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耳各有偏愛 右耳更聽勸左耳愛聽甜言蜜語

2020-12-20 復禾健康

研究顯示,右耳更「聽勸」,左耳則對情話的感受力更強——

平常我們聽聲音的時候,很少會在意是左耳還是右耳。但是,多項科學研究卻表明,左右耳也有它們各自的「偏愛」和「擅長」。義大利科學家的實驗發現,人類右耳「耳根更軟」,更容易聽從意見,執行命令。同樣的話,對著右耳說就比對著左耳說聽進去的更多。可如果說甜言蜜語,情況又不同了,這時對著左耳說也許更加奏效。這是真的嗎?其原理是什麼?圍繞耳朵,有哪些新鮮有趣的科學?

「右耳優勢」:右耳能聽進去的話比左耳多

在德國《自然科學》雜誌網絡版上,曾發表過一項研究,義大利基耶蒂大學的心理學家盧卡·託馬西、達尼埃萊·馬爾佐利及其同事針對人在社會活動中如何傾聽、如何反應進行了一系列試驗,結果顯示,人類大腦對雙耳聽到的聲音處理方式不同,右耳接收到的信息被優先處理,接收到的命令更易獲得執行,這就是「右耳優勢」。

研究人員指出,即便雙耳受到同樣的聲音刺激,人們還是更喜歡用右耳傾聽,進入右耳的音節被左腦半球優先處理。此前的研究發現,左腦半球支配右半身的神經和器官,是語言中樞,主要負責語言、分析、邏輯、代數的思考、認識和行為;右腦半球支配左半身的神經和器官,是沒有語言中樞的「啞腦」,但具有接受音樂的中樞,負責可視、幾何、繪畫等形象思維。

託馬西和馬爾佐利在文章中表示:「這些結果與左右腦半球的不同分工相一致。」因為左腦半球更具邏輯性,更善於「解碼」口頭信息。他們還分析說,人類左右腦半球分別負責積極與消極的感情與行為,因此對著右耳說話,話語就被傳送到大腦中更「順從」的部位。

他們的另一個實驗也顯示,右耳能聽進去的話比左耳更多。

根據《大腦和行為學》雜誌的報導,他們在義大利佩斯卡拉的俱樂部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當你身處一個舞廳裡,周圍電子搖滾樂的聲音震耳欲聾,這時,一名女士向你走了過來,湊近對你大喊:「能給我根煙嗎?」她衝你哪個耳朵喊,你給她煙的機率才會更高呢?實驗的結果是:如果她朝你的右耳喊,那麼你給她香菸的機率將會是對左耳喊的兩倍。在88個朝右耳喊的人中,有34個聽到了,並且遞了根煙;而在88個朝左耳喊的人中,只有17個這麼做。

除此之外,他們也單純地觀察人們的互動行為,比方說問別人要根煙,但不向特定某個耳朵說話。這兩名義大利研究人員先前挑選了夜總會的環境,是因為吵鬧的音樂聲能夠讓要煙的人接近對方,直接對某一隻耳朵說話,而不會讓對方感到奇怪。「現在我們所做的工作,是解釋大腦半球對稱性的自然表達,說明它們對人類日常生活的影響,而這個研究領域很少有人涉及。」託馬西和馬爾佐利在文章中寫道。

對著左耳甜言蜜語

更易俘獲佳人芳心

傳統理論認為,左腦偏邏輯,右腦偏直覺。美國薩姆休斯敦州立大學科學家的研究顯示,如果你對女友的左耳說甜言蜜語會更中聽,如果是附耳相勸,或想傳達一些非情感的信息如指示,則對著右耳說更奏效。因此,如果你想更有效地傳達情話,就請記住「話從左耳入」的秘訣。

該項研究邀請了100位男性及女性接受測試。實驗中,志願者按要求佩戴好耳機。通過耳機,他們從自己的左耳和右耳分別聽到多組不同詞語。每組詞語包括一個情感類詞語和一個中性詞,兩個詞的音節長度相同,均被以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語調在左右耳同步讀出,且哪個詞在左哪個詞在右是隨機的。聽完詞語後,他們按照要求寫下自己之前聽到的詞語。測試結果顯示,受訪者從左耳聽到的情感類詞語,比如愛、接吻、熱情等,可分辨及記得的超過70%,但當他們以右耳聆聽同樣的詞語時,卻只能記得58%的內容。這篇發表在美國《荷爾蒙與行為》雜誌上的研究認為,對著愛人的左耳甜言蜜語更能俘獲其芳心。科學家在這項研究中還發現,左耳對笑話和趣聞軼事的感受能力同樣比右耳強。

此外,研究者又以30名年輕男性為調查對象,在他們憤怒時測量其血壓、心跳以及荷爾蒙分泌程度,而後分別在左耳邊和右耳邊對他們加以勸說。結果發現,左耳基本聽不進勸,各項指標基本沒有變化;右耳聽勸後,憤怒有所減緩,但如果是從右耳傳入噪音,則有可能使他更加憤怒。研究認為,右耳更聽勸可能是因為右耳聽到的信息傳遞到左腦的緣故。如此說來,要想對方能聽取你的要求,就對著他的右耳說吧。

負責該項研究的神經生理學家辛卓強指出:「研究有力地證明了人對左耳聽到的情話擁有更強的記憶。這結果也切合了人的右腦負責接收情感信息的角色。」

左右耳功能相同,

不同的是左右腦的分工?

從生理學上來看,左右耳的構造和機能是相同的,之所以在「聽話」上有差異,科學家猜測其不同的是腦的反應。一系列研究表明,從人類的左右耳傳入的聲音,在大腦中是得到不同處理的。

研究人員注意到,如果給予雙耳同等的刺激,右耳所聽到的音節在大腦中往往佔優勢,他們繼而提出假設:從右耳進入的聽覺信息優先進入左半腦,而左半腦是進行大量語言處理的地方。而相應的,從左耳進入的信息主要傳入右腦。也有研究者通過實驗發現,右耳負責像語言似的唇齒清晰的點擊聲,左耳則對像音樂那樣舒緩的音調反應很敏銳。這和左腦負責邏輯思考、語言的運用,右腦負責直覺的、整體思想的處理體現出一定的一致性。

此前,研究嬰兒聽力的科學家也發現:右耳更善於傾聽話語一類的聲音,左耳更善於傾聽音樂。相關研究報告發表在《科學》雜誌上。加州大學的科學家伊馮娜·西寧格是該項研究的負責人,她和同事們研究了3000多名新生兒的聽力,特別是他們內耳道外層毛髮細胞上的微小「擴音器」。這些細胞能夠收縮和放大,以放大聲音的振動,把聲波傳到神經細胞,再送往大腦。研究人員把能釋放出兩種不同聲音的微型探針放入嬰兒的耳朵,來測量聲波的放大情況。他們發現,語音一類的聲音在右耳放大得較為明顯,而音樂一類的聲音在左耳放大得更多。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亞利桑那大學的芭芭拉·科恩·韋森說:「研究表明,就連新生兒的耳朵也能區分不同類型的聲音,並把它送到大腦的適當位置。」

若果真如此,那麼大可根據左右耳的聽力優勢進行使用。例如對於英語和第二外語的學習,針對右耳的聽力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關焦點

  • 甜言蜜語要說給左耳聽才最有效
    平常我們聽聲音的時候,很少會在意是左耳還是右耳。但是,多項科學研究卻表明,左右耳也有它們各自的「偏愛」和「擅長」。義大利科學家的實驗發現,人類右耳「耳根更軟」,更容易聽從意見,執行命令。同樣的話,對著右耳說就比對著左耳說聽進去的更多。
  • 英語如何表達「左耳進右耳出」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如何表達「左耳進右耳出」 2008-11-28 14:31 來源:美國習慣用語 作者:
  • 男子右耳聽不見長達6年卻不自知顱內長了聽神經瘤
    家住鄞州區東錢湖的王師傅得了這個毛病長達6年卻不自知,直到最近出現頭痛症狀到鄞州二院就診,才知道原來自己腦子裡長了個聽神經瘤。王師傅今年53歲。大約6年前,他就發現自己的右耳聽力不如從前了。接聽電話時,左耳聽得一清二楚,換成右耳卻總是模模糊糊。最近兩年,右耳聽力更是越來越差,到後來幾乎完全聽不見聲響。
  • 孩子喜歡「左耳進右耳出」,講道理沒用對方法,別怪孩子聽不進去
    ……類似於這種場景相信很多家庭每天都在上演,孩子喜歡把家長的話當「耳旁風」「左耳進右耳出」不記在心裡怎麼辦?我們經常說「教育、教育」,其實最關鍵的部分就在於「教」,家長/老師要把我們所了解的道理教給無知的孩子,這樣才算完成了教育的目的。
  • 艾利和 JH ROSIE 6單元動鐵耳機聽感與偏音修復
    耳機聽感,ROSIE第一耳朵感受是通透,和上次寫的layla2是截然不同的風格,layla2澎湃,飽滿,熱情,聽流行,動吃大吃和搖滾都可以,比較好推。而ROSIE均衡,乾淨,靚麗,聽民謠,古典,女聲不錯,但是感覺相對難推一些,手機直推略吃力,沒推好時,輕微齒音。
  • 生氣時,別人說話左耳進右耳出的3大星座
    生氣時,別人說話左耳進右耳出的3大星座每個人的情緒都是動態的,沒有人能一直維持這一個平穩的情緒不變,除非你已經變成了活佛。如果生氣時,別人說話左耳進右耳出,這樣就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了,那麼,十二星座中有哪些星座有這些特點呢?
  • 心理揭秘:女性真的愛聽甜言蜜語?
    但是,我們幾乎很少看見,男性朋友之間相互牽手相互表達:「我愛你」等情感。 因為男性對溫暖性的詞彙更加敏感,而女性對此不敏感,所以相對男性,女性更加喜歡甜言蜜語。 這也是為什麼在平時生活中,我們會發現,男人愛看美女,女人愛聽花言巧語的原因。 上一篇我們在分析女性為什麼愛購物的時候提到過,女性更傾向依靠直覺思維。 綜上兩點可以看出,不管是心理上還是大腦功能上都表明女性愛聽「甜言蜜語」是有理可循的。
  • 臺媒質問蔡英文:左耳進右耳出,說的傾聽在哪裡?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11月24日訊   針對蔡英文當局上臺以來一系列的爭議問題,臺灣《聯合晚報》昨日(23日)發表題為《左耳進右耳出,蔡英文你說的傾聽在哪裡?》文章表示,面對質疑抗爭,蔡當局言必稱傾聽民意,卻少見採納建言的誠意,反駁謠言的技巧又太差,無怪在野黨、民間團體真正要「拍桌」時,臺當局無招架之力,亂了陣腳。
  • 感動|《左耳》經典臺詞句句戳人心,5月4日蘇有朋到南寧親口說給你聽
    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醫學專家說左耳是靠近心臟最近的地方,甜言蜜語要說給左耳聽。時光只會老去,但時光從不會欺騙我們。就算與全世界為敵,也不委屈自己。青春沒有答案,卻有秘密。人生一場戲接一場戲,只要上了臺,在戲沒有演完之前,誰都別想下臺。否則你將付出慘重的代價。鴿子不要悲傷,不要放棄你的希望。
  • 家長催得火急火燎,孩子仍左耳進右耳出?試試這樣突破育兒困境
    不少家長在這種情況下,重複到第二遍的時候就已經想要發脾氣,耐心好一點的在見到孩子那種左耳進右耳的悠閒姿態時還是避免不了生氣。家長催得火急火燎,孩子卻表現得好像聽不見一樣,就算家長嚴格批評孩子這種行為,還是沒有用。這是因為什麼?家長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 管教孩子,他們總是左耳進右耳出?5個方法教你如何和孩子溝通
    平時頂嘴不算,現在乾脆是跟他說話就左耳進右耳出的,反應都沒一個。天天在耳邊絮叨的事情就是不見改,整天為孩子犯愁。進入青春期以後連話都不願意跟她說了,有一次忍不住朝孩子發了脾氣,結果適得其反,孩子更不願意跟父母溝通了。
  • 雙語研究:對著右耳說道歉更有效
    研究:對著右耳說道歉更有效  Apologies go down better through right ear, study finds  Saying sorry isn’t always enough to earn forgiveness
  • 為什麼男人總是屢教不改,左耳進右耳出?多半原因還是因為女人
    很多人都說,好女人是一所學校,女人無論從生理還是心理都比男人成熟的早,再加上女人天生比男人細心,也更有耐心,這就決定了女人在很多事情的處理方面,都比男人要成熟,一個男人的成就,其實很大一部分取決於他背後的女人,夫妻長期相處,女人對於改造男人這種事肯定也是進行過很多次了,可是現實中,
  • 「張靚穎右耳間歇性失聰」引熱議,評論瞬間炸了!網友:真可憐!
    今日,微博上有網友發文,#張靚穎#右耳間歇性失聰 在昨晚張靚穎的北京演唱會上,當唱完《G大調的悲傷》時,張靚穎哽咽透露病患:從08年左右,右耳就會間歇性聽不見,剛才它又聽不見了……這件事我害怕了很多年,但很開心這些年我的聽覺和聲音都奉獻給了我愛的音樂。我希望能唱很久,但不可以保證能唱很久。接著,網友評論瞬間炸了!
  • 隔代育兒問題本質是婆媳關係 對老人可"左耳進右耳出"
    這樣的事情不止一次兩次了,根本不是愛孩子,是害孩子,他倆還不覺得!」特殊時期,隔代育兒矛盾也爆發了,應該怎麼辦?知名心理專家阿達麗老師給出了解答。隔代育兒問題的本質是婆媳關係隔代育兒的問題,永遠是我們家庭中的核心問題之一。其實,隔代育兒問題的本質,依然是婆媳關係,只不過是通過對下一代的教育顯現出來了而已。
  • 正確佩戴才有更好的聽感
    大部分人都知道耳機分為L和R,L代表左耳使用,R代表右耳使用。但也存在部分隨性派,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就往耳朵裡塞,完全不知道耳機原來還分左右耳。為了防止人們弄錯或忽視,現在的耳機基本都是直接按照左右耳構造來設計的,想反著戴都不行。
  • 一邊耳朵聽不到?小心聽神經瘤
    核心提示:起初以為是工作太累了,想想休息幾天會好,沒想到右耳聽力下降越來越明顯,去醫院檢查竟診斷為聽神經瘤。專家表示,對於出現單側反覆耳鳴、突發耳聾,一定要提高重視,及時檢查,排除聽神經瘤。   輕微耳聾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即便偶爾被留意到,也常常因為「工作過累」「休息不好」等理由放鬆了警惕。
  • 右耳有問題左耳被理療 長沙唯爾耳鼻咽喉專科醫院太離譜
    原標題:女子右耳生病左耳被治療 醫院:不算事故 陳女士提供的資料顯示,醫院檢查報告單上診斷為「右耳有問題」,但醫生開具的理療單上電腦列印的卻是「左耳」。發現問題後,醫生將「左」字手寫改成了「右」。長沙晚報記者 謝春年 攝 長沙晚報幫幫團記者 謝春年 「小朋友右耳充血,可是護士用儀器對左耳進行治療。」前日,市民陳女士向晚報幫幫團記者反映,自己帶小孩到長沙唯爾耳鼻咽喉專科醫院看病,卻因為醫生和護士工作馬虎,給孩子治錯了耳朵。她還擔心好耳朵被治療會不會帶來問題。 右耳生病左耳被治療 「幸虧只是理療,要是做手術出現這樣的情況,後果不敢想像。」
  • 「左耳進,右耳出」,孩子不聽話,這幾招教家長和孩子有效溝通
    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他們的家長都異常一致的諮詢我:在家裡家長說話,孩子們卻「左耳進,右耳出」。沒錯這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孩子不聽家長的話。所以要解決問題我們得首先明白為什麼孩子會「左耳進,右耳出」。一、 為什麼家長的教訓孩子經常「左耳進,右耳出」?家長不知道為什麼孩子會「左耳進,右耳出」,其實就說明孩子與你之間沒有進行有效的溝通。
  • 非人哉:左耳進右耳出的玉兔,對老師的警告「視若無睹」?
    非人哉:左耳進右耳出的玉兔,對老師的警告「視若無睹」?非人哉是個四格喜劇動漫,講的是傳統文化山海經裡面妖怪的一些日常瑣事。女主九月就是個宅女,隨便截個圖都能看到身邊死宅的模樣。一向左耳進右耳出的玉兔,本想對老師的警告視若無睹,可是想著為了不讓叫家長,於是第二天勉為其難穿上了一身的校服回學校。不過在外觀上卻還是做了很多的改變,比如說在頭上別了蝴蝶結頭飾,然後把校服領子縫了蕾絲邊,還給拉鏈縫上茸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