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戰術反擊於1952年10月6日,隨後,按照部署,志司開始繼續第二階段反擊作戰。由於第一階段反擊作戰後我方已經佔據了部分有利的攻擊陣地,同時敵方也已經開始警覺,為最大限度調動和打擊敵方,我軍第二階段戰術反擊於10月6日在戰線上的多個方向統一展開。
第一階段戰術反擊確實震動了整個「聯合國軍」,對方的新聞報導中提到:「G軍差不多在整個前線展開積極的進攻,這是值得注意的,部分人士甚至謠傳可能展開全面攻勢,G軍的戰力已經顯著增加,這是一個明顯的事實,特別是火力的加強非常顯著」
9月24日,聯軍總司令克拉克上將飛抵前線視察,將作為預備隊的美45師和南朝鮮1師前調進入戰場。
10月3日,志司向一線各軍下達了統一開始第二階段反擊的命令,要求前線各軍同時於6日發起攻擊,攻擊的規模和範圍視情況而定,即使準備不足也要進行佯攻,策應友鄰部隊發起的反擊。
據此.志願軍第一線各軍在原準備的基礎上,於10月6日晚,在西起臨津江口,東至北漢江以東文登裡,180公裡的正面戰線上全線動作、遍地開花,開始第二階段的反擊作戰。
志願軍第一線7個軍,共組織了1個團另13個連又23個排,35個班的兵力(按使用的建制單位計算),在760門火炮的支援下,同時向「聯合國軍」防守的23個陣地發起攻擊。
第39軍對高陽岱(朔寧東南9公裡)北山、東北山、東山3個點,198.6高地(朔寧東南5.5公早),上浦防南山南無名高地,共5個陣地進行了攻擊,均攻克陣地,全殲守敵。其中,攻克高陽岱北山、東北山、東山後,控制北山和東北山,從10月7日至10日,擊退南朝鮮第1師1個排至1個連的21次反撲,鞏固地佔領了陣地;攻克上浦防南山南無名高地後,7日起控制陣地,10月11日至22日,南朝鮮第1師以1至2個排兵力,進行幾次反撲,均被擊退,也鞏固地佔領了陣地。
簡短點評一下,高陽岱高地群本來是一個連貫而嚴密的防禦整體,39軍在攻擊發起之前,就做了大量細緻的偵查工作,慎重選擇了攻擊順序和火力序列,從第一階段反擊到第二階段反擊,39軍的攻擊一環扣一環,一招接一招,互相掩護,互為犄角,天衣無縫,這一仗實在是精彩!真希望能夠有更多這樣動腦子打仗的部隊。
第12軍對慄洞東山(編號611),690.1東北1.5公裡無名高地、座首洞南700米無名高地、官岱裡西1.5公裡無名高地共4個陣地進行了攻擊,全部攻克陣地,全殲守敵。其中,攻克慄洞東山後,經過3晝夜的打敵反撲,鞏固地佔領了陣地。
第68軍對1089.6北200米3個小高地,883.7東山、西北山,938.2東北無名高地共4個陣地進行了攻擊,均按計劃反擊成功,並鞏固地佔領了1089.6北高地。
此外,第15軍對上佳山西北山、381東北無名高地、399.8高地,第38軍對394.8高地和281.2高地,第40軍對松隅村北山、項洞裡西山、坪村南山、201西北山,第65軍對86.9高地等共10個陣地進行了攻擊,其中鞏固地佔領了上佳山西北山、松隅村北山、項洞裡西山和86.9高地4個陣地。
在10月6日晚統一開始的第二階段戰術反擊作戰中,規模最大、爭奪最激烈的,是第38軍反擊394.8高地和281.2高地,也就是白馬山的戰鬥,在這裡必須說,儘管39軍和38軍都是王牌,但是,38軍在這一階段的表現確實不如39軍出色,白馬山最終沒有打下來,對比39軍的反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問題。
舉報 2016-12-26 07:50:00 15樓(3122)
就394.8高地的戰鬥乃至整個38軍的兩階段反擊,我們可以總結下列經驗和教訓:
一、過於自信,對攻擊目標選擇較少,對比第一階段39軍選擇了四個攻擊目標,先後展開攻擊,全部得手,並鞏固佔領了其中兩個,另兩個在堅守數日,給反撲敵軍造成重大傷亡後才撤離。反觀38軍,只攻擊了一個石硯洞北山(美軍稱豬排山),儘管得手,但沒有加以防守,僅打退美軍兩次反撲後就撤離了陣地。,試想如果38軍能夠守住石硯洞北山後以它為攻擊跳板再向前進攻,選擇餘地無疑會大很多。
第二階段來說,38軍的攻擊是主要方向,但38軍只選擇了394.8和281.2高地兩個目標,沒有考慮萬一陣地不好打該怎麼辦。最後雖然奪下了主峰也消滅了很多敵人,但還是因為敵我傷亡比不利和炮彈耗盡等原因撤出了戰鬥,如果能在白馬山受阻後及時更換攻擊方向,效果應該會好很多。
二、谷中蛟投敵導致我方攻擊意圖暴露,白馬山守敵南朝鮮9師立刻增強了防禦力量。
下列敘述摘自《38軍在朝鮮》一書,作者是時任軍長江擁輝,當時前任軍長梁興初升任志願軍西海岸守備部隊司令,副軍長江擁輝接任了軍長。
在一切準備就緒,炮兵和坦克已進入陣地,即將發起攻擊的前4天(10月2日),突擊部隊340團7連文化教員谷中蛟,乘部隊幹部往來查看地形道路之機,從我前沿陣地叛逃,並將我作戰意圖洩告於敵。在此情況下,我們軍要不要按計劃進行反擊?問題十分尖銳地擺在面前。當時,我正是第38軍軍長,對這次戰鬥負有全責,不能不慎重考慮。趁谷中蛟剛叛逃,敵人還未掌握他或者還無充分準備之際,如我們能提前進行反擊,也可能打它個措手不及。但就在谷中蛟叛逃的第二天(10月3日),「聯司」首長下達的作戰命令中,明確規定第二階段戰術的反擊作戰統一於6日開始。看來提前和推遲都不符合全線統一反擊的部署。那只有打和不打的選擇了。對此,「志司」首長讓我們自己考慮作出決定。我考慮部隊作戰情緒很高,又有那麼多的火炮、坦克配合作戰,一切都已準備就緒,覺得還是有把握打下來的,加上「兵團」首長也同意我們打,最後還是下定決心按期行動。於10月6日黃昏,我們同兄弟部隊一道,對當面之敵發起了戰術反擊。
舉報 2016-12-26 08:00:00 16樓(3123)
這次進攻戰鬥,雖然攻下來了主峰和其他制高點,敵我爭奪十分激烈,由於我參戰部隊英勇頑強,前僕後繼,以及參戰炮火的有力配合,完成了兵團要求殲敵5000人以上的任務,使偽軍第9師已不能繼續作戰,換上了美第3師防守394.8高地。這次戰鬥雖然未獲全勝,而且消耗較大,但卻使我軍經歷了諸兵種聯合作戰的鍛鍊和考驗。在戰鬥中步炮協同較好,炮火的作用是明顯的,但坦克參戰還處在剛剛起步,有的剛開出陣地就「誤車」了,而且我們還不善於使用坦克配合作戰,因此未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這次戰鬥對我最重要的一個教訓,就是對文化教員谷中蛟投敵的危害,未能引起思想上的足夠重視,只想到一個文化教員了解情況有限,叛逃投敵即使引起敵軍對我反擊有所準備,也不致影響大局,沒想到,敵人了解我行動計劃以後應變迅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原來我們對敵人的情況是了解的,而敵人對我們不甚了解,但在谷中蛟投敵後,敵人則知我了,並改變了部署;而我卻不知敵了,敵人變了,而我未變,這就難免失利了。《韓國戰爭史》提到:「白馬高地(指394.8高地)戰鬥之所以能夠預有準備,全在於有效的情報工作。」顯然情報來自谷中蛟。
據《韓國戰爭史》記載:當時偽第9師正舉行全師運動會,谷中蛟投敵後,該師師長命令運動會立即停止,召開指揮員緊急會,研究谷中蛟的口供。谷供稱我軍將於10月4日24時至6日1時之間確定攻擊394.8高地,並準備打開蓬萊湖水庫……敵人立即著手加強了防務,調偽第30團第3營開進955高地,支援其1營修補前哨陣地,於10月4日4時20分,徹夜完成掩體150個,設置障礙等應急陣地工事,並以山頭為單位,配屬一個連的兵力,倉促編成環形防禦,加固掩蓋壕溝工事,將交通溝加修到一人多深;將營、連、排之間的電話全部埋入地下,將陣地前的鐵線網由3層增加到7層,同時大量設防步兵地雷、反坦克雷、照明雷和凝固汽油彈雷……據偽第9師師長金鐘五聲稱,由於他們採取了一系列防範措施,我們的第一次炮火猛擊,只有2至3人受傷,埋入地下的電話線未受影響。
敵除加固陣地外,還將師預備隊調至前面(參戰部隊有偽第9師的第28、29、30團及配屬部隊第51團,並在鐵原南幾公裡處集結了美第3師),準備拼死反擊。師屬炮兵群及支援炮火完成了對白馬山(394.8高地)北側前哨陣地前方的彈幕和對我預想集結地的火力計劃,集中了9個炮兵營和第53坦克連,美第73坦克營(連的裝備計有155毫米榴彈炮36門,105毫米榴彈炮50門,4.2英寸重迫擊炮7門,坦克22輛)現從鐵原附近開來。10月3日22時30分,美第5航空隊各種戰鬥轟炸機對我後方火炮陣地實施集中轟炸。在支援「白馬山戰鬥」中,一個編隊的空軍誤炸了偽軍兩個連。從9日開始,美第5航空隊各型戰鬥轟炸機,從日出開始,每隔30分鐘或50分鐘出擊一次,對其地面部隊提供空中火力支援,並實施遮斷轟炸。美軍顧問官考慮到彈藥消耗量曾限制過炮兵的炮擊,偽第9師師長立即向軍團長提出,沒有炮彈無法作戰,軍團長立即撤銷了該顧問官,另派一名上校指揮官,還派來了彈藥運輸連。從此取消了炮彈限制;滿足了需求量。由於連日激戰,兵力損失巨大,偽陸軍總部採取一切措施,從訓練所緊急空運新兵進行補充……敵人如果不採取這些措施,它根本不可能重奪394.8高地。
敵情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由於我們對現代化條件下作戰的快速反映了解得太少,按以往常規來考慮問題,必然是要失策的了。事後看來,在谷中蛟投敵後,一是可立即進行進攻,不等6日,使敵措手不及;二是可以推遲時間,待敵麻痺後再攻,或者不打,配合全線反擊實行佯攻,也可消耗和牽制敵人,但我們還是堅持打了。結果,在敵人對我之作戰意圖了解,很快預有準備的情況下,我們就難於達到預期作戰目的了。就反擊394.8高地中的經驗教訓,我親自向志願軍首長作了匯報。我認為,參戰部隊的幹部戰士英勇頑強,前僕後繼,表現了很強的攻擊力;諸兵種協同作戰,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經驗,攻擊部隊敵前潛伏,是總攻前一個成功的戰術。指揮上的主要教訓,就是對敵人掌握我軍情報後的快速反應估計不足,以致敵人的兵力部署改變了,而我仍按原來的部署作戰,在敵人集中遠程炮火,大量飛機和不斷增加兵力的情勢下,仍然與敵人反覆爭奪,勢必拼消耗,而對戰鬥不利。我匯報的各點志願軍首長都很贊同,回來後,又召開了全軍團以上幹部會議,總結了這次作戰經驗教訓,我對反擊281.2高地的失利,對反擊394.8高地的消耗承擔了責任,並要求部隊一定要從中學習到現代化條件下作戰有價值的東西;一定要表彰在戰鬥中作出貢獻的先進單位和英雄人物,以利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