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炎熱尚在延續。
對於小寶寶來說,夏天最難逃的就是痱子和溼疹這兩大&34;的&34;。
不僅讓寶寶的奶萌肌滋生許多小紅點,還會讓他們癢到懷疑人生。
最要命的,痱子和溼疹根本分不清啊!
這就讓寶爸寶媽們很傷腦筋了,痱子和溼疹雖然長得像,但是產生原因和護理方法完全不同。如果錯把疹子當溼疹,或者錯把溼疹當痱子,藥不對症不說,還會讓小寶寶遭更多的罪。
今天小澤就來教各位寶爸寶媽們如何區分痱子和溼疹,讓小寶寶安安心心過夏季~
想要分清痱子和溼疹,首先一定要了解它們的產生原因。
痱子通常是在夏季才會發生。因為夏天環境比較溼熱,寶寶身上的汗液不容易排出蒸發,在汗腺滯留,導致汗腺頂端的皮膚角質層細胞被泡腫,汗腺出口也就被堵住了。汗液出不去,就只能向周圍的組織滲透,如果進入了表皮和真皮,就會形成一個個凸起的小水泡,也就是痱子了。
而溼疹的形成原因是由於皮膚的屏障功能受損,對於外界的刺激難以抵擋,便造成了炎症。寶寶皮膚屏障功能受損最常見的原因包括乾燥、摩擦、感染和使用化學物品(洗衣劑、消毒劑等)。也有一部分寶寶是因為過敏導致的溼疹。
一句話,痱子是由於外因造成的,溼疹是由於內因造成的。
痱子還是溼疹?這樣分:
一看皮疹形態
痱子大多數是一粒粒的小水泡,溼疹大多是一片一片的。
二看皮疹部位
痱子出現的部位大多是悶熱易出汗的部位,例如脖子、腋下、腹股溝、臀部和後背。而溼疹比較容易出現在臉頰、手肘和膝蓋這種乾燥易摩擦的地方。
三看皮疹變化
痱子相對比較好解決,只要吹吹風扇或空調,降降溫就會有明顯改善。而溼疹如果沒有經過保溼等特殊處理,非但不會變輕,還會越來越嚴重。
四看皮膚感覺
痱子是比較刺痛的,而溼疹是比較癢的。不過對於不會說話的小寶寶,這一點就不能用來判斷啦。
痱子&溼疹
前面我們了解了痱子和溼疹的產生原因,那麼護理方法自然要對症處理。
痱子的護理原則:乾爽降溫
開空調&吹風扇
寶寶出痱子的大多是&34;的,不要怕開空調、吹風扇會讓寶寶著涼,調至合適的溫度(22-26℃),寶寶沒有出汗也不會打寒顫就可以。溫度一降低,環境一涼快,寶寶的痱子過兩三天就會自動消退啦。另外,像脖子、屁屁這些痱子比較多的地方,可以給寶寶定時多曬曬。
每天洗香香
不能因為寶寶長了痱子就減少洗澡次數,相反地更要每天洗澡,讓寶寶的身體保持乾爽,加快痱子痊癒。注意洗澡的溫度不要太高,30℃左右剛剛好。洗澡時稍微用點力,才能把搓掉堵住汗腺的角質層,讓汗液通暢排出。但小心不要把寶寶的奶萌肌搓紅咯。洗澡的時候不要加十滴水,不僅對治痱子沒好處,可能還會刺激到寶寶的皮膚,讓寶寶感覺更刺癢。
塗抹爐甘石洗劑
爐甘石洗劑可以止癢,拿毛巾包著冰塊給寶寶敷一下,每次2-3次,一天可以多次使用。但不要在痱子破了的時候用。
別用痱子粉
痱子粉大概是寶爸寶媽們見到寶寶出痱子的首選,但是不建議用。因為痱子粉遇汗容易結塊,影響療效。另外痱子粉還會導致寶寶有呼吸道疾病和窒息的風險。
溼疹的護理原則:保溼
如果寶寶只是輕度的溼疹,寶爸寶媽們做好保溼工作就可以了。但是嚴重的溼疹就需要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激素藥膏,同時也不能忘記做好保溼。
保溼的關鍵是一定要用夠量,這才能讓寶寶的皮膚一直保持水潤狀態。嚴重程度的溼疹建議每周塗抹200g左右。
另外,除了保溼之外就是儘量減少對寶寶皮膚的刺激,例如用清水洗澡,穿純棉衣服等。
痱子和溼疹都是寶寶皮膚病裡的&34;,但只要寶爸寶媽們注意科學護理,沒有什麼惡魔是趕不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