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抗美援朝戰爭18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開國上將名單一覽表

2020-12-20 騰訊網

1.鄧華上將:抗美援朝戰爭中,他擔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兼代政治委員,協助彭司令員指揮抗美援朝第一至第五次戰役,組織指揮1952年秋季戰術反擊作戰、上甘嶺戰役及1953年夏季反擊戰。

2.洪學智上將:抗美援朝戰爭中,他擔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兼後方勤務司令部司令員。中朝軍隊沒有強大的空中火力網,無法保障完美的後勤供應,而他想方設法,建立起了「打不斷、炸不爛、衝不垮」的鋼鐵運輸線。

3.韓先楚上將: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志願軍黨委常委兼志願軍第十九兵團司令員、兵團黨委書記,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4.宋時輪上將: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參與指揮第二、第五次戰役和1951年夏秋防禦戰役、1952年春夏鞏固陣地作戰等。

5.楊得志上將: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9兵團司令員,後擔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司令員,參與指揮第五次戰役、秋季防禦作戰和上甘嶺戰役。

6.甘泗淇上將: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努力抓好全軍的政治思想工作,保證志願軍的戰鬥意志。

7.李志民上將: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志願軍政治部主任,參與組織指揮1953年夏季反擊戰役和金城戰役。

8.李達上將: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參謀長,為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周純全上將

9.周純全上將: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志願軍後勤政治委員,為建設鞏固的運輸線,搞好前線的供應做出了重大貢獻。

10.楊成武上將: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兵團司令員,率部參加了朝鮮東線的夏、秋季防禦戰役。

11.董其武上將: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3兵團司令員,組織部隊完成機場修建等軍事工程任務。

12.王建安上將: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參加秋季戰術反擊作戰並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13.許世友上將:抗美援朝戰爭中,許世友接替陳賡擔任第三兵團司令員,參加了1953年的夏季反擊戰。

14.黃永勝上將: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十九兵團司令員

15.楊勇上將: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兵團司令員,組織所部參加夏季反擊作戰並指揮金城戰役。

16.王平上將: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20兵團政治委員,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中規模最大的陣地攻堅戰——金城戰役。

17.劉震上將: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志願軍的空軍司令,指揮建立不到一年的中國空軍,給美國空軍沉重的打擊。

18.李克農上將:他被稱為「情報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沒有正式擔任志願軍的職務,但是他在朝鮮領導中方人員參加韓戰談判。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帶給我們的啟示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帶給我們的啟示作者:劉國新(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對於抗美援朝戰爭,軍事科學院出版的《抗美援朝戰爭史》總結出如下特點:新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場反侵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第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
  • 讓世界傾聽抗美援朝戰爭的中國聲音:寫在《抗美援朝戰爭史》英文版...
    《抗美援朝戰爭史》是經中央軍委常務會議批准編寫的全景式反映抗美援朝戰爭歷史的鴻篇巨製。該書出版後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成為研究抗美援朝戰爭的重要參考著作,並獲中共中央宣傳部「五個一工程」獎。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外文出版社與軍事科學出版社聯合推出三卷本《抗美援朝戰爭史》英文版,適逢其時。
  • 全景式回顧抗美援朝戰爭(332)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們的志願軍如何保密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成立後我軍進行的最大規模的現代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面對裝備佔有巨大優勢的美軍,取得了歷史性的偉大勝利,達到了維護國家安全和履行國際義務的雙重目標,極大地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為中國和平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安全環境。
  • 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
    新華社發【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對於抗美援朝戰爭,軍事科學院出版的《抗美援朝戰爭史》總結出如下特點:新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場反侵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第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新中國與美國互為主要對手的一場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的全面較量;雙方經濟力量和軍隊武器裝備對比懸殊、
  • 14歲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他們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今年是抗美援朝戰爭勝利70周年,今天(10月30日)上午,城廂街道辦工作人員領著一群小紅領巾,先後走進轄區曾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的退伍老兵王軍和許登義家中慰問。雖說是在家裡,但儀式不能少。先是小學生們為英雄們戴上紅領巾,敬上一個標準的少先隊隊禮。
  •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帶給我們的啟示
    「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帶給我們的啟示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對於抗美援朝戰爭,軍事科學院出版的《抗美援朝戰爭史》總結出如下特點:新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場反侵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第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
  • 南京軍區的3位開國上將名單一覽
    在授軍銜的時候,12個軍區的負責人們基本上都參加了授軍銜,最高的軍銜是上將軍銜,而上將數量最多的是南京軍區,一共出了3位開國上將。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當時南京軍區的3位開國上將都是誰?建國之後,許世友還參加了抗美援朝,出任志願軍第三兵團司令員一職。從朝鮮回國後,許世友被任命為華東軍區副司令員,後來隨著南京軍區的組建,許世友又擔任南京軍區司令員,不久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我軍參戰犧牲了4位將軍,他們分別是誰?
    在我國中央政權成立後不久,美國便在朝鮮發動了侵略戰爭,戰火一時間蔓延到了我國邊境地區,為了保證我們國家的安全,也為了能夠鞏固我國的政權,黨中央決定派遣部隊前往朝鮮進行抗美援朝,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國士兵們英勇無畏,頑強抗敵,度過了鴨綠江,完成了抗美援朝的勝利,此次戰爭的勝利使得我國的人民政權得到了鞏固,但是因為朝鮮地區艱難的作戰環境以及敵人的兇猛
  • 抗美援朝戰爭,被志願軍擊斃的最高級別軍官是誰?
    1950年韓戰爆發,不久之後美軍越過聯合國,私自組成所謂的「聯合國軍」介入韓戰,隨著戰爭的擴大,戰火開始往中朝邊境蔓延,嚴重危機我國領土安全,為維護領土主權,我國同年組成志願軍,幫助朝鮮同袍趕跑美國侵略者。
  • 57位開國上將,為何有兩位是後來單獨授予的?他們分別是誰?
    新中國成立後,我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共有57人被授予開國上將軍銜。這些開國上將,大部分都是正兵團級將領,資歷和戰功極高。但很少有人知道,1955年授銜時,只有55人被授予開國上將,還有兩位是在1956年、1958年單獨授予的,這是為何呢?這兩人又是誰?我們接著往下看。
  • 抗美援朝是錯誤的?荒謬!戰爭的勝利具有偉大意義
    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將這場戰爭稱為「偉大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爭」。但一個時期以來,一些學者詆毀、否定抗美援朝戰爭,認為毛澤東決策出兵抗美援朝是錯誤的;抗美援朝戰爭是失敗的,所謂勝利不過是心理上的;中國在戰爭中的損失遠遠大於收穫。事實是這樣的嗎?
  • 磅礴雄渾,震撼人心——國畫《抗美援朝戰爭畫卷》的價值意義
    △《抗美援朝戰爭畫卷》局部如今再次重溫《畫卷》,仍可從中得到思想性啟示和藝術性啟迪,如反對侵略主義、霸權主義行徑的戰鬥使命,依然不能懈怠;抵制戰爭挑釁,抗擊恃強欺弱,維護世界和平的正義之舉,依然不能停歇;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定毅志,依然不能動搖。
  • 專家縱橫談:抗美援朝戰爭為中國國防現代化奠基
    在現代大規模戰爭中,部隊靠堅強的鬥志能在一定時期內彌補裝備落後的缺陷,想取得持久作戰的勝利又離不開裝備和技術的改善。至1951年春夏之交,中國入朝部隊大部分更換了蘇聯武器,雖然其大半是二次大戰中用過的舊品,卻實現了制式的標準化,能及時保障彈藥供應和零配件補充,軍隊過去「小米加步槍」的面貌變成整齊配套的各種槍械加大炮。
  • 57位開國上將中,黃埔軍校畢業的都有誰?一人是唐朝大將郭子儀的後裔
    黃埔軍校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國民黨將領,並且57位開國上將中,有9位開國上將畢業於黃埔軍校,那麼這9位畢業於黃埔軍校的開國都是誰? 後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成長為解放軍開國上將。
  • 抗美援朝時期,出現「三個麻子」,彭老總感謝了他們,分別是誰
    抗美援朝是中國志願軍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參加了一場戰爭,戰場在朝鮮,而對抗的是美國人。當年中國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三八線去支援朝鮮,總共去了有6個兵團,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參加了6次戰役,最後的結果是把美國人趕出了朝鮮,美國也無條件投降了。
  • 評價抗美援朝,請站穩中國立場
    這兩天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電視劇《三八線》在北京衛視播放,隨即網絡引發熱議。不過最引起爭論的並不是電視劇本身,而是這部電視劇所反映的這場新中國第一戰。各種爭論、誤解、謾罵從來沒離開過對這場戰爭的評價。比如說抗美援朝中國吃了大虧啦,保衛了金家王朝導致朝鮮人民日子很苦啦……說到抗美援朝,我們恐怕得先回顧一下另外一場涉及中朝兩國的戰爭,也就是發生於1894年的甲午戰爭。如果大家對中學歷史課本還有印象的話,一定記著甲午戰爭最初就是從朝鮮半島打起來的。結果因為清政府的腐敗昏聵,中國丟了朝鮮半島、輸了甲午戰爭,整個國家和民族更深的陷入了危機。
  • 《抗美援朝戰爭史》關鍵詞漢英對照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外文出版社與軍事科學出版社隆重推出了《抗美援朝戰爭史》英文版。這是由中國軍史專家編寫,全面、系統向國際社會呈現抗美援朝戰爭歷史的第一部英文著作。
  • 兩次授銜的2位「五星上將」名單一覽
    在建國後的1955年,是我國首次實行軍銜制度時,當時共有57位將領授予開國上將軍銜。跟著當時的標準,元帥服裝擁有五顆星,大將服裝是四顆星,上將服裝是三顆星,中將服裝是兩顆星,而少將就是一顆星,這樣一來,就一眼就能分別出級別的大小。
  • 林帥麾下3位大將18位上將,哪位是王牌第1悍將,誰殲敵數最多?
    林彪是我國曾經的開國元帥,他率領的第四野戰軍,在部隊裡出了名的彪悍,不僅規模龐大,而且還出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將領,林彪麾下一共有3位大將和18位上將,那麼誰才是王牌第一的悍將呢?誰的殲敵數量最多呢?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在四野中,最讓人佩服的戰將應該是劉震。
  •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和得失,值得銘記!
    後來,美蘇分別從朝鮮撤了軍,之後不久,朝鮮內戰就爆發了,美國馬上出兵幹涉,這就導致了後來我們所熟知的中國出人,蘇聯出武器的抗美援朝戰爭!經過五次大的戰役,最後在38線附近成膠著狀態,誰也無力再進攻了,於是就自然形成了現在的所謂38線,即停火線,這條線實際已經不是地理上的38線了,而是沿著這條38線成波動的線,這條線是打出來的線,也是後來經談判的停火線,直至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