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兩情相悅,奈何地位懸殊
《知否》中明蘭很有自知之明的,面對窮追不捨的小公爺,開始時她態度很冷淡。也不難理解,自己怎麼能高攀小公爺呢?自己的爹爹才區區一個五品小官,小公爺家可是皇親國戚,母親是郡主娘娘,郡主那眼光可是滿汴京城裡最高的(當然除了官家以外)。何況明蘭還是個庶女,雖然養在老太太身邊,但庶出的身份註定使她和小公爺的距離又拉開了一大截。就連五姐姐如蘭都經常炫耀自己是嫡女,非四姐姐墨蘭和六妹妹明蘭可比。要論資格,也是五姐姐才最可能,哪會輪到明蘭呢?
二.美好的憧憬著
可小公爺沒把這些放在心裡,他看重的是明蘭。她沉穩得體、機敏聰慧、堅韌又果斷,當然也長得像花骨朵兒一樣美,這些才是小公爺最難忘的。他一次次地對明蘭表達愛意:送美食、送最珍貴的筆當禮物,哪怕他也知道用再好的筆明蘭的字也就只能寫成那樣了。明知母親不同意他和明蘭交往,他也不放棄,許諾一定會說服母親的。誠意滿滿。看到如此美好的小公爺,明蘭漸漸地動心了,願意等待,給小公爺也給自己一次機會。
三.希望落空
面對如此痴情的兒子,郡主娘娘開始時也沒想強硬阻撓,而是趁著家宴會面時把提親臨時改為讓小公爺認義妹。滿心以為母親會同意的小公爺一下子認下了盛家的三個乾妹妹。自然,有了兄妹的名義,就不可能再有提親了。小公爺和明蘭被突如其來的兄妹之名永遠地分開了。在這次的會面中,郡主娘娘滿滿的優超感、滿口的冠冕堂皇展露無疑,既讓盛家三姐妹別再痴心妄想,又想體面地保留自己的名聲,讓大娘子和盛老太太都感到被當面羞辱。好在明蘭得體對答,方不失分寸。但是,此事也讓明蘭及整個盛家都淪為汴京城的笑柄。
四.風雲變幻,滄海桑田
明蘭遭受極大的打擊,幸虧有老祖母的寬慰。她分析利敝,積極勸導,使明蘭逐漸振作起來。那時因為官家尚未立儲,汴京城內即將風起雲湧。高傲的郡主娘娘為了保住家族的榮華,令小公爺娶了嘉成縣主為妻,自以為會十分稱心。沒想到,在叛亂中,嘉成縣主因為與榮妃的宿怨慘死。郡主娘娘也差點喪命,靠裝瘋賣傻才逃過一劫,而小公爺才新婚數月,就成了鰥夫。面對變故,小公爺發奮苦讀,終於科考中榜。這是他唯一的希望,經過這番劫難,母親終於同意他迎娶明蘭。
五.百忍成金,大娘子一雪前恥
可是,面對生活,明蘭選擇了往前看。何況,已經功成名就的顧廷燁也非常中意明蘭,並想盡辦法成功與明蘭訂了婚約。尚未知情的郡主娘娘這時進了盛家的門求親,志得滿滿的樣子。一番寒暄之後,郡主娘娘才得知盛家如蘭、明蘭都有了婚事,驚訝不已。大娘子傲嬌地反問:「怎麼?郡主娘娘沒聽說嗎?明蘭定了,定了平亂西徵的大功臣——顧廷燁。這個女婿明事理得很,不像有些人家捧高踩低、如蒼蠅逐臭。他說就看不慣這種牆頭草,見了誰得勢就撲上去。他並不嫌棄未來的嶽父是五品小官。說盛家是清流人家,人品沉穩。郡主娘娘,留下來吃晚飯吧?」這番回擊實在太解氣,一雪前恥。郡主娘娘這回終於嘗到了被冷落的滋味,這也是自食其果。
這告訴我們:生活中世事難料,得勢時別太猖狂,登高也有跌重的時候。同時也告訴我們:面對暫時的失意,我們要選擇隱忍並積極努力,向明蘭學習,一切都要往前看。
好了,這次的分享就到這兒。歡迎評論。歡迎留言,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