餐桌宣傳公益廣告。餐廳店長江女士介紹,「餐廳推行『N-1』點餐制,引導顧客合理消費。點餐時主推小份菜、按位上菜,從源頭避免浪費。」同時,餐廳提供免費打包服務,教顧客處理剩飯剩菜,確保光碟。

  文明有禮的思明人將文明習慣從餐桌不斷延伸,融入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

  80歲的鼓浪嶼居民傅清江為居民朋友理髮,一剪就是一甲子,他的故事上了央視新聞頻道的《24小時》欄目。他說:「一直做到我手動不了,那是最開心的。剪斷的是頭髮,剪不斷的是情義。」5名蓮花中學初一女生守護走失男童、等待民警到來的善舉,收穫無數網友好評,被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媒體的新媒體平臺點讚……

  瀏覽深受思明人喜愛的「思明快報」「思明文明風」等新媒體平臺,思明習慣中的文明行為傳遞著滿滿正能量,近鄰有愛的典型案例更是在樸實中彰顯美德,煥發光彩。

  思明區發揮「近鄰」文化優勢,突出群眾主體作用,引導居民以鄰為伴、同心同向,全面展現了一個充滿善意、彰顯溫度的中心城區形象,讓市民有更高的獲得感、歸屬感、幸福感。(廈門日報記者 吳燕如 林雯)

相關焦點

  • 廈門思明:志願服務遍地開花 愛心向善蔚然成風
    連續舉辦5屆的思明區志願服務文化節已成長為鷺島特有的志願服務文化品牌符號,不僅是思明區各支優秀志願服務隊伍展示風採、服務群眾的嘉年華,更成為無私奉獻、愛心向善的「思明習慣」不斷輻射影響更多人的重要陣地,激發了廣大市民群眾參與共築愛心之城的澎湃熱情。
  • 【三創四建】定州市:讓文明城市創建更精細,「繡花功夫」繡出城市...
    市容環境是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基礎性指標之一,也是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基本要求之一。為深入推動城市環境衛生質量向更高水平發展,我市認真對照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標準,在鞏固現有環境衛生清掃成效的基礎上,持續加大環衛精細化作業力度,全面做好主次幹道清掃保潔,達到了「以克論淨」的深度保潔標準。城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88.5%,清掃保潔時間達到18小時,車輛洗掃灑水時間達到24小時,主次幹道達到了「雙5」管理標準,硬化小巷達到「雙10」管理標準。
  • 廈門理工學院開展「文明健康,有你有我」潔淨家園活動
    為引導廣大師生積極投身文明創建,助力廈門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廈門理工學院舉行「文明創建齊動手,同心爭創六連冠」「當先鋒作示範、爭創六連冠」主題實踐活動啟動儀式暨「文明健康,有你有我」潔淨家園活動。
  • 文明創建再出發 2020年廈門市「快樂健步走 文明齊動手」潔淨家園...
    開欄語:  廈門自2005年榮獲首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後,一直堅持文明創建不止步,取得了顯著成績。不久前,全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召開,強調要強化問題導向,著力對標對表,改進手段,進一步補短板、增實效,全力以赴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
  • 廈門思明啟動「GO思明FUN心玩」 發放千萬「消費券」
    為釋放積極信號、提振市場信心,讓商家動起來,引導市民逐步回歸生活常態,4月初,廈門思明區啟動「GO思明FUN心玩」消費復甦計劃,發放消費券是其中的重要舉措之一。據了解,本次思明消費券發放由思明區商務局、思明區文旅局、思明區總工會、思明快報主辦,聯合美團點評和本地各大餐飲、住宿、零售商戶個性化定製,面向廈門市民和遊客推出形式多樣的優惠活動,讓消費者真正得到實惠、促進消費回暖。
  • 為民靠民贏百姓口碑 常態長效讓文明常在——濟南南昌廈門創建全國...
    新華社濟南11月10日電(記者王志 閔尊濤 顏之宏)近年來,山東省濟南市、江西省南昌市、福建省廈門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讓文明城市創建既有「厚度」更有「溫度」,既提升了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又推動了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實現文明創建與城市發展共生共長。
  • 泗縣:文明創建讓生活更美好
    在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泗縣通過抓創作出精品、抓服務惠民生,發揮文化在城市建設中的引領作用,提升市民素質和城市品位,為文明城市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在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泗縣深挖城市文化底蘊,利用源遠流長、積澱深厚的歷史文化優勢,在城市建設中注重追求精細化品質化,積極打造泗縣七大名片——世界物質文化遺產隋唐大運河、中國山芋之鄉、中國金絲絞瓜之鄉、泗州戲、國家級石龍湖溼地公園、中國藥物布鞋、皖東北革命根據地,不斷提升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努力擦亮「水韻泗州 運河名城」的城市品牌,
  • 文明城市與文明市民同成長 金華開發區這樣解讀文明創建
    文明城市創建沒有旁觀者,過程中,開發區全員行動,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將文明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文明城市與文明市民正共同成長。全民總動員 人人急先鋒汪姜街35弄是江南街道高畈社區的一條背街小巷,這裡一改之前的髒亂差,成為社區精心打造的「平安裡」。
  • 深圳六次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市民樂享創建成果
    深圳六次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市民樂享創建成果 2020-11-22 0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廈門首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智慧雲平臺上線 打造志願服務新模式
    廈門網訊(文/廈門日報記者 朱道衡 通訊員 韓超 圖/何東方)如何讓更多群眾享受到文明實踐的服務?如何讓志願者隨手「秀文明」「曝陋習」?如何及時發布文明實踐內容和信息?15日上午,同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智慧雲平臺啟用儀式暨操作培訓會在同安區會堂舉辦。
  • 廈門思明區:用心用情當好「大物業」讓環境宜居顏值升級
    臺海網9月1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每到周末,思明區市政園林系統的黨員志願者便深入公園和社區,加入潔淨家園行動;從早到晚,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思明市政和環衛工人忙碌的身影;避開交通高峰,園林養護工人頂著烈日修剪花草樹木,用汗水澆灌城市綠色之美……思明區作為廈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主戰場、主陣地,思明區市政園林局靠前行動,充分發揮市政園林系統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主力軍作用
  • 以繡花之功精細化管理城市 寫在嵊州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之際
    自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以來,嵊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在嵊州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嚴格對照「創城」的每一項環節、每一個步驟,以繡花針功夫推進開展城市精細化管理提升行動,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全力以赴為嵊州爭當浙江建設「重要窗口」模範生增光添彩。
  • 廈門首批43所智慧校園達標學校名單公布
    市教育局昨天公布首批智慧校園達標學校名單,總共43所,最高的五星級達標學校空缺。市教育局說,這是為促進我市智慧校園建設,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而舉行的評估。從之前發布的智慧校園的創建通知看,智慧校園具備特徵是: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慧應用為核心,綜合運用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將學校物理空間和數字空間有機銜接起來等。智慧校園達標學校分為五個星級,五星最高。市教育局說,力爭到2022年中小學智慧校園數量佔比達20%。
  • 思明舉辦垃圾分類公益活動 親子DIY製作創意垃圾桶
    思明舉辦垃圾分類公益活動 親子DIY製作創意垃圾桶 為應對「垃圾圍城」危機、廈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推進垃圾分類和垃圾不落地工作,將之作為文明創建、綠色發展的具體抓手狠抓落實,力求為全國再貢獻一個「廈門樣本」。為了積極響應市政府做好垃圾分類宣傳教育的號召,進一步提高市民垃圾分類知曉率和參與率,幫助市民樹立善用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
  • 文明城市 因你而美——致全體市民的感謝信!
    親愛的市民朋友們:   唐塗宋地,文明新城。在即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乘勢而上高水平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際,慈谿摘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字金牌。作為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最高榮譽,這是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合力共創的豐碩果實。功勞歸於全市人民,榮譽屬於全市人民!在此,我們謹向200萬新老慈谿市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和最崇高的敬意!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在文明創建路上,全體市民以高度的責任感,爭當文明人,爭做文明事,悉心呵護著慈谿這座文明之城,凝聚起文明創建的磅礴力量。
  • 剛剛,廈門再次吹響衝鋒號!建設更富現代化國際化魅力、更具閩南...
    我們必須牢記囑託、開拓進取,以建設高顏值廈門的更大成效,踐行「兩個維護」,展現廈門作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重要孕育地、實踐地的應有擔當。「城市美不美三分靠建設,七分靠管理」√要以更精細的管理提升高顏值廈門的品質內涵,牢固樹立「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
  • 廈門"文明創建暗訪團":本月十類不文明旅遊行為最突出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文/圖 記者 薄潔 李沛)文明創建永遠在路上。廈門在榮膺全國文明城市「四連冠」後,文明創建再推創新舉措,從去年7月開始,市委文明辦聯手廈門日報社,組建由媒體記者為主要成員的「文明創建暗訪團」,通過記者和市民的視角,曝光在美麗廈門建設和城市發展過程中依然存在的不文明現象和熱點難點問題。
  • 六大關鍵詞讀懂思明五年「幸福清單」 各項事業取得了顯著成績
    今天召開的思明區第十一次黨代會給出了一份清單:地區生產總值突破千億元,財政總收入接近200億元,第三產業佔GDP比重達85.3%;民生投入佔財政總支出70%以上,新增就業18.6萬人次,新增公辦學位近1.5萬個,群眾社會治安滿意率保持95%以上;獲評全國首批創建生態文明典範城區,空氣環境優良率保持全市領先,綠化覆蓋率位居全省前列……  這一長串數據,寫滿的是居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 思明上周末開展綠化帶垃圾清理專項行動 推進城市細節品質管理提升
    全力衝刺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積極推進城市細節品質管理提升,思明區結合「片長制」,區級領導包片區、機關單位包街區(社區)、街居幹部包小區——10個街道、98個社區迅速掀起潔淨家園的新熱潮,全區上下齊動手,讓綠地更綠,讓城區更靚。
  • 廣平:深化文明縣城創建 讓群眾生活更美好
    縣委、縣政府把創建省級文明縣城列入全縣重點工作,周密部署,強力推進,優化發展環境,提升縣城品位,加快縣城提質步伐,營造整潔優美的良好環境。市民楊女士帶著孩子正在開心遊玩,領略秋天醉人的風景,感嘆文明縣城創建帶來的可喜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