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中蔣介石的五虎上將、八大金剛和十三太保都是誰, 結局如何

2020-12-13 深圳熱線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文章,還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在中國近代史上,國民黨蔣介石手下不僅有五虎上將,還有八大金剛和十三太保,他們都是誰,最後的結局又是如何呢?

五虎上將

國名黨中不可謂沒有人才,相反,在其中人才濟濟,蔣介石的軍事集團裡戰將如雲,內有五人能徵善戰,屢被重用,人稱「五虎上將」:他們分別是陳誠、顧祝同,劉雉、蔣鼎文和衛立煌。五人後來都擔任過戰區司令以上高職,都是上將軍銜,在國民黨中能力出眾名氣巨大。

「幹將」陳誠

陳誠是蔣介石的親信,也是自黃埔軍校成立後蔣介石執政的心腹之一,有小委員長之稱,陸軍一級上將。「中華民國國軍」內部由陳誠領導的派系亦有土木系之稱。陳誠曾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中國遠徵軍司令長官、參謀總長和海軍總司令的職位,後雖蔣校長去臺灣,曾擔任副總統,於1965年3月5日,因肝癌去世臺北,終年67歲。

「忠將」顧祝同

蔣校長的心腹,黃埔時期的戰術教官,陸軍一級上將。歷任第九軍軍長、第一軍軍長、第十六路軍總指揮、國民政府警衛軍軍長、國民黨四大中央執委、江蘇省政府主席、五省「剿匪」北路軍總司令、重慶行營主任、貴州綏靖主任、省府主席、西安行營主任等職。抗戰時任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1941年發動皖南事變。抗戰勝利後任陸軍總司令,國防部參謀總長。去臺灣後任代國防部長,「總統府」戰略顧問等職。1987年1月17日在臺北逝世,享年94歲。

「福將」劉峙

畢業於保定軍官學校,曾任黃埔教官,深得蔣介石賞識,陸軍二級上將,素有北伐戰爭中的「福將」、中原大戰中的「常勝將軍」、抗日戰爭中的「長腿將軍」和國共內戰中的「豬將軍」之稱。抗戰時曾任第一戰區第二集團軍司令,第五戰區司令。1948年被任為徐州剿共總司令,被解放軍全線擊敗。1950年到印度尼西亞,1954年到臺灣,至1971年病逝。

「飛將」蔣鼎文

早年畢業於浙江陸軍講武堂。曾參加討伐陳炯明、北伐戰爭、蔣桂戰爭、蔣馮閻戰爭,第三、第五次對中共 「圍剿」 ,並參與過鎮壓福建事變。抗日戰爭期間,歷任第4集團軍總司令、西安行營主任和第十、第一戰區司令長官。1944年,帶領的部隊在豫中會戰中輕易被日軍擊敗,引咎辭職。

1949年3月去臺灣,任東南區點編委員會主任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等職。1974年1月2日,病卒於臺北。追晉陸軍一級上將。

「虎將」衛立煌

國軍陸軍二級上將。中原大戰打敗石友三,擊敗岡村寧次緬北滇西反攻戰役(含強渡怒江戰役)等一系列戰役中取得了勝利。忻口會戰亦破壞了日軍的作戰計劃。日軍華北最高司令官香月清司稱其為「支那虎將 」。建國後曾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人大代表等職。1960年1月1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4歲,安葬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五虎將中唯一留在大陸之人。

八大金剛

八大金剛八大金剛指的是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時期共有8位幹將是蔣介石最信任的,他們分別是:何應欽、顧祝同、錢大鈞、蔣鼎文、陳誠、劉峙、張治中、陳繼承。「八大金剛」自黃埔軍校始,就追隨蔣介石,在國民黨的黨政軍等方面握有重權。其中和五虎將有重疊,就介紹之前五虎將之中沒有的。

何應欽

何應欽做的最有面子的一件事就是代替國民政府接受日軍投降,他可是蔣介石的心腹,歷任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軍政部長、國防部長。行政院長職務。去臺後歷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民國聯合國同志會理事長、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主任委員等職。1987年10月在臺北病逝!

錢大鈞

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國民黨元老,黃埔軍校建校初期教官。歷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主任,陸軍中將加上將銜,是蔣的八大金剛之一。曾擔任重要職務: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主任,軍統局局長,去臺後任臺北市私立戲劇學校董事長、「中華全國田徑協會」名譽會長、中華航空公司董事長。1982年病逝。

張治中

是黃埔系骨幹將領,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淞滬會戰時任第五軍軍長,在上海抵抗侵華日軍;1945年,調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政治部部長兼三民主義青年團書記;1949年,致電陶峙嶽將軍和新疆主席包爾漢,促成新疆和平解放;1969年在北京病逝。是八大金剛中唯一留在大陸的。

陳繼承

國民黨陸軍中將,黃埔軍校戰術教官。早年先後就讀於江蘇陸軍小學、陸軍第四中學、保定軍校。 參加兩次東徵,東徵後調任黃埔軍校教導團第四團團長。1924年被聘為黃埔軍校中校教官。北伐戰爭中任第二十二師師長。1932年,被國民政府任命為洛陽衛戍司令,負責衛戍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機關事宜。在1932年對鄂豫皖蘇區發動的第四次大規模"圍剿"時,任中路軍第二縱隊指揮官。後去臺灣,1971年逝世。

十三太保

國民黨十三太保是指蔣介石成立的中華民族復興社的十三位骨幹成員。這十三人為:劉健群、賀衷寒、鄧文儀、康澤、桂永清、酆悌、鄭介民、曾擴情、梁乾喬、肖贊育、滕傑、戴笠、胡宗南。

劉健群

早年曾任何應欽的機要秘書,後投蔣介石,任軍事委員會政訓處處長,主持全國軍隊政工。1948年當選國民政府立法院副院長,1950年升任院長。1972年病逝於臺北

賀衷寒

黃埔三傑之一主持國民政府情治系統。抗戰時任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秘書長。1954年任「總統府」國策顧問。1972年病逝。

鄧文儀

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1931年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秘書。1952年任「行政院」內政部政務次長。晚年深研道教。1998年病逝。

康澤

埔軍校第三期畢業,復興社成中央幹事、書記,深受器重。1948年在襄陽被解放軍俘虜,1963年獲特赦。1967年病逝於北京。

桂永清

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復興社中央幹事會常務幹事兼訓練處長。1947年任海軍總司令。1954年任總參謀長,授海軍一級上將。同年病逝

酆悌

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復興社中央幹事會幹事1938年因長沙大火案被臨時軍事法庭判處死刑,被槍決。

鄭介民

黃埔軍校第二期畢業,任蔣介石侍從副官,從事特務工作。復興社中央幹事會常務幹事、特務處副處長。赴臺後,任國防部次長、國家安全局局長。1959年病逝。

曾擴情

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國軍政訓系統負責人,黃埔同學中進入國民黨中委第一人。復興社成立後,被指定為監察幹事。1949年在重慶被解放軍俘虜,1959年獲特赦,定居遼寧本溪。1983年病逝。

梁乾喬

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早年曾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投靠蔣介石。復興社成特務處南京總處書記長,組織特務組織內部工作,1945年病逝

肖贊育

埔軍校第一期畢業,曾任蔣介石的侍從秘書。,南京中央軍校畢業生調查科主任。1949年到臺灣後,任「中華文化基金會」董事長等職務;1991年曾回大陸訪問,1999年去世,享年94歲。

滕傑

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復興社成立後,任書記。1948年任國民政府南京市市長。去臺後歷任國民黨中央設計考核委員會委員,「國大代表」黨團書記長,國防研究院講座,中央信託局理事會主席,《龍旗》雜誌社董事長等。2004年病逝。

戴笠

皇埔軍校第六期畢業,畢業後任蔣介石侍從副官,從事情報活動。復興社成立後,任特務處處長。後為軍事調查局副局長。1946年從北平飛往上海轉南京途中,因飛機失事身亡

胡宗南

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是黃埔同學中第一個軍長、第一個兵團總指揮、第一個集團軍總司令、第一個戰區司令長官、第一個將軍。曾手握幾十萬重兵,圍攻延安。1950年由海南去臺,1962年病逝於臺北。

相關焦點

  • 國民黨的十大元帥,五虎上將,八大金剛,十三太保
    嚴格來說,國民黨的確有「五虎上將」、「八大金剛」和「十三太保」。但是卻不存在「十大元帥」。因為按照國民黨的最高軍銜劃分,最高的軍銜是「特級上將」,其次就是「一級上將」。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五虎上將」、「八大金剛」和「十三太保」分別都有哪些人組成。五虎上將國民黨五虎上將有:顧祝同、劉峙、衛立煌、陳誠和蔣鼎文。「五虎上將」這一稱呼實際上是在中原大戰的時候所起的。
  • 蔣介石有八大金剛,陳誠也有土木系四大金剛,都是哪些人
    蔣介石八有五虎上將、八大金剛和十三太保。陳誠竄升為中央軍第一實權人物後,也在培養自己的勢力與何應欽抗衡,以其發家的第11師和第十八軍系統為主,成為著名的「土木系」,關於這個土木兩字的含義,普遍的說法是十一和十八兩個數字。
  • 蔣介石的十三太保,兩人留在大陸,九人逃到臺灣,各自結局如何?
    經過一系列戰爭的洗禮,蔣介石的十三太保結局迥異,尤其是1949年後,十三太保中有兩人留在大陸,九人逃到臺灣,還有兩人早逝。那麼,作為蔣介石的十三太保,他們各自的結局如何呢?第一,劉健群劉健群屬於蔣介石的黃埔嫡系,不過他的這個黃埔嫡系有點與眾不同,他不是黃埔學生,而是黃埔總教官何應欽的機要秘書。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為何在抗戰時期都能夠擔任,戰區司令長官
    蔣介石的五虎將,13太保,八大金剛,都是他在軍事上最倚重的人,而且這些人都是位居國軍高官。尤其是大麾下五虎上將,都是黃埔軍校的戰術教官,而且,也是蔣介石的心腹將領。劉峙就是蔣介石五虎上將其中一位,他畢業於保定軍校,後到黃埔軍校任戰術教官。可能在黃埔軍校期間,劉峙表現並不是很突出,但是在北伐戰爭以及中原大戰時,他卻成為蔣介石集團中最能打的一位猛將,被稱為常勝將軍。可能在那個時候,蔣介石的五虎將中他最風光,據說排五虎將排名劉峙就是第一位。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都是誰?
    熟悉歷史的朋友們對蔣介石肯定不會陌生,多年內戰的發起者,但是也不能否認蔣介石在抗日戰爭時期為國家和民族做出的貢獻,作為國民黨的領袖,蔣介石麾下猛將如雲,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蔣介石的五虎上將。 第一位 幹將 陳誠
  • 陳誠的土木系有「四大金剛」,他們都是誰?後來結局如何?
    在國民黨軍隊派系中,以陳誠為核心的「土木系」最為強大,他們的核心成員主要來自國民革命軍第18軍第11師。大家都知道,陳誠是蔣介石的親信,是自黃埔軍校成立後老蔣執政的主要心腹之一,他當時還有「小委員長」之稱,因此可以說「土木系」是老蔣嫡系中的嫡系。圍繞著「土木系」核心人物陳誠的,當時主要有「四大金剛」、「十三太保」和其他一些骨幹,今天龍叔就和大家說說土木系所謂的「四大金剛」都是誰?後來結局如何?
  • 蔣介石麾下的五虎上將,4人逃到臺灣,一人留在內地,結局如何?
    今天我們要說的同樣跟數字有關,也是來自於民間讀史的常見說法,蔣介石的五虎上將。這是一種常見於通俗民國歷史題材的讀物之中,雖然歷史上並沒有確鑿證據可以證明這種說法,但是就如同柯林武德所言「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而論,歷史研究者對於過去的歷史,在自我內心有新的加工感悟,由此展現出來的歷史說法各不相同。
  • 民國人物誌:蔣介石8大金剛之一、5虎上將之首,7子5女福氣大!
    劉峙《民國人物誌》第8期都說蔣介石有五虎上將「福將」、八大金剛之一、五虎上將之首、重慶任上的撈錢司令、中原大戰中的「常勝將軍」、抗日戰爭爆發初期,在平漢路戰役中被日軍打的一潰千裡,由保定總部南逃石家莊,因此才被譏笑為「長腿將軍」、「逃跑將軍」。
  • 蔣介石身邊的8大金剛,其中都是誰呢,8人之中誰最厲害?
    我們都知道,在《西遊記》裡,孫悟空大鬧天宮中有四大金剛和四大護法,這些都是厲害角色,而在民國時期,蔣介石的嫡系部隊裡有八位重要將領,深得老蔣的信任與重用,因為這八人都曾是黃埔系的教官,可以看作是蔣介石的學生。
  • 蔣介石的五虎將和八金剛
    國軍一級上將,他一直是蔣介石的親信心腹。保定軍校畢業,炮兵出身,從北伐開始就一直跟隨蔣介石,並且在戰爭中不斷立功,職務也越來越大,抗日戰爭開始時就已經是第三戰區前敵總指揮,兼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最終官至臺灣政府主席,國民黨副總裁,一直有小委員長之稱。忠將顧祝同!曾任江蘇省政府主席、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國防部長。
  • 閻錫山麾下五虎將和十三太保
    1938年抗日戰爭中閻錫山就在日記中表示:德國和日本的戰術是侵略性的,中國作為弱國和日本強國作戰,採取強國的戰術是不可取的,但是中國的軍人都是學習的這種戰術,豈有不敗之理?從這裡也能看出閻錫山很具有戰略眼光,這也是能夠在混亂的民國時代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 「五虎上將」衛立煌55年回北京,官至副國級,他的家人結局如何?
    ,在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中湧現出了諸多名將,力挽狂瀾救國家於水深火熱之中。眾所周知共和國有十位元帥,個個都是為共和國立下不朽功績的元勳傑著。而蔣介石麾下也有著名的「五虎上將」,這五人能徵善戰,數次屢立奇功,五人皆曾任職戰區司令官及以上職位。而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便是五虎上將中的一員虎將,那麼這位將軍又是誰呢?解放後他和他的家人又去哪裡呢?本期暴走大歷史人物專欄為您獨家揭秘。
  • 蔣介石的五虎將的結局怎麼樣?4個逃到了臺灣,1個留在了內地
    蔣介石在國民政府中的地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他之所以能在當時軍閥混戰的局面中立足,是因為他打敗了其他軍閥,令其心悅誠服。而蔣介石之所以能夠打敗其他軍閥,這離不開他手下的五員猛將。他們也被稱為蔣介石的五虎將,分別是陳誠、衛立煌、顧祝同、劉峙和蔣鼎文。
  • 他是蔣介石五虎將之一的福將,淮海戰役後他的結局如何了
    蔣介石能成為國民政府實際上的首腦,除了他過人的手段之外,還在於他手下有一批得力的幹將,我們知道蔣介石起家靠的是黃埔系,但是他的黃埔學生在這幾個人面前還是要靠後,這幾個人就是蔣介石軍事集團中的五虎將,或者說是蔣介石的五虎將,他們分別是:「幹將」陳誠、「忠將」顧祝同、「福將」劉峙、「飛將
  • 國軍中土木系「四大金剛」指的分別是誰,他們最終的結局如何
    但其實,當時的國民政府軍事系統中除了地方軍閥,就連蔣介石自己的中央軍內部也產生了嫡系和旁系之分,大的有陳誠的土木系、胡宗南的黃埔系,而小的也有杜聿明的第五軍系等。1930年8月,蔣介石將陳誠的第11師擴編為第18軍,並任命其為首任軍長,而第18軍也可以說是陳誠的起家資本,後來這支軍隊因「土」拆開為「十一」、「木」拆開為「十八」,故而得名「土木系」。今天咱們就一起來了解下當年國軍中這支嫡系中的嫡系,被稱之為「四大金剛」的將領都分別是誰,他們最終結局如何。
  • 國民黨軍統中,為何戴笠僅僅只是個副局長?原來局長都是大人物!
    調查科在之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負責調查國民黨中具有左傾思想的人士,並藉此機會迫害當時的進步人士。因此在革命初期,有不少進步人士都被調查科人員秘密殺害。而力行社更像是一個為蔣介石個人服務的私人組織,是他為了模仿墨索裡尼的黑衫黨,專門召集了他在黃埔軍校中的13個主要學生,組成了13太保,主要用於打擊國民黨內部不聽他命令的其他勢力。
  • 蔣介石五虎上將之首——劉峙
    1921年初,劉峙被調到粵軍總司令部當少校副官,並加入國民黨,6月,調往粵軍第二軍任中校副官,不久,又被調到粵軍第七旅第十三團任中校團副。       1922年春,孫中山在桂林誓師北伐。劉峙被任命為大本營遊擊第一支隊隊長。同年11月,劉峙返回廣東,被安排在許崇智的東路討賊軍總司令部任中校參謀兼衛隊隊長。
  • 蔣介石的五虎將,個個忠肝義膽,可晚年的結局卻落差巨大!
    蔣介石是民國政府的最高統治者。其身邊也跟隨著很多忠實的護衛兵,其中最有名的一定當屬五虎將。五虎將是蔣介石的得力助手,他們中不少人在蔣介石一無所有時,就已經跟隨在他的身邊了,是蔣介石最信任的五個人。最終,蔣介石落敗之後,這五個人下場都是怎樣的呢?
  • 他是國民黨五虎上將,曾被中共通緝,卻成為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他是孫中山的衛士,蔣介石的五虎上將,是毛澤東的老朋友。曾經是八路軍的上級領導,也曾是被中共通緝的戰犯,後來又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終其一生,這位將軍如同一道難解的謎案。衛立煌,字俊如,1897年出生於合肥,祖父兩輩均為貧農。
  • 在軍統中,為何大名鼎鼎的戴笠僅是副局長?你也不看看局長都是誰
    1928年,為了加強對國民黨內部的監控,陳立夫在蔣介石授意下,組建了一個「俱樂部」,又在「俱樂部」中找了一批特務成立了 一個「黨務調查科」,專門負責調查國民黨中「左傾」人士,並藉機迫害我黨。由於這個「俱樂部」的英文縮寫是CC,因此由陳立夫、陳果夫等人就被稱為「CC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