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將圍繞南淝河和板橋河打造系列濱水景觀

2020-12-18 中安在線網站

  身為合肥的「母親河」,南淝河及其支流在瑤海區內一直缺少系統的綠色廊道,導致岸線地區開放空間不足,景觀生態缺乏活力。如今,合肥將對南淝河及板橋河的生態、景觀效應進行系統規劃,北至宿州路,南至規劃中的龍崗路跨南淝河橋沿線地區,都將逐步塑造濱水景觀空間,未來一個碧水穿城的生態瑤海將更加成型。

  南淝河綠色廊道尚未形成

  近年來,隨著合肥市城市空間的擴大,南淝河及板橋河等已成為城市重要的景觀水系,合肥市也陸續投入重金對南淝河及其支流環境進行不斷的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效,水質越來越好了。

  不過,由於缺乏系統規劃、景觀整體設計與控制,南淝河及其支流的生態、景觀效應並未得到充分發揮,南淝河在瑤海區範圍內的綠色廊道還未形成,開放空間的系統性不足,岸線缺乏活力。板橋河為南淝河支流,由北向南從沿河路段匯入南淝河,也存在類似的問題。

  板橋河沿線功能布局單調

  記者在板橋河一路朝北去沿線走訪發現,整個水系兩岸缺乏標誌性景觀節點,而且配套的公共服務設施在部分區域缺乏,沿途有的地方也顯得比較陳舊,步行系統和綠化做得還不夠,少數河坡及河灘上零星散布著塑膠袋等生活垃圾,看起來比較凌亂。

  家住元一中西街的市民程先生表示,板橋河作為城中河,兩岸景觀和功能布局顯得簡單,沒有特色。

  南淝河和板橋河將打造濱水景觀

  記者獲悉,南淝河及其支流生態、景觀效應將進行系統規劃,目前瑤海區沿河(板橋河、南淝河)景觀及商業概念性規劃項目正在招標。

  規劃用地範圍西北至宿州路,東南至規劃中的龍崗路跨南淝河橋,研究範圍可擴至瑤海區大興鎮危險品碼頭及河對岸沿線50米範圍,重點研究南淝河、板橋河瑤海區段。

  規劃設計將挖掘出合肥城東北濱水開放空間的特點;深度分析瑤海區板橋河、南淝河濱水地區岸線利用與綠地景觀現狀特點及存在問題,制定沿板橋河、南淝河景觀概念性規劃方案。

  同時,關注沿岸歷史文化保護、特色塑造以及生態保護等內容;並結合濱水景觀概念規劃,在板橋河和南淝河邊策劃一系列濱水景觀節點空間,塑造濱水景觀特色。

相關焦點

  • 南淝河流域水環境治理 板橋河清淤工程預計年底完工
    板橋河橫穿合肥北城區,是合肥南淝河的最大支流。10月22日,本網記者從廬陽區獲悉,為改善板橋河生態環境,守護合肥「母親河」——南淝河,廬陽區板橋河清淤工程已進場施工,預計今年年底基本完工。該工程除對板橋河(北二環路至塗山路段)全長約3.1公裡的河道採用排水抽乾水力衝挖方式,對河道底泥進行清淤外,還將對板橋河上遊廬陽區範圍內的天水路明渠、故黃路明渠、天河路下遊明渠、渦陽路明渠4條合計長約2.9公裡的明渠,進行底泥清淤、沿岸護坡修復和栽植挺水植物等綜合整治,以改善板橋河上遊明渠周邊綜合環境。
  • 合肥瑤海板橋河或改造成景觀河道
    合肥瑤海板橋河或改造成景觀河道 news.wehefei.com   發布時間:2016-01-18 16:27:08    來源:安徽商報
  • 南淝河、板橋河水位上漲 合肥廬陽區封鎖兩河入口
    原標題:南淝河、板橋河水位上漲合肥廬陽區封鎖兩河入口強降雨突襲,南淝河、板橋河水位迅速上漲,記者從合肥市廬陽區獲悉,該區迅速在轄區相關河段設置臨時值班帳篷,安排專人24小時值守,實時報告水位情況,並將兩河入口進行封鎖,拉上警戒線。
  • 南淝河板橋河同時清淤
    2013年03月16日 07:37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據合肥日報報導 記者昨日獲悉,南淝河和板橋河河體清淤工程正式實施。
  • 合肥:提升水環境!板橋河啟動清淤,年底完成5萬方工程量
    南淝河,是合肥的「母親河」。
  • 合肥致力提升水環境 板橋河裕溪河二裡河明年將更清澈
    裕溪河清淤工程將啟動相比於「翡翠項鍊」南淝河,板橋河水環境給沿線市民的感覺總不是那麼清爽,水草雜物常常能見到,河道旁甚至還會時不時冒出幾塊私人菜地。不過,這些不規範的現象將在明年得到有效治理,因為板橋河開始招標尋找「新管家」,廬陽區所轄的30.9萬平方米管養面積會來次綜合治理。記者昨日從合肥市建設部門獲悉,最近圍繞明年新老城區的水環境提升,已經有不少項目在積極上馬推進。
  • 南淝河10月清洗「腸道」 板橋河亦被納入清淤項目
    9月5日,合肥南淝河,打撈工人胡正國在清理水面垃圾。南淝河與板橋河交匯處,垃圾較多,這裡的淤泥也比較深厚市區段17.3公裡河道清淤,預計10月開始,明年5月之前完成;板橋河亦被納入清淤項目記者昨天從合肥市排管辦了解到
  • 合肥全面推動南淝河流域綜合治理 擬建雨水調蓄池16座
    記者獲悉,合肥將繼續全面推動南淝河流域綜合治理,在南淝河流域擬建雨水調蓄池16座,加密二十埠河等重點河段斷面檢測,推動問題有效整改。 1—7月 15個國考斷面14個達標 合肥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地表水斷面水質達標情況。1—7月均值情況,15個國考斷面14個達標,1個不達標斷面為白石天河石堆渡口斷面。
  • 合肥南淝河、板橋河、四裡河部分河堤提升至「百年一遇」防洪標準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在四裡河入南淝河河口武警警犬基地堤岸處,一部分搶險人員忙著將運來的土方進行裝袋,由推土機運送到河堤處,另一部分搶險人員則將推土機運送來的袋裝土方往河堤上壘砌。為應對新一輪強降雨天氣,7月22日至23日,合肥市廬陽區按照「百年一遇」防洪標準,再次組織人員加固南淝河、板橋河、四裡河有關區域河堤。7月22日晚,在四裡河(南淝河至北二環段),隨處可見防洪搶險人員「挑燈夜戰」 加固河堤。
  • 板橋河清淤工程已完成主河道清淤!
    板橋河清淤工程已完成主河道清淤!(北二環路至塗山路段)清淤,累計清除淤泥約4.5萬立方米,預計12月底工程將基本完工。板橋河橫穿合肥北城區,是合肥南淝河的最大支流。此次廬陽區實施的板橋河清淤工程,主要包括板橋河全長約3.1公裡的河道內源汙染治理、上遊明渠整治、西岸護坡修復及西岸生態修復等。除完成板橋河主河道清淤外,該區還對板橋河上遊廬陽區範圍內的天水路明渠、故黃路明渠、天河路下遊明渠、渦陽路明渠4條合計長約2.9公裡的明渠進行底泥清淤。
  • 合肥板橋河雨水調蓄站即將開工建設 規模1.5萬平方米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據合肥市城鄉建設局官網消息,為深化重點流域汙染治理,改善板橋河及下遊南淝河的水環境質量,滿足巢湖流域水環境治理的需要,減輕板橋河流域的初期雨水徑流汙染,提高初期雨水收集率和處理率。
  • 合肥板橋河「日飲」3000噸汙水
    東邊是南淝河支流板橋河,西邊有大房郢水庫、梅衝水庫,長豐縣雙鳳開發區因7家企業違法排汙9月份被省環保局掛牌督辦。昨天,記者隨廬州環保世紀行檢查組在雙鳳工業園了解到,7家環境違法企業已有6家整改到位,但由於汙水處理設施欠帳,每天尚有約3000噸汙水在無奈中被放任自流。
  • 合肥廬陽區:城市綠道打通生態脈絡
    四裡河濱水生態公園。 應作平 攝四裡河、南淝河兩條城市主要河流穿城而過,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兩大水庫坐北相視,重要的生態寶庫、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水源保護的重擔責無旁貸地落在「合肥長子」廬陽的肩上。「水資源是福利也是責任」。
  • 合肥板橋河路將同步建兩個生態停車場
    據江淮晨報報導,10月24日,記者從合肥市瑤海區市政園林辦獲悉,板橋河路(淮南鐵路~臨泉路)綠化提升工程計劃於11月中旬開工。長江東路與淮南鐵路交口及長江東大街與來安路交口將同步建設兩塊生態停車場。屆時,百花凝春、夏蔭蟬鳴、楓醉秋紅、傲雪寒梅……這樣的美景,將出現在板橋河路。
  • 安徽合肥:一批汙水處理廠將改擴建
    合肥是全國唯一靠近四大淡水湖的省會城市,但隨著合肥的加速發展,巢湖水汙染問題卻日益突出,嚴重製約了「濱湖大城市和生態合肥」建設,巢湖綜合治理項目由城市汙水處理廠工程、化工企業搬遷工程、河道綜合治理工程和巢湖沿岸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組成,將投入93個億,竭力治理巢湖水汙染,再現碧水巢湖讓其造福合肥。
  • 1~2月南淝河板橋河水質均為劣Ⅴ類 總磷等汙染物超標
    昨日,記者從合肥市水務局獲悉,2014年1~2月,合肥全市平均降水量為142.7毫米(折合降水總量為16.31億立方米)。全市降水量地區分布不勻,各縣(市)年降水量以廬江縣最大,比全市平均多24.3毫米;以長豐縣最小,比全市平均少28.3毫米。
  • 汙水處理合肥走在全國前列
    市排管辦副主任錢靜介紹說,為了肯定合肥水環境綜合治理和汙水處理廠運營監管的成功經驗,2010年4月,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還在合肥組織召開了「全國城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與運行工作現場會」。  目前,合肥巢湖湖區總體水質、南淝河等入湖河道水質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100%達標,汙染物減排目標每年均提前完成。
  • |合肥|歷史文化|四裡河|廬陽區|逍遙津公園|...
    成為,合肥首座城市公園,如今,他承載了幾代合肥人最深的城市記憶。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成為國家首批開放性公園的環城公園,不僅將生態綠意融入了城市的車馬繁華,更讓市民擁有了零門檻接近公園的權利。杏花公園中,江南園林風格的特色景觀攜手中央大草坪,為周末的閒暇時光增添山水之美。
  • 瑤海區園林綠化管理中心:結合板橋河初期雨水調蓄池打造生態式景觀...
    為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瑤海生態環境,提升水環境治理水平和能力,瑤海區園林綠化管理中心結合板橋河初期雨水徑流汙染控制工程項目建設生態式景觀遊園。與城市公共空間相結合,將調蓄池轉化為環境友好型設施和對外科普展示的窗口,利用處理過後的雨水,設計參與性溼地體驗區,來增加場地的特色與可識別性,更重要的是能增強參與性,使人們參與到雨水的控制與利用中來,增強人們對雨水可持續利用的認識。
  • 合肥蔡田鋪汙水處理廠三期工程通過驗收
    該項目的竣工驗收,有效緩解了配套汙水管網高水位運行的壓力,對改善板橋河水質、南淝河河道水環境發揮重要作用。該工程東毗板橋河,南有二期運營廠區,北靠有機垃圾處置中心,西鄰故黃路。由於用地限制,項目用地僅有43畝,本工程所有汙水處理構築物採用集約化布置,在最大程度上節約用地,滿足汙水廠建設規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