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中的黃埔軍校,直屬軍委,8任校長都是上將

2020-12-25 喬沐說

黃埔軍校,是我國民國時期一所極負盛名的軍事學院,它為我國培養出諸多優秀的軍事將領,更是蔣介石發家的資本。可以說,在那個時代,黃埔軍校是每一個年輕人心中的軍事聖地、最高學府。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提出了「2110工程」,重點建設了一批學科專業和院校,以此為我軍培養現代化軍事人才。而在這重點培養的18個院校當中,有一所院校被稱為解放軍中的「黃埔軍校」。

這就是直屬軍委管轄的國防大學。

那麼,國防大學究竟有多厲害,竟能被稱為新時代的「黃埔軍校」?

國防大學的歷史可謂是源遠流長,它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27年我軍統帥在井岡山創建的紅軍教導隊。在長久的發展過程中,它有過很多名稱,如中國工農紅軍大學、抗日軍政大學等。

直到1985年12月24日,在我國國務院和軍委的批准下,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正式成立。其實有很多方面都能體現出國防大學的厲害之處。

國防大學自1985年成立後,先後共有8為校長,而這8位校長清一色上將軍銜。如第一任校長張震將軍、第二任校長朱敦法將軍等。要知道,1985年我國經過百萬大裁軍後,於1988年再次恢復軍銜制。而此次我軍取消了元帥、大將等一些軍銜,可以說,上將就是我軍的最高軍銜了。

而國防大學的8位校長竟都是上將,可見國防大學的厲害程度。

除了校長的軍銜很高之外,國防大學的級別也是很高的,屬於副大戰區級別。可能有些人不太了解這以一等級,但五大戰區相信沒有人會陌生。而國防大學的地位和級別就僅次於五大戰區。

另外,從國防大學特有的招生條件來看,也能發現國防大學的厲害之處。

國防大學的主要任務,便是為我軍培養高級將領,是不對地方招生的。通俗點講,就是普通人是不可能進入國防大學的。另外,想要進入國防大學,還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必須是部隊中級以上的軍官,最低也要是中校;第二、必須是來自作戰部隊或者軍事訓練基地;第三、必須獲得大軍區首長的推薦。只有滿足這三個條件,才能進入國防大學中學習。由此可見,國防大學的招生條件是多麼的嚴格。

另外,很多人會將國防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弄混,認為兩者差不多,其實不然。光從級別上來說,國防大學屬於副戰區級別,是高於正軍級的國防科技大學的。除此之外,兩者所培養的對象也不同。

國防科技大學是專門為我軍培養基層軍官的,而國防大學則是專門為我軍培養高級將領的,由此可見,國防大學要比國防科技大學厲害得多。

如今,從國防大學中走出的優秀將領數不勝數,他們在軍中發光發熱,為我軍的現代化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因此,國防大學有著解放軍「黃埔軍校」的美稱。

值得一提的是,從國防大學中走出的軍事人才,有很多都在後來擔任了將軍,因此,國防大學還有著「將軍搖籃」的美譽。

隨著時代的發展,國防大學的教育制度和學院規章已經趨於完善,而且它也沒有因為身份尊貴而止步不前。國防大學一直秉承著包容合作的辦學理念,與各大院校之間緊密聯繫。國防大學還常常派出教研人員,奔赴世界各地的一流軍事學院進行訪問學習,國防大學也漸漸成為了我軍對外交流的「名片」。

正是這樣一個一流的軍事學府,我軍的現代化建設才能如此順風順水,解放軍「黃埔軍校」的美稱實至名歸!

相關焦點

  • 黃埔軍校歷任校長都是誰
    乃1950年國民政府遷臺後重建陸軍官校,為復校第一任校長。治校方針:以精神教育培養軍人之武德,以軍事教育完成基本戰鬥訓練,以科學教育學習各學科知識,以體能訓練鍛練吃苦耐勞精神。羅校長出身軍校七期,步校一期,陸軍大學十五期。曾任青年軍 207師師長,第六軍軍長,遷臺復校第一任校長。任內建立軍校不少基本制度,規定校長任期三年。卸任後升上將憲兵總司令、總政戰部主任。
  • 黃埔軍校一期中的開國將帥都有誰?有什麼成就?授了是什麼軍銜?
    96年前的今天,1924年5月5日,黃埔軍校一期499名學員,走進了位於長洲島上的黃埔陸軍軍官學校。31年後的1955年9月27日,這群「誓以我血澆灌革命之花」的五百同窗中,僅有徐向前、陳賡、周士第、彭明治、閻揆要、陳明仁6名同學走進了懷仁堂,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大授銜!
  • 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名單
    黃埔軍校簡介1924年5月,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創辦了黃埔軍校,培養革命軍事幹部。校內建立了黨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據統計,在這一批學員中最低是初中學歷,18人大學畢業,63人大學肄業,26人專科畢業,師範畢業生59人,可以說,是當時很有文化的一批人了。而這批學員也沒有讓人失望,黃埔一期的畢業生大多數都成為了後面二十年中國共爭霸的重要將領,可以說是將星如雲,謀士如潮。
  • 57位開國上將中,黃埔軍校畢業的都有誰?一人是唐朝大將郭子儀的後裔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是中國軍事人才的搖籃。孫中山、廖仲愷、蔣介石等國民黨主要領導人,為了應對中國的革命形勢,在蘇聯和共產黨的幫助下,建立起了這座享譽中外的軍官學校。黃埔軍校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國民黨將領,並且57位開國上將中,有9位開國上將畢業於黃埔軍校,那麼這9位畢業於黃埔軍校的開國都是誰?
  • 鄭和中將出任國防大學校長 畢業於著名軍校伏龍芝
    原標題:鄭和中將出任國防大學校長 畢業於著名軍校伏龍芝  據《環球時報》報導,鄭和中將已出任國防大學校長一職,此前擔任這一職務的是張仕波上將。  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根據中國人大網發布的代表信息,鄭和中將佩戴正戰區資歷章,顯示他已出任正戰區職務。
  • 閱兵式上旗幟落地,黃埔軍校就地解散,誰是黃埔「末代校長」?
    這個「弄丟了」黃埔軍校的人叫張耀明,他是黃埔軍校的第三任校長,是個抗日不含糊,卻又「生不逢時」的國民黨高級將領。張耀明這位當年的「千裡駒」溜得比任何人都快,一口氣跑到了臺灣。張耀明沒有想到,蔣介石一紙手令,又把他從臺灣拉回了成都,1949年9月20日,44歲的張耀明接任了黃埔軍校校長一職。他是黃埔軍校繼蔣介石、關麟徵之後的第三任校長。
  • 江西的開國上將有哪些?一位黃埔教官,一位最年輕,都是客家人
    開國元帥和大將中,沒有來自江西的,但是江西走出了3位鼎鼎有名的開國上將:陳奇涵、賴傳珠和蕭華。他們都是來自贛南的客家人,其中有一位曾任黃埔教官,有一位是最年輕的上將。57名開國上將中,除了起義將領陶峙嶽,陳奇涵的年齡最大,出生於1897年,他是中國第二大將軍縣——江西興國人。
  • 國民黨中蔣介石的五虎上將、八大金剛和十三太保都是誰, 結局如何
    五人後來都擔任過戰區司令以上高職,都是上將軍銜,在國民黨中能力出眾名氣巨大。「幹將」陳誠陳誠是蔣介石的親信,也是自黃埔軍校成立後蔣介石執政的心腹之一,有小委員長之稱,陸軍一級上將。「中華民國國軍」內部由陳誠領導的派系亦有土木系之稱。
  • 黃埔三傑是指黃埔軍校中的哪三位?
    黃埔第一期學員蔣先雲、賀衷寒和陳賡並稱「黃埔三傑」,是因為他們三人均來自湖南省,並且在黃埔軍校學習期間,成績優秀,表現活躍,在國共沒有分裂前,全部深得校長蔣介石的欣賞與信任。在黃埔軍校第一期招生時,蔣先雲入校考試成績在1200餘名考生中名列第一,並且保持畢業前的全部科目第一,廖仲愷驚嘆:軍校最可造就的人才。1925年畢業後任蔣介石秘書,兩次東徵五次負傷,攻克惠州時親率敢死隊登城,名動全軍。深得蔣介石的青睞與器重,「中山艦」事件後以黃埔軍校中將教育長的職位誘使蔣先雲脫離共產黨,結果蔣先雲第一個站出來聲明脫離國民黨。
  • 蔣介石讓他當黃埔軍校校長,他卻扔下全校師生,一個人逃到了臺灣
    黃埔軍校在大陸期間,一共有過3任校長,第一任校長不必多說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蔣介石,第二任校長是關麟徵,1947年正式擔任黃埔軍校校長,到1949年卸任。關麟徵是個聰明人,選擇在1949年卸任,不想替蔣介石背黑鍋。
  • 黃埔軍校走出來的中共將領排行榜
    徐向前徐向前 ( 1901 年 -1990 年 ) 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參加了北伐,1927 年 3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廣州起義。1929 年受命開創鄂豫邊區根據地。1932 年底開創川陝根據地。第一、四方面軍會師後,任紅軍前敵總指揮。抗日戰爭中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副師長,八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
  • 保定軍校的歷任校長都有誰,軍銜各是什麼,誰最出名?
    學期時間為兩年(實際為一年半左右),在1912年可是招收第一期學員,到1923年停辦,存在11年,這11年保定軍校招收了九期學員,一共6574人,正是這些人讓保定軍校在中國近代有著超然的地位。這些畢業生,深刻影響著我國近代。黃埔軍校出名吧,保定軍校畢業生很多都是黃埔的老師。比如黃埔軍校的校長蔣介石,就是畢業於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
  • 黃埔軍校前六期學員,這十名國共將領最為知名
    黃埔軍校前六期學制都只有半年到一年多時間,不過因為經歷北伐磨鍊,這幾期學員成長最快,名將最多。一、陳賡(大將)1903年出生,湖南省湘鄉縣人。黃埔一期。在黃埔學員中,故事最多的當屬陳賡。他不僅在軍校學習,1924年11月畢業後,又擔任第2期入伍生連連長,第3期本科副隊長,校第4期步科7連連長。在校期間表現優秀,他是有名的黃埔三傑之一。他一度受校長蔣介石青睞,令調他的連隊到總指揮部擔任警衛任務。在東徵和平定商團叛亂中,兩次救出蔣校長。
  • 57位開國上將的軍事學歷如何?9人黃埔畢業,3人蘇聯伏龍芝畢業
    本著富國強軍的思想,建國後首次軍銜制度誕生了,此次授銜,共產生了55位上將,加上後來補授的2位,人民解放軍共有57位開國上將。開國大授銜這57位開國上將,都是解放軍中的瑰寶,是軍隊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人才。其中54位是我軍培養出的優秀分子,在各個戰爭時期都有非凡的表現。
  • 出自黃埔軍校的開國元帥大將上將名單
    黃埔軍校只是我們現在的總稱,其實它的名字一直都是變化的。1924年國民黨建校時期名稱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1926年改名擴大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1929年改名「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1931年南京國民政府改制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到1946年末改名「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 軍事醫學科學院總工程師季建華任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副局長
    軍事醫學科學院總工程師季建華任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副局長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6-09-24 16:10 來源
  • 珍貴的《周至籍黃埔軍校英雄榜》
    1924年1月24日,孫中山命名成立的「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28日選定廣州長洲島上的原廣東陸軍學堂和廣東海軍學校的舊址上建立軍校。5月,任蔣介石為校長,廖仲愷為國民黨黨代表,張治中為教育長。隨後,任李濟深、鄧演達為教練部正、副主任,王柏齡、葉劍英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周恩來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應欽為總教官。
  • 黃埔軍校其實不是正式軍校,只是個短期培訓班?為什麼人才輩出?
    說起黃埔軍校,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絕對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名字,從這個名字中走出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後中國絕大多數軍事統帥名將。自辛亥革命以來,歷經了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在漫長的革命戰爭中,黃埔軍校曾為國共兩黨培養出許多軍事家和將領。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位元帥中就有五位出自黃埔軍校,至於國民黨軍隊中的中上級將領更是無數。但是這樣一個在中國近代史上佔據了重要地位的黃埔軍校其實一開始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那樣的正規軍校,只是一個軍官速成班!
  • 張治中與黃埔軍校
    1922 年夏,張治中應陸福廷 之邀再度南下廣東,任駐閩廣東 東路討賊軍第二師步兵第二團參 謀,參加討伐陳炯明。1924 年初, 張治中在廣州初識蔣介石,作為 介紹人之一推薦內弟洪君器入讀 黃埔軍校第一期。
  • 世界四大著名軍校的「黃埔軍校」無憑無據
    近兩個世紀以來,為法國陸軍培養了近6萬名優秀軍官,法國陸軍中幾乎所有的高級將領都出自聖西爾軍校,戴高樂總統、菲利普·貝當元帥、馬克西姆·魏剛上將、帕特裡斯·麥克馬洪元帥等,都是該校校友。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