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午,2019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開幕式暨創新發展論壇在西安舉行。西安再次向全世界展示硬科技發展成果,讓世界感受這座城市的科技底蘊和創新脈搏,為全方位構筑西安「全球硬科技之都」,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10月30日,2019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在西安開幕。
從基礎科學應用到實地產業
建立起高科技產業之間的「流通管道」
世界正在快速進入智能時代,全世界都非常注重推動原始性的創新,一個現代的一流大學,在這樣的動力下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樣?如果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設立了一個應用型的研究院,那麼它能夠做什麼事呢?可以猜測,它的效果一定是非常巨大的。
中國科學院院士、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在硬科技大會主旨發言中說:「清華大學在過去的這一年裡面,在西安市成立了一個應用型的研究院,我們叫它交叉核心院。首先,它可以把大學裡最新研發出來的知識,立刻運用到產業中,推動產業的發展。其次,長遠來看,能夠激活大學之間的聯動。」
「希望經過核心院和不同大學間的互動,進而把整個西安地區的高科技人才、技術結合起來,變成一個平臺。從基礎科學的應用到實地的產業,建立起一個高科技產業之間的『流通管道』。」姚期智表示,西安市是中國的五大科技中心之一,近年來,陝西省政府和西安市政府也在積極地推動科技創新。所以,對於大學和地方合作來說,西安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城市。
在姚期智看來,人工智慧現在有一個缺點,大家對於它的可信程度,沒有像對傳統的算法那麼信任。「人們對於人工智慧在安全上的不確定性,使我們應該考慮怎麼能夠有一套標準,去檢測人工智慧的算法?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他認為,首先要讓人工智慧,讓各種軟體增加可信度;其次,還要注重人才方面的培養。「我們和西安地區的五個高校籤訂了『五校聯盟』,為大學生提供在我們或者是這些大學的實驗室實習的機會,同時聯合他們做各種科研活動,培養新時代科技人才。」
計算機科學讓人們看到
無限的可能性和更多商機
「你掌握計算機性能就好像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巴瑞·夏普萊斯在創新發展論壇上說,差不多一年半以前或者兩年以前,人們發現人工智慧逐漸成為了熱點話題。雖然大家都知道計算機科學能大大提高我們的生產力,但是現在也該思考如何通過不同的算法,去提升產業的效率。
巴瑞·夏普萊斯認為,計算機科學和他所從事的工作之間有很強的聯繫、有很高的相似性,必須要進行系統性的研究,不然的話,很難再向前前進一步。「為什麼現在的中國是一個令人激動的地方?因為在中國,我們看到相關科目之間的融合正在不斷地進行。」
「人工智慧能夠模擬人類,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他表示,正是因為計算機科學讓人們看到無限的可能性和更多商機,因此在產業化的過程中,人們也在不斷探索物理或者基礎科學如何能夠更好地進行商業化應用。
「我們在學校裡面所學到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知識一直在進步。以前這些科目是獨立的,比如生物、物理、化學這些都是獨立的學科。但是我們現在發現,這些科目正在越來越多地融合在一起。」巴瑞·夏普萊斯說,現在,他在化學的研究當中,也努力將其和生物、醫學融合在一起,相信這能夠為人類帶來更多好處!
與西安同頻共振
為人工智慧時代提供更加美好的社會服務
「科大訊飛今年創業20年了,我的導師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在做語音和人工智慧相關的研究,20年來,我們的使命一天都沒有改變,希望讓機器像人一樣能聽會說,能理解會思考,把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創新發展論壇中說。
劉慶峰認為,人工智慧在各個領域應用的落地,有三大標準可以對應:第一,人工智慧應用紅利期已經到來,人們能看到真實可見的應用案例,而不再僅僅是一個概念。第二,這個案例是否可規模化推廣?如果靠人力和資金推廣的「面子工程」是沒有意義的。第三,這個產品是不是能用統計數據證明應用成效?消費者不會因為是人工智慧就買單,一定是節約成本,提高效率等等。
在這三大標準下,人工智慧在教育、醫療等非常多的領域均有使用,在教育中可以實現因材施教,通過人工智慧分析每個孩子的特點,把無效重複學習降低,省出大量時間進行課外訓練,進行綜合發展。人工智慧在醫療中,可以大幅度提高一線的診療水平。另外,人工智慧還可以讓盲人「聽見」文字,讓聾人「看見」聲音。每天有2500萬人次的聾啞朋友使用科大訊飛人工智慧軟體,服務超過70萬的弱勢群體。
「西安是一座千年古城,硬科技讓它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劉慶峰表示,科大訊飛正在西安打造絲路總部,今後的絲路總部不僅要做多語種研究,還要有硬科技創新的產品,要把產品的總部和未來的收益都放在西安,科大訊飛期待跟西安共同發展!(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記 康喬娜 關穎)
編輯:安之
審核:方覺曉
◇◆◇
來源/西安日報 出品/西安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