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失業率創大蕭條以來新高,中美可能會暫時休戰

2020-12-11 財經老談

4月,美國失業率達到14.7%,創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高值,前值為4.4%;非農就業人數減少2050萬人,為1939年有紀錄以來最大降幅,前值為減少70.1萬人。

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應約與美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通話。雙方表示應加強宏觀經濟和公共衛生合作,努力為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落實創造有利氛圍和條件,推動取得積極成效。雙方同意保持溝通協調。

解讀

當時美國首領失業金的人數突破600萬的時候我們就說,這離1000萬還遠麼?不想現在失業人口都突破2000萬了。我們知道,美國是一個以消費和服務業為基礎的經濟體。目前如此規模的失業率,一來服務業不景氣,大量職位被裁員,而這也會影響到後續的消費,消費乏力又會反過來導致就業問題加深。看起來像一個惡性循環。同時,在這個循環之外還有債務問題的鬼魅隨時襲來。在此之前,美國曾經用過兩個辦法來解決這種惡性循環。一是大蕭條時期,前期通過大量基建,後期通過戰爭,擴充國家債務拉動需求。二是在次貸危機中,美聯儲大量印鈔發錢將地產債務鏈條轉化為國家債務,從而重新平衡微觀層面資產負債表。兩種方法一個側重財政政策,一個側重貨幣政策。今天擺在美國面前的無非又是這兩種方法,不過選擇起來都比較難。遙想當年羅斯福收緊華爾街監管,回收貨幣權,擴大基建創造需求等一系列動作,被人稱為「法西斯主義、希特勒主義和某種形式的蘇維埃主義」。當然,羅斯福也不是一般人物。當年紐交所主席理察·惠特尼帶頭反對證監會成立。之後,各大媒體便曝光了惠特尼糜爛的生活和挪用資金的醜聞。隨後,惠特尼被投入監獄。華爾街自然只能老老實實地接受了改革。但是今天,冷戰及之後,美國不斷進行樹敵運動,社會意識形態當道,加上裡根自由主義改革將美國送上了最輝煌的階段。整個社會的認知,已經難以再現當年轉變的勇氣,也難見羅斯福這般的強人。通過國家力量來帶動需求,這條路在美國,要走,難度很大。而貨幣政策也有問題,貨幣政策無非就是繼續擴充美國的國家債務。似乎印象中,美國擴充國家債務,就是像全世界發債。但這種情況在近幾年卻在出現變化。例如,從14年末至今,5年多的時間裡,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不僅沒有升高反而降低了1000億美元。同樣,日本持有的美債規模這些年也沒有出現大幅的增長。我們不清楚其他國家的情況,但說向全世界發似乎有些過了。特別是考慮到中國經濟這5年多GDP增長就有50%以上,美國國債總規模這5年來也是大幅增長。無論從持有美債佔比國內GDP還是持有美債佔比美國國債總規模來說都在下滑。這種狀態繼續保持一段時間,雖然持有規模還是1萬億美元,但其相對重要性就已經被增長的增量所衝抵。如果沒有中國這種高增長經濟體來繼續購入美債,放眼世界,很難再找出什麼別的國家能夠加大購買規模且能趕上美債自己增長的速度。換句話說,未來美債規模的增長將不得不轉向依賴美國國內,而不是全世界。全世界扛美債的事情早在幾年前就已經結束了。而隨著外部持有佔比越來越低,美國國債就會越像一個境內債,這天然就會限制美國債務的規模。路還要繼續走下去,所以有了難題,自然又開始電話聯絡。估計大家這段時間都被疫情折騰的夠嗆,首要還是要先解決國內問題。所以,至少在經濟層面,中美兩國這段時間的主基調應該是——不折騰。

簡評:整個境外的新增曲線進入平臺期一個月了,不見下滑,連義大利的曲線都不如。目前歐洲新增的排名在下滑,頂上來的是俄羅斯、巴西、印度、秘魯、墨西哥、土耳其、沙特。就這架勢,我們還能說啥呢。╮(╯▽╰)╭

交易平臺Bitstamp報價顯示,比特幣突破10000美元大關,為2月24日以來首次。

簡評:比特幣嗨皮不是一次兩次了,之後不還是一樣?割韭割韭,不勃起怎麼割韭。

今年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將創歷史新高。目前財政部提前下達了2020年2.29萬億元專項債額度,這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額度(2.15萬億元)。市場普遍預計,今年全年專項債額度約為3.5萬億元。

簡評:專項債今年主要投向基建,而非之前與地產密切的土儲、保障房。基建裡面,交通運輸、科教文衛等等都是不錯的抓手,還有城市的智能化改造,5G等等。

根據「甬舟一體化」工作要求,寧波將給予舟山戶籍人員遷移戶口同城待遇。舟山市區戶籍等同於寧波市區戶籍,舟山縣市戶籍等同於寧波縣市戶籍。

簡評:這個有意思,印象中是戶籍改革中未曾出現過的嘗試。未來戶籍會不會有所擴大,比如從城市擴展到城市群?大灣區內的城市,是不是也可以嘗試一下。

深交所已起草《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

本次規定設置了創業板上市的負面清單,包括農林牧漁、農副食品加工、採礦、食品飲料、紡織服裝、黑色金屬、電力熱力燃氣、建築、交通運輸、倉儲郵政、住宿餐飲、金融、房地產、居民服務和修理等傳統行業,原則上不支持屬於上述行業的企業申報創業板上市。但上述行業中與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自動化、新能源、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創新創業企業仍可以在創業板上市。

簡評:科創板還是正面清單,主要是在六大戰略行業。這次創業板直接就是負面清單,這樣的話,整個資本市場的層級也會相對比較清晰。不過科創板和創業板依然存在競爭關係,科創板也說了,不會只局限於六大行業。只是剩下的傳統行業未來就是主板或者中小板的路了。

今年新三板創新層企業的數量或將達到1200家左右,這相比2019年最終的創新層企業數量接近翻倍。

簡評:新三板的註冊制又在悄然上演,上一次新三板的改革還要追溯到2014年。作為承接資本二級市場與一級市場之間的橋梁,其實新三板的作用一點也不能小覷。只是目前國內沒有能夠匹配新三板投資的投資者,也就是財富轉換沒有完成。新三板才會如此孤寂。

只要我們能夠轉變思路,不是再去保護「不合格的投資人」,而是把所有人放到一個公平的平臺上自由淘汰,那麼未來自然不可限量。當然,這個淘汰的平臺就是我們一直所說的——絞肉機!血腥的很!

銀保監會發布《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在資金信託投資非標債權資產管理方面,明確全部集合資金信託投資於非標債權資產的合計金額在任何時點均不得超過全部集合資金信託合計實收信託的50%。全部集合資金信託投資於同一融資人及其關聯方的非標債權資產的合計金額不得超過信託公司淨資產的30%。

簡評:信託是地產融資一個非常重要的渠道,而信託裡又大量充斥非標項目。這一下,要麼信託公司要大力發展標準化資產,這為資本市場帶來了機會。要麼就要大力削減非標的量,這又會壓縮地產,城投這一系列的融資渠道。

相關焦點

  • 美國失業率或達25% 達經濟大蕭條時期水平
    央視網消息: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10號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美國的失業率可能進一步惡化。可能會達到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接近25%的失業率。美國勞工部本月8號公布的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4月份美國失業率環比飆升10.3個百分點至14.7%,為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高值。
  • 美國4月失業率為14.7%,創上世紀「大蕭條」以來最高值
    美國勞工部周五發布的數據顯示,因新冠疫情遏制措施導致全美經濟大面積停擺,4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減少2050萬人,失業率飆升至創紀錄的14.7%,創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的最高值。經濟學家們預計,大蕭條期間美國的失業率高達24.9%。
  • 美國失業率創新高 為大蕭條以來最高值
    美國勞工部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4月份美國非農就業崗位減少2050萬個,失業率環比飆升10.3個百分點至14.7%,為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高值。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表示,美國實際失業率可能高達25%,遠高於官方公布的14.7%。
  • 美國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85.3萬人,創近三個月新高
    受疫情影響,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又有反彈,創近三個月以來新高。當地時間12月10日,美國勞工部數據發布數據顯示,美國至12月5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升至85.3萬人,較前一周的71.2萬人明顯增長,高於市場預期的72.5萬人。
  • 直逼大蕭條!美國失業人數飆升至328萬,創最高紀錄的5倍!爆表的數據...
    美國媒體評論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據稱,前一周的初請失業金人數修正至28.2萬人,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前,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一直徘徊在每周20萬人左右的低位,反映出就業市場強勁。但是在過去的幾周,新冠肺炎的爆發迫使許多企業突然關閉,因國家試圖減緩病毒的傳播。對許多企業來說這也意味著裁員,至少暫時來說如此。
  • ...顧問承認:美國經濟面臨歷史性衝擊,失業率可能接近大蕭條時期水平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4月26日,白宮經濟顧問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表示,由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美國經濟停滯是一次歷史性的打擊,可能會將美國本月的失業率推高至16%或者更高,需要更多的刺激措施來確保經濟出現強勁反彈。
  • 2020美國失業率峰值或達25% 堪比大蕭條時期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5月14日電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導,根據投資銀行高盛12日公布的報告,受新冠疫情影響,美國失業率峰值或將達到25%,這一數據相當於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的最高失業率。
  • 2020年的美國大選民眾的投票率創120年新高
    儘管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可謂是異常精彩,雖然大選結果還面臨可能的法律訴訟,但是川普與拜登之間的激烈角逐使得這次選舉投票率創下120年來的新高。據統計,有超過1.59億美國人在2020年總統大選中投下了選票,投票率為66.9%,創120年來的新高。報告顯示瑞典、澳大利亞、比利時和韓國是全球投票率最高的國家, 投票率在80%上下,而美國歷史上平均的投票率大約在55%,在35個民主國家中排名第30位,但這次投票率創歷史新高。
  • 失業率達近15%,趕上大蕭條時期,美國有多慘?百萬人流離失所
    受疫情影響,美國四月份失業率已經達到近15%,是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普通人的生活會受到多大程度的影響,一時難以估量。在將近一百年前的大蕭條時期,當時美國人的生活慘到什麼程度?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經歷了一次大繁榮。
  • 美國一個月2000萬人失業,創大蕭條以來歷史最高,美國還有救嗎?
    根據美國勞動部5月8日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受新冠疫情疫情,4月一個月內美國超過2000萬人失去工作。失業率飆升至14.7%,同比飆升10.3個百分點,創下自上世紀經濟大蕭條以來最高水平。要知道,這僅僅是美國4月份失業的人口,如果按照以首次申請失業金救助的人口統計來看,截止到5月2日,在短短的7周內,美國申請失業金的人數已經超過3350萬。3350萬是個什麼概念,如今美國的總人口不過3億多,這樣平均每十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失業人群,這裡還未包括美國14歲以下的兒童和老人。
  • 專家解讀:每十人就有一個失業,高失業率對美國意味著什麼?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導致美國進入史上最嚴峻就業寒冬。美國勞工部日前發布報告估測,按照目前趨勢,4月將有超過2000萬人失業,4月失業率可能會達到15%。據統計,3月15日到4月4日的三周時間內,美國約有1680萬人首次申請領取失業救濟金,相當於每十位勞動人口中有一人失業,創下了幾十年以來的歷史新高。
  • 臺北市25至29歲青年失業率9.2% 創2011年來新高
    臺北市25至29歲青年失業率9.2% 創2011年來新高 2018,去年失業率9.2%,高於市長柯文哲上任前一年的7.6%,更創下自2011年以來的新高紀錄。
  • 美國11月Markit綜合、服務業、製造業PMI均創至少5年以來新高
    美國11月Markit製造業PMI初值錄得56.7,創2014年9月份以來新高;產出分項指數初值上升至58.7,創2015年3月份以來新高;供應商交付時間初值環比下滑,並創2007年5月份以來新低。美國11月Markit服務業PMI初值錄得57.7,創2015年3月份以來初值新高,為連續第五個月擴張;就業分項指數初值上升至58.6,創2009年10月份有數據記錄以來的初值新高,連續五個月擴張;物價分項指數創歷史新高。
  • 美國上周初請失業金人數暴增至328萬,創歷史紀錄
    美國媒體評論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據稱,前一周的初請失業金人數修正至28.2萬人,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前,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一直徘徊在每周20萬人左右的低位,反映出就業市場強勁。但是在過去的幾周,新冠肺炎的爆發迫使許多企業突然關閉,因國家試圖減緩病毒的傳播。對許多企業來說這也意味著裁員,至少暫時來說如此。
  • 失業率創歷史新高-疫情下的普通美國人該何去何從
    美國的疫情形勢還在加劇,12月4日,12月4日美國新增確診23萬5272例,再次創下單日增幅紀錄,迄今累計確診1477萬例,死亡28.5萬例。新冠疫情導致美國人面臨嚴峻就業前景,2020年10月,美國失業率為6.9%,隨著疫情加劇,預計美國2020年底的失業率為9.5%,如果疫情能在明年初得到緩解,那麼2021年底失業率有可能回降為6.5%。美國經濟在2019年一度看起來很美。
  • 紐市盤前:硬脫歐夢魘遠未消失,英鎊重挫150點;美油創三個月新高...
    市場同時正關注本周英國方面的更多經濟指標,日內稍後的失業率數據在眼下不確定性再度雲集的背景下,將格外受到矚目。歐洲時段,美油探底回升至60.55美元/桶,創三個月新高,受益於全球整體好轉的市場風險偏好情緒,全球股市紛紛走高,也刺激了油市多頭的看漲熱情。
  • 美國4月失業率飆升至14.7%,川普:意料之中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北美知華府報導5月8日,美國勞工部公布2020年4月就業數據。數據顯示,4月美國非農就業崗位減少了2050萬,失業率飆升至14.7%,為大蕭條結束以來最低。
  • 《紐約時報》頭版展示美國失業率,版面差點塞不下……
    當地時間5月9日,《紐約時報》用整個頭版的版面,等比例展示了美國近年來的失業率變化情況,圖示顯示,今年4月美國失業人數「飛流直下三千尺」,整個豎版差點快放不下……「失業有多嚴重?看看這個圖表吧!」 《紐約時報》在報導中提到,4月以來美國經濟進一步陷入危機,失業人數達2050萬,失業率飆升至14.7%,創大蕭條以來最高值。
  • 中美正式分道揚鑣,作出重大抉擇,美國翻身無望了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美股暴跌的那一個月裡,美國最著急的不是國內的疫情,而是如何拯救股市,在這一點上美國政府和美聯儲很快就達成了共識,最後是決定進行無限量放水救市,行動非常的果斷堅決而快速,所以直到今天,美股不但沒有崩盤,而是不斷的創新高,而與之對應的是,由於疫情的控制乏力,其國內的失業率不斷升高,最後超過了1929年大蕭條時期的失業率,創下了一個新的歷史記錄。
  • 「黃金早評」美國ISM製造業PMI 創2018年11月以來新高
    【要聞精選】               美國10月ISM製造業PMI創2018年11月以來新高美國10月ISM製造業PMI錄得59.3,高於市場預期的 55.8和前值的55.4,為2018年11月以來新高;美國10月Markit製造業PMI終值錄得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