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黑熊服侍大熊貓?觀光宣傳畫「熊熊上河圖」讓臺北市「議員」不舒服了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友平】臺媒消息稱,臺灣地鐵一幅意在吸引觀光遊客的「熊熊上河圖」,戳痛了臺北市議員陳怡君的心:畫中勞動的臺灣黑熊被他解讀為臺灣黑熊在服侍來自大陸的大熊貓。
這兩天,不少臺媒在炒作臺北地下街位於京站和北捷連通道的一幅廣告圖,不少人對它的畫風感到熟悉,因為它和《清明上河圖》有點相似。臺灣「中時新聞網」稱,作品中不僅出現了黑熊,還有大熊貓、棕熊等等,圖中在勞動的全是「臺灣黑熊」。
然而,就是畫中勞動的臺灣黑熊,讓島內有人不舒服了。
一直以來,臺灣黑熊被稱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動物,不少當地公司、企業、地方政府,都選用其作為吉祥物,是著名的臺灣意象之一。
據臺灣《自由時報》報導,昨天(26日),臺北市議員陳怡君突然發帖,稱「熊熊上河圖」「具有針對性、是極度的不尊重,令人感到不舒服。」她認為,畫中的臺灣黑熊看起來是在服侍來自大陸的大熊貓,「這樣的創意失去了應有的格局跟高度」。
臺灣《自由時報》提到,陳怡君還稱,在目前解放軍頻繞臺、臺灣與大陸的緊張氛圍下,這樣的一幅畫確實容易引發臺灣人的聯想,「臺灣黑熊為臺灣『國熊』,不應拿臺灣黑熊來當作矮化意象的象徵」。
臺媒稱,此畫名為「熊熊上河圖」,為臺灣插畫家莊信棠2014年仿造《清明上河圖》繪製,他將畫中的人物全以熊替代,包括臺灣黑熊、北極熊、大貓熊、棕熊等,對於畫中在勞動的全是臺灣黑熊,莊信棠曾經解釋過,「熊熊上河圖」畫的是「臺灣的現況」。
對於畫作再度引發討論,莊信棠接受臺灣「三立新聞網」採訪時回應,該畫作僅僅是「單純創作」,他認為大家想像力太豐富,相關問題前兩年也已回復過大家,希望不要再扯到政治,也別過度解讀。
「熊熊上河圖」廣告牌的管轄單位臺鐵局則稱,該畫是公益插畫廣告,展示期間已超過2年。至於該畫創作理念,臺鐵局說,作者已有親自回應說明,此畫是在2014年的創作,主要是呈現當時臺灣現狀;對於相關藝術創作臺鐵皆尊重,不過目前已有研議要進行更換。
臺北市議員陳怡君的一番話引來島內網友嘲諷:看得這麼仔細,這麼玻璃心,明明在逛街遊走的還有白熊和棕熊,可不止大熊貓。
有網友說,藝術硬要扯政治 很無聊。此外,仔細看黑熊也有賣雞排的,也算苦力嗎?做工賺錢不偷不搶 有問題嗎?
還有網友說,真無聊,現在臺灣議員真好當,講廢話就可以領薪水了。
也有島內網友說,其實「熊熊上河圖」也沒錯,觀光客是大陸人(大熊貓),提供服務的是臺灣人(黑熊),比喻貼切,沒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