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版的《廈門日報》刊登了
六位老師光陰裡的故事
每年教師節
廈門市教育局和廈門日報都會聯合策劃報導
要麼報導身邊好老師
要麼是教育的成就
要麼是難忘的師恩
……
今年,我們決定換一種方式
我們從全市選取了六名教師
某種意義上,他們各自代表一個群體,有的是今年受到表彰,但是,這不是他們中選的第一原因,最主要原因是他們首先是可愛的老師;有一位是從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廈門最偏僻的鄉村裡工作;還有一位教師,她要退休了;我們還選了一位心理教師和一位樂團指揮。
六個人,每個人展現過去和現在的兩張照片,回答我們的一些問題,為什麼當老師,第一節課是什麼樣等等這類問題。
有不少答案讓人感慨
舉幾個例子
要退休的吳臻老師回答她覺得自己做對的一件事是:平等地對待學生。
從教30年的陳佩玲最高興的是,陌生人可以輕而易舉地猜出她的老師身份,或許因為她的教師氣質。
在鄉村小學工作了二十五年的詹江賀回憶自己老師用自行車送自己去看病的往事。
在名校工作的王翠霞從一位普通學生中,收穫滿滿的驕傲。
心理老師李遠說出了多年前她對學生的一個愧疚。
普通的樂團指揮周如珺用三種樂器起家,組建龐大民樂團。
在教師節
我們也邀請你們
細品光陰裡老師故事
或許,您對老師這個職業,
對情懷,對追求,會有新的認識
或許,
您會明白什麼叫「無價老師」。
歡迎大家繼續在文末留言區曬師恩哦!
1
吳臻
(市實驗小學語文老師)
人物介紹:當了37年小學老師,正在辦理退休手續,她一輩子當過最大的官據說是「班主任」,她默默無聞地工作,是實小全校老師的榜樣。
▲吳臻近照
▼1985年工作兩年的吳臻
為什麼當初要選擇當老師?
當年所有的志願都填師範,一心想當老師。因為家族裡有好幾個長輩是當老師的,從小學到初中 、高中,我所遇到的老師,對我都非常好。
記得第一天上課情形嗎?
1983年,我在福建省沙縣南霞初級中學開始教師生涯,教初二語文。當時我非常瘦小,最大的學生年齡比我大、個頭比我高。第一天上課,我走進教室的時候,發現黑板沒擦,黑板擦被學生放在黑板的頂上,瘦小的我根本夠不著,幸好當時候有隨身帶手帕的習慣,就順手用手帕擦了黑板,冷靜地解決了問題,順利上完了第一課。後來才知道,校長擔心我鎮不住學生,又擔心他出現在教室裡,我會緊張,就站在教室外面,聽了大半節課,才放心離開。
過去十幾年或幾十年的教師生涯,哪位學生(或是哪類)讓您印象深刻?或是發生什麼事,觸動了您?
很多人常問這個問題。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優勢,當你看到學生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快樂、幸福地工作、生活,這就是我們當老師最自豪的事!
有哪件事的發生,讓您覺得:當老師真好?
當批改作業累了的時候,有孩子跑過來看我的時候,頓感疲勞消失!當早年的學生帶上自己的對象、孩子來看我的時候,我感到當老師真好!當三十多年前的學生,不遠千裡,寄來他們農科所的新產品與我分享的時候,我感到當老師的幸福!今年8月1日,二十年前的學生,聽說我今年要退休,還特地組織了二十年聚會,參加聚會的有教師、律師、音樂家、醫生、心理老師……大家歡聚一堂,充滿歡樂!
當老師的意義在何處?您是何時、從何事悟出這個意義?
我自始至終覺得,我的工作看起來簡單,微不足道,但我每天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工作,帶好每一個班,關愛每一個學生,為他們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塑造健康的性格、品質,能給他們的家庭帶來快樂、幸福,為社會輸送合格、有用的人才。所以,我幾十年不厭倦、不懈怠!
當老師苦嗎?苦或不苦的原因呢?
其實在一線的老師是沒有時間去回味當老師的苦與不苦,每天要備課、上課、批改作業,面對學生,隨時要解決學生反應出的情況,老師的工作節奏是非常強的,一天一天、一年一年,時光飛逝,多數老師都是一心撲在學生身上,沒有時間去想自己。
如果回到幾十年前,再讓您選,您會選哪個職業?
我還是會選擇老師,我從未後悔當年選擇。我為學生付出愛,學生回報我幾十年快樂的工作生活。
當老師幾十年,您覺得您做對的事是啥?
我覺得我做對的是: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用真誠的愛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成長的快樂!
2
陳佩玲
(廈門一中副校長,語文高級教師)
人物簡介:陳佩玲今年獲得福建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是今年受省級表彰的老師代表,不過,她「上榜」的理由是她是一位熱愛教書的語文老師,她上課的儀式感十足,每節課打扮得齊齊整整、頭髮梳得一絲不苟,神採奕奕地去見學生。
▲陳佩玲近照
▼1993年工作三年的陳佩玲(中)。
記得自己的第一屆學生嗎?
從教30年,第一屆學生是從高一帶到高三的,他們是我唯一一屆做過三年班主任的學生,後來帶的幾屆學生都是在高三接任班主任的。第一屆學生,我大他們6歲,可以說是和他們一起成長的。我至今還記得他們中的許多人家住在哪裡,記得他們高中生活的一些片段和插曲。我和他們還常有來往,如今,他們的孩子也長大了,也到一中來學習。
過去十幾年或幾十年的教師生涯,哪位學生(或是哪類)讓您印象深刻?或是發生什麼事,觸動了您?
學會感恩的學生最讓我印象深刻。特別是最近幾年,有了微信,你會在不經意間,看到他們在朋友圈回憶在母校度過的學習生活,感恩學校和老師的培養。
有哪件事的發生,讓您覺得:當老師真好?
我覺得當老師真好是體現在,老師每天都有值得高興的事,就比如每一天早晨迎著初升的太陽走出家門時,我都會對新的一天有所期待,期待學生的進步,期待課堂的相互配合。有期待就會善於去發現,善於去發現就有會有驚喜。沒有什麼比學生的進步更讓老師高興了。
當老師的意義在何處?您是何時、從何事悟出這個意義?
當老師的意義在於成全學生、發展學校。特別是在近十年,更能悟出這個意義。因為會從已畢業的學生看到學校教育的功效,看到他們的成長與發展。
從當老師的第一天到現在,您覺得什麼變了?什麼沒有變?
我覺得沒有變的是自己依然是有理想有激情的人,我的理想一直是成為廈門一中優秀的教師之一。我覺得要一直做一名優秀的教師,那得窮儘自己的一生不斷去努力和追尋。
您還有啥話要說?
我感到高興的是無論我走到哪裡,陌生人猜我的職業都首先猜我是老師。是不是我身上有濃厚的教師職業特點?
3
詹江賀
(同安區河田小學語文老師,兼任學校教導主任)
人物簡介:當了25年教師,曾經獲評福建省最美教師。1995年詹江賀從廈門師範畢業,回到離老家四五公裡遠的隔壁村的同安區羅溪小學任教,這裡地處廈漳交界處,當時交通不便,只能騎自行車上班。之後的二十多年裡,他一直在邊遠山區小學任教。
▲詹江賀近照
▼1997年工作第二年的詹江賀(前右一)。
為什麼當初要選擇當老師?
選擇從教是因為受初中的英語老師蔡清風的影響,蔡老師任教我們初二年英語兼班主任,他教學一絲不苟,勤勤懇懇,幽默風趣。為人和藹可親,愛生如子,記得在1990年,有一次我膝蓋扭傷,因為我的家境並不好,為了幫我節省費用,他用自行車載我到離校將近8公裡遠的一個鄉村找民間醫生治療。當時是坑坑窪窪的土路,一路能聽到蔡老師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內心不由得對他肅然起敬,那時就已經深深地愛上了老師這個職業。
過去十幾年或幾十年的教師生涯,哪位學生(或是哪類)讓您印象深刻?或是發生什麼事,觸動了您?
2014年我在海拔將近1000米的同安區白交祠教學點期間,這裡只有兩個年級共10個學生,學生父母大都外出打工,孩子們成了留守兒童。和父母分開久了,關係也就變得疏遠。一次有個同學,竟然對著電話那頭遠隔千裡的爸爸喊:「我沒有你這個爸爸,你不要管我。」為此,我深深地感受到這些孩子太缺乏父愛了。就決定扮演起這10個孩子的父親角色,課間和他們一起做遊戲;利用午休時間和孩子們一起看書、講故事;晚上經常深入家庭關心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還經常買東西獎勵他們……我總覺得這些孩子更需要大家的關愛。
當老師的意義在何處?您是何時、從何事悟出這個意義?
在偏遠山區任教25年了,孩子們身居大山深處,與外界聯繫少了,見的世面也就窄了。這對於老師來說,任務也就更重了。但我們山區的教師從不退縮,我們深深地知道,小學教育是啟蒙教育,我們清楚這個階段將深深地影響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乃至一生。為了讓山區教育能登上一個新臺階,為了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作為山區的教師,我們有責任和義務把優質的教育資源帶給山裡的孩子。所以我就更加努力地學習,努力鑽研,為孩子創造一切條件,把「遠程同步互動課堂」帶到教學點,讓孩子們和城區的孩子共享優質的教育資源,同學習共成長。我們從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我們教他們學習,教他們做人,讓他們懂得感恩,回報家鄉,報效祖國。
您覺得學生給您最好的回報是什麼?您至今收到的最好的回報是啥?
當我們盡心盡力去教育孩子們,他們學習進步了,改正了錯誤的,變得懂事了,這就是老師收到最好的回報。
當老師苦嗎?苦或不苦的原因呢?
現在的家長對教育的期待值也更高了,所以老師的壓力也更大了。小學生剛進校園相當於一張白紙,學到的東西還很少,還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心智也還處於發展的起始階段。教師就得充分考慮每個個體的差異,因材施教,遇到接受能力強的孩子還好,遇上學習態度差、智力水平低的,你得經常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去做好個別輔導,費盡心思、苦口婆心,有時說得口乾舌燥,心急如焚,甚至忽略了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把大把的時間花在了學生的身上,學生卻還是無動於衷,停滯不前,有時還會換來家長的不解、家人的責怪……這時候就是老師最無奈最無助的時候了。
如果回到幾十年前,再讓您選,您會選哪個職業?
我還是會選擇教師,因為我是農村的孩子,清楚山區的學校缺少教師,留不住優秀的教師,所以我還是會選擇當一名鄉村教師,為自己的家鄉教育多做點力所能及的事,為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摸索出一些門路。
當老師幾十年,您覺得您做對的事是啥?
偏遠山區的家庭,生活都不容易,學生父母一般都出門打工,所以當老師20幾年,我覺得我做對的事就是,把每一位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去關心他們,愛護他們,讓每一位家長能夠放心,安心地去工作賺錢。
您還有啥要表達?
我是大山的孩子,我深深地熱愛著這片土地,熱愛著這份教育事業,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始終成為山區孩子們的引路人,為他們架起通往世界的橋梁,助力他們走出大山,改變命運。
4
王翠霞
(雙十中學德育處副主任,歷史老師)
人物簡介:當了24年老師,2020年度廈門市中小學優秀德育工作者。當然,她「上榜」的原因是:王翠霞的學生認為她發揮著不一樣的獨具歷史特色的光彩,譬如說,她成功地消除很多孩子對歷史諸如「死記硬背」、「無聊」的誤解,她還致力於家長教育。
▲王翠霞近照
▼1996年的王翠霞,剛畢業。
為什麼當初要選擇當老師?
喜歡這個職業,可以整天和書籍打交道。
過去十幾年或幾十年的教師生涯,哪位學生(或是哪類)讓您印象深刻?或是發生什麼事,觸動了您?
2014屆外來娃黃同學身患惡性膠質瘤,組織年段學生積極幫助她籌款,尋求紅十字救助,學生製作PPT,尋找多方募捐,儘管最後她還是走了。這是學生們在他們早年親身經歷的鮮活的生命教育,許多孩子在畢業多年回憶起這個事情特別難忘,他們對生命有個更多的理解,也更珍惜,特別有意義。
有哪件事的發生,讓您覺得:當老師真好?
看見學生努力上進、付出後的成長和進步的欣喜;
教師節和春節,畢業的學生搶著第一條發送節日祝福;
收到學生被麻省理工錄取的喜訊;
收到學生選擇和我一樣的專業和職業的訊息;
學生在世界各地告知學習和工作的成績;
收穫學生的成長反饋…...
曾用期待、鼓勵以及種種盡在不言中的真情去澆灌這些孩子們,然後守望著他們,靜待花開,當收到他們成長、成功的訊息時,我仿佛聽到了生命花開的聲音,看到了生命的綻放,那種感覺真好,為自己是老師而驕傲!
當老師的意義在何處?您是何時、從何事悟出這個意義?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無比珍貴,只是像花一樣,種類不同花期不同,敬畏每個生命,再傳授知識的同時,給到孩子心靈的滋養,因為我們不知道那個種子將來會直待凌雲。
一位學習成績一般但體育特長的學生,考上了福建警察學校,後來當了特警,當國家需要他時,經常在祖國各地(2008年連夜挺進汶川抗震救災並開展災後重建工作;2009年遠赴新疆,維護新疆社會治安安全穩定工作,歷經九個月;2017年投入金磚廈門會晤交通安全保障工作,為外國元首在廈保障護航。)打回電話告訴老師,他正在做什麼,我收穫滿滿的驕傲。
教書育人,學生何嘗不是自己的老師,當我們用一個生命去影響另一個生命時,自己也被另一個生命影響,投入其中,獲得的幸福感,價值感,收穫豐富的生命狀態,感謝學生對自己成長的幫助。
教師生涯中,有沒有至今覺得對不起的學生?或是說,現在反思,某些事可以有比較好的處理方式?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很特殊的一個時期,也是所謂的叛逆期。每每會為一些孩子感到惋惜。老師的努力有時也顯得很蒼白,有種無力感,因為許多孩子的問題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若家長堅持學習成長,回到自己,改變自己,並很好地與老師配合,就可以更好地助力孩子成長。
您覺得學生給您最好的回報是什麼?您至今收到的最好的回報是啥?
一個溫馨的問候,一幅學生親自動手的字畫;學生親手畫的親子畫。
學生在學習生涯和工作生涯取得成就,在生活中擁有幸福的能力。
希望孩子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當老師苦嗎?苦或不苦的原因呢?
苦,時間不夠用,角色分當不均(媽媽,媳婦,老師,女兒等角色)。
當老師幾十年,您覺得您做對的事是啥?
填報志願時懵懵懂懂,回望一下,再次發現自己正確的選擇,選擇教師的職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5
李遠
(金尚中學心理老師)
人物簡介:當了28年教師,是廈門最早心理教師之一。上學期,她做了幾百次心理諮詢,有時一天連做7-8個心理諮詢。
▲李遠近照
▼1992年工作第一年時的李遠。
為什麼當初要選擇當老師?
我最初想當老師,是因為父母年紀很大家裡又很窮,當老師可以馬上跳出農門不需父母負擔。
過去十幾年或幾十年的教師生涯,哪位學生(或是哪類)讓您印象深刻?或是發生什麼事,觸動了您?
我當班主任的第一年,有一位女生,跟奶奶相依為命,父親進牢裡,母親離家不知所蹤,家庭困難。
有哪件事的發生,讓您覺得:當老師真好?
看病時,遇到看病的醫生剛好是你的學生,那種感覺特別好。
教師生涯中,有沒有至今覺得對不起的學生?或是說,現在反思,某些事可以有比較好的處理方式?
也有,覺得有些事情處理過於著急和強勢,急功近利。譬如說,以前對有些事情尤其校園欺凌行為認識和處理不到位,以至於讓個別學生有心理陰影。有個女生在事業成功後回來告訴我,讀書時上被班長在廁所打了一巴掌(打得不重,意在警告),至今想起來心理仍然很難過。我當時很驚訝,因為我對這事完全沒有印象。學生說,你後來知道了,就批評班長兩句,要求不能這樣,再安慰我兩句,之後就不了了之了。
我從未想到這件事情對她影響這麼大,當時我是剛到一線做心理教師,對於校園欺凌的認識不到位,認為受害者自己也有些問題。有時對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傾向於各打五十大板。
我當時很誠懇跟她道歉,告訴她如果我有機會見到女班長和其他同學,也要勸他們當面跟她道歉。後來,我在遇到校園欺凌時,對於弱勢一方,都無條件接納和關注,我常跟他們說,不管你有沒有做錯什麼,對方都沒有理由欺凌你,老師都無條件支持你幫助你。
您覺得學生給您最好的回報是什麼?您至今收到的最好的回報是啥?
我收到的最大回報,就是上學期網課期間,不少學生和家長因為親子矛盾情緒崩潰,他們有深夜打電話來帶著哭腔求助的、有主動來找我做面詢的、有被動被我邀請過來談話的。經過我的輔導,化解親子衝突、情緒好轉、家庭氣氛和諧,避免了極端事件的發生。
學生在人生成長中也許會遇到坎,就如我中學時考廈門師範學校遇到很大挫折,當時中學的老師把我拉出來了才有我的今天。所以我現在也很願意做那個關鍵時刻拉學生一把的老師。
從當老師的第一天到現在,您覺得什麼變了?什麼沒有變?
心態變了,對學生態度變了,以前比較急,現在變得不急不慢,看學生什麼都順眼,對很多事情能夠沉著冷靜應對。沒變的是我上課依然充滿激情,富有感染力,不管是給學生上課,還是給老師培訓上課,用他們的話,李老師的課充滿歡聲笑語。
當老師苦嗎?苦或不苦的原因呢?
不苦,因為自己喜歡做。
您還有啥要表達?
不要把老師當神,要把老師當人。
6
周如珺
(海滄延奎實驗小學音樂教師,近三年借調到海滄區青少年宮)
人物簡介:當了22年老師。周如珺是地道海滄人,幾十年前,她要學鋼琴,必須一大早從嵩嶼坐船到第一碼頭,再從那裡坐車到輪渡,下車後坐船到鼓浪嶼,才能找到鋼琴和鋼琴老師。當她當了老師後,她下定決心要讓海滄孩子在家門口學習音樂。在學校支持下,她從二胡、笛子、琵琶三種樂器起步,組建一支龐大民樂團。
▲周如珺近照
▼1998年大學剛畢業的周如珺。
還記得剛參加工作情形嗎?
最開始,全校只有我一個音樂老師。每周忙碌穿梭於不同年段、不同班級授課。有一次聽到幾位主科老師在談論自己班上的孩子,他們如數家珍,像個大家長一樣了解每位孩子的性格特點和學習情況,言語間透露著教師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這件事情對我的觸動還挺大的,於是我開始想著要組建自己的音樂社團,帶領熱愛音樂的孩子們更深入地學習音樂。我帶過學校的舞蹈團、合唱團和民樂團。其中民樂團一直堅持了18年。
當老師的意義何在?
作為一名音樂老師,我希望自己能帶領更多的孩子愛上音樂,用音樂的純、淨、美來啟迪孩子們的心靈。無論是音樂課還是音樂社團的教學,我都相信美育的力量強大的,這份職業是值得我去努力和堅持的。
至今收到最好的回報是什麼?
是有孩子對我說我:我愛音樂,我愛民樂團,我愛周老師。
當了二十幾年老師,您覺得您做對的事情是什麼?
十幾年前,在海滄區民樂教育一片空白的情況下組建起一支民樂團,並一直堅持到了現在,是我覺得做對了,而且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情。雖然樂團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困難,但樂團的存在,為很多孩子搭建了音樂學習的平臺,孩子們在這個團隊裡不僅學到了樂器的演奏技能,還學會了堅持、合作、責任等良好的品質,更在傳承民樂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民族音樂的魅力,樹立了民族自信,這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生受益的。
您也有遇到過好老師吧?
在留言區告訴大家,
你的老師有多好!
廈門日報社微信矩陣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佘崢 通訊員:傅春榕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蔣含 值班主編:林燕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