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2 0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城區環境變美了,公共秩序更好了,我們實實在在享受到文明創建帶來的惠民成果。」深圳連續六次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贏得了市民的交口稱讚。
自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啟動以來,深圳著力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解決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讓城市更加和諧宜居,也讓市民更加滿意,「文明深圳」再上新臺階。
提升城區環境 打造美好家園
天藍水清、綠意蔥蘢、街區整潔、景觀優美……這座全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每天都為市民們帶來熨帖而舒適的生活環境,這也離不開文明創建之功。在文明創建過程中,深圳認真貫徹落實創建為民、創建惠民的要求,以「十大行動」為抓手切實提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整體水平,讓市民看到明顯的變化,得到真正的實惠。
深圳大力開展市容環境整治。實施城市管理精細化提升「1+9」行動,推出城中村環境「月評」「環境長」、每周五「環境清潔日」等「三板斧」,穩步推進城中村、集貿市場綜合治理,699個城中村得到有效治理,一大批集貿市場衛生、秩序煥然一新。深圳大力推進「廁所革命」,常態化開展「周三查廁所」行動,全市共新建公廁338座,改造提升公廁2062座。
紮實開展「兩項行動」:深入開展鐵路沿線周邊環境秩序綜合整治行動,拆除清理違規廣告牌、橫幅、亂搭建600多處,清理查處亂張貼、亂塗寫等行為5000多宗,全市鐵路沿線周邊環境秩序顯著改善。持續深化計程車服務「九大提升行動」,推出21項交通違法聯合整治措施,查處各類違法行為600多宗,計程車行業規範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
推進公共秩序持續優化。深圳推進交通文明大提升全市統一行動,實施「萬千工程」,安排1萬名警力,每場行動覆蓋1000個路口,強化路面管控,提升路口交通文明守法率。持續推進「禮讓斑馬線」「拉鏈式通行」,專項整治亂鳴喇叭、車窗拋物等不文明行為。針對學生、快遞外賣配送人員等八類重點人群開展交通文明精準宣傳教育,三年來,線上集中培訓受眾達115萬。
大沙河畔,白鷺棲居;茅洲河段,水清岸綠、碧道千裡、秀水長清……深圳近年來堅決打好水汙染治理攻堅戰,159個黑臭水體和1467個小微黑臭水體全面消除黑臭。實施「深圳藍」可持續行動計劃,2019年全市PM2.5濃度降至24微克/立方米,創2006年有監測數據以來最好水平,空氣品質連續7年排名全國重點城市前列。
聚焦熱點問題 增厚民生福利
和諧宜居之城,應是重視民生,為民惠民之地。
深圳著力解決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讓城市更加安全穩定。近年來,深圳開展社會安全保障行動。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2019年,打掉11個「套路貸」團夥、2個「網絡敲詐」團夥,摧毀6個「黑醫療」團夥、2個「套路拍」團夥以及一批「海鮮霸」「車霸」「站霸」團夥。積極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全面推進食品安全戰略13大工程60個項目,在廣東率先形成「一街一車一室一中心一基地」格局。
同時,以文明創建為抓手,深圳堅持以人為本,為市民辦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加快補齊補強民生短板。2019年全年新建和改擴建中小學校40所、新增學位6萬多個,新建和改擴建醫療衛生項目83個、新增病床約3800張,建設籌集公共住房超過9萬套,完成9000多件民生微實事。
深圳大力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推出全市統一政務服務APP「i深圳」,全面匯聚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和便民服務資源,接入32個市級單位、10個區政府的4239項服務,提供「一屏一帳號」線上服務統一入口,實現「一屏智享生活、一號走遍深圳」。
在邁向先行示範區「城市文明典範」的過程中,深圳不斷營造優美而和諧的城市環境,形成崇德友善的城市文明樣式,用城市文明溫暖人心,為市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內容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韓文嘉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發布廳推薦
發布廳邀請您關注「i深圳」
「i深圳」app二維碼
「i深圳」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深圳六次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市民樂享創建成果》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