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8月23日,距離開學還有一周左右的時間。幫助學生在新的學期在學業上更進一步,恐怕是每位家長的心願和期待,筆者從事畢業班班主任工作近二十年了,開學前,願意和各位家長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在這裡,給各位家長四條建議。
一,和學生一起制訂學習目標
無數事實證明,凡是成績優秀的學生,都有一個清晰的學習目標。
有家長會說,這好辦,我讓他把目標定為班級第一。其實,這種大而空的做法,除了給學生白白增加心理負擔外,沒有任何作用。
學習目標的制訂必須是具體的,可操作的。
家長要和學生一起制訂每科的學習目標。以語文為例,可以拿出上期的期末試卷,分析試卷失分情況,如果是積累運用題失分佔比最大,那麼我們在語文學習上對基礎知識的背默就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如果是現代文失分較多,那就要進行相對應的專項練習,其他學科也應如此。家長要把學習目標放在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上,從而制訂相應的方法,而不是單純的要求分數。實際上,學生學習上存在的問題解決好了,成績的提高不過就是水到渠成。
二,在家模擬開學後的作息,學習。
經過一個假期,很多學生的生物鐘和在校時完全脫節。所以,建議家長在開學前2天時間,讓學生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包括課程表,進入學校學習模式,儘早適應學校快節奏的學習方式。
為什麼這樣要求呢?因為很多學生開學後,學習上迷迷糊糊,總要一段時間才適應過來,白白浪費了開學時的大好時光。而你的孩子開學前己經「預熱」了,那麼在開學後的學習中就有利於佔得先機。
三,及時和老師溝通
不要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後就「神獸歸籠」,萬事大吉了,孩子在學校表現怎樣,有什麼問題?家長需要和老師及時溝通,家校合作才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許多家長,只要孩子不出事兒,老師不打電話,從不會主動和老師溝通,而真的當老師電話通知你到學校時,往往是孩子有了大麻煩了。為什麼一定要被動的等到那個時候呢?
和老師的溝通,一定要預約,少打電話,可用微信聯繫,找到合適的時間,到學校找老師談談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為什麼主張儘可能不打電話,因為很多時候,老師是不方便接電話的,比如上課、聽課、開會等。當然如果有的家長實在沒有條件到學校來,那也要隔段時間在合適的時間和老師電話交流,及時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
四,主動維護老師的權威
一些孩子回到家後,可能會和家長抱怨某某老師偏心了,或者講課時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等,這時,作為家長,千萬不可順著孩子的思想,而應旗幟鮮明的告訴孩子:老師作為個體,面對全班同學,不可能「面面俱到」,作為學生,我們不能要求老師適應每一個學生,恰恰相反,我們要去學會適應老師的講課方式、方法,誰適應的越早,誰就進步越快。
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家長萬不可和老師爭吵。每個老師,從內心講,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取得好成績,在這一點上,老師和家長的目標是一致的,真的有什麼問題的話,一定要開誠布公,有理有節。現在網上出現的家校矛盾糾紛,家長往往是贏了面子,輸了裡子,因為從此以後,老師只會對你的孩子倍加小心,甚至是敬而遠之,這樣對你孩子的成長是利還是弊?相信各位家長都會明白,畢竟,孩子和老師相處的時間要遠多於家長。
不要拿自己忙,沒時間為藉口,而忽略對孩子的教育,對孩子的教育其實就是一種投資,只不過,這種投資同時也是對你下半輩子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