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三分構圖法洗腦了嗎?

2021-02-17 器材庫

器材庫

您身邊的器材專家!

QQ群:457661598

想進一步弄清楚三分法,這個在我們剛嘗試創作時就被灌輸的,並在此之後長久影響著我們構圖習慣的法則嗎?那就趕快來看看吧! 

不論對於初學者還是「老法師」 喜歡攝影的朋友們一定知道「三分構圖法」

這種按照分割線劃分圖片重點,將被攝主體放到圖中4個點(所謂最吸睛的點)的構圖法則,一直被我們奉為經典和拍攝準則,但是這種傳統意義上的「準則」真的就是值得一直遵守的嗎?

Tavis Leaf Glover

是一位美國夏威夷的攝影師,同時也是一名美術老師,

他最近就對三分法發起了挑戰!

 像許多攝影師一樣,我被三分構圖法洗了腦!」

我 是一名攝影師,也是一名畫家,我嘗試去創作出令我感到自豪的作品並把它分享給世界。但是,有件事情從一開始就使我感到困擾,那就是 三 分 構 圖 法

因此我想進一步弄清楚三分法,這個在我們剛嘗試創作時就被灌輸的、並在此之後長久影響著我們構圖習慣的法則。

(達文西、布格羅、德加和魯本斯的畫作)

沒有構圖,藝術就不存在。但當只使用三分法來引導你的構圖時,你等於走進了窮巷,等待著假以時日被那些極其平庸的藝術滿懷惡意地收入其陣營……這話聽著也許刺耳,但…確實如此。

經驗告訴我,人們不喜歡規則,當然也就不會願意去遵循它。他們一再重複那句老話: 

「規則是用來打破的」,或者「學習規則很重要,但隨後要學會去打破它。」

「規則」這個詞從某個層面看有著消極的涵義,但我努力想去證明的並不是它們需要被打破。規則是從人們過往的知識中總結出來的一種規範,如果你願意,你可以選擇把它融進你的藝術裡。這是選擇之一,就是這麼簡單。

誤區之 1:「三分法構圖使畫面悅目」

 

為了推翻這個說法,我們需要弄清楚是什麼使得畫面悅目,我可以向你保證,那絕對不是因為把主體放在三分線交叉點上那麼簡單。

使得畫面悅目的方法是恰當應用你的構圖技巧,讓觀者能清楚地「讀」出你的照片、你的主體,不會因受到其他元素的過多幹擾、或那些因缺乏層次引起的「創意十足」的混亂感而分散注意力。那麼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

首先需要明白,我們的大腦是如何感知和理解圖像刺激的。為此可以借用到格式塔心理學的某些原理,如 圖形-背景關係(FGR)。清晰地從背景中分離出主體,能讓人更明確地把注意力放在主體上。

【布列松的這張照片是圖形-背景關係(FGR)的出色例子】

或者可以使用 連續性法則,這讓我們能夠利用數個物體串起一條連貫的藤蔓線。

(埃德加·德加的這幅作品顯示了藤蔓線條)

我們甚至能製造一個 最大強對比度區域,來引導讀者把它們的視線集中在主體上。

( David Bellemere攝)

誤區之 2:「專業攝影師都用它」

 

另一個關於三分法的誤區是「專業攝影師都使用它」。安妮·萊博維茨無疑是專業攝影師,更是我們這時代最出色的攝影師之一。下面讓我們以她的一張照片為例,簡單用三分線劃分一下,看看她是否也遵循著這個法則。

(安妮·萊博維茨 攝)

(壁爐的位置符合三分法則)

我們能看到壁爐的位置完美地符合了三分構圖法,呃,我想她確實應用了這個法則……

但是!再看看她是如何安排模特的位置的?

只有垂直線和平行線輔助時,我們能否看出她是如何做出了如此完美的構圖?我接下來做了什麼?我們能看到一些模特確實放在三分線上,但是又該如何安排她們的手臂、腿、裙子和目光呢?這就要說到 動態對稱 了。

【這是一個根號4矩形和它的基本構建(對角線、倒線、平行線和垂直線)】

(一個根號4矩形能夠再分成四個根號4矩形)

為了能精確地安排模特和構圖,安妮使用了動態對稱,這主要是一種精巧的網格系統。

【這是一個1.5矩形(與大多數相機屏幕相同大小)及其基本構建,而它又能恰巧被分為3個根號4矩形】

(完整的網格系統展示)

簡單來說,網格系統是一種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組織攝影構圖的方法。我們可以使用對角線、垂直線和平行線來幫助我們在圖像中創造出節奏感和整體感。無論是油畫、攝影還是雕塑,動態對稱網格都對其適用。

【古希臘雕塑《拉奧孔與兒子們》運用了動力對稱】

我們可以更深入地解釋這個系統,但別忘了這篇文章主要目的!還是先回到三分法上吧——這個我們都被洗腦認為是真理、然而卻是摻了水分的規則。

誤區之 3:「三分法更抓人眼球」

 

這顯然更遠離真相。如果不考慮整體關係,只簡單地把主體放在三分交匯點上,這樣的構圖不會對你照片的韻律感有太大的幫助。

(Tavis Leaf Glover 攝)

如果對格式塔心裡學的另一個定律——連續性律有所了解的話,那會找到一些更能夠引領觀眾視線、並創造出照片韻律和整體感的方法。其中最讓人賞心悅目的就是 藤蔓線。

(Tavis Leaf Glover 攝)

把這樣一個曲線元素融入到你的作品裡,可以在畫面中營造出漂

亮動感的韻律感。大師級的攝影師畫家們廣泛地在他們的作品中運用這一方法。

(梵谷的這幅畫展現了美麗的藤蔓線)

另一個用於創造韻律感的技巧是 巧合性律。這代表,邊緣線,即便是被打破了,彼此之間也存在著連結的傾向,於是這能看似巧合地聯結起各種元素,在上下或左右之間的空間中創造出韻律感。

當提到「引導線」時,你可能會認為這就是一條可見的實線,然而並不。它也許是被分割破壞、被隱藏的線,但能像魔術一樣引導我們的思維去縫補上這個裂縫,讓觀眾主動補全了「引導線」。

(卡拉瓦喬的這幅作品說明了他是如何通過了解巧合性來隱藏他的線的)

在這張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安妮利用模特的肢體構建起來的邊緣線關係。

(安妮·萊博維茨的這張照片應用了巧合性)

我們還能從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和布格羅這幅有著複雜構圖的作品中看到這種巧合性定律的運用。

(達文西和布格羅的作品都展示了巧合性的運用)

誤區之 4:「主體不能放在中心」

 

首先,是誰規定了把主體放在畫面中間就是不好的?為什麼我們要聽憑盲目地相信這樣的話呢?

(Tavis Leaf Glover 攝)

(Tavis Leaf Glover 攝)

格式塔心理學裡有一個定律叫對稱律,這主要是說,人們總是嘗試在視覺刺激裡尋找畫面的平衡感。所以如果我們運用三分法,把主體放在遠離中心的位置,那麼我們就需要另一個 「陪體」 來幫助我們平衡畫面。如果沒有了這個陪體,那麼這張照片就會有一個糟糕的平衡和構圖。

(「沒有陪體!」 Tavis Leaf Glover 攝)

照片中存在著垂直方向的平衡 (我把這稱做「呼吸空間」) 和水平方向的平衡 (我把這稱做「凝視方向」),我們必須懂得怎樣去控制這兩種平衡,來得到完全平衡的構圖。

(布格羅的油畫展現出水平中線從頂部到底部之間精確的平衡)

(德加的這幅畫顯示出垂直中線左右兩側精確的平衡)

這是我拍攝的一張照片,主體在這張照片中位於中央,但畫面整體的確得到了恰當的平衡,因為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平衡都被考慮到了。

(Tavis Leaf Glover 攝。顯示出水平和垂直空間的平衡)

我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完全把三分法在我構圖設想中留下的壞影響清除掉,此前我總是不是把主體放在這一邊,就是放在那一邊,而完全沒有把畫面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

(Tavis Leaf Glover在學習設計和格式塔理論之前的攝影作品)

誤區之 5:「三分法是一張好照片的基礎」

 

我們已經說到了能構建出畫面精確平衡的對稱律,但我們並未提到,三分法是如何產生不必要的負空間的。如果我們不考慮畫面整體,只簡單地把主體放在其中一個三分交匯點上,那麼在照片另一側就缺少了重要的陪體,而留下了大片轉移觀眾注意力的負空間區域。

(照片顯示了三分法如何創造出了不需要的負空間)

負空間有時能充當恰當的留白,用以營造隔離感和孤獨感,但如果不能精妙地運用,照片就會略顯稚嫩。

(「利用留白來描繪隔離感和孤獨感」  Gregory Crewdson利用留白來闡述他的故事。)

 

誤區之 6:「三分法對於初學者來說是個很好的起點」

 

從我自己的經歷來講,三分法只把我引到了一個死胡同。我最初把三分法看作是一個革命性的理論,並且對入門的攝影師們鼓吹它的作用。

但隨後我發現自己只是處在一個平臺期。由於一直遵從於三分法,我並不能很好的理解怎樣合適地構圖。

「學習設計的瓶頸」:學習三分構圖法 →→→ 三分構圖法的瓶頸 →→→ 學習設計技術→→→大師級別

如果一個年輕的藝術家一開始不是以三分法而是以動態對稱網格進行創作,他們將能在以後的創作中通過調整模特的姿勢或變換筆觸,充分體會到對角線對構建韻律所帶來的好處。因為在動態對稱網格裡,矩形中已有的對角線構成了「場域」,場域會對你使用的畫面線條所指的方向有所限制,方向的數量不能過多——這可不是自行車輪上的輻條——而通過場域可以創造出更有力量的構圖。

(布格羅的繪畫展現出他是如何使用網格系統來讓人體姿勢形成一種韻律感。)

誤區之 7:「 文藝復興或者希臘的藝術家們創造出了三分法則 」

三分法最初記載於Smith的一本書中(約1797年),但如果你看一眼他的照片,會發現 他根本就不是什麼大師。

如果達文西聽到有人說他用三分構圖法的話,他會氣的從墳墓裡爬出來。他在他作品中投入的大量的訓練、研究和實踐,卻有人僅僅簡單地將其淡化為三分法?沒門兒! 

達文西和其他藝術大師,包括古希臘人,都運用了動態對稱、黃金分割和其他設計手法,例如花紋、場域、巧合、輻射線、圖形-背景關係、橢圓元素和包圍關係。

(布格羅的畫展現了不同的設計手法)

誤區之 8:「人類的目光自然地落在交叉點上」

(按三分法放置的樹和地平線)

我真希望拍照能這麼簡單。把你的主體放到三分交匯點上,然後「嘭」,你就自然而然地控制了觀眾的目光。哪有這麼快!為什麼不考慮一下,事實上我們的目光只是被高對比度的區域所牽引過去了呢?

當我們的主體是畫面中對比最大的區域——無論它處在哪一個位置上,難道我們不都是首先注意到它嗎?

(Tavis Leaf Glover 攝。最大對比區域和陪體)

另一種吸引我們的眼睛的東西我把它叫做 邊緣閃爍 。這指的是在邊緣附近的高對比度元素,它能使人大大地從主體上分散注意力。製造富有層次的畫面對比,並擺脫邊緣閃爍的幹擾,有助於引領觀眾的視線更好地關注你的構圖。

(惠斯勒調整了畫面中的邊緣閃爍)

誤區之9:「後期用三分法剪裁是拯救作品的最好方法」

 

後期再用三分法來剪裁照片並不能拯救任何爛作品,這種事後補救並沒有你想像中的如此萬能。

(儘量不要裁剪照片,在前期拍攝時就做好構圖能讓珍貴的像素得以保留)

學習了構圖理論和應用了格式塔心理學的視覺技巧,你會知道什麼才是對構圖有用的,如何解決視覺上的問題,以及,應該在前期拍攝時就做好構圖。別為了三分法而犧牲寶貴的像素。你應該去做些更有創造力的事情。

誤區之 10:「黃金分割點製造了畫面的張力」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把主體放在三分交匯點上並不能製造出照片的張力。

(Tavis Leaf Glover 攝。剪裁併不能製造出張力。)

如果再看看格式塔裡的接近性定律,我們就能了解到視覺張力是如何被製造出來的。例如西斯廷教堂的天頂畫,它們顯然被彼此的接近所聯結、統一成整體,但我們還要留意到,他們幾乎要觸碰到彼此卻又差那麼一點點,正是這一觸即發的一瞬,促成製造了畫面的張力感。

(米開朗基羅 繪)

或者再看這張照片,男人伸出的手幾乎快要夠到他垂死的妻子,正是這種極度的靠近,構建出了畫面的張力感。

(Tavis Leaf Glover 攝)

接近律表明了距離也能製造負空間,在這張照片中,正是這個方法創造出了房間裡的張力感。

(Gregory Crewdson 攝。利用負空間製造畫面張力)

本平臺開通評論啦!歡迎評論,有器材及攝影技巧問題找庫哥!

註:本文轉自攝影迷,如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謝謝~

買一贈一,粉絲福利!

長按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加我諮詢

相關焦點

  • 你被三分構圖法洗腦了嗎? 三分法的10個誤區
    「 像許多攝影師一樣,我被三分構圖法洗了腦!」▼(壁爐的位置符合三分法則)我們能看到壁爐的位置完美地符合了三分構圖法,呃,我想她確實應用了這個法則……但是!再看看她是如何安排模特的位置的?如果不考慮整體關係,只簡單地把主體放在三分交匯點上,這樣的構圖不會對你照片的韻律感有太大的幫助。
  • 拍了那麼多照片,你真的學會三分構圖法了嗎?
    似乎在大家接觸攝影構圖後,都會迷戀一種三分構圖法,認為專業攝影師都是用三分構圖法來進行構圖。同時,我們在拍攝照片時,總會第一時間想到使用三分法進行構圖。這是一種構圖思維的禁錮,我們在這裡並不是抨擊三分構圖法不好,而是希望大家不要特別迷戀三分構圖法。
  • 三分構圖法你真的會用嗎?
    誤區一:三分法構圖使畫面看來悅目?不少看似三分法構圖的照片都十分悅目,但那真的是因為三分法構圖嗎?Glover提出完形心理學(Gestalt)去解釋,指出不少作品都用了圖形-背景關係(FGR)去令主體從背景分開,從而讓主體明確。Glover還提出很多作品是採用了引導線法則(LOC)或者用了主題反差(GAC)的原則去突顯主體。
  • 什麼是三分構圖法及應用技巧
    構圖是決定一幅攝影作品優劣的第一步
  • 三分法構圖是什麼? 為什麼說三分法構圖是最重要的構圖法
    運用三分之一法則,能夠讓你的構圖有一種平衡感和寬鬆感。三分法就是把畫面從上到下三等分,從左到右三等分。這樣我們會有4條三分線,以及4個三分線交點。原則很簡單,兩隻眼睛如果有前後的話,離你近的那隻眼睛放在畫面三分線交點上(上三分線,人面朝左就是右上三分線交點,人朝右就是左上三分線交點)。如果是正面對著你,兩隻眼睛一樣近,那麼就是靠畫面邊緣的眼睛放在畫面三分線交點上。
  • 最值得掌握的三分構圖法
    對攝影有些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有一種構圖方法「三分法」。現在所有的相機包括手機的拍照軟體的取景框,都會內置有三分線在界面中來幫助拍照的人利用三分法構圖。「三分法」是拍照時不可或缺的構圖方法之一。它不是唯一的構圖方法,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構圖方法,但重點在於簡單,的確可以幫助初學者更容易的建立起畫面美學。三分法說到頭也只有四條線,就是上下各兩條分割線,把圖像分割成九宮格的形式,以及線和線之間交叉的四個結點。我們在將元素放進畫面的時候,可以把主體元素放到交叉結點上,而把線條作為分界線。
  • 手機攝影入門:15種常用構圖法
    下面我們來學習十五種構圖法,把它的優點和缺點以及適用範圍也都加以說明了,希望大家可以對照學習,熟練掌握。 只要把這十五種常用的構圖法掌握以後,我相信大家的拍攝作品自然就會帶三分美感了。01 對稱式構圖所謂對稱式構圖,是指所攝內容,在畫面正中垂線兩側或正中水平線上下,對等或大致對等,畫面從而具有布局平衡、結構規矩,蘊含圖案美、趣味性等特色。
  • 攝影構圖你了解多少?圖說攝影十大經典構圖法
    而攝影,雖然只有兩百年的時間,但是通過借鑑美術以及經過歷代攝影師的實踐和總結,也形成了許多經典的攝影構圖法。下面以我自己拍攝的案例和大家分享一下比較常用的十種構圖法。一、中心點構圖法這是最普通,也是初學攝影的人最喜歡用的一種構圖法。
  • 如何掌握黃金分割構圖法
    黃金分割構圖法的基本理論來自於黃金比例——1:1.618,這個比例在我們生活的大自然中比比皆是。黃金比率主要用意在表達「和諧」,例如建築、繪畫、投資市場、服裝設計等等領域。而在攝影中引入黃金分割比例則可以讓照片感覺更自然、舒適,更能吸引觀賞者。來看看吧!
  • 攝影構圖:三分法是什麼?了解它與井字法的區別,用法真的不一樣
    本文為攝影百科之構圖篇,為大家介紹三分構圖法。三分法是一種最簡單的構圖方法。在繪畫、攝影、設計等藝術領域中常有它的身影,這種構圖簡單穩定且直觀,可以說,遇到不會拍的風景,用三分法構圖都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 點評3張人像照片,不要只知道使用三分構圖法
    1.中央構圖略顯生硬首先要強調的是,並不是拍人像就不能用中央構圖,只不過對於這張照片而言,當模特明顯向一邊看去時,看向的那一邊就會有更大的視覺重量,所以會覺得畫面右側太輕。所以,當像下圖這樣,將人物放在與視線方向相反一側的三分線上,不但可以令構圖看起來更自然、靈活,還留有了足夠視線延伸空間。
  • 你真的會用三分法構圖嗎?
    不少看似三分法構圖的照片都十分悅目,但那真的是因為三分法構圖嗎?Glover提出完形心理學(Gestalt)去解釋,指出不少作品都用了圖形-背景關係(FGR)去令主體從背景分開,從而讓主體明確。誤區2:專業攝影師都用三分構圖法Glover認為,不少教材以專業攝影師的作品為例來說明三分構圖,例如Annie Leibovitz的大作都可以劃個井字把畫面的構圖作出分析,其實她的作品比想像中複雜得多,若以動力學對稱性去分析可能都不夠。Annie Leibovitz的這張作品亂中有序,要怎麼劃分構圖?
  • 你拍照用橫構圖還是用豎構圖?能說說它們的區別嗎
    如下圖,山脈是主體如下圖,天空是主體這是標準的三分法構圖,但你有沒有覺這種照片其實並不好看,但又說不出哪裡不好看,就覺得好無趣,沒有興趣點。2.興趣點:興趣點是一張照片靈魂的切入點,沒有興趣點的照片就像一個自閉的人,人們無法走進你的內心,不知道你真正的想法是什麼。
  • 構圖學解讀《琅琊榜》 你懂什麼叫斐波那契螺旋線嗎?
    劇中的奪嫡之戰漸趨白熱化,劇外的收視、口碑也逐漸飄紅,本周四,這部劇就將播出大結局,但觀眾對這部劇的喜愛還在發酵:有福爾摩斯精神的觀眾「人肉」出愛串戲的導演們;技術控們拋出該劇構圖的精巧,對角線構圖、三分法則、黃金螺旋……  昨日,導演之一的李雪接受成都商報記者獨家採訪時稱,「這部劇是一部慢熱的作品,娓娓道來的特質能更長久地抓住觀眾。」
  • 人像攝影構圖之:黃金構圖及井字構圖
    井字構圖字構圖是將畫面的長、寬分成三等分,於是在畫面中便有了4個交匯點。在構圖時,可以根據場景中的具體的情況,將拍攝對象放在這4個交匯點中的一點,這樣同樣可以符合美學比例的概念,也會讓拍攝對象成為畫面中的焦點。利用井字構圖法可以讓畫面看上去更活潑一些。
  • 你中槍了嗎 三分法構圖必看的10大誤區
    不少看似三分法構圖的照片都十分悅目,但那真的是因為三分法構圖嗎?Glover提出完形心理學(Gestalt)去解釋,指出不少作品都用了圖形-背景關係(FGR)去令主體從背景分開,從而讓主體明確。Glover還提出很多作品是採用了引導線法則(LOC)或者用了主題反差(GAC)的原則去突顯主體。
  • 美術研究|中國畫構圖:整體構圖法,之字構圖法,邊角構圖法!
    而正是創作者不同的構圖思想,才造就了差異化的構圖方式和效果。就目前中國畫的構圖而言,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方式。1.整體構圖法中國畫的構圖主要體現的是畫面的整體布局,即繪畫元素與所要表現的主體內容之間的層次分明和錯落有致。整體構圖法是指在創作繪畫時,從畫面整體出發構建圖形,不留空白。
  • 3分鐘 帶你了解9種經典攝影構圖!
    攝影創作離不開構圖,就像寫文章離不開布局和章法,譜曲離不開音符的編排一樣。當一位攝影師的頭腦被一個真實的情感意象所吸引、佔有,又有能力將它保留在那裡並用照片表現出來時,他就可以創造一個好的構圖。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9種非常實用的構圖技巧。三分構圖法在攝影構圖時,將畫面的橫向和縱向平均分為3份,這些線條的交叉處又叫做趣味中心。
  • 人像攝影構圖:幾個簡單的構圖練習
    黃金構圖的練習黃金三角的使用不局限於畫幅,也不限於畫面中是否有三角形、斜線的元素。新井字構圖的練習新井字構圖法會將傳統井字構圖法中的交匯點往外推一些,這樣更接近於黃金構圖的交匯點。對比此圖與上圖,就會知道新井字構圖相當好用,值得多加練習。拍攝對象居中要找出理由憑直覺將拍攝對象居中,這是不可取的。將拍攝對象居中,需要場景中有足夠的元素,能夠展現對稱時的形式美感。
  • 攝影新手,要掌握5種常用的人像構圖法,避免4個常見失誤
    三分構圖法這種構圖法在人像攝影中運用得比較多,尤其是攝影人喜歡和常用的構圖方式。三分構圖法,就是將畫面由兩條等分的橫線和兩條等分的豎線交叉分割成9塊相等的正方形,兩條線交叉的點就是一個「興趣點」,整個畫面有四個「興趣點」,而這些興趣點在畫面中容易吸引觀者的視線。所以,我們構圖時,將人物放在四個「興趣點」其中一個,就是三分構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