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16日 07:37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據合肥日報報導 記者昨日獲悉,南淝河和板橋河河體清淤工程正式實施。其中,南淝河段(環湖東路-當塗路橋)長約16.7公裡,板橋河段(北二環與板橋河交口-板橋河入南淝河口)長約3.6公裡,清淤總量約為70萬立方米。整個工程計劃於今年9月底完工。
記者昨天上午由合作化路向西徒步探訪南淝河。「這艘船正在清理河底淤泥和水草。」記者在北二環不遠處的南淝河河面上看到,一艘船頭配備旋挖設備的清淤船正在從水底「吸」出淤泥傳向傳送裝備。施工方安徽水安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通過前端絞刀小範圍地攪動,淤泥直接被吸入管道,通過全封閉管道輸送到指定區域,杜絕了淤泥運輸中的散落、洩漏,避免對河道及道路的二次汙染。抽出的淤泥直接被抽送到沉澱池,再經過調節池、均化池加入添加劑進行脫水,最後出來的淤泥類似於巨大的「餅乾」,含水量也被控制在40%之內。最終,這些塊狀淤泥會被車輛統一運送到垃圾填埋場。
市重點局該項目負責人邵沛告訴記者,目前已經清出淤泥約7000立方米,這大約佔整個清淤量的百分之一。據預測,此次南淝河總的清淤量在70萬立方米,這個土方量,相當於再造2座「金高架」。
市排管辦相關人士介紹,此次南淝河清淤是自2000年以來首次大規模環保清淤,最大的看點是「環保」。該負責人說,傳統清淤要將河道河水放幹,然後人工或機械挖掘,這樣會對水環境產生影響,容易產生二次汙染,同時也破壞水中的自然生態,此次進行的南淝河清淤則最大程度地避免了這些副作用,可以說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一種清淤方式。 (張愛民、李傳明、趙登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