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習大大訪後記 | 50部太少,100部不嫌多
人民網1月6日電 俄羅斯又到了大雪紛飛的時節。習主席兩次去俄羅斯,也都是在冬季,人民日報「鏡鑑」微信公眾號今日關注「習大大訪俄後記」。
2013年3月,上任後首訪,第一站,莫斯科。
2014年2月,索契之行,可是「點穴外交」這個新詞的發源地呢。要知道,習大大那句「鄰居家辦喜事,我當然要來道賀」著實暖了俄民眾。
這兩年,中俄合作突飛猛進,兩國關係高層民間都很熱。
太多的變化,發生在習大大訪後。下面林雪丹就來為大家奉上個「雙年展」,給各位看官細數這兩年來的點點滴滴。(文末有彩蛋,只送給看到最後的你喲!)
▌人民日報歐亞中心分社記者 林雪丹
「中國夢」替換掉了「臉盆、暖瓶……」
習大大首次訪俄,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進行演講,現場座無虛席。 林雪丹 攝
2013年,俄羅斯的初春,乍暖還寒。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的報告廳裡,濟濟一堂,座無虛席。有不少沒佔到位子的同學匆忙跑回教室搬凳子,為的就是能一睹中國新一任主席習近平的風採。
伴著雷鳴般的掌聲,習大大走上演講臺,首次在國外的校園裡,向外國友人闡釋中國夢。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我們稱之為『中國夢』,基本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我們要實現的中國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各國人民。中國發展壯大,帶給世界的是更多機遇而不是什麼威脅。」
……
話語鏗鏘有力,盡顯大國胸襟。這次演講讓「中國夢」深深地印刻在俄羅斯人民的腦海中,以至於當筆者跟同住一個小區的老奶奶說起習主席時,她都能脫口而出「記得他的講話提到『中國夢』!」
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習大大演講現場。見習大大走上講臺,同學們紛紛站起來拿出手機拍照。 林雪丹 攝
習大大對俄羅斯的首訪,讓「中國夢」在全俄範圍內廣為流傳。從遠東的符拉迪沃斯託克到西部的加裡寧格勒,從靠近北極的阿爾漢格爾斯克到黑海之濱索契,筆者走過很多地方,每一個俄羅斯朋友,都會努力用漢語說出「中國夢」三個字。
用俄羅斯的「百度」——「Yandex」搜「中國夢」,搜索結果超過200萬條(考慮到俄羅斯的人口數量,這個數字可是相當可觀),而且最近一個月的被搜索頻率竟然超過了「俄羅斯夢」。
過去俄羅斯民眾,一提中國,總是將「臉盆、暖瓶、自行車,成龍、李小龍……」跟中國畫上等號。但「中國夢」出現後,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一提中國,就是「中國夢」。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中國夢」,俄羅斯搞中國研究的專家們,自習大大訪後馬不停蹄地著手解析「中國夢」,將十八大以來大大的所有講話內容認真研習了一番。筆者前去拜訪時,每個人都在讚嘆「中國夢」的博大精深。想到這些,不由得讓我們這些中華兒女很是興奮呢。
「你有多少人民幣?我都跟你換了!」
去年底俄羅斯盧布遭遇「滑鐵盧」,想必國內的小夥伴們在網絡上沒少看段子。在西方制裁和油價下跌的雙重壓力下,俄羅斯經濟正遭受著巨大的挑戰。但這卻不足以擊垮戰鬥民族的鬥志,因為他們還有中國這個好夥伴。
記得習大大首訪俄羅斯,雙方就籤訂了32項合作文件,數額大,期限長,被稱為「世紀合同」。2014年5月普京訪華,兩國在上海又籤下了長達30年,總額為4000億美元的天然氣大單,為天然氣合作談判十年長跑畫上了句號。
為了便利雙邊貿易和直接投資,中俄兩國央行10月份籤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人民幣跨境業務在俄發展,幫助雙方規避了美元本位的國際貨幣體系存在的弊端。俄羅斯政商兩界對人民幣的實力和其成為國際貨幣的潛力十分看好。特別是企業家們,因為這幫他們規避了不少風險。
此外,在國際支付系統維薩和萬事達縮減在俄業務的同時,銀聯卡大舉進軍俄羅斯,2014年在俄又發展了近30個合作夥伴,計劃未來在俄發行200萬張銀行卡。不斷深入的務實合作,讓身處困境的俄羅斯朋友們真真看到了經濟發展的希望。
在俄羅斯各大商場隨處可見銀聯標誌。 林雪丹 攝
盧布匯率下挫的那會,筆者有次去換匯。走到換匯點門口就震驚了!
依照俄羅斯的規矩,但凡排隊辦事,都要問清楚哪裡是隊尾,然後默默地站過去。這種不插隊的好習慣倒是很值得學習。
排在隊尾的是位魁梧大漢。說來也巧,那位大漢正在跟中國企業做生意。「這眼看盧布一個勁兒的跌,為了我和中國夥伴都少虧點,趁盧布還沒跌到讓我淚奔,抓緊換成美元給中國夥伴匯貨款。」聽到這裡,筆者不禁感嘆,多麼實在的俄羅斯朋友,經濟這麼困難也不忘講誠信。
但這位朋友接下來的話更讓筆者驚訝:「還是人民幣好,多穩定!你有多少人民幣?我都跟你換了!」。
其實,除了這些趣事,近兩年在俄羅斯能明顯感受到對中國的重視與日俱增。在駐俄使館,隔三差五就有俄聯邦主體舉辦經貿推介會。各類展會、洽談會上,聚集在中國展臺的俄羅斯客戶顯著增多。中資企業來俄設廠,俄方也給予大力支持,開出不少優惠條件。這些或大或小的變化清楚地證明,俄羅斯的「經濟之帆」渴望「中國風」吹得更猛烈些。
烏裡揚諾夫斯克州在使館推介會上介紹當地紅色旅遊項目。 林雪丹 攝
中俄互譯文學作品:50部太少,100部咋樣?
說完了經濟,咱再來看看讓兩國人民「心相知」的文化圈。
近兩年,俄羅斯迫不及待要將中國文化請進來的勢頭,正日益凸顯。正所謂,國之交在於民相親,兩國各領域合作要發展得好,還得先打通文化差異這道屏障。
習大大首次訪俄時,曾與俄羅斯漢學家們討論兩國的人文交流。會談期間,大大對俄羅斯文學如數家珍,令在場的漢學家們十分讚賞。2014年2月出席索契冬奧會開幕式,大大在接受俄羅斯名嘴布裡廖夫採訪時,對索契的歷史、人文亦是信手拈來。一國領導人對他國文化能有如此深厚的了解,令俄羅斯人越發好奇,是怎樣的中國文化孕育出這極具包容性的思想。
文化中心舉辦的國畫講座上,俄羅斯學員臨摹畫作感受中國畫魅力。 林雪丹 攝
帶著這種好奇心,越來越多的俄羅斯人渴望感知中國文化。於是作為中國文化窗口的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火了。除了語言、武術、烹飪等培訓班人數不斷增加,各類文化講座、文藝演出、電影展映等活動幾乎場場爆滿,來晚的觀眾不得不站著欣賞。而文化中心的圖書館更成為俄民眾探尋中國文化的寶庫。儘管已有上千冊圖書的館藏,但還有貪心的讀者「抱怨」圖書館的藏書不夠多。
為夯實中俄友好的社會基礎,幫助兩國民眾加強情感的交流、心靈的溝通,在中國駐俄羅斯使館文化處的倡議下,俄羅斯出版和大眾傳媒署與我們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籤署了《「中俄經典與現當代文學作品互譯出版項目」合作備忘錄》,商定6年內雙方互譯並出版不少於100種圖書。
在這給大家透露個內幕,其實這備忘錄籤署的過程中還發生了個小插曲。起初中方是提出5年內翻譯50部,還擔心俄方會覺得數量有些多。可俄方聽了,非但沒有反對,而是建議:「50部?好像有點少!這樣吧,100部怎麼樣?」於是,雙方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
後來,也因此有了2014年在俄亮相的20餘種中國文學名著佳作,老舍、王蒙、莫言等中國名家的名字被俄民眾所了解,《貓城記》《活動變人形》《生死疲勞》等作品為俄讀者展現了一個不為他們所熟知的中國。
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書店中國作品專區,一讀者正在翻閱俄文版莫言小說。 林雪丹 攝
談到中俄文化合作,俄羅斯文化部副部長伊夫利耶夫坦言,相較政經合作,文化領域著實有必要提升為優先發展方面。他認為,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值得俄羅斯人了解、學習、研究。俄羅斯希望中國文化走進來,讓兩個鄰居的心能夠更親近。
終於有機會秀秀「不咋地」的中文了
習主席曾說,「中俄世代友好、永不為敵,是兩國人民共同心願」,「要永做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這傳承兩國世代友好的重任也就肩負在了兩國青年人的身上。
繼成功舉辦「國家年」、「語言年」、「文化年」、「旅遊年」後,中俄兩國再度攜手舉辦「青年友好交流年」。「青年友好交流年」期間組織論壇、音樂會、學術研討會等各種形式的交流活動,吸引兩國青年參與,為青年人們提供廣闊的交流平臺。雙方還商定,到2020年兩國留學人員總數要達到10萬人。培養中俄友誼接班人,從青年人抓起。
中國農民在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州種植的農產品深受當地民眾歡迎。圖為當地政府官員為中國黃瓜點讚。 林雪丹 攝
去年6月,筆者曾與兩國青年一起在「青年友好交流年」框架下舉辦的俄中青年論壇度過了難忘的美好時光。記得在現場採訪時,好多俄羅斯學生都希望自己能被選中,成為去中國交流的幸運兒。
有個叫阿爾喬姆的俄羅斯小夥兒,是學經濟的,專攻中國經濟方向。他告訴筆者,因為平時很少有機會跟中國學生面對面長時間交流,參加論壇能跟中國朋友一起生活、一起學習,也讓他終於有機會秀一秀「不咋地」的中文,向中國朋友討教一番。
切磋中,他還學到了很多新詞,比如「給力」、「點讚」什麼的,還有「不咋地」。阿爾喬姆說,他希望自己能入選參加明年在中國舉辦的青年論壇,去親身感受一下中國的風土人情。「我的理想是畢業後能去中國工作,我覺得中國有著無限的潛力,期待將來我可以成為推動俄中貿易發展的一份子。」
2014年6月,俄中青年論壇在俄薩馬拉州舉行。圖為兩國青年在論壇小組討論中愉快交流。 林雪丹 攝
有次筆者乘電梯時,一位父親牽著自家寶貝進來,小男孩兒也就四五歲的樣子。看到筆者手裡有熊貓圖片的袋子,他高興地指著說:「panda!panda!」(俄語熊貓的發音類似英語。)
筆者問他知道Panda從哪來嗎,他脫口而出「中國」。他的父親說,小男孩兒特別喜歡家裡的熊貓玩具,在電視裡一見到熊貓就特激動,總念叨著想要只熊貓。後來大人告訴他熊貓生在中國,他就嚷嚷著要去中國。聽到我們的交流,男孩高聲地說:「Da」(俄語「是」的意思)。
俄羅斯小朋友在莫斯科中國文化中心學習扎染。 林雪丹 攝
為了配合民間如此強烈的對華友好意願,俄羅斯政府決心大力推廣漢語教學。從2015年起,俄教育部門計劃在全國範圍內進行試點,面向九年級學生(中學畢業生)進行漢語考試,未來還打算將漢語列為高考外語考試科目。俄羅斯網民紛紛表示擁護,有網友留言:「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之一。當前俄中關係發展處於歷史最好時期,加強漢語學習有助於進一步推動兩國的往來。」
嘮了這麼久,發現兩國友好的點點滴滴真是數也數不完。想知道更多的精彩故事,期待鏡鑑的更新吧!
以為這就結束了嗎?還有說好的彩蛋呢!↓↓↓↓
彩蛋來啦!
習大大和普大叔向友好鄰邦贈予珍貴的第一次。
上文提到習大大作為國家主席的首次出訪地是?對!沒錯!就是俄羅斯!再看「點穴外交」一詞的誕生地?沒錯!還是俄羅斯!「中國夢」的首次海外亮相是在?哈哈,還是俄羅斯!習大大把這麼多珍貴的第一次給了俄羅斯,普大叔是如何回應的呢?
習大大首訪攜彭麻麻一起,普大叔親自到機場迎接並為彭麻麻獻花,這待遇可是其他國家元首夫人沒享受過的呀。習大大拜訪克裡姆林宮,俄羅斯馬隊儀仗隊在克宮列隊歡迎外國元首。這麼高規格可是頭一遭。除此之外,還有破天荒的禮遇。俄羅斯國防部及聯邦武裝力量作戰指揮中心首度打開大門,迎接習大大。
普京曾不止一次表示,他和習大大的私交很好。相信如此親近的兩位領導人還會創造更多的「第一次」,推動兩國關係立下新的裡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