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說,國民黨的確有「五虎上將」、「八大金剛」和「十三太保」。但是卻不存在「十大元帥」。因為按照國民黨的最高軍銜劃分,最高的軍銜是「特級上將」,其次就是「一級上將」。但是「特級上將」只有蔣介石一人,而「一級上將」,則只有9人,分別是,陸軍一級上將:何應欽、馮玉祥、閻錫山、張學良、李宗仁、唐生智、朱培德、陳濟棠,海軍一級上將陳紹寬。如果將一級上將和特級上將歸納為是「十大元帥」的話,那麼就包括得有蔣介石、何應欽、馮玉祥、閻錫山、張學良、李宗仁、唐生智、朱培德、陳濟棠、陳紹寬。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五虎上將」、「八大金剛」和「十三太保」分別都有哪些人組成。
五虎上將
國民黨五虎上將有:顧祝同、劉峙、衛立煌、陳誠和蔣鼎文。「五虎上將」這一稱呼實際上是在中原大戰的時候所起的。他們都是蔣介石的部隊,在於馮玉祥和閻錫山的對陣中,表現得尤為突出,並且五人都在1930年榮獲上將軍銜。所以這才被人們稱為「五虎上將」。值得一提的是,這五人中陳誠是最後一個被授予上將軍銜的,所以其資歷較輕。不過他卻是蔣介石的心腹人物。但是到後來,民國政府從新授予時,只有劉峙、衛立煌、蔣鼎文、顧祝同被授予陸軍二級上將軍銜,而陳誠則被授予陸軍中將軍銜。這時候的「五虎上將」也就名不副實了!
八大金剛
國民黨的「八大金剛」分別為何應欽、錢大鈞、蔣鼎文、顧祝同、劉峙、陳繼承、張治中和陳誠。如果你仔細看這八人的身份,你會發現,這些都是蔣介石在黃埔軍校時期培養的個人勢力。而這八人都是黃埔軍校的教官。簡言之,這就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他們都是蔣介石的得力幹將。
十三太保
國民黨的十三太保分別為劉健群、賀衷寒、鄧文儀、康澤、桂永清、酆悌、鄭介民、曾擴情、梁乾喬、肖贊育、滕傑、戴笠、胡宗南。
1932年,蔣介石授意讓賀衷寒、鄧文儀等人成立特務組織「中華民族復興社」,隨後並由蔣介石核定幹事十三人為該組織骨幹成員,因此被稱為「十三太保」。因為這些社團人員在不公開活動時穿的都是藍衣服,所以也被稱為是「藍衣社」。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十三人之中,除了劉健群是黔軍出身,擔任何應欽的秘書之外,其他的都是黃埔出生。其中黃埔一期的有胡宗南、賀衷寒、鄧文儀、曾擴情、桂永清、酆悌、梁乾喬、肖贊育。黃埔二期的有鄭介民。黃埔三期的有康澤。滕傑是黃埔四期的,戴笠則是黃埔六期。
以上便是國民黨的五虎上將、八大金剛、十大元帥、十三太保,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關注我,我們一起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