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八有五虎上將、八大金剛和十三太保。陳誠竄升為中央軍第一實權人物後,也在培養自己的勢力與何應欽抗衡,以其發家的第11師和第十八軍系統為主,成為著名的「土木系」,關於這個土木兩字的含義,普遍的說法是十一和十八兩個數字。
土木系也搞出來個「四大金剛」和「十三太保」,他的「四大金剛」是羅卓英(保定八期)、林蔚(陸軍大學)、郭懺(保定六期)和周至柔(保定八期)和,這四人雖沒有蔣介石八大金剛那麼深厚的資歷,但是卻把持著軍隊中的要害崗位,羅卓英是中國遠徵軍司令長官、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郭懺做到聯勤總司令,周至柔做到空軍總司令,林蔚是參謀次長、侍從室主任,都是中央軍內部的實權派。
今天,筆者就來聊聊陳誠的四大金剛。
羅卓英
陳誠與羅卓英為保定軍官學校第八期炮科同班同桌同學,之後義結金蘭,終身追隨。蔣介石以黃埔軍校起家,尤以陳誠、羅卓英所部為班底,視為第一親信嫡系部隊,藉以擴充實力。1925至1937年十二年間,東徵北伐、中原大戰、蔣桂戰爭、以至圍剿紅軍,一統中國,皆以陳、羅為主力。而陳、羅二將亦忠貞不貳,矢志追隨。其間陳誠所部十一師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陳誠任軍長,羅卓英繼任師長。後陳誠轉參蔣介石高級樞密,土木系一應軍務,悉委羅卓英代領。故羅於抗戰期間,實為土木系之具體操盤手。
林蔚
林蔚是陳誠最倚重的土木系將領。林蔚是浙江黃巖人,和蔣介石、陳誠都是浙江老鄉,因此受到了器重和賞識。與其他陳誠土木系將領不同的是,林蔚一直從事參謀工作,擔任過總司令部參謀廳廳長一職,可以說是陳誠安插在中樞的親信。抗戰勝利之後,林蔚先後擔任過國防部第一次長、代理參謀總長等職務(此前的參謀總長就是陳誠),而這些離不開陳誠的大力舉薦。後來,林蔚也擔任過東南長官公署副長官,與陳誠一起為蔣介石經營臺灣。
郭懺
郭懺,浙江諸暨人。畢業於保定軍校第六期炮兵科。1928年任浙江第六師旅長,1929年8月在國民政府軍事編遣會議後去職,後任第18軍少將參議,與陳誠共事,再接任第五軍中將參謀長。1935年任武漢行營陸軍整理處辦公廳主任兼宜昌行轅處長。1936年任第46軍副軍長兼晉陝綏寧邊區「剿匪」指揮部參謀長,旋任武漢警備司令。1938年任第94軍軍長,1939年任第33集團軍副總司令,1941年任第六戰區長官部參謀長,1944年升副司令長官,1946年任國防部參謀次長。
周至柔
國軍將領周至柔的仕途雖然還算順利,但他如果一直留在陸軍領域可能無法取得他後來取得的成就,因為在轉去空軍之後,他最後當上了空軍一級上將。而周至柔的飛黃騰達之路,都是拜他的同學陳誠所賜。周至柔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八期步兵科的學生,也是在保定軍校他結識了陳誠和羅卓英,而且三個人的關係非常好。在畢業之後,陳誠與周至柔分道揚鑣,前者加入了孫中山領導的革命軍,而周至柔則加入了北洋軍閥的軍隊。隨著北洋軍閥的失敗,周至柔的處境也變得越來越尷尬,此時陳誠就向自己的同學拋出了橄欖枝,推薦他加入了國軍。因為有陳誠的關照,周至柔的仕途非常順利,在經歷了兩次東徵和北伐戰爭之後,周至柔已經做到了11師師參謀長的位置,師長就是陳誠本人,他也成為了陳誠土木系最重要的大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