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福成家園老樓加裝4部電梯 老人告別「上樓難」

2020-12-18 水母網

福成家園老樓加裝4部電梯

老住戶告別「上樓難」,裝配式電梯安全不擾民

    水母網1月28日訊(煙臺晚報記者 楊健 攝影報導)「從去年秋天,我就盼著電梯早點裝好,再也不用扛著大包小包,一步三歇地上樓了!」26日,望著自家所住的福成家園24號樓外嶄新落成、平穩運行、窗明几淨的電梯,拿著嶄新的乘梯卡,家住5樓的57歲社區居民呂芸笑得合不攏嘴。從去年8月首部老樓加掛電梯正式動工至今,福成家園首批4部建設改造的老樓電梯於日前全部交付。領到乘梯卡的社區居民,從此告別了爬上爬下、格外不便的日子。

    接老人坐電梯過節成社區居民「新時尚」

    乘坐老樓電梯是什麼體驗?26日上午,記者走進福成家園24號樓的廊橋式觀光電梯,可同時容納6人乘坐的電梯,最大承載630公斤,外觀、內飾和操作方式與普通電梯無異,但採光和視野更佳。按下6樓按鍵,僅用不到10秒,電梯便穩穩升至頂樓,整個過程安靜、平穩。

    「從當年幸福九村『平改樓』,我就一直住在這棟樓上,這些年最打怵的就是上下樓。前些年冬天我崴了腳,回家都得兩個小夥子攙著我,爬上十幾分鐘樓梯出一身大汗,才回得了家。」望著「一鍵登頂」的電梯,呂芸的聲音裡滿是喜悅:「我嫁到幸福現在快20年了,我媽就來了我家一次,就因為不願爬5樓,現在好了,這個春節,我準備接她過來,坐電梯過春節!」

    「福泰社區居民以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為主,出行多有不便;即便是年輕家庭,由於二孩政策放開,提著東西抱著孩子上樓,也格外折騰。此前社區民意大走訪中,年近八旬的王其友老人說『生活好了,吃穿不愁,就是老了不能下樓,很想住上電梯房』,我們一直記在心裡。」福泰社區居委會書記劉蘆玫告訴記者。

    為儘快落實老樓加裝電梯,去年以來,劉蘆玫和社區工作人員走家串戶,反覆上門做工作,最終使得加裝電梯住宅的12戶居民全部籤字。「老樓加裝電梯不但方便了居民上下樓,對於老人晚年的居家養老、社交需求也有幫助。現在,國家、省市正在積極推動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實施工作,我們會借鑑試點經驗,在社區繼續摸底、動員,讓有意願、有條件的樓儘快裝上電梯。」

    去年,我市被省住建廳列入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5個試點城市之一,未列入未來10年內房屋徵收、拆除計劃,且符合加裝電梯條件的多層住宅,將作為此次加裝電梯的試點對象。

    裝配式電梯好比「搭積木」,很安全不擾民

    作為福成家園加裝電梯施工單位,山東樂居加裝電梯公司總經理徐紹軍介紹說,福成家園加裝電梯溝通建設也並非一帆風順,面臨高層受益低層受損協調難,報建手續複雜,籌資難及後期運行管理、維護難等一系列老大難問題。對此,福泰社區居委會和樓長作了大量溝通工作,最終確定根據樓層高低按比例收取費用的方式,電梯井道使用鋼化雙層夾膠安全玻璃,最大限度減少對採光的影響。同時,電梯建成後,將採用刷卡乘坐的方式,保障住戶利益和使用電梯安全。

    「傳統電梯建設通常需要5-6個月時間,工期長,容易對周邊居民產生噪音和安全隱患」,徐紹軍說,「我們採用的是裝配式電梯,井道及幕牆主體在工廠完成,現場只需像『搭積木』一樣安裝即可,一部電梯基本上4個小時封頂,兩個月完成,大大縮短工期。從去年8月24日第一臺電梯正式動工,到今年1月中旬電梯完成驗收、投入使用,4部電梯的安裝一部比一部順利、快捷。最快的一部從動工要驗收,只花了45天時間。」

    山東樂居加裝電梯公司董事長劉玉鵬告訴記者,老樓加裝電梯雖然體量比一般電梯要小,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施工步驟一個都不能少:「傳統的同類電梯施工,不但要前期考察既有多層住宅是否具備加裝條件,從施工到驗收,最短也需要半年時間,而裝配式電梯由於全部採用工廠化生產,核心部件的誤差率精確到釐米甚至毫米級別,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裝配時的不確定因素,提升了電梯運行的安全性,施工過程也更加簡單、迅速,減少了開挖、噪音等對周邊居民帶來的影響。遠期,伴隨著裝配式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加掛電梯工期可能縮短到1個月。」

    老年人居住比例較高住宅將優先加裝電梯

    去年11月,山東省住建廳對有關老年人照顧服務工作下發通知,今後,凡新建城區和居住(小)區,建設單位應當依照國家和我省相關標準和要求,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通知要求,老舊居住區整治、棚戶區改造等專項工作,按照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相關標準和規範,推進老年人家庭以及居住區緣石坡道、輪椅坡道、人行通道和建築公共出入口、公共走道、樓梯、電梯等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設施的無障礙改造,優先支持老年人居住比例高的住宅加裝電梯。

    此外,根據省住建廳《關於組織開展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試點工作的通知》,煙臺市與濟南、青島、濰坊、威海均列入試點名單。試點城市建成區內依法建設並投入使用,未列入未來10年內房屋徵收、拆除計劃,且符合加裝電梯條件的多層住宅,將作為此次加裝電梯的試點對象。試點市可統籌安排資金,按加裝電梯總造價的40%給予財政資金補助,補助上限不超過25萬元。

    《通知》要求,加裝電梯實行業主自願申請,並與相關業主充分協商,徵得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2/3以上的業主且佔總人數2/3以上的業主同意;徵得加裝電梯後可能受到通行、採光、通風和噪聲等直接影響的利益相關方的書面同意。加裝電梯後應滿足結構安全等標準要求,經有資質的建築設計單位驗算設計並出具加裝技術方案,必要時要根據設計單位意見委託有資質的機構進行結構取樣檢測等。

相關焦點

  • 煙臺福成家園4部加裝電梯落成
    福成家園加裝電梯  膠東在線1月26日訊(記者 劉妙)「電梯很穩當,很方便,再也不用爬樓梯啦!」26日上午,家住芝罘區福成家園24號樓5樓的呂芸用上了新落成的加裝電梯,心裡掩飾不住地喜悅。記者了解到,福成家園首批建設改造的加裝電梯共4部,不僅解決了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出行難的問題,也增加了老舊小區住戶的幸福感。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城市居住環境改善的需求,舊樓加裝電梯的需求日益凸顯。福成家園是原幸福九村,建成近20年,中老年居民居多,上下樓越發成為難題。此次改造完工的是一梯兩戶、6樓加閣樓的多層住宅,電梯為廊橋式觀光電梯,可乘坐6人,承載630KG。
  • 小瓦窯12棟老樓加裝電梯 900多戶村民不再「爬樓」
    原標題:小瓦窯12棟老樓加裝電梯   本報訊(通訊員 邵亦晴 記者 李瑤)「裝上電梯、綠化美化好了,我們小區稱得上花園洋房啦!」近日,家住豐臺區盧溝橋鄉小瓦窯村大成路24號院的於女士說。
  • 市民期待老小區加裝電梯 破解老人上樓難題(圖)
    隨後,記者在市區走訪發現,大部分老舊小區的多層樓房是沒有電梯的,這對於很多上了年紀、腿腳不便的老人和有病患、嬰兒的家庭來說,上樓是件令人發愁的事。那麼,老小區樓房安裝電梯在我市究竟能不能實現呢?  老人:沒電梯上樓回家很困難  家住濱江東路的蘇老太告訴記者,她今年73歲,所住小區的樓房建於上世紀,沒有電梯,像她一樣上了年紀且住在高層的住戶上樓越來越困難了。「我住在7樓,現在爬一樓就要休息會兒,更別說有時候還得拿些重的東西。」蘇老太說,為了少受爬樓之苦,她不得不減少下樓次數,「以前買菜基本都是夠當天吃的就行了,現在會一次買幾天的菜。」
  • 八角社區加裝電梯即將啟用 北京老樓裝電梯已完成安裝46部
    市住建委房屋安全處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截至目前,已完成安裝並投入使用電梯45部,包括東城區和平裡一區4號樓4單元、海澱區大柳樹5號院6單元以及豐臺區丰儀家園10棟樓的43個單元。「從本市已完成增設電梯改造的經驗看,社區居委會等基層組織居中調解,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孫河地區老樓加裝178部電梯,6000餘居民「上下」不再難
    >45棟住宅樓178個單元門都加裝了電梯2140戶6000餘名居民圓了電梯夢走吧,和小編實地探訪一下~加裝178部電梯圓滿完成>來到康營家園B區,居民樓都是整齊劃一6層高,黃色牆體上外掛著一部部嶄新的電梯。
  • 新型「電梯」讓老人上下樓不再難
    新型「電梯」讓老人上下樓不再難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9.07.17 星期三     目前,老樓加裝電梯備受關注,本報對此進行了連續報導。然而,部分樓座因住戶調查、管線規劃、資金等問題仍然遲遲不能進入下一環節。
  • 為防電動車上樓小區電梯加裝座椅
    據了解,該小區之所以加裝電梯,主要是為了消防安全,防止電動車上樓,物業部門表示,會諮詢相關部門,若不能加裝會考慮將其拆除。在北區的一所單元樓,記者發現,裡面共有4部電梯,除了一部電梯裡是空的外,其餘3部均安裝了長椅。電梯是一個正方形,長寬均約為1.5米。長椅就裝在電梯裡靠轎廂位置,長約1.5米、寬約0.5米,高大約有30釐米。長椅面是木板,四根凳腿是鐵質材料,分別用螺絲釘固定在轎廂底部,中間鏤空。記者晃了晃長椅,很是穩固。
  • 龍泉驛規模大的老樓電梯加裝現貨_眾創偉業
    龍泉驛規模大的老樓電梯加裝現貨,眾創偉業,(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展開經營活動)。龍泉驛規模大的老樓電梯加裝現貨, 「陳氏公式」讓費用分攤「心服口服」在陳定方5樓的家裡,茶几上擺滿了各種資料。其中包括電梯安裝合同、修改了多個版本的施工圖紙、尚未使用的電梯門禁、遙控器等物件。
  • 「私樓訂製」電梯現身東城 老人實現「秒」上樓
    你對老樓的印象還停留在上趟樓上氣不接下氣, 走走停停要花十多分鐘? 如果家裡有了老人孩子, 上下樓更成問題。
  • 安慶老樓居民盼「早」圓電梯夢
    他所在的居民樓一個單元共7層14戶,居民基本上都是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他向記者描述著大家上下樓的情形——3樓的老太太八十多歲,上樓要拽著欄杆一步一步上;4樓的老夫妻倆上下樓要互相攙扶,顫顫的,爬半層就得停下來喘口氣;5樓兩個老人都有心臟疾病,每次上樓都是歇一會兒、爬幾級,歇一會兒、爬幾級
  • 沒有電梯的老樓,步梯上裝個「上樓神器」,老人上下樓太方便了!
    沒有電梯的老樓,步梯上裝個「上樓神器」,老人上下樓太方便了!最近一個叫「上樓神器"的代步小電梯火了!可以說自從有了它,許多老年上下樓方便多了。在全國各地,有許許多多沒有電梯的老樓,雖然說不是什麼高層,但是對於老人來說,住在高處的情況下,上下樓還是蠻累的。特別是年紀大的老人,很多都因為住的樓層太高,而出現出門困難的情況。這不僅不利於身心健康,還讓老年生活變得更加孤獨寂寞。不過自從這個」上樓神器「出現,老人上下樓變得非常輕鬆,只要人站上去,啟動按鈕就能實現代步效果!不得不說這個設計真是太惠民了。
  • 常州這些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業主稱非常方便!很滿意!
    這個新政不僅有助於解決環境髒亂差、缺乏健身娛樂設施,沒有電梯,老人上樓不方便,上下樓搬運重物太吃力等問題,讓老小區舊貌換新顏,還可能讓小區升值!什麼新政策?——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目前常州已經加裝電梯的老小區有浦南新村、兆豐花苑、同濟花園、麗寶第花苑、聚和家園、奧韻家園、紅梅假日花苑、萬博花苑等,目前主要集中在天寧區。2018年1月18日,全市首個既有住宅增設電梯項目在天寧區浦南新村44-1幢甲單元舉行了開工儀式。
  • 哈爾濱這裡的老樓 加裝了外掛電梯 按樓層分攤費用
    19日,生活報刊發了「冰城老住戶們的電梯夢」一文,引起許多老舊小區居民的共鳴。數十位老人給記者打來電話,點讚這篇報導說出了他們的心聲。實際上,冰城已有老樓加裝電梯的成功樣本:在南崗區校外街上的園丁小區,5年裡就有 7個單元的老人住上了電梯房。
  • 告別「爬樓難」!老小區加裝電梯秀洲又有新動作
    「今後有電梯了,我和老婆打算再搬回來住。」「我年紀大了,身體不好,有個電梯上樓會方便很多,當然支持!」12月21日上午,嘉興市秀洲區新城街道中山花園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開工儀式舉行,中山花園10個單位加裝電梯工程集中開工。
  • 天津改善既有住宅加裝電梯 確定加裝電梯達102部 老舊樓房告別「爬...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北辰區普東街天士力花園1號樓2門和4門加裝電梯工程開工,預計本月底完工,明年1月初居民就可以用上電梯了。  去年和今年,「鼓勵有條件的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都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成為本市住建方面備受關注的百姓民生問題。記者從市住建委獲悉,目前全市已確定加裝電梯達102部。這些工程推進的情況怎樣?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四層以上的多層無電梯住宅多達3.7萬幢,其中僅中心城區就有2.4萬幢。這些既有住宅大多建於2000年前,基本都沒有安裝電梯,百姓需求迫切。
  • 接二連「三」 市北區臺東街道第三部老樓加裝電梯正式啟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公俐 通訊員 夏素素 青島報導  11月2日上午,市北區臺東街道老樓加裝電梯開工儀式在長春路46號舉辦,市北區愛國衛生運動工作委員會主任蔡立
  • 北京孫河一小區老樓加裝178部電梯,便捷6000餘名居民出行
    新京報快訊(記者 沙雪良)12月23日,記者從北京市朝陽區孫河地區了解到,該地區唯一需要加裝電梯的老舊小區康營家園社區的178部電梯已加裝完畢,2140戶6000餘名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孫河區康營家園二社區安裝的電梯。
  • 舊樓加裝電梯分攤方案 老樓加裝電梯費用怎麼分攤?
    舊樓加裝電梯分攤方案 老樓加裝電梯費用怎麼分攤?那麼有沒有讓樓上樓下無一反對的辦法,讓電梯能順利裝上,還不影響鄰裡關係。今天就來談談舊樓加裝電梯分攤方案,老樓加裝電梯費用怎麼分攤? 老樓加裝電梯,涉及鄰裡之間的各種利益平衡,好事辦好難度不小。
  • 北京老樓加裝電梯新政解讀:不要求所有業主都必須籤署同意書
    所涉及單元、樓棟的雙三分之二業主同意且其他業主不持反對意見,就可為老樓加裝電梯。北京老樓加裝電梯的新政發布後,許多居民都很關心。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便於推進老樓加裝電梯工作,不要求所有業主都必須籤署同意書,也不再強制要求提供身份證和房產證的複印件,但需要留存業主所持證件的影印資料。加裝電梯之前必須充分聽取每戶業主的意見,若有人明確提出反對意見,仍需要繼續進行協商。
  • 合肥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美國《紐約時報》關注了!
    2019 年1 月,《合肥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實施意見》出臺(下稱《實施意見》),旨在完善合肥既有住宅使用功能,提高居住品質。截至目前,合肥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已開工建設198部,建成投入使用87部,正在施工111部,完成審查手續待開工23部,惠及67個小區、139棟住宅、111個單元,讓2313戶居民享受到電梯帶來的生活便利。這些電梯為老舊小區居民帶來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