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位開國上將中,黃埔軍校畢業的都有誰?一人是唐朝大將郭子儀的後裔

2020-12-14 騰訊網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是中國軍事人才的搖籃。孫中山、廖仲愷、蔣介石等國民黨主要領導人,為了應對中國的革命形勢,在蘇聯和共產黨的幫助下,建立起了這座享譽中外的軍官學校。黃埔軍校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國民黨將領,並且57位開國上將中,有9位開國上將畢業於黃埔軍校,那麼這9位畢業於黃埔軍校的開國都是誰?

楊至成上將

1.楊至成上將:

1903年11月30日出生於貴州省三穗縣城郊的一個侗族家庭,1926年3月,在廣州考取黃埔軍官學校第五期,在軍校中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3月轉入中國共產黨,擔任二十軍連指導員。後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成長為解放軍開國上將。

蕭克上將

2.蕭克上將:

1907年7月14日生於嘉禾縣泮頭鄉一個書香門第家庭,1926年2月到廣州,考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憲兵教練所,此教練所後來併入黃埔軍校,畢業後任總部憲兵團中士班長。1927年2月到七十一團當連政治指導員,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擔任八路軍120師副師長,參與創建晉西北抗日根據地。

宋時輪

3.宋時輪上將:

1907年9月10日出生於湖南省醴陵縣北鄉黃村,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五期,並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他率領的部隊紀律嚴明,在陣地防守戰中獨樹一格,有「排炮不動,必是十縱」的美譽。他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戰爭,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張宗遜

4.張宗遜上將:

1908年出生於陝西渭南赤水鎮堰頭村,1924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兩年後考入黃埔軍校學習,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擔任120師358旅旅長,率部開赴山西抗日前線,同敵人展開了堅決的鬥爭。解放戰爭時期,他擔任西北野戰軍副司令員,協助彭總指揮宜川、黃龍、西府、隴東等戰役。

陳士渠上將

5.陳士榘上將:

1909年出生於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團林鋪鎮陳家新集,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六期。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隨部隊到達井岡山,192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他擔任八路軍第115師第343旅參謀長,率部在平型關戰役中擔任主力,並取得了偉大的勝利。

陳明仁上將

6.陳明仁上將:

1903年4月7日出生於湖南省醴陵市,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參加過廣東革命政府討伐陳炯明的第1、2次東徵。抗戰時期,率軍血戰緬甸,在松山要塞與日軍展開一場惡戰,全殲守敵。解放戰爭時期,陳明仁與程潛率部在長沙起義,受到了共產黨領導人的嘉獎。

陳伯鈞

7.陳伯鈞上將:

1910年11月26日生於四川省達縣河市鎮一個農民家庭,1927年1月入黃埔軍校第六期第1大隊學習,因作戰勇敢在鹹寧前線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長徵中,他率部阻擊敵軍,多次抵擋住數倍於己的敵人,堪稱「紅軍鐵流後衛」,陳伯鈞亦在紅軍將領中贏得「鐵屁股」之美譽。

周士第

8.周士第上將:

1905年出生於湖北省黃安杏花鄉郭受九村,1926年入黃埔軍校學習,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參加過牛道嶺戰鬥、上下鶴山戰鬥、高洪口戰鬥、百團大戰。建國後擔任雲南軍區副司令員,指揮部隊殲滅國民黨殘餘武裝力量和土匪,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郭天民

9.郭天民上將:

1905年出生於湖北省黃安縣,他是唐朝大將郭子儀的後裔,1926年入黃埔軍校學習,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工農革命軍獨立第六師師長,第六十二師師長,第四方面軍第三十軍參謀長,參加了長徵。抗日戰爭時期,擔任晉察冀地區主要負責人,痛擊日寇,保衛了敵後革命根據地。建國後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兼軍事出版部部長、院校部部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相關焦點

  • 看一看我們的開國將帥,有多少人是黃埔軍校畢業的?
    大家都知道,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被譽為國共兩黨將帥的搖籃,培養了許多能徵善戰的革命將領,為東徵、北伐和抗戰的勝利,立下汗馬功勞。今天秀才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我們的開國將帥,有多少人是黃埔軍校畢業的?
  • 57位開國上將的軍事學歷如何?9人黃埔畢業,3人蘇聯伏龍芝畢業
    開國大授銜這57位開國上將,都是解放軍中的瑰寶,是軍隊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人才。其中54位是我軍培養出的優秀分子,在各個戰爭時期都有非凡的表現。董其武、陳明仁、陶峙嶽3位是國民黨起義將領,他們思想轉變之後,積極投身於祖國現代化建設,功勞頗豐。那麼57位開國上將的軍事學歷如何?其中9人黃埔軍校畢業,3人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
  • 出自黃埔軍校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名單
    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黃埔軍校雖然一直存在,從1924年到1949年國民黨去臺灣之前有幾十期,但真正厲害的還是國共合作的前六期中,基本上國共兩方的很多風雲人物都是前六期出來的。來說說我們新中國的十大元帥和十大將以及上將有哪些是從黃埔軍校出來的。十大元帥:朱德,林彪,彭德懷,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
  • 百團大戰中,出身黃埔軍校的開國將帥主要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
    在三個半月的戰鬥中,華北敵後戰場的數十萬軍民,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共進行大小戰鬥1800餘次,重擊了日偽軍的反動氣焰,有力地配合了國民黨軍正面戰場的作戰,極大地振奮了全國的抗戰信心,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黃埔師生作為骨幹力量,在百團大戰中表現優異。那麼百團大戰中,出身黃埔軍校的開國將帥主要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我們接著往下看。
  • 黃埔軍校走出的十大開國將帥名單一覽
    黃埔軍校建立的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優秀的軍官,孫中山先生希望通過創建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第十位:張宗遜上將。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六期,同期同學還有羅瑞卿大將。而且兩人都做過毛澤東的貼身侍衛,相當於劉備之與趙雲,可見身份的重要性,一生戎馬倥傯,1955年授銜,稱為僅次於蕭克、李達的第三上將。第九位:周士第上將。
  • 第一個去世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是誰?多少歲了?
    建國後,國家也沒有忘記這些英雄所做的貢獻,1955年舉行了授銜儀式,對那些有突出貢獻的英雄們進行了授銜,共有一千多位將領被授予了軍銜。那麼在這些開國將軍中,最早逝世的將帥都有誰呢?
  • 江西的開國上將有哪些?一位黃埔教官,一位最年輕,都是客家人
    據統計,在1600多名開國將帥中,來自四川省(含重慶市)的元帥最多,共有4名;來自湖南的大將最多,共有7名;同樣,從湖南走出的上將也是最多的,57人中佔了19人。那麼,開國將軍總數最多的是哪個省呢?既不是湖南,也不是湖北,而是江西。
  • 1614位開國將帥,他們中有多少人畢業於著名的「四大軍官學校」?
    在首次實行軍銜制的1955年至1965年,共授予、晉升了10名元帥,10名大將,57名上將、177名中將、1360名少將。這1614位將帥被稱為開國將帥。他們都是在革命戰爭時期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軍事人才。他們都接受過哪些軍校的培養呢?
  • 黃埔軍校一期中的開國將帥都有誰?有什麼成就?授了是什麼軍銜?
    96年前的今天,1924年5月5日,黃埔軍校一期499名學員,走進了位於長洲島上的黃埔陸軍軍官學校。31年後的1955年9月27日,這群「誓以我血澆灌革命之花」的五百同窗中,僅有徐向前、陳賡、周士第、彭明治、閻揆要、陳明仁6名同學走進了懷仁堂,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大授銜!
  • 建國後,特種軍中被授大將的都有誰?一人多次讓銜,享受上將待遇
    1955年大授銜,許多戰功赫赫的共和國將領都被授予相應的軍銜,軍銜的評定經過黨和國家多次商議,最後選出第一批10位開國元帥、10位開國大將、55位開國上將。在這10位開國大將中,張雲逸大將資歷最高,享受元帥待遇;陳賡大將幽默風趣,戰功卓著。
  • 她,黃埔軍校畢業的女政委,被鬼子殺害,不死能成首位開國女中將
    因此,人家稱,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軍事人才的搖籃,在及其困難的條件下,在極短的時間內,培養造就了一大批改變中國命運的政治軍事人才,堪稱世界教育的偉大奇蹟。據統計,來自黃埔教官或黃埔學員,至少有三位成為新中國的副主席,共和國10大元帥有5位出自黃埔;10位大將有3位出自黃埔;1955年首批上將,有9位出自黃埔。
  • 開國上將中,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的都有誰?授銜時擔任什麼職務?
    伏龍芝軍事學院在世界上享有最高的聲譽,這是因為它在80年的建校史中培養出了很多出類拔萃的軍事人才。57位開國上將中,有3人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那麼這3位開國上將都是誰?授銜時擔任什麼職務?畢業後被授予少校軍銜,並參加蘇聯衛國戰爭。建國後,劉亞樓出任空軍司令員,受命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1955年,劉亞樓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授銜時擔任空軍司令員。
  • 黃埔三傑是指黃埔軍校中的哪三位?
    黃埔第一期學員蔣先雲、賀衷寒和陳賡並稱「黃埔三傑」,是因為他們三人均來自湖南省,並且在黃埔軍校學習期間,成績優秀,表現活躍,在國共沒有分裂前,全部深得校長蔣介石的欣賞與信任。在黃埔軍校第一期招生時,蔣先雲入校考試成績在1200餘名考生中名列第一,並且保持畢業前的全部科目第一,廖仲愷驚嘆:軍校最可造就的人才。1925年畢業後任蔣介石秘書,兩次東徵五次負傷,攻克惠州時親率敢死隊登城,名動全軍。深得蔣介石的青睞與器重,「中山艦」事件後以黃埔軍校中將教育長的職位誘使蔣先雲脫離共產黨,結果蔣先雲第一個站出來聲明脫離國民黨。
  • 南昌起義走出來的開國將帥都有誰,他們當時擔任何職,年紀多大
    在1955年授銜的時候,有不少開國將帥都是出自於南昌起義,那麼從南昌起義走出來的開國將帥都有誰,他們當時擔任什麼職務,年齡是多大,我們來看一下。林彪元帥,時任南昌起義時任起義軍11軍25師73團3營7連連長,時年20歲林總是黃埔四期畢業生,畢業後在國軍中擔任排長,參加過北伐,後來由聶榮臻、周士第直接率領參加南昌起義,擔任任73團3營7連連長,時年20歲,誰也想不到這個年輕人後來會取得那麼大的成就。
  • 黃埔軍校的學歷在當時到底有多牛?
    黃埔軍校,國共第一次合作產物,是在孫中山的首倡之下成立的軍事學院。黃埔大門兩邊寫的「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兩句話曾督促無數黃埔學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從這裡也的確走出了不少的名將,中共的林彪,陳賡,國民黨的胡宗南,杜聿明,胡璉等人,後來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基本上都是黃埔學生的「內戰」,有人就戲言「一部民國史,上部歸保定,下部歸黃埔」。
  • 在開國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中將、少將分別是誰?
    就像古時候的皇帝,他們都追求長生不老,想著千秋萬代,但是又有幾個皇帝是長壽的?新中國成立後,在1955年的時候,國家為了表彰那些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巨大貢獻的將領們,授予一千多名將領將帥軍銜。這些將帥避免不了的也是遵循自然規律,生老病死。那麼在這些將帥中,第一位去世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和少將分別是誰呢?
  • 解放軍中的黃埔軍校,直屬軍委,8任校長都是上將
    黃埔軍校,是我國民國時期一所極負盛名的軍事學院,它為我國培養出諸多優秀的軍事將領,更是蔣介石發家的資本。可以說,在那個時代,黃埔軍校是每一個年輕人心中的軍事聖地、最高學府。而在這重點培養的18個院校當中,有一所院校被稱為解放軍中的「黃埔軍校」。這就是直屬軍委管轄的國防大學。那麼,國防大學究竟有多厲害,竟能被稱為新時代的「黃埔軍校」?國防大學的歷史可謂是源遠流長,它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27年我軍統帥在井岡山創建的紅軍教導隊。
  • 陣容最豪華的兵團,司令員是元帥,兩位開國上將,還有一位正國級
    不信你去查查,其他的兵團司令員要麼是開國大將,比如許光達,陳賡和蕭勁光,要麼就是開國上將,比如王震,陳錫聯和「三楊」等等。只有第十八兵團的司令員是開國十大元帥之一。除了徐向前,第十八兵團還有兩位開國上將,分別是周士第和王新亭。1949年6月,周士第接替徐向前擔任第十八兵團司令員兼政委。
  • 新四軍第三師,師長是大將副師長是上將,四位旅長都是什麼軍銜
    在新四軍七個師中,有一個師陣容非常強大,師長黃克誠是大將,兩位副師長劉震和洪學智都是上將。為什麼呢?第三師是由原來的八路軍主力部隊南下改編而成的,當然強大了。第三師共下轄四個旅,這四位旅長後來都是什麼軍銜呢?
  • 十位開國大將,誰入黨時間最早?三人同一年入黨
    在困境中成長,總要有過人的耐心與堅韌不拔的意志。 隨著共產黨的不斷壯大,它的先進理念吸引了一大批仁人志士,他們從五湖四海而來,紛紛加入其中,為祖國的事業添磚加瓦。這其中有優秀的一批人,他們在1922年至1928年間紛紛加入,最終成長為開國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