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 通訊員 趙永貴 陳浩 蔡明 益陽報導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調研時強調:「基層公共服務關鍵看實效,要提高針對性,老百姓需要什麼,我們就做什麼。」今年以來,湖南益陽著眼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紮實推進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打造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升級版,讓全市每一名群眾都能享受到「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努力譜寫鄉村振興山鄉巨變新篇章。
安化掛牌清理整治對比圖。
強力集成·升級「益」張網
讓廣大基層幹部全身心投入到為人民服務上來,就要解放他們的手腳,讓他們有時間、有精力、有場所、有設備解民所難、回民所盼。益陽市按照尊重群眾、滿足需求、利於服務的原則,強力推動平臺集成、事項集成、服務集成,積極優化線下陣地和網上平臺。
「以前這些牆上都掛滿了各種牌子,現在清理了這些牌子、板子、宣傳畫,牆面整潔多了,幹部群眾都稱讚叫好哩!」資陽區金花坪社區黨總支書記諶冬梅感慨道。今年4月以來,益陽市為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切實解決「掛牌過多過濫」的問題,積極開展村(社區)掛牌清理整治,清理各類掛牌、標識、展板18565塊、整合規範9296塊,「門上、牆上的形式主義」一掃而空,基層幹部可以放開手腳做好自己的「分內事」。
為了讓老百姓「進一張門,辦所有事」,益陽市積極整合優化場地資源,為所有村(社區)完善水、電、路、網等配套設施,配齊計算機、高拍儀、印表機等辦公設備。結合每個村(社區)實際,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綜治中心、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等15類功能場所,整合進村(社區)綜合服務平臺。村(社區)綜合服務平臺升級成為集黨務、政務、村務、商務、公共文化及社會服務於一體的基層治理陣地和綜合服務樞紐。
在整合優化線下平臺的同時,益陽市還著力推動網絡綜合辦事平臺建設,通過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便民服務網絡,將市域內與群眾關係密切的17個部門20個辦事系統全部集成整合到「益村」平臺,「一網通辦」「跨域通辦」成為群眾網上辦事的「快車道」。桃江縣浮邱山鄉金盆村黨總支書記王熙高興地對記者說:「現在網絡都通到村了,很多事都可以在網上辦,我們就有更多的時間去群眾家走一走、坐一坐了。」
東部新區政務-辦理老年人優待證。
全面賦能·服務「益」家人
「閨女,給我辦一下老年人優待證!」在南縣南洲村村民服務中心,便民服務員正在為村民歐述良辦理老年人優待證。過去這項業務需要到縣一級政務服務中心才能辦理,遇到資料不全,還得往返好幾趟。現在,村民只需要帶著身份證來到村裡的便民服務大廳,不到十分鐘就能拿證。
「以後好多事在村裡就能辦,再也不用去鎮上了,這個一門式服務真是便民、利民、惠民的好政策。」談到村裡政務辦事的喜人變化,歐述良連聲叫好。
南縣三仙湖鎮黨群和政務服務大廳。
今年以來,益陽市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契機,持續為鄉、村賦能,推動省級層面賦予鄉鎮(街道)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指導目錄落實落地。堅持依法下放、宜放則放,將與群眾密切相關服務事項審批權限下放到鄉鎮(街道)、受理權限下放到村(社區)。分兩批梳理下放63項涉及群眾「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全生命周期的高頻服務事項到村(社區),在群眾家門口辦件6萬餘筆。製作下發村(社區)專用行政審批章,全面推行「一枚印章管審批」,老年人優待證、生育證等證件可在村一級辦結領證,群眾反響很好。
此外,在省公安廳等上級部門重點支持和各級職能部門大力推動下,涉及公安、市監、人社、醫保、民政、扶貧、衛健、三農幫扶、自然資源等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16個部門服務事項全部進駐全市92個鄉鎮(街道)黨群和政務服務中心,11月底已經實現集中辦事服務。
安化大福鎮老年證和流動人口婚育證明。
「小到出具證明、諮詢業務,大到農村宅基地審批,全鄉5.9萬人口的行政審批、行政許可等業務都可以集中到咱們黨群和政務服務大廳裡辦理。」桃江縣浮邱山鄉黨委書記夏薇介紹道,「開通了黨務、政務、公安、市監、財政(收費)、自然資源、住建、農業農村、社會事業等便民服務窗口後,村民們辦理業務再也不用來回往返了。」
沅江商務服務——快遞到村部。
銳意創新·幸福「益」齊享
「以前拿快遞,要走好幾裡路,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取到件,退貨寄快遞也能在商務中心辦理,方便得很。」桃江縣松木塘鎮關山口村蘇大姐對記者說。蘇大姐是村上的「網購達人」,又是一年「雙十一」,當天上午就有三個快遞到了村商務中心,她正在笑呵呵地籤收,「以前取快遞只能去鎮上,有時候上午取了件,回來試了不滿意,下午又要去寄件,兩頭跑得煩。今年有了商務中心,吃完飯遛個彎就順便把快遞拿了,不滿意就送過來退貨,總共二十分鐘就能搞定。」
從解決老百姓最關心的收發快遞、取款轉帳、社保繳費、水電氣服務等問題入手,按照「黨委引領、政府推動、市場化運作」的辦法,全面推動郵政物流快遞、金融服務進村部,建設多功能村級商務中心,打造服務村民的村級「CBD」,是益陽市「一門式」服務的重要舉措。
4月23日,益陽郵政、益陽電信與快遞企業舉行了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吹響了進一步推動快遞服務進村,完善城鄉物流快遞配送網絡的集結號。目前,順豐、四通一達、千輝驛站、友聚電商等多家民營快遞投資1600萬元,進駐各地村級商務中心,郵政物流快件下行總數達到240萬件,上行總數達到8萬件。
與此同時,益陽農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長沙銀行等多家銀行投資4000萬元,推動金融服務進駐村級商務中心,今年全市村一級金融服務交易次數達145.7萬次,累計交易金額6.12億。
南縣商務代辦農產品上行。
「這是三罐蜂蜜,是寄給湖北的買家的,你可千萬別搞錯了。」在安化縣江南鎮金田社區村,養蜂人陳頌德帶著三盒蜂蜜來到村裡商務中心,讓代辦員幫忙快遞到湖北。以前,因為位置偏遠,陳頌德的蜂蜜常年滯銷。如今村裡建起了商務中心,幫忙統收統銷,今年他家1300斤蜂蜜全部銷售一空。
「我們村上的農產品通過商務中心線上、線下平臺,基本上全部都銷售出去了,村民得了實惠,提高了收入,黨群、幹群關係更加融洽了。」安化縣江南鎮金田社區村黨總支書記陶幸福告訴記者。
南縣商務代辦員直播帶貨。
無獨有偶,桃江縣大慄港鎮借力「一門式」服務推進的浪潮,將「電商促扶貧、網際網路減貧」的東風颳進了村民服務中心,僅「919電商節」直播帶貨就收穫3萬多單,銷售額已突破600萬元。
全面推動「一門式」服務工作以來,益陽市所轄各區縣(市)自主創新推動恰創客、興盛優選、安化購等企業和電商平臺,家政微服務、直播帶貨等服務新模式以及本鄉本村農特產品進駐商務中心,進一步拓展了農產品上行和消費品下行渠道。截至目前,消費品下行4200萬元,增速18%,農產品上行1400萬元,增速20.6%。其中,興盛優選入駐村級商務中心100餘個,共產生交易27萬餘次,為商務代辦員增收13.6萬元;恰創客集團入駐34個村級商務中心,月總銷售額7萬元左右;浮邱山鄉枳木山村商務中心村播平臺全年直播銷售額達到1500萬元,幫貧困戶們念出了新的「致富經」,在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徵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安化圖書室。
便民惠民永無止境,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同時,益陽創新推行「網格紅管家」「民情格子鋪」「錯時上下班」「專職幫帶辦」等機制,為居民提供全方位立體式服務。建立747個小區黨支部和黨群服務站,全覆蓋全市1052個城市居民小區,暢通服務群眾「最後一步路」。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體活動中心、圖書室等功能場所作用,黨員志願者服務隊、廣場舞表演隊、「最美婆媳」「最美孝星」「最美學子」等成為益美鄉村靚麗的風景線。探索「醫養結合、智慧養老」新模式,充分利用村(社區)衛生室、老年人活動室,讓更多老年人不出村(社區)就能享受一站式智慧養老服務。
隨著「一門式」服務的全方位推進,村(社區)基層治理更加充滿生機活力,群眾臉上洋溢著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
一年來的積極探索,一年來的攻堅克難,一年來的創新實踐,益陽市委市政府科學謀劃、精細部署,成立6個專項工作組,出臺「1+10」工作方案,堅持一周一調度分析、一旬一答疑解惑、一月一匯總通報,強力推進工作落實。在財政壓力較大的情況下,為每個村(社區)安排5萬元建設運行經費,市縣財政共安排「一門式」專項經費6000多萬元。目前,共有1415個村(社區)驗收達標,佔98.6%。
益陽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委兩新工委書記彭偉才說:「一年的實踐證明,推動基層公共服務(一門式)全覆蓋,是提高全面小康質量成色、夯實黨的執政根基、健全基層公共服務體系的重大舉措,充分證明抓黨建就要優服務、就是優治理、就能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